第110章 得償所願

..,

“赦免?你有何需要本宮赦免的?”

武氏問了一句,張昌宗立即端端正正的一揖,躬身大禮朝武氏一拜,懇求道:“小子所求的赦免,乃是爲鄭太太而求!”

“六郎!”

上官婉兒不禁哀哀地叫了他一聲,臉色蒼白,神情有些軟弱,想也不想的起身跪到武氏身前,匍匐着道:“太后,六郎年幼不知深淺,是奴沒有教好他,請太后治罪!”

太平公主譏誚地看上官婉兒一眼,面色平淡,讓人看不出心中所想,不過,看張昌宗的時候,眼白翻的那個大啊,張昌宗再傻也看出來了,何況他自認也不算傻。

他覺得,若論心眼兒,十個他也不見得比得上一個武氏,還不如坦然相求,說不定武氏還會可憐他們師徒,赦免無關緊要的鄭氏。

“師父,您怎麼……”

“噤聲!不許在太后和陛下面前胡言亂語!”

上古婉兒斥責了他一句,眼神帶着逼迫和惶急之色,衝着張昌宗暗自搖頭。張昌宗張了張嘴,不禁有些心軟。他的婉兒師父在武氏面前活得小心翼翼,曲意逢迎,他這臨時起意的懇求,想是嚇到她了。

張昌宗閉嘴,不再多說,只是跟着上官婉兒跪伏於地,然後,安靜地等着武氏的裁決。

武氏看倆兒師徒的反應,顯然,上官婉兒事先並不知道,這是張昌宗自己決定的,並沒有稟告上官婉兒。武氏看看跪伏於地上的師徒倆兒,緩聲道:“你二人都起來吧,此事乃是六郎自作主張?”

上官婉兒不好回答,張昌宗搶着不好意思的抓着後腦勺,慚愧的道:“不敢瞞太后,確實是小子自作主張。馬蹄鐵弄出來原是想幫助義母的馬球隊贏球的,不想作用沒那麼大,也就沒多想。太后英明,看出小子等看不出的妙用來,還說小子立功了!小子才臨時起意,厚着麪皮求太后赦免。是小子恃寵生嬌,逾越本分,請太后責罰。”

上官婉兒制止他的用意,這會兒張昌宗也回過味兒來了,自覺自願的請罪,他不想因爲自己的一時衝動,爲上官婉兒招禍。男子漢大丈夫,自己做事自己擔!

武氏看他認錯認得十分誠懇,面上神色和緩了幾分,道:“以六郎辯才無礙,爲何不說你是出自一片孝心,若是如此說,本宮或許不止不罰你,還會赦免鄭氏?”

張昌宗認真道:“雖說小子確實出自孝心,想解師父之憂,替師父孝順太太,但是,提出此事確實是小子自作主張,錯了便是錯了,不能因爲出發點好便忽略過去。小子二叔曾教過,做人當心正。此事是小子做錯了,請太后責罰!”

“令二叔……是時任長安令的張魯客?”

武氏問了一句。張昌宗立即答道:“回太后,正是。”

武氏頷首道:“若是他這般教導你,倒也不奇怪。令叔乃是方正之人,有他坐鎮長安府衙,京裡纔算安生。不過,傅玄雖好,卻有一短,此人爲人太過嚴苛,故不能容人之短。世間事,尺有長短,人有優缺,你切莫學他。”

居然還指點張昌宗讀書。張昌宗機靈的道:“多謝太后指點。小子平日是多機靈的孩子,也就是對太后,對親長,本着誠與正行事,若是對親長還耍弄心思,二叔會罵小子持心不正的。”

武氏讚了一句:“好!你父親早逝,你仍能成才,想來其中除了令堂的心血,還有令叔等人的功勞,儒家說齊家治國,本宮看,令叔等卻是身體力行的典範。”

張昌宗趕緊謙虛:“太后過獎,典範不敢當,二叔說不過是盡親族本分罷了。”

“親族本分……”

武氏面上有些出神之色,似是被勾起什麼往事來,面上似有追憶之色,又似有些感嘆,目光不禁看了武氏兄弟幾個一眼。

武三思心頭一跳,趕緊俯首,神色更加恭順,臉上的笑得諂媚。武氏神色晦暗不明的看他兩眼,旋即移開目光,頗有些索然無味之感,看張昌宗頓覺順眼許多:“念在你一片孝心,知錯就改的份上,今日本宮不罰你。”

