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陳氏真傳

張昌宗一邊想着陳伯玉的糗事,一邊聽狄仁傑與女帝陛下議政。

“臣的諫議,陛下意下如何?”

狄仁傑恭聲請問道,女帝陛下沉吟不語,狄仁傑又道:“朝廷連年征戰,花費頗靡,安西四鎮、安東都護府兩處,花費日益增大,百姓虛弊,臣請廢安西四鎮,以節省軍費肥四方,罷安東以實遼西,節省軍費。”

女帝陛下依舊不語,只是起身踱步到一旁掛着的地圖前,凝目看着地圖。張昌宗也跟着看地圖,他不瞭解歷史上狄仁傑的這個諫議是否被女帝採納,但就他個人看法來說,狄仁傑的這個諫議,他是不贊同的。

狄仁傑的出發點是恤民,想節省軍費開支來讓百姓休養生息,但是,在軍事的角度上來說,這個諫議並不適用,因爲,安西四鎮面對的是吐蕃,而安東都護府面對的是北方的少數民族和半島的新羅。

張昌宗看看狄仁傑,就眼巴巴地望着女帝陛下,想看她是否有采納的意思。女帝轉身無意間看到他的樣子,不禁莞爾:“六郎許是對懷英的諫議有看法?”

張昌宗道:“回陛下,狄公的謀慮六郎不是很明白,不過,就東西兩個都護府的位置來說,卻是我朝在西北與遼東的最前沿,六郎只是覺得,以這兩處的戰略地位,廢了容易,但要再建就不容易了。”

這話說完,上官婉兒沒覺得如何驚異,她天天與張昌宗接觸,自然知道他的武並不止武藝,還包括武略這些也學了。

女帝陛下頗感驚異,看張昌宗的眼神,似乎還有些歡喜。狄仁傑默默掃他一眼,道:“可是,年年皆有突厥南下侵擾,爲了抗衡突厥,朝廷花費頗靡,而安西四鎮與安東,目前卻風平浪靜,裁撤這兩處的花費,以補他處也是無法可想之下的應急之策。”

張昌宗反駁道:“狄公所慮,雖有道理,但是,西北與遼東的安穩,正是因爲有安西與安東兩處都護府的存在,若沒有這兩處的存在,這兩處的形勢,定不會如今日這般。吐蕃與新羅狼子野心,可不是乖巧聽話的人,狄公信不信,只要撤了這兩個都護府,來日我朝不僅要應對突厥的侵擾,還有吐蕃與新羅的虎視眈眈,屆時,又當如何?所以……”

張昌宗朝女帝陛下行禮:“陛下,六郎以爲,安西、安東兩處都護府的存在,利大於弊,甚至,六郎以爲,只要我朝國力不垮,這兩處的存在便是對西北以及遼東的震懾。最不濟,即便這兩處有變,有這兩個都護府的存在,也能給予我朝足夠的應變時間,不至於措手不及,也不至於讓人長驅直入。”

狄仁傑抿了抿嘴,沉默下來,沒再說話。女帝陛下看他一眼,高興地讚道:“好,很好!六郎今日能有這一番見解,可見,我們的六郎是真長大了,婉兒教導有功!”

最後一句話是望着上官婉兒說的。上官婉兒含笑躬身道:“陛下過獎,六郎能有今日,非奴一人之功,陛下平日也不時點撥於他,論功當屬陛下第一。”

女帝笑起來,伸指虛虛點了她一下,顯然已看穿上官婉兒的馬屁,不過,她還有更關心的事情:“六郎能說出這番話,顯然於武略也非不通之人,你的蒙師李欽讓,婉兒與朕可沒教過你這些,是何人教導的?”

張昌宗答道:“回陛下,是陳先生。這些年,只要陳先生在京中,便不時指導六郎武略。陳先生說,若論才學,六郎有師父指點,他不好多言,然六郎終究是男子,若不通兵事,終究可惜,便教了我不少兵事武略,然後,義母又給我請了騎射武藝的老師,這些年,六郎一直在學。”

“陳先生……莫不是陳伯玉?”

