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天后

..

“天后有令,公主請進”

太平公主點點頭,舉步入內。天后盤膝坐在寬敞的羅漢榻上,穿着普通的常服宮裙,鬆鬆散散地坐着,原本豐碩的身子,清減了不少臉上的皺紋多了,面有病容,頭髮也越發的白了。

“兒太平拜見母后。”

太平公主按下心頭繁雜的思緒,斂衽行禮。天后微微擡頭看向她:“太平回來了?七郎赦你回來的?”

太平公主道:“回母后,皇兄登基,大赦天下,否則,女兒此刻還在杭州受江南溼寒之苦。”

天后一頓,目光銳利了幾分,問:“你這是在怨我嗎?”

“不敢,聽聞母親前些時日病了,兒初回長安特來探望,不知母親病體可曾康復了?可還有何處不爽利的?”

明明是說着關心的話,太平公主卻神情淡漠,面容整肅,也不知裡面有幾分真心。天后冷眼看着她,不快道:“既不願來,何苦爲難自己來?想來那些讀書人也不會因此便參奏你不孝。”

“不孝?母親還在乎這個嗎?兒以爲,在母親心中,我們這些兒女與天下人皆只是母親的棋子,並無甚不同。”

太平公主面色還保持着平靜,但語氣卻不由帶出幾分怨氣來。天后連看也不看她,淡然道:“天下人可無我兒的榮寵權勢。”

“權勢?母親心中,果是權勢最重要。”

太平公主不禁悲愴。天后淡然看她一眼,眼神帶着深意:“確實重要,若無權勢,莫說有你們,只怕連活命都難。若非爲孃的盡心謀劃,焉能有你們今日?十二孃如今年已四旬,怎麼還這等天真?罷了,想來你的好七哥來日會讓你明白權勢是何等重要的物事。”

“那就不勞母親費心了!”

“我怎會費心呢?皇帝已下令,不日我即將啓程避居洛陽上陽宮,而太平你……”

天后居然微微一笑,笑容帶着篤定之色:“終有一日你會明白,權勢是怎樣重要,若無權勢,在這世間生存又是怎樣艱難之事。朕的女兒,切莫天真。”

太平公主故作平淡的表情再保持不住,眉眼不禁多了幾分淒厲之色,悲聲問道:“時至今日,難道母親對女兒就無半點愧疚嗎?難道母親就不曾後悔嗎?”

天后仰頭大笑起來,似乎聽到什麼好笑至極的笑話,笑得太平公主一身狼狽,笑夠了,方纔雙目平靜地望着她,坦然道:“不曾。若你今日就是想來看爲娘落魄懺悔的,那你便來錯了,爲娘可不是那等人。”

“母親!”

太平公主悽聲喊了一句,她如何看不出來,她那母親幾乎句句實言,她心裡便是那般想的,並沒有任何誇大或是強撐的地方。也是,她的母親,千古唯一的女皇帝,曾坐擁天下萬里江山的女子,又怎能以常理度之?

她究竟在想什麼呢?今天這一趟過來,心裡到底在期盼什麼?

太平公主自嘲一笑,行禮道:“是女兒想錯了,多謝母親教誨。望母親到了上陽宮後多多保重,女兒告退。”

天后注視太平公主的目光,終於柔和了少許,嘆了口氣,道:“爲娘這一生,與你們父皇只得兩女,安定思早夭,膝下只餘你一女,母后自是希望你好的。”

太平公主低頭斂衽爲禮,沒在說什麼,起身告退。剛走出幾步,天后突然叫住她:“你可去看過六郎?他還好嗎?”

太平公主頓住腳步,訝然:“母親竟還記得六郎?”

天后淡然一笑,對她的嘲諷置之不理,只道:“六郎是個好孩子,這些年一直在我身邊長大,如何能忘記他?”

想及張昌宗自四歲拜上官爲師後便常常出入宮禁,常在母親身邊行走,且極得母親歡心,太平公主心裡一嘆,答道:“回母后,六郎在定州爲阿韋姐守孝,他心裡爲阿韋姐的逝世難過,前些時日,女兒回京途中去看了看他,人瘦了許多,但精神還好,似已走出母喪之痛。”

“是嗎?那還好,這麼多年,我最記得便是他的笑,六郎是個愛笑的孩子,相比起痛苦的樣子,還是笑着好看些。”

天后感嘆了一句,擺擺手,讓太平公主退下。太平公主心頭複雜,也不想再多留,行禮後告退而去。天后坐在空蕩蕩的寢殿裡,幽幽一嘆,卻沒說什麼。

太平公主從天后寢宮出來,分外覺得疲累,本來還想去看看上官婉兒,這會兒卻哪裡也不想去了,倦怠的擺擺手,吩咐左右:“出宮,回府!”

