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陌上少年足風流

神功元年,夏,女帝武氏駐蹕九成宮避暑,上官婉兒隨侍。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稚童長成了翩翩少年郎;太后高居金殿之上,南面稱聖;如花的少女額頭多了一朵紅梅,以更加沉靜慎微的姿態,侍立於女帝身旁,處理百司奏表,參決政事,權勢如她額頭的紅梅般日益旺盛。

“稟報陛下,六郎求見。”

大清早的,女帝剛在宮人服侍下起榻,上官婉兒早早便來大寶殿,剛服侍女帝用了朝食,便有宮人來報。

女帝聞言,略感驚訝,張昌宗年紀漸長後,於宮中逗留的次數雖然還多,但早晚兩個時段卻多不再逗留,更是鮮少有大清早就上門求見的時候。不由問了一句:“怎麼大清早就來了?”

宮人答道:“回陛下,六郎今晨帶人于山林中圍獵,打了頭野牛,獵獲難得,說是要獻予陛下品嚐。”

“野牛?倒也難得。不過,說是獻予朕,怕是藉着朕的名義,好孝敬他的好師父!對不對?婉兒?”

女帝調侃了一句,瞄了上官婉兒一眼。上官婉兒年歲漸長,眉眼間漸添風華與歲月,顏色已不如過去嬌嫩,但豔色卻因年紀更添了幾分,聞言,立即道:“陛下,六郎哪敢那等目無君上,陛下對他常有教誨,若論師……恕婉兒放肆,若陛下不嫌棄,也可當六郎一聲師名。”

女帝:“罷了,知道你疼你那好徒弟,自是萬般爲他開脫。行了,把六郎傳進來!”

不一會兒,立即有一個身高約五尺餘,猿臂蜂腰,面如冠玉,劍眉星目,姿容俊美的清俊少年走了進來。少年穿着一身青衫,挽起的髮髻插着一根玉簪,臉上未語先笑,脣瓣彎彎,看着好不喜人。

少年一進來便當先行禮:“六郎拜見陛下,陛下萬福。”

女帝道:“六郎免禮,平身。”

少年起身,又朝上官婉兒的方向轉身,躬身作揖行禮:“弟子見過師父,師父今日看着臉色比昨日好些,暑氣可緩過來否?”

上官婉兒面色雖然不變,眼神卻不自覺的柔和了幾分,語氣溫和的道:“六郎有心了,爲師哪裡有那般嬌弱,陛下駐蹕行宮已然數日,自然早已緩過來了。方纔宮人回報說,你今晨獵了一頭野牛?”

少年臉上神采飛揚,喜形於色,開心的點頭:“對啊!弟子五更便起了,帶着人進山裡逛了逛,運氣好居然遇到幾頭野牛,尋機射了一頭,給陛下和師父換換口味。師父,您開不開心啊?”

上官婉兒權勢日盛,人也較之過去越發深沉,但對上少年喜氣洋洋地臉,情不自禁地飛過去一對白眼,教訓道:“哪裡有這般說話的?男子當穩重,你看看你的樣子,當自己還是小孩子嗎?”

少年笑嘻嘻地道:“師父,弟子還沒成年呢,以小孩子自居也並非不可之事。對不對?陛下!”

武氏掃師徒倆兒一眼,慵懶的擺手:“你師徒二人的官司,每日總要有幾件,朕可沒精力 幫你做主掰扯。不過,六郎竟能獵獲野牛,看來,長弓用得還順手?”

說到那把用起來頗爲順手的強弓,少年便滿臉的喜意和感激,喜滋滋的道:“何止順手,簡直如臂指使,流暢自如。說來,昌宗該拜謝陛下才是,若無陛下命將作監的工匠替昌宗訂做強弓,昌宗還不知道會拉斷幾張弓,回去定然又要被阿孃唸叨敗家。陛下隆恩,拯救昌宗於名聲潰敗之邊緣,大恩大德,待會兒定要多吃幾塊野牛肉纔是!對了,陛下,您今日想吃什麼口味的野牛肉?暑氣這般盛,不如命人滷一滷,切成薄片,再調個酸辣可口的蘸水涼着吃可好?”

武氏含笑點頭,道:“可!被你這麼一說,倒讓人不禁開始期待,莫成安,傳話尚食局,今晚的哺食便如六郎所說的做來。”

“喏。”

莫成安出去傳話。

女帝命人備好坐榻,讓少年坐好,看他身姿板正,舉止從容,不禁讚道:“阿鄭教的好,六郎這禮儀和舉止可比小時候好多了。朕還記得當年第一次召見六郎的時候,六郎可是在朝堂上當着百官大臣們的面,就敢翻越門檻。那等壯舉,如今可還敢做?”

在朝會的大殿上翻門檻的,除了張昌宗,還能有誰呢!這少年自然便是張昌宗。被女帝提及當年的黑歷史,臉皮厚如張昌宗者,也不禁老臉沒處放,趕緊道:“所謂好漢不提當年勇,陛下,小子當時年幼無知,無知無畏,求陛下放過,莫要再提了吧?”

女帝聞言,仰首大笑,面露愉悅之容,倒不如過去那般深沉難測了。

也是,都登基稱帝快十年了,這朝中,除了阿諛奉承的應聲蟲,即便是懷有志氣的剛直大臣,也輕易不敢捋武氏的鬍鬚,可謂志得意滿,雖不至於 萬事如意,不過,女帝倒是再沒過去那般威嚴難測,對面身邊近身之人的時候,情緒倒比過去外露了許多。

女帝笑罷,看着張昌宗道:“你如今雖未成年,然才學較之幼時,已然不可同日而語,武呢,更是能弓開四石,百步穿楊,這等文武雙全的才具,何時才肯出仕爲朕所用啊?”

