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項目前期評估

隋波簡單計算過,這個作爲初期過渡的BBS中介項目的投入產出。

首先是成本,以一個城市布點來做估算:

首先是站點成本:

至少需要一個辦公場所,用來架設BBS,帝都現在周邊的房租在1500-2000左右;

BBS服務器,用現在奔騰586最好的配置組裝電腦,大約需要1萬,限於現在的網絡還是撥號,至少需要準備兩臺,也就是兩萬。

同時線路也最少兩條,現在電話初裝費下降了不少,預計1萬元。

站點成本總計3萬左右。

市場宣傳成本:主要是大學宿舍發宣傳單頁,進行BBS平臺的宣傳和引流,可以招兼職學生,傳單印刷成本(1萬張,約2000元)+兼職人員的費用(5-10人,500/人),考慮兼職人員的浮動,宣傳成本約1萬元。

裝機費用,主要是計算機專業學生,以一所高校2-3人,1000/人的保底工資,按5所高校計算就是1.5萬。

至於裝機分成費用可以定在100/臺,看單量來計算。這是從利潤里扣除,可以不計入成本。

考慮到送貨是電腦這種目前的貴重物品,最好能配一輛類似快遞送件的電動三輪車,雖然現在市場上不多,但應該能夠定製到,預計5000-8000元成本。

簡單估算下來,初期做一個能夠覆蓋到周圍3-5所高校的BBS中介站點,開始的投資成本在6萬左右。

其中固定資本4萬,人員及物料成本2.5萬/月,一年的總成本就是4+2.5*12=34萬。

從盈利來看,據隋波之前簡單的調研,現階段的裝機市場還是比較混亂的。

除了價格相對還算透明的CPU、內存、主板、硬盤之外,像機箱、電源、鍵盤、鼠標等配件價格非常亂,隋波雖然不知道商家的提貨價,但根據前世的記憶,估計裝機的毛利至少在10%-15%左右。

按照平均6000左右的整機價格來估算,一臺電腦的毛利應該在600-900之間,去掉分成的100,毛利估計爲500/臺。

一個城市覆蓋3-5所主要高校,以一所高校平均2萬大學生計算,以十分之一(也就是1到2個宿舍一臺電腦),或者百分之五(去掉部分已有電腦用戶)的潛在用戶羣體計算,一個城市潛在用戶規模在4000-6000左右。

再考慮到自行到電腦城裝機和可能出現的其他競爭對手,保守預估一個城市有3000臺電腦的裝機量。

那麼,項目的盈利就是3000*500=150萬。

這還不包括後期BBS影響力提升後,從商家處收取的廣告費用。

如果只是簡單的從營收比來看,34萬——150萬,這個項目還是有盈利價值的。

當然,這其中還有一個核心問題,就是支付方式。

要知道,現階段連最基本的電子支付都沒有,更不用說什麼支付寶了,要到1998年以後電子銀行纔開始出現。

現在都是現金交易。

這就牽扯到一個支付問題——怎麼保證在BBS作爲中介提供服務時,用戶在沒有親自去店鋪挑選電腦的情況下,願意支付費用?

提前付款就牽扯到BBS作爲中介的信譽度問題。

要知道當年京東爲什麼前期一直堅持自營業務,一方面是保證利潤率,另一方面也是自己作爲商家,省去了中間的交易信用環節,所以京東一直有能夠做到貨到付款。

所以,恐怕在剛開始時,哪怕是按照訂單採購,前期也需要墊資。

而如果更進一步,提前採購配件,那就真的成了京東的B2C商城模式了。

當然,如果訂單量多,現金流能轉起來,哪怕貨到付款模式,也不是不行,就是正常的線下店鋪送貨的生意模式,只是隨之而來的就是資金風控問題了。

等BBS在用戶中的口碑和信譽度起來了,風險就相對可控了。

支付問題是現階段,甚至很長一段時間,想做類電商平臺,就不得不面對的。

至於其他的人員管理、業務拓展、供貨渠道等問題反而相對好解決。

隋波真正考慮的,還是對模式的試驗。

一個好的商業模式,要看是否具備可複製性。

哪怕是用來試水的第一個小項目。

先在帝大做一個試點,看看模式是否能走通。

如果可行,就可以複製到其他城市的大學城。

97年雖然還沒有高校擴招,但全國的在校大學生的規模也接近300萬。按照之前的估算,全國範圍差不多15-30萬臺的市場規模。

當然,這是最理想狀態,

實際上,作爲一個短期項目,隋波的預期是在1-2年,能覆蓋十個主要城市的大學城就很好了。

他想通過這個項目,積累前期資金和用戶,爲最終的平臺級目標做準備。

隋波也知道,當他選擇了這個方向,也就等於選擇了一條最難走的路。

想做平臺,尤其是電商類平臺,模式會很重,不簡簡單單是互聯網本身,相關的產業鏈,如支付、物流、倉儲,想保證用戶體驗,都是需要大量資金來佈局的。

哪怕阿里,後期也不得不花費巨資收購快遞公司來補短板。

當然,換個角度看,模式重,也就意味着資產重,解決大量就業,同時在對於未來有着更深遠的意義,無論是智能化倉儲、雲計算等方向,即使在隋波重生前,都是被高度看好的未來方向。

而美國的亞馬遜更誇張!

