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敕封

..

“六郎?”

女皇陛下頗有些意外之色。太子李顯也是一臉意外,剩餘的幾個宰相,蘇味道與楊再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說話,唯有魏忠元不爲所動,一臉嚴肅:“北衙禁軍大將軍張昌宗?似乎剛行了成丁禮,懷英兄何以認爲張將軍能擔此重任?”

狄仁傑道:“正因爲年輕,纔要推薦他。爲何突厥每年都南下?是我軍打不過嗎?非也!是突厥騎兵來去如風,我大軍到時,突厥已經跑了,追之不及,只能徒呼奈何。去年我奉聖諭撫邊,邊境慘狀,歷歷在目,不忍直視,同是我朝的子民,陛下的治下,卻不得安居,臣等之過也!”

肺腑之言,擲地有聲。

魏忠元板着臉,沉默不語。女皇陛下臉上也不大好看,去年鬧出的亂子,跟她用人唯親有很大關係。女皇問道:“國老既有志改此局面,爲何還舉薦六郎?”

狄仁傑道:“回陛下,張郎的本事,陛下想必比臣清楚,大好的將才,所缺者不過是征戰的經驗。既然缺經驗,給他機會去增加、去鍛鍊就是,若一直拘在京裡,再好的將才也無用。臣已年老,經不起騎馬顛簸,臣建議,兵分兩路,張郎率兵追擊,老臣負責撫邊,兩不耽誤,最壞也不過是突厥再次逃回大漠。”

女皇沉默不語,魏忠元明白狄仁傑的意思,一板一眼的舉起笏板:“啓稟陛下,懷英兄之建議,臣以爲可行。對上突厥,朝廷做的最多的非是抗敵而是撫邊,突厥兵在我朝邊境可謂來去自由如入無人之境,實乃我朝之恥也!這等情況,可一不可再,懷英兄實乃老成謀國之言,而張將軍實乃最佳之人選。”

女皇神情莫測,微微頷首:“此議朕準了!”

然後,在羽林衛大營的張昌宗,接到敕封的時候,人是懵逼的,懵了一會兒,理智回籠,不禁冷靜地開始想爲什麼——

狄仁傑爲什麼推薦他?女皇陛下又爲什麼同意?

張昌宗是想過要染指軍權,比起裝才子,他也更喜歡這個。人要自足總要有幾分真本事,就像他給自己立的才子人設,除了作詩不開竅寫詩是抄的外,寫文章也好,寫賦也好,都是他自己潛心苦學十多年而得的真本事。

雖然不是很瞭解歷史細節,但是,大勢他卻是知道的。未來這幾年,京裡不算太平,太祖說過,槍桿子裡出政權。

現在的天下人心皆向李唐,造反是沒有前途的,女帝登基那麼多造反派,就沒一個成事的,讓他來……講真,他還沒有那些造反派的聲望高,怕是拉不起隊伍來。

李唐現在還是人心所向,與其冒險行事,還不如爭取有軍權,護佑好家人才是。張家不欠他什麼,相反,還養育了他,他實在做不到爲了虛無縹緲的野心,把一家子置於險境。男子漢大丈夫,恩怨分明,報答不了生養之恩,還要把人好好地家弄得朝不保夕的,他沒那麼害的良心。

但是,張昌宗知道,女皇帝忌諱軍權。武氏兄弟那樣草包,女皇還一而再、再而三的起用他們,除了想提拔武氏,不外乎就是不放心軍權旁落。朝廷從不缺將領,女皇也不缺,她缺的是可以放心賦予軍權的將領。

程務挺那樣的一代名將都讓女皇給眼不眨的殺了,表面的原因是程務挺幫反對她的裴炎說話,內裡何嘗不有忌憚程務挺功高的緣故!程務挺可是滅了西突厥,讓突厥人望風喪膽的男人。

再看女皇重用的臣子裡,凡是反對她的,不管初期立場是否鮮明,只要露出端倪的,基本都被宰了。沒被宰還被重用的狄仁傑、魏忠元等,皆不是李唐最忠實的支持者。張昌宗暗地裡觀察了好幾年,這些歷史上有名的武周時期的能臣,大多公心一片,心懷家國百姓。只要女皇好好地治理國家,他們就會支持她,並不因她的女子之身反對她。

女皇不願讓不信任的人沾染軍權。張昌宗想要軍權,研究過朝廷的軍制後,他列了兩個入手點,禁衛或是勳衛。禁衛是首選,可以就近贏取女皇的信任,但兵卒數目又不算多,女皇從小看着他長大,有幾分希望。如果禁衛不成功,那便入勳衛,穩紮穩打的一步步來,張昌宗已經做好了要默默奮鬥好幾年的準備,不意竟被狄仁傑舉薦了,這麼大一個驚喜砸過來,差點砸懵了啊!

張昌宗意味深長的嘆口氣,倒是大致想明白爲何會有這樣的驚喜了。因爲如果不是女皇信任的人,是接觸不到軍權的,他是兩方平衡之下,女皇陛下能接受的人選中狄仁傑覺得還算靠譜的一個。而且,他還年輕,若是能培養起來,將來李顯登基,也能接着用,不至於像現在,女皇心狠殺了程務挺,結果,程務挺死後,朝廷邊境就一直受突厥侵擾之苦。或許在狄仁傑來看,趁着年輕鍛鍊一下,左右還有能讓他成長的時間。

想明白了,張昌宗心中也坦然了,並且很理智的覺得,狄公推薦他,是覺得他還算可造之材,但並不認爲他是天生的將才之類的,或許還有能練出來就好,練不出來也沒什麼損失的想法。

這麼想着,自己還笑了出來,並不覺得氣憤或是不甘。他臉上又沒寫着未來的一代名將這類的字,也沒有什麼加成光環,他的未來,需要他自己一步步的打拼,不止爲了自己,也爲了身後的親人們。

張昌宗鬥志滿滿地接受了,進宮去謝恩,迎上婉兒師父藏着擔憂的眼神,只是微微一笑,端端正正的向女皇行禮:“承蒙陛下看重,予臣於重任,大話不敢說,臣敢保證定當兢兢業業、不畏艱難的去做所有的事!”

