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氏進宮,自不可能一大早就去,起來用了朝食,才起身往宮裡去,到得宮門,遞上牌子,等了一會兒,才得以進宮。
下了馬車,正待緩緩步行,來接引的宮人道:“陛下聽說太夫人今日進宮,又聽說太夫人腿腳不好,特讓人備了步輦,請太夫人上輦。”
鄭氏微微一頓,面上先是露出個恰到其份的驚訝,旋即彷彿受寵若驚一般,朝着金鑾的方向行了一禮,笑道:“竟驚動了陛下?這……多謝陛下憐恤,只是,老身無功無勞,怎敢僭越?使不得,使不得。”
宮人笑道:“太夫人素來謙謹,貴妃曾向陛下說過,陛下是知道的,太夫人儘可上輦就是,這是陛下和貴妃交待的,您爲貴妃之母,因腿腳不便在宮裡乘個步輦,並無僭越之處,太夫人請上輦。”
“貴妃?!不知是哪位貴人?老身許是久未出來,竟不知宮裡何時有了一位貴妃?若無不妥,可否告知?以免進宮衝撞了貴人。”
鄭氏心裡咀嚼着,笑着請問了一句,卻也沒再推辭,踏上步輦,任由宮人擡着自己朝後宮去。
宮人笑着恭敬的答道:“哎呀,也是奴婢嘴快,陛下甫登基便在宮裡發了口敕,晉封韋氏爲後,晉封上官爲貴妃,不日便有詔敕廣傳天下。太夫人,奴婢提前給您道喜了。”
宮人笑嘻嘻地賣好完,還以爲會有賞,結果,等了片刻,也不見鄭氏有何表示,一直靜默無聲,疑惑的擡頭,卻見鄭氏微垂着臉龐,神情有些模糊不清。
鄭氏察覺到宮人的窺視,面上習慣性地露出個笑來,壓下心頭紛亂的心思,道:“竟有這等……天大的好事,勞煩諸位行快幾步,老身心下有些焦急。”
說着,朝旁邊跟着一起進宮的阿慶看了一眼,阿慶立即會意,摸出荷包裡,掏出幾個金裸子,遞給服侍的宮人們。陪笑道:“進宮時沒想竟有這等喜事,準備的倉促,諸位擔待,下次進宮定當補上。”
宮人顛了顛手裡的金裸子,神秘一笑,這位太夫人想是高興壞了,畢竟,從古至今,四十出頭了還能封貴妃的可沒幾位。
一路進了後宮,上官婉兒居住的宮殿,依舊還是以前的昭儀宮,並未挪動,只是,一應擺設表面看着沒有什麼,但細看卻能看出不同來。
經人通傳後進去,鄭氏行禮,上官婉兒哪裡會受禮,立即起身扶起她:“母親,你我母女之間,何須如此多禮?你們都下去吧,我們母女說幾句體己話。”
“喏。”
除了明香留下奉茶,便是連阿梨、阿桃都出去了。鄭氏落座,面上的笑容全無,眉目整肅,開口第一句便問道:“我方纔進宮聽宮人說,陛下封了你做貴妃?”
上官婉兒面色平淡,既無歡喜,也無不安,答道:“回母親,這是陛下以前答應我的,如今不過是履行諾言,在誠信守諾方面,陛下實是位仁人君子。”
鄭氏坐着,默然不語,頭顱微微垂着,聞言,方擡起頭,目光銳利的望向她如今僅餘的血脈。上官婉兒倔強的回望,輕輕咬着嘴脣,也是不發一語,母女二人之間,隱隱竟有幾分對峙的意味。
明香心頭一跳,連忙端起茶碗:“太夫人請飲茶。”
鄭氏眼皮微垂,看了明香一眼,明香趕緊低頭,更爲恭敬地奉上茶碗,鄭氏也不是爲難下人的人,伸手接過,淺淺抿了一口,復又放回案几上,開口道:“長安到定州快馬晝夜奔馳不過兩日即到。長安有變故,我想着六郎想會不放心,便留心了,昨日,截到他派來長安的人並攔了下來,言道我今日會進宮,婉兒希望我出宮後,怎麼回覆六郎?”