“謝太后。”

誠懇的寫完了,忍不住擡頭望着武氏豔麗的臉龐,眼巴巴地看着,欲言又止。武氏從未見他這樣子過,這小子無論什麼時候都是一幅老神在在的自信模樣兒,現在這樣倒是稀奇。不禁一笑,也沒了逗他的心思,直言道:“來人,傳我之令,赦鄭氏之罪,發還出宮,着除去奴籍,貶爲庶人。”

張昌宗大喜,立即謝恩:“小子拜謝太后,謝太后慈悲。”

上官婉兒眼淚撲簌簌就落下來,激動得語不成言,與張昌宗一起,齊齊跪到武氏身前,顫抖着謝恩。

武氏扶起上官婉兒,道:“你就是謹慎小心,以你在我身邊服侍多年的情份,若你開口,我還能不給你幾分顏面嗎?竟然還需要你的小徒弟替你操心!”

上官婉兒含淚道:“太后待婉兒親厚,婉兒又如何好意思開口!若開口了,豈不是也犯了六郎今日之錯嗎?”

武氏輕嘆一聲,憐惜地看上官婉兒一眼,復又瞧向在一旁努力縮小存在感好圍觀的張昌宗,笑道:“婉兒就是太過謹慎,你這小徒弟倒是膽大心細,在此一點上,你這師父當向徒弟學習纔是。”

張昌宗笑眯眯地跟着點頭:“是極,是極!太后就是英明,一眼看穿問題所在。”

武氏不禁一笑,上官婉兒忍不住白他一眼,輕斥道:“你今日的膽大妄爲,待稍後再與你算賬!”

張昌宗看看左右,太平公主母女倆兒,母親給他一雙大白眼,女兒倒是臉上帶笑,眼眸中似乎隱隱地還有淚光,注視他的眼神卻又有些深思不屬,看似端正的坐着,也不知道神遊到哪裡去了!

看來是沒人會替他向上官婉兒求情了!張昌宗無奈的認命,像只鬥敗的小公雞似的低下頭,認栽。

武氏含笑問道:“怎不求我替你向婉兒求情?”

張昌宗訝然道:“那不是借太后之威欺負我師父嗎?好徒弟不能幹那種事!”

這話說的武氏大笑,連連誇道:“確實是個好徒弟,婉兒,這麼好的徒弟,還捨得罰嗎?”

上官婉兒妙目一轉,眼波掃過自己的小徒弟,笑道:“罰自是要罰的,不然何以讓他明對錯?不過,鑑於此,可罰的輕些。”

張昌宗哪裡還有不滿意地,趕緊拱手作揖:“徒兒多謝師父高擡貴手!”

衆人不禁都笑起來。

武氏道:“是個好孩子,太平收到你做義子,也算做了件有眼光之事。”

“母親!”

太平公主不依的叫了一聲,抗議道:“難道女兒往日在母親眼裡是個目光短淺之人嗎?”

武氏笑而不語,用意十分明顯,自是惹得太平公主大爲不依。母女倆兒笑鬧了兩句,武氏的目光落到薛紹身上,心頭一動,道:“三郎所姓之薛,可是出自河東薛氏?”

薛紹恭敬的道:“回岳母大人,正是河東薛。”

武氏道:“本宮記得河東薛氏乃是著姓、大姓,宗族人口廣佈,支系繁雜,或有子孫流落在外,未曾歸宗之事發生吧?”

薛紹一怔,不解武氏之意,不過還是小心的道:“河東薛氏源遠流長,起於蜀,盛於晉,人口衆多,支系龐雜,這麼多年下來,除了居於河東之人,在外也是有的。”

武氏頷首,道:“本宮所選之洛陽白馬寺住持薛懷義,也是姓薛,或爲薛氏流落於外之族人也未可知!三郎或可去族中問問?”

