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家人團聚

張昌宗從宮裡出來,直接驅馬回家,家裡就老孃和鄭太太在,這倆老太太每天就圍着他打轉,他出去這麼多天,不知會怎麼掛念他呢,得趕緊回去,讓倆老太太稀罕一下。

張家自三年前就實際意義上的分了家,當然,對外依然是一家人,沒有分戶,共同進退,分的只是經濟。

張昌宗書坊經營的不錯,上交一半,留手裡一半,基本用不到什麼錢,攢了些後,與薛崇秀一起遊說太平公主,合夥在長安、洛陽、揚州三地開貨棧,張家不止脫貧,還踏上了富豪的行列,然後,分紅的第一年,張昌宗給老孃拖回去一馬車的銅錢!韋氏和當家的大嫂都快被嚇傻了,從來沒見過那麼多錢!

等張昌宗說清楚,知曉那是他的分紅後,兩人開始興奮了,偷偷摸摸地買了不少地,長安附近的,洛陽附近的都有,還有房子,長安城裡的,洛陽城裡的。可等第二年,張昌宗搬回更多的錢的時候,大嫂劉氏回過味兒來,主動向韋氏提出讓幾兄弟把經濟賬分開,各房立各房的。

大嫂劉氏不愧是韋氏選的宗婦,沒什麼大的見識,但是,有原則,持家公正。張氏多子,人口衆多,除了最小的六郎張昌宗,五郎張易之也在滿十六後娶了媳婦兒,爲兄弟間長久的和睦計,韋氏猶豫了幾天,終是同意的劉氏的提議,請了張樑客和張魯客來見證,分家不分戶。

張昌期是長子,要繼承宗廟的,自然是按照時下的習俗,繼承了大半家產。長安原先的院子便給了他。

張昌宗自己能掙錢,除了意思意思的要了個莊子,別的家產都沒要,自己另外攢錢買房買地,別的全給了二哥、四哥和五哥。

韋氏在幼子張昌宗成家之前,她還得跟着張昌宗幫着操持家事,總不能讓鄭氏來操持。等張昌宗成家後,韋氏再歸由張昌期奉養,可謂皆大歡喜。

張氏子弟在常年一百二十遍背書大法的摧殘下,個個身體倍棒不說,讀書也讀得不錯,唯一的遺憾是,大多沒什麼作詩的天分,寫出來的詩大多差強人意。然科舉重詩賦,無奈之下只好走了明經科的路子,倒是十個裡能得中的竟然有七八個,剩下的兩三個都是拎着棍子在屁股後面追也讀不進去書的,那也就沒辦法了。

這麼多年,在太平公主與上官婉兒有意照拂下,張家子弟們混地還不錯,最精明的張昌儀謀了個外州的缺,跑南方做刺史去了,算是張氏家族除張樑客外,品級最高的人,當然,那也是在張昌宗沒做羽林衛大將軍之前的事兒。

張樑客從吏部調到了工部,榮升侍郎,邁入實權官員的行列。張魯客去了衛尉寺,少卿之一;張洛客依舊在渭南鎮着;張昌期接了長安縣的縣令一職,留守長安,張同休去了光祿寺,任主簿;張易之剛成了親,在準備科舉出仕。

文字輩的,全被張昌宗扔出去外放縣令,凡是出仕的,都被張昌宗扔出去做縣令去了,全從基層做起,積累經驗,免得留在京裡徒然虛耗時光,小孩子就是要摔打才能成才,留在京裡過安逸生活是無法成長。

雖說都是爲了各自的前程,但一大家子也因此分散各地,難得團聚一次。平日裡,張昌宗在哪裡,韋氏便跟着去哪裡。這一次,韋氏榮升誥命夫人,接了封賞的聖旨,韋氏便使人給張昌宗去了信,說是想借機把子女們都叫來聚一聚。張昌宗自然是沒有不同意的,特意讓母親使人去把三姐也請回來。

當年,三姐嫁人後,便隨着姐夫去外地赴任,這麼多年,也沒回來過。韋氏年紀大了,雖然沒說,但張昌宗也看得出她心裡掛記唯一的女兒,希望這次三姐能回來。說實在的,張昌宗已經不記得他那便宜三姐長啥樣了。

把馬甩給門房,張昌宗徑直往後院去,人還沒到呢,聲音就先進去了:“阿孃,鄭太太,六郎回來了!您二位有沒有想我啊?”