女皇面上帶着淡淡地笑容,道:“六郎。”

“臣在。”

“你是朕信任的人,也是朕看好的人,你此去,不止代表你自己,也代表着朕,好好幹,替自己、也替朕爭幾分臉面,懂嗎?”

女皇目光殷殷,語帶期盼。張昌宗還能說什麼?自然是鄭重的應下:“喏。”

旁地,也不需要多說,有些時候,行動更重要。

第123章 打算第四十五章 想不明白的事兒第307章 暗計第五十八章 親戚之間第八十五章 學爲己用第144章 玩大發了!第191章 夢想第212章 告黑狀第267章 尷尬的坦白第121章 安頓第五十三章 天賦異稟第462章 叛逆期少年第148章 機遇第七十章 慈父心懷第300章 胡蘿蔔第441章 坑神第217章 提親第281章 開拔與定計第366章 帥不過三秒第516章 年少輕狂第146章 講道理第324章 弱點第298章 定計第三章 張氏兒郎第八十六章 又是一年三月三第308章 喜訊第383章 堅毅之士第394章 懲罰第151章 滎陽鄭氏第三十四章 緩和的關係第298章 定計第394章 懲罰第六十四章 試探與疑惑第392章 擔憂第428章 進宮第412章 頓悟第104章 義子第233章 會面第148章 機遇第190章 暗示第144章 玩大發了!第233章 會面第223章 雙陸第233章 會面第114章 太平寬慰第十二章 驚喜第283章 定計第380章 怒斥第210章 “家學淵源”第359章 到達第374章 來使第227章 恍然大悟第512章 分紅第494章 姚崇進京第161章 盡在掌中第356章 重生的意義第434章 大佬第360章 初來乍到第156章 入獄第320章 敘別情第525章 風波引第425章 希望第484章 形勢第四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九章 張氏如蟻第379章 臉面第525章 前程第四十九章 童言稚語對朝參第335章 時光如蜜亦如刀第471章 然諾第453章 起航第十章 以觀後效第191章 夢想第388章第237章 較勁兒第403章 飛訊第八十四章 上官師父的第一課第243章 告狀的藝術第535章 朝辯請封第479章 定計第295章 執念第202章 聽說春天快來了第339章 志願第469章 不平第235章 知曉第164章 “雞湯”使我偉大第101章 教訓第510章 布公第五十章 被欺負的小孩兒第三十章 東邊不亮第471章 然諾第395章 母喪第171章 人力有時窮第十八章 影響第457章 士不可不弘毅第五十四章 人窮志短第363章 聲譽第二十二章 褒獎第208章 關於未來的暢想第六十四章 試探與疑惑
第123章 打算第四十五章 想不明白的事兒第307章 暗計第五十八章 親戚之間第八十五章 學爲己用第144章 玩大發了!第191章 夢想第212章 告黑狀第267章 尷尬的坦白第121章 安頓第五十三章 天賦異稟第462章 叛逆期少年第148章 機遇第七十章 慈父心懷第300章 胡蘿蔔第441章 坑神第217章 提親第281章 開拔與定計第366章 帥不過三秒第516章 年少輕狂第146章 講道理第324章 弱點第298章 定計第三章 張氏兒郎第八十六章 又是一年三月三第308章 喜訊第383章 堅毅之士第394章 懲罰第151章 滎陽鄭氏第三十四章 緩和的關係第298章 定計第394章 懲罰第六十四章 試探與疑惑第392章 擔憂第428章 進宮第412章 頓悟第104章 義子第233章 會面第148章 機遇第190章 暗示第144章 玩大發了!第233章 會面第223章 雙陸第233章 會面第114章 太平寬慰第十二章 驚喜第283章 定計第380章 怒斥第210章 “家學淵源”第359章 到達第374章 來使第227章 恍然大悟第512章 分紅第494章 姚崇進京第161章 盡在掌中第356章 重生的意義第434章 大佬第360章 初來乍到第156章 入獄第320章 敘別情第525章 風波引第425章 希望第484章 形勢第四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九章 張氏如蟻第379章 臉面第525章 前程第四十九章 童言稚語對朝參第335章 時光如蜜亦如刀第471章 然諾第453章 起航第十章 以觀後效第191章 夢想第388章第237章 較勁兒第403章 飛訊第八十四章 上官師父的第一課第243章 告狀的藝術第535章 朝辯請封第479章 定計第295章 執念第202章 聽說春天快來了第339章 志願第469章 不平第235章 知曉第164章 “雞湯”使我偉大第101章 教訓第510章 布公第五十章 被欺負的小孩兒第三十章 東邊不亮第471章 然諾第395章 母喪第171章 人力有時窮第十八章 影響第457章 士不可不弘毅第五十四章 人窮志短第363章 聲譽第二十二章 褒獎第208章 關於未來的暢想第六十四章 試探與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