第四十六章 朝參第177章 狀似無意第354章 夫妻第408章 天倫之樂第488章 睿宗登位第379章 臉面第268章 相見第十二章 驚喜第267章 尷尬的坦白第277章 履約第494章 姚崇進京第273章 察覺第162章 坦然以對第419章 建學第二十章 少年張昌宗的煩惱第248章 長大後第198章 關懷與分歧第129章 鄭屹上門第240章 過房州第135章 贈風扇第302章 人心第234章 留下第445章 來歷第321章 分析第213章 三武第三十章 東邊不亮第281章 開拔與定計第132章 敲定第478章 議第174章 面對第410章 展望第263章 失分第七十一章 笨拙的勉勵第220章 蘋果臉第156章 入獄第十三章 重視第232章 廬陵王府第305章 邪思第125章 好好學習第九十五章 配合默契第266章 驚嚇第六十五章 暗示第142章 萬事俱備第535章 朝辯請封第520章 安撫第271章 安慰第 368章 再立新功第309章 母子衝突第120章 母女相會第九十四章 咦!好大一隻汪!第184章 蓮……蓮花?!第170章 鄭氏寬慰第139章 巧遇與雄心壯志第480章 計劃通第123章 打算第169章 臨別託付第483章 合謀第一章 張氏六郎第267章 尷尬的坦白第288章 同流第435章 最好的方法是希望第158章 報訊第135章 贈風扇第二十三章 韋氏教子第200章 其人神勇第277章 履約第514章 安慰與訴苦第308章 喜訊第216章 飛醋第427章 籌備第262章 賓客第386章 軍威赫赫第474章 朝會第八十一章 援手第130章 物是人非第361章 種子第523章 議定第299章 詩骨第131章 膽大心細第三十一章 女人之間第159章 心機第三十五章 “名”動長安第365章 敬意第124章 經濟第十九章 話果然不能亂說第317章 驚變第499章 終於出孝第335章 時光如蜜亦如刀第163章 時機第520章 安撫第三章 張氏兒郎第488章 睿宗登位第353章 狄國老406章 母女重逢第489章 鄭氏南下第296章 命運第九十五章 配合默契第152章 開張大吉第365章 敬意第169章 臨別託付
第四十六章 朝參第177章 狀似無意第354章 夫妻第408章 天倫之樂第488章 睿宗登位第379章 臉面第268章 相見第十二章 驚喜第267章 尷尬的坦白第277章 履約第494章 姚崇進京第273章 察覺第162章 坦然以對第419章 建學第二十章 少年張昌宗的煩惱第248章 長大後第198章 關懷與分歧第129章 鄭屹上門第240章 過房州第135章 贈風扇第302章 人心第234章 留下第445章 來歷第321章 分析第213章 三武第三十章 東邊不亮第281章 開拔與定計第132章 敲定第478章 議第174章 面對第410章 展望第263章 失分第七十一章 笨拙的勉勵第220章 蘋果臉第156章 入獄第十三章 重視第232章 廬陵王府第305章 邪思第125章 好好學習第九十五章 配合默契第266章 驚嚇第六十五章 暗示第142章 萬事俱備第535章 朝辯請封第520章 安撫第271章 安慰第 368章 再立新功第309章 母子衝突第120章 母女相會第九十四章 咦!好大一隻汪!第184章 蓮……蓮花?!第170章 鄭氏寬慰第139章 巧遇與雄心壯志第480章 計劃通第123章 打算第169章 臨別託付第483章 合謀第一章 張氏六郎第267章 尷尬的坦白第288章 同流第435章 最好的方法是希望第158章 報訊第135章 贈風扇第二十三章 韋氏教子第200章 其人神勇第277章 履約第514章 安慰與訴苦第308章 喜訊第216章 飛醋第427章 籌備第262章 賓客第386章 軍威赫赫第474章 朝會第八十一章 援手第130章 物是人非第361章 種子第523章 議定第299章 詩骨第131章 膽大心細第三十一章 女人之間第159章 心機第三十五章 “名”動長安第365章 敬意第124章 經濟第十九章 話果然不能亂說第317章 驚變第499章 終於出孝第335章 時光如蜜亦如刀第163章 時機第520章 安撫第三章 張氏兒郎第488章 睿宗登位第353章 狄國老406章 母女重逢第489章 鄭氏南下第296章 命運第九十五章 配合默契第152章 開張大吉第365章 敬意第169章 臨別託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