笑嘻嘻地進去,偌大的堂屋裡,首位坐着韋氏,鄭太太並沒有在,韋氏旁邊有個婦人,正笑吟吟地望着他。

張昌宗眼睛一亮,立即就跳過去:“大嫂!您哪天到的?來幾天了?好久不見,您有沒有想小弟啊?”

大嫂劉氏幾乎把他當兒子一般養大,所有嫂嫂裡,張昌宗與大嫂的情份最是深厚,見了她是真的歡喜,打心眼兒裡高興。

劉氏“噗嗤”一笑,扶起行禮的張昌宗,笑道:“怎地不是說你想我了,而是問我有沒有想你?可見這嘴甜喜歡討口頭便宜的性子還是未改。”

張昌宗笑嘻嘻地道:“當然不能變,變了阿嫂豈不是會不習慣?如今這樣,阿嫂看了說不定會親切些,一如過去那般疼小弟。”

“你呀!”

腦門上被點了一下,劉氏滿目慈愛的打量他,表情欣慰:“長高了,也長壯了,難怪是做大將軍的人了,你打小阿嫂便知道你會出息,如今可不是出息了!真好!”

看她是真的爲他高興,張昌宗心裡也暖暖地。當下也不管別的,直接喊人搬了個小坐榻來,坐到母親和大嫂的腿邊,仰頭問道:“二嫂隨着二哥在外地,肯定回不來。四嫂和五嫂呢?來了嗎?還有三姐呢?可來信說何時會到?”

見堂屋裡就韋氏和劉氏,不由問道。韋氏笑看着兩人說話敘舊,只一雙眼細細地打量着歸家的兒子,見他一切安好,方纔沒多說,只是笑道:“你四嫂和五嫂今晨剛到,爲娘讓她們先去安頓,你三姐估摸着明天到,快了。你呢?看着倒是瘦了些。”

張昌宗摸摸臉,有些一言難盡,明明覺得自己身上的肌肉都更壯實了些,他娘還是覺得他瘦,有一種瘦叫媽媽覺得你瘦。

捂臉.jpg

哄着老孃和許久不見的大嫂說了一會兒話,然後從韋氏處出來,轉到鄭氏處——

“鄭太太!”

鄭氏正低頭擺弄花草,聞言擡頭看了他一眼,臉上掛着淡雅的笑:“回來了?看你這活蹦亂跳的樣子,看來我也不用問你是否安好了。”

張昌宗笑着擺手道:“太太不用問這個,您只需要問我在外面有沒有想您就成,順便也可以說說您在家有沒有想弟子我,不矛盾的。”

“厚臉皮!”

“我摸過了,不厚!”

鄭氏嗔了一句,面上的笑容又深了兩分,就着侍女端來的水淨了手,任由他扶着胳膊,一起回屋。回來就好,平時在家嫌他鬧騰,他若是不在,這家裡安靜地有些空蕩,還是回來好。

張昌宗低頭打量老太太,她年紀比韋氏還小几歲,只是往年在掖庭宮受過苦,看着更老相些,頭髮全白了,身體也不如韋氏。

張昌宗每次外出都掛心着,這次回來,眼見着老太太又瘦了些,不過精神頭倒是還好,問了一句:“太太,您是不是又吃不下飯了?要乖乖吃飯啊,不然,等我娶了媳婦兒,有了孩子,誰幫我教孩子?”

鄭氏失笑,白他一眼:“說你是厚臉皮還不承認,誰家未成婚的小郎君說起娶妻生子會如你般連臉都不紅一下的?”

張昌宗理直氣壯:“我這叫憧憬美好未來,既然是心裡想的,爲何要臉紅?那不是矯情嗎?”

“胡說!”

鄭氏就着他的攙扶坐下,拍拍他胳膊道:“我這裡你不用操心,我會照顧好自己,這幾日你家裡來人多,難得聚一聚,多陪陪她們,知道嗎?”

“嗯,知道!太太放心吧,弟子心裡有數,對了,我帶了些鮮果回來,讓阿喜給太太做成水果撈可好?這個酸酸甜甜的吃了開胃。”

一副獻寶的語氣。鄭氏又是一笑,頷首:“可。”

“我的心意,太太可要多吃些。”

“知道了,你這囉嗦的孩子,快去吧,先把家人安頓好再說。”

鄭氏催促着,張昌宗纔不管,又纏着她說了一會兒話,哄得老太太笑得合不攏嘴,才轉身出來回自己院子,洗漱一番後出來,迎面遇上一個高挑修長,形容俊美的少年,那少年見了他立即就是一笑:“六弟!”