女帝略想了想,終想起能有誰被張昌宗叫做陳先生的。張昌宗道:“回陛下,正是陳伯玉先生。”

女帝面上神色難測,只是道:“難怪你的詩風漸有剛健之氣,與你師父的文風大爲不同,原來是內裡受了陳子昂的影響。怎地一直從未聽你提過?”

張昌宗略有些慚愧的道:“回陛下,陳先生曾說,他性情耿直不善機變,也不懂討人喜歡,若陛下不問,便讓我莫要主動提起,以免影響我在陛下面前的觀感。若陛下問了,也不能欺君,儘可如實告知。陳先生不肯受我師禮,雖待我如徒,卻一直以小友稱之,這個……陛下,您會罰陳先生嗎?”

女帝心思轉動,面上不顯,淡淡一瞥:“你既知道朕不喜歡陳伯玉的性子,爲何還要向他學兵事呢?”

張昌宗認真道:“因爲六郎知道陛下不是那等以喜惡對待大臣的人。陳先生有經緯之才,雖性情耿直,但陛下不用他,定然有陛下的道理。然陛下胸襟寬廣,定不會因爲六郎向他學習軍略便懲罰六郎或是懲罰陳先生。此是六郎一點微末之見,或有自以爲是的地方,請陛下恕罪。”

女帝只是點點頭,也不說罰不罰,而是轉向狄仁傑,道:“懷英,你的諫議,朕會考慮,也會傳召政事堂商議,你先退下吧,跑了這麼遠路,且去休息一下再說。”

“喏,多謝陛下體恤下臣,臣先告退了。”

說着,恭敬的一禮,準備出宮。張昌宗把人家明顯是深思熟慮後的諫議給駁了,有些不好意思,給人行了一禮:“狄公慢走。”

狄仁傑點點頭,沒多說什麼便退了出去。沒有大臣在場了,女帝陛下回到自己的座榻上,然後朝張昌宗招手:“六郎過來。”

張昌宗不明白她叫自己作甚,不過還是走過去,女帝陛下讓人在自己腳邊放了個小坐榻,讓張昌宗坐下,然後問道:“你今日過來爲何?”

張昌宗:“回陛下,六郎新寫了一篇賦,想用做行卷,特來請師父品評指點。”

“是嗎?拿來朕與你看看。”

“呃……讓陛下評了,豈不是公然作弊嗎?詩讓您評了便罷,這賦再讓您看了,六郎也不用去行卷了,直接等着陛下御筆欽點做狀元吧。”

女帝陛下一聽不禁大笑,擺手道:“罷罷罷,既然六郎不想朕看,朕便不看了。說來,六郎你這文才與軍略並舉,你將來想做何職啊?”

張昌宗被問得一時頓住,上官婉兒翻眼看蠢徒弟一眼,小聲道:“不瞞陛下,六郎武藝也不錯。”

女帝陛下意外了:“還通武藝?”

上官婉兒道:“以前聽公主說過,她府中的護衛,等閒六七個根本近不了他身,若一對一,更無敵手。”

女帝陛下這是真的大感意外了,太平公主府中的護衛,她是知道的,老手多是當初高宗皇帝在時親自挑選的好手,後來她又做主給挑選了不少,並不比她宮中的禁衛差多少,六郎竟然比這些還強?!

女帝望着張昌宗年輕英俊的面龐,心頭一定,然面上不顯,只是微笑道:“想不到六郎竟然如此多才,看來平日朕對你的瞭解還不夠。說吧,小六郎來日想做什麼?丞相或是將軍?”