“喏。”

隨從直接擡起肩輦,護送主子出宮。

貴妃宮裡,原本聽說太平公主今日進宮,原以爲她會過來的上官婉兒,聽到下面的人來報,說太平公主面聖後又去見了幽居的天后之後便出宮了,不禁一怔,看着備下的點心吃食神情複雜,閉上雙目,掩去目中神色,擺手:“罷了,撤了吧。”

在太平公主回長安沒多久,在進入寒冬前,天后移駕,避居洛陽上陽宮,起駕當日,李顯、李旦、太平公主三兄妹都沒有來送行,唯有上官婉兒去了天后寢居,幫着查點行裝,又一再囑咐隨行的宮人,交代他們好好服侍天后。

然這樣的一片心,天后並沒有見她,甚至連看都不曾看她一眼,在宮人的攙扶下上了車駕,便頭也不回的出宮去了,彷彿這不是她留戀的地方。

上官婉兒也說不清自己心裡是怎麼想的,只是,看着天后的隊伍出宮城,不知怎的,竟分外的想念六郎,若是他在,那該多好。然而,不止六郎不在,便是母親也到定州看六郎去了。

上官婉兒悵然若失,略一愣神後,眼中劃過一絲堅毅之色,不願再想,沉聲吩咐左右:“回宮。”

“喏。”

一行人回貴妃宮去。倒是李顯和韋皇后聽說她居然去給天后送行,還感慨了一句,言道上官念舊情、識恩義。

天后移居上陽宮後,義豐便下了第一場大雪,張昌宗收到消息的時候,很是沉默感慨了一下,只交代下去,讓在洛陽的人盯着上陽宮些,需要的時候,可以照看一下上陽宮裡的天后。天后再有諸多不好,待他總是有恩的。

然而,就在天后移駕上陽宮後不久,正是寒冬臘月的時節,洛陽傳來消息,天后病了,長安派了太醫來,也不知這個冬天是否能熬過去。

第九章 張氏如蟻第445章 來歷第451章 長公主的大手筆第243章 告狀的藝術第230章 到達第146章 講道理第106章 歷史的車輪第519章 上書第128章 小發現第207章 青梅竹馬第316章 深藏的堅持第396章 退意第266章 驚嚇第191章 夢想第292章 兇名第137章 上官才女第232章 廬陵王府第346章 前夜第455章 長遠之計第215章 各有風采第135章 贈風扇第183章 月如故第191章 夢想第433章 密室之言第202章 聽說春天快來了第490章 客觀與統一第486章 伏擊第六十五章 暗示第199章 設擂第198章 關懷與分歧第267章 尷尬的坦白第397章 敘舊第266章 驚嚇第253章 嚇懵了第三十五章 “名”動長安第217章 提親第439章 後續影響第467章 警告第435章 最好的方法是希望第519章 上書第305章 邪思第289章 太子寬仁第八十六章 又是一年三月三第七十五章 拜師被拒第九十二章 WIIFM表格法第362章 商討第六十七章 意料之外的相認第266章 驚嚇第三十章 東邊不亮第219章 吟詩第五十五章 當頭棒喝第482章 母女情深第475章 參奏第八十七章 曲江池畔第202章 聽說春天快來了第421章 重返長安第470章 哭求第197章 新官上任第155章 氣焰滔天第222章 出師第362章 商討第449章 到達第四十六章 朝參第140章 誠與意第128章 小發現第210章 “家學淵源”第193章 剛開始第290章 敲打第376章 馬腳第四十三章 投緣第253章 嚇懵了第266章 驚嚇第503章 開懟第300章 胡蘿蔔第508章 良心第466章 草包第394章 懲罰第359章 到達第329章 賽詩會第七十一章 笨拙的勉勵第101章 登門第431章 師徒鬥氣第430章 氣氛拯救者第238章 建言獻策第303章 志氣第352章 變化第115章 互助第277章 履約第282章 統兵之道第479章 定計第137章 上官才女第六十八章 對於未知第369章 人情第350章 新婚第271章 安慰第350章 新婚第四十五章 想不明白的事兒第五章 族學第五十六章 教做人第533章 病休
第九章 張氏如蟻第445章 來歷第451章 長公主的大手筆第243章 告狀的藝術第230章 到達第146章 講道理第106章 歷史的車輪第519章 上書第128章 小發現第207章 青梅竹馬第316章 深藏的堅持第396章 退意第266章 驚嚇第191章 夢想第292章 兇名第137章 上官才女第232章 廬陵王府第346章 前夜第455章 長遠之計第215章 各有風采第135章 贈風扇第183章 月如故第191章 夢想第433章 密室之言第202章 聽說春天快來了第490章 客觀與統一第486章 伏擊第六十五章 暗示第199章 設擂第198章 關懷與分歧第267章 尷尬的坦白第397章 敘舊第266章 驚嚇第253章 嚇懵了第三十五章 “名”動長安第217章 提親第439章 後續影響第467章 警告第435章 最好的方法是希望第519章 上書第305章 邪思第289章 太子寬仁第八十六章 又是一年三月三第七十五章 拜師被拒第九十二章 WIIFM表格法第362章 商討第六十七章 意料之外的相認第266章 驚嚇第三十章 東邊不亮第219章 吟詩第五十五章 當頭棒喝第482章 母女情深第475章 參奏第八十七章 曲江池畔第202章 聽說春天快來了第421章 重返長安第470章 哭求第197章 新官上任第155章 氣焰滔天第222章 出師第362章 商討第449章 到達第四十六章 朝參第140章 誠與意第128章 小發現第210章 “家學淵源”第193章 剛開始第290章 敲打第376章 馬腳第四十三章 投緣第253章 嚇懵了第266章 驚嚇第503章 開懟第300章 胡蘿蔔第508章 良心第466章 草包第394章 懲罰第359章 到達第329章 賽詩會第七十一章 笨拙的勉勵第101章 登門第431章 師徒鬥氣第430章 氣氛拯救者第238章 建言獻策第303章 志氣第352章 變化第115章 互助第277章 履約第282章 統兵之道第479章 定計第137章 上官才女第六十八章 對於未知第369章 人情第350章 新婚第271章 安慰第350章 新婚第四十五章 想不明白的事兒第五章 族學第五十六章 教做人第533章 病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