第348章 逗比新郎第249章 無奈第198章 關懷與分歧第十六章 讀書吧,少年第172章 顏即正義第321章 分析第108章 出彩第391章 妙計第六十三章 崇秀第235章 知曉第404章 母女之間第198章 關懷與分歧第528章 放榜第七十九章 “哄口供”第504章 元正第384章 國士待之第148章 機遇第257章 大賓第369章 人情第四十二章 太平公主第530章 來了第286章 狗膽包天第143章 廣而告之第六十八章 對於未知第228章 竹石第154章 臨門第438章 謀劃第205章 鄭氏威武第305章 邪思第344章 婚前恐懼第476章 定計第202章 聽說春天快來了第337章 東宮第五十五章 當頭棒喝第243章 告狀的藝術第182章 物是人非第八章 出手第136章 待君以誠第105章 用心第344章 婚前恐懼第177章 狀似無意第四十七章 老實的張樑客第六十四章 試探與疑惑第389章 小人第三十九章 萬萬沒想到第244章 不是花中偏愛菊第394章 懲罰第212章 告黑狀第五十九章 準備第395章 母喪第446章 入府第290章 敲打第286章 狗膽包天第120章 母女相會第402章 登位第334章 笄禮第141章 言明利害第285章 氣魄第409章 透底第420章 兄弟第399章 託付第256章 新的一頁第232章 廬陵王府第144章 玩大發了!第135章 贈風扇第136章 待君以誠第296章 命運第372章 離席第319章 班師回朝第357章 懇求第361章 種子第478章 議第426章 決斷第383章 堅毅之士第409章 透底第153章 夏末第421章 重返長安第441章 坑神第280章 準備第二十七章 機緣巧合第十八章 影響第246章 未婚妻同學第339章 志願第483章 合謀第十五章 道理第258章 聚會第185章 “名”滿朝野第399章 託付第410章 展望第484章 形勢第182章 物是人非第298章 定計第320章 敘別情第312章 長女第401章 太子進宮第531章 追根尋由第229章 關禁閉第334章 笄禮第214章 兵來將擋第140章 誠與意
第348章 逗比新郎第249章 無奈第198章 關懷與分歧第十六章 讀書吧,少年第172章 顏即正義第321章 分析第108章 出彩第391章 妙計第六十三章 崇秀第235章 知曉第404章 母女之間第198章 關懷與分歧第528章 放榜第七十九章 “哄口供”第504章 元正第384章 國士待之第148章 機遇第257章 大賓第369章 人情第四十二章 太平公主第530章 來了第286章 狗膽包天第143章 廣而告之第六十八章 對於未知第228章 竹石第154章 臨門第438章 謀劃第205章 鄭氏威武第305章 邪思第344章 婚前恐懼第476章 定計第202章 聽說春天快來了第337章 東宮第五十五章 當頭棒喝第243章 告狀的藝術第182章 物是人非第八章 出手第136章 待君以誠第105章 用心第344章 婚前恐懼第177章 狀似無意第四十七章 老實的張樑客第六十四章 試探與疑惑第389章 小人第三十九章 萬萬沒想到第244章 不是花中偏愛菊第394章 懲罰第212章 告黑狀第五十九章 準備第395章 母喪第446章 入府第290章 敲打第286章 狗膽包天第120章 母女相會第402章 登位第334章 笄禮第141章 言明利害第285章 氣魄第409章 透底第420章 兄弟第399章 託付第256章 新的一頁第232章 廬陵王府第144章 玩大發了!第135章 贈風扇第136章 待君以誠第296章 命運第372章 離席第319章 班師回朝第357章 懇求第361章 種子第478章 議第426章 決斷第383章 堅毅之士第409章 透底第153章 夏末第421章 重返長安第441章 坑神第280章 準備第二十七章 機緣巧合第十八章 影響第246章 未婚妻同學第339章 志願第483章 合謀第十五章 道理第258章 聚會第185章 “名”滿朝野第399章 託付第410章 展望第484章 形勢第182章 物是人非第298章 定計第320章 敘別情第312章 長女第401章 太子進宮第531章 追根尋由第229章 關禁閉第334章 笄禮第214章 兵來將擋第140章 誠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