第六十六章 暗號第462章 叛逆期少年第461章 胡爲第161章 盡在掌中第五十五章 當頭棒喝第三十一章 女人之間第374章 來使第467章 警告第172章 顏即正義第344章 婚前恐懼第519章 上書第三十二章 上陣親兄弟第376章 馬腳第331章 戰論第203章 蠢材回朝第309章 母子衝突第318章 失望第126章 有些道理世間皆通第344章 婚前恐懼第117章 師徒交心第270章 探病第441章 坑神第414章 勸說第463章 長歪了第492章 另一半修改不滿意明天傳第522章 君之志,吾之願第256章 新的一頁第392章 擔憂第三十三章 這特麼就尷尬了第212章 初五迎客日第305章 邪思第336章 勸誡第200章 其人神勇第173章 心第六十二章 再見太平公主第501章 莫測第340章 往事與未來第九十一章 喪鐘聲響第141章 言明利害第491章 難解之局第472章 夜談第189章 有所求第348章 逗比新郎第七十八章 交心第474章 朝會第174章 面對第370章 賞雪文會(上)第448章 規劃與展望第八十七章 曲江池畔第469章 不平第一章 張氏六郎第十四章 事發第211章 贈陳師第519章 上書第295章 執念第323章 叫屈第144章 玩大發了!第292章 兇名第504章 元正第二十五章 人設崩了第343章 敏於行第522章 君之志,吾之願第517章 世情偏見第232章 廬陵王府第457章 士不可不弘毅第467章 警告第442章 人生樂趣所在第519章 上書第413章 局勢第264章 奠基第468章 疑惑第337章 東宮第106章 歷史的車輪第392章 擔憂第七十八章 交心第101章 登門第207章 青梅竹馬第498章 出謀劃策第433章 密室之言第446章 入府第274章第101章 登門第242章 三陽宮第190章 暗示第132章 敲定第399章 託付第287章 木槿清香第293章 朝野第453章 起航第389章 小人第三十三章 這特麼就尷尬了第419章 建學第287章 木槿清香第九十九章 豁然開朗第241章 經驗之談第121章 安頓第212章 告黑狀第292章 兇名第二十章 少年張昌宗的煩惱第481章 報訊
第六十六章 暗號第462章 叛逆期少年第461章 胡爲第161章 盡在掌中第五十五章 當頭棒喝第三十一章 女人之間第374章 來使第467章 警告第172章 顏即正義第344章 婚前恐懼第519章 上書第三十二章 上陣親兄弟第376章 馬腳第331章 戰論第203章 蠢材回朝第309章 母子衝突第318章 失望第126章 有些道理世間皆通第344章 婚前恐懼第117章 師徒交心第270章 探病第441章 坑神第414章 勸說第463章 長歪了第492章 另一半修改不滿意明天傳第522章 君之志,吾之願第256章 新的一頁第392章 擔憂第三十三章 這特麼就尷尬了第212章 初五迎客日第305章 邪思第336章 勸誡第200章 其人神勇第173章 心第六十二章 再見太平公主第501章 莫測第340章 往事與未來第九十一章 喪鐘聲響第141章 言明利害第491章 難解之局第472章 夜談第189章 有所求第348章 逗比新郎第七十八章 交心第474章 朝會第174章 面對第370章 賞雪文會(上)第448章 規劃與展望第八十七章 曲江池畔第469章 不平第一章 張氏六郎第十四章 事發第211章 贈陳師第519章 上書第295章 執念第323章 叫屈第144章 玩大發了!第292章 兇名第504章 元正第二十五章 人設崩了第343章 敏於行第522章 君之志,吾之願第517章 世情偏見第232章 廬陵王府第457章 士不可不弘毅第467章 警告第442章 人生樂趣所在第519章 上書第413章 局勢第264章 奠基第468章 疑惑第337章 東宮第106章 歷史的車輪第392章 擔憂第七十八章 交心第101章 登門第207章 青梅竹馬第498章 出謀劃策第433章 密室之言第446章 入府第274章第101章 登門第242章 三陽宮第190章 暗示第132章 敲定第399章 託付第287章 木槿清香第293章 朝野第453章 起航第389章 小人第三十三章 這特麼就尷尬了第419章 建學第287章 木槿清香第九十九章 豁然開朗第241章 經驗之談第121章 安頓第212章 告黑狀第292章 兇名第二十章 少年張昌宗的煩惱第481章 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