上官婉兒垂首默然,過了片刻後,面上現出堅毅之色,道:“煩請母親如實相告便是。”
鄭氏一頓,訝然反問:“你莫要告訴我,說你不知這些年六郎的用心和用意?”
上官婉兒再度默然,良久,方纔長嘆一聲,幽幽道:“不敢欺瞞母親,六郎的用心和用意,我盡皆知曉。”
“你既知曉,爲何還會做這宮妃?”
鄭氏緊迫的問了一句,面上神色不免有幾分嚴厲。上官婉兒不由心頭一跳,彷彿看到了當年母親教她讀書時的樣子,微微低頭,避開鄭氏的臉,道:“母親,女兒若說是時也命也,母親信嗎?”
鄭氏忍不住捶了案幾一下:“我信不信有何關係,問題是六郎信嗎?他一心想讓你出宮,讓你脫離皇宮這個泥沼,讓你過身心自由的日子,全心全意爲你,到頭來,你竟把他矇在鼓裡……六郎心中敬愛着你,若你對他明言,他哪怕不理解,哪怕先前的打算落空,用的氣力、心機白費,定然也會順着你,你這般瞞着他,你就不怕他傷心嗎?”
上官婉兒不答,只低頭靜坐不言。鄭氏等了她一會兒,見她不想開口,也不願再強迫她,她們並不是母女關係親密無間的人,許是年幼之時在掖庭她迫她讀書過於嚴厲的緣故,母女二人雖然相依爲命、互相引以爲重,但關係並不親密。若論關係親密,反而是六郎那個厚臉皮的頑皮蛋與她更親近些,更爲無話不談。
鄭氏嘆了口氣,擺手道:“罷了,你如今已不再是孩童,人大了,心裡也有了自己的主意,爲孃的也做不了你的主。只是,婉兒,不是自己人也不會勸誡你,這宮裡並非善地,這些年你流連其中,難道還未看透嗎?李家七郎……”
鄭氏看看左右,壓低了聲音:“並非可託付終身之人。你自幼長於掖庭,爲孃的也不曾有機會教導你婚嫁擇婿之事,你可知男子最重要的是什麼嗎?乃是擔當。若無擔當,便是天下第一善人,第一解人意的郎君,也非良配,無有筋骨的善良與隨口而出的體貼,只會是拖累!”
“阿孃!”
上官婉兒終於擡頭,卻一臉的淚:“女兒何嘗不知?只是,我別無選擇了!阿孃心中,難道女兒便只能任人欺凌嗎?阿孃,女人也想活得像個人!難道女兒比旁地人差嗎?這世間,能比擬我之才學的女子、男子,又有幾人?憑什麼我便要在這宮裡掙扎?憑什麼我便不能凌於人上,一展抱負?阿孃便這般看輕女兒嗎?”
“……”
鄭氏張了張嘴,卻什麼也沒說出口,最終化作一聲嘆息,注視着上官婉兒的眼神,複雜難明,只道:“你既如此說,那我也不再多言,以免討你嫌。罷了,只望你今日之選擇,來日不會後悔。婉兒,爲孃的今日再教你一個道理,這世間吶,有些路凡是選了就不能退,也無從退起。爲孃的年紀大了,近些年自覺身體、精力大不如前,或許有朝一日,也便如阿臧般去了,我原以爲我們娘倆兒還能有相聚之期,如今看來……罷了,爲娘無能,爲你做不了什麼,你在這深宮之中多多保重吧。告退!”
說着,起身福了一禮,也不看上官婉兒倔強的面容,只搭着阿慶的手腕,腳步有些踉蹌的出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