張昌宗如今已十五歲,這麼多年,一直堅持習文練武,也不知是穿越的緣故還是這具皮囊資質好,除了讀書讀得好之外,在練武上,上輩子從未踏及的境界,這輩子居然踏入了不說,更是觸摸到了更高的境界。

這般允文允武,兩手發展兩手都硬的才幹,導致這麼多年來,張昌宗一直在女帝面前頗受寵愛,女帝去哪裡都帶着上官婉兒,還會讓上官婉兒提溜上他。就拿這次來九成宮避暑來說,還在行宮裡分了一個殿給他居住。

張昌宗笑着道:“六郎多謝陛下看重,等今秋陛下開了秋闈,六郎中了進士後便請陛下恩典,收留小子入仕。到時候,六郎便是陛下手裡的一塊磚,陛下哪裡需要就往哪裡搬,絕不二話。”

“君子一言?”

“快馬一鞭!到時候絕不躲懶,陛下放心就是。”

女帝滿意的點頭,點完頭復又道:“你這小子也是固執,非要中了進士才肯入仕,自你貢舉後已是兩年,可是心頭已有把握?”

第431章 師徒鬥氣第225章 良心第九十五章 配合默契第九十二章 WIIFM表格法第528章 放榜第372章 離席第462章 叛逆期少年第186章 名人第227章 恍然大悟第336章 勸誡第501章 莫測第355章 久視第359章 到達第337章 東宮第九十四章 咦!好大一隻汪!第509章 開誠第430章 氣氛拯救者第474章 朝會第154章 臨門第382章 名士之後第465章 委屈這件事第522章 君之志,吾之願第457章 士不可不弘毅第198章 關懷與分歧第201章 張大將軍第221章第271章 安慰第126章 有些道理世間皆通第二十六章 爲人母的小驕傲第330章 天下俊傑第395章 母喪第五十七章 雨過天晴第143章 廣而告之第375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210章 “家學淵源”第295章 執念第282章 統兵之道第十三章 重視第140章 誠與意第333章 日常第四十九章 童言稚語對朝參第175章 算計第466章 草包第425章 希望第411章 天后第324章 弱點第517章 世情偏見第483章 合謀第198章 關懷與分歧第382章 名士之後第281章 開拔與定計第122章 小狼狗與老刺蝟第414章 勸說第534章 姚崇被貶第383章 堅毅之士第122章 小狼狗與老刺蝟第十六章 讀書吧,少年第538章 事終成第266章 驚嚇第523章 議定第257章 大賓第105章 用心第224章 大丈夫第111章 宗族榮光第九十二章 WIIFM表格法第354章 夫妻第265章 良言相勸第151章 滎陽鄭氏第355章 久視第524章 不幸自有因由第340章 往事與未來第五十八章 親戚之間第525章 風波引第四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137章 上官才女第119章 鄭氏離宮第446章 入府第十九章 話果然不能亂說第四十三章 投緣第519章 上書第118章 準備第464章 教育方法第五章 族學第八十九章 譽滿京城第525章 前程第231章 敘舊第494章 姚崇進京第486章 伏擊第324章 弱點第415章 難圓第七章 貴以專第251章 厚賜第464章 教育方法第470章 哭求第187章 陳氏真傳第156章 入獄第387章 新手爸爸第392章 擔憂第313章 宮宴第111章 宗族榮光
第431章 師徒鬥氣第225章 良心第九十五章 配合默契第九十二章 WIIFM表格法第528章 放榜第372章 離席第462章 叛逆期少年第186章 名人第227章 恍然大悟第336章 勸誡第501章 莫測第355章 久視第359章 到達第337章 東宮第九十四章 咦!好大一隻汪!第509章 開誠第430章 氣氛拯救者第474章 朝會第154章 臨門第382章 名士之後第465章 委屈這件事第522章 君之志,吾之願第457章 士不可不弘毅第198章 關懷與分歧第201章 張大將軍第221章第271章 安慰第126章 有些道理世間皆通第二十六章 爲人母的小驕傲第330章 天下俊傑第395章 母喪第五十七章 雨過天晴第143章 廣而告之第375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210章 “家學淵源”第295章 執念第282章 統兵之道第十三章 重視第140章 誠與意第333章 日常第四十九章 童言稚語對朝參第175章 算計第466章 草包第425章 希望第411章 天后第324章 弱點第517章 世情偏見第483章 合謀第198章 關懷與分歧第382章 名士之後第281章 開拔與定計第122章 小狼狗與老刺蝟第414章 勸說第534章 姚崇被貶第383章 堅毅之士第122章 小狼狗與老刺蝟第十六章 讀書吧,少年第538章 事終成第266章 驚嚇第523章 議定第257章 大賓第105章 用心第224章 大丈夫第111章 宗族榮光第九十二章 WIIFM表格法第354章 夫妻第265章 良言相勸第151章 滎陽鄭氏第355章 久視第524章 不幸自有因由第340章 往事與未來第五十八章 親戚之間第525章 風波引第四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137章 上官才女第119章 鄭氏離宮第446章 入府第十九章 話果然不能亂說第四十三章 投緣第519章 上書第118章 準備第464章 教育方法第五章 族學第八十九章 譽滿京城第525章 前程第231章 敘舊第494章 姚崇進京第486章 伏擊第324章 弱點第415章 難圓第七章 貴以專第251章 厚賜第464章 教育方法第470章 哭求第187章 陳氏真傳第156章 入獄第387章 新手爸爸第392章 擔憂第313章 宮宴第111章 宗族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