在2018年左右,在美國按國內生產總值排名前十的行業(信息、製造非耐用品、零售貿易、批發貿易、製造耐用品、醫療保健、金融和保險、州和地方政府、專業和商業服務以及房地產),除房地產以外,亞馬遜在所有行業中都佔有一席之地。

令競爭對手恐懼的是,它似乎可以隨時進軍任何行業。

這就是電商平臺發展到高度規模之後,對於國民經濟的影響力!

眼下限於國內的互聯網環境,自身的資源,隋波只能先用這個小項目來試水。

如果模式走通了,隋波就是國內電商第一人,有着亞馬遜的例子在,等時機成熟時,轉型成電商平臺,不怕沒有投資進來。

總體而言,有風險,但利大於弊,值得嘗試!

好吧,現在最後一個問題來了,他手裡的總資產只有不到3000!

這時,隋波不禁有些慶幸自己之前一時動念,將《第一次親密接觸》發出來了。

以這部小說正在網絡蔓延的影響力,不久的將來,應該就會有出版商來找自己了。

有了這個小說版稅,項目的啓動資金就有着落了!

嗯,是不是應該想一想,給這個BBS起個好點的站點名?

第二百三十二章 連鎖反應第三百三十三章 渣打?第二百二十章 易訊的遠大藍圖第三百三十七章 永樂收購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千禧年跨年夜第二百九十章 收購選擇第八十章 網易北上第三十九章 改版後的易趣網第八十九章 四面皆敵第三百六十章 啓程第二百三十二章 連鎖反應第一百六十二章 易趣“整風”第三百五十四章 立足中國,放眼世界!第一百二十二章 風雲漸起第一百六十六章 重組、 增發第三百一十八章 關鍵的一次訴訟!第二十章 易趣“南牆會議”-1第二百六十章 軍心可用第四百零一章 享受愛情第七十五章 使命、願景、價值觀第七十六章 大才槃槃第五十九章 人設和故事內核第二百零九章 新格局第一百二十九章 互聯網“信仰者”與“堅守者”第一百七十章 開放平臺戰略第二十八章 返回帝都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浪網絡盛典第二百七十四章 互懟第三百二十五章 自有品牌和生態鏈第四十九章 小規模試驗業務生態圈第十七章 “五道口守門員”第三百一十二章 江湖從未平靜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內網第三百一十二章 江湖從未平靜第二十三章 校園二三事第二百九十九章 風向標第八十章 網易北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易迅啓動上市第一百章 新的“百度”第四十章 提前出現的“校內網”第二百零五章 大事件第二百八十五章 套現兩百億!第二百二十三章 線上、線下零售之爭的序幕第二十三章 校園二三事第八十三章 重回校園第一百八十章 華源科技協會第三百一十七章 真.實力生態第三百七十八章 活出自己的人生!第二百四十二章 沒忍住第三百九十七章 起勢!第三百八十四章 好久沒裝逼了第三百零七章 火力全開的隋波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枝獨秀的易趣第四十七章 一教自習室第三百四十一章 七天-風雲突變第三百六十六章 三星李家第七十二章 左清泉的心思第二百九十八章 利益共同體第一百一十七章 千禧年跨年夜第八十二章 產品經理思維第一百二十二章 風雲漸起第三十三章 一次至關重要的挖角第三百八十章 美國攻略第一百五十八章 組織架構再次調整第二百一十九章 亞洲第十大富豪第一百零八章 新的起點第二百八十四章 傳媒巨頭第一百九十一章 硅谷人才庫第二百三十五章 約見老段第二百七十二章 目標:中芯第三百六十一章 “李家城”第二十三章 校園二三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團隊分工第二百零二章 禮物第二百三十四章 他打他的,我打我的!第二百章 “領袖”第一百五十五章 隋波的組合拳第一百二十章 夢想論和寒冬論第一百六十二章 易趣“整風”第九十七章 《財富》全球論壇年會第二百四十八章 平凡的幸福第七十六章 大才槃槃第三百五十九章 麻花第二百八十九章 最後一塊拼圖第二百四十二章 沒忍住第八十一章 電子支付問題和新項目第一百七十一章 老陳的賭性第一百一十章 《商界名家》訪談第三百六十二章 Xphone初亮相第二百一十一章 OKR和智庫第一百六十六章 重組、 增發第一百五十三章 再起波瀾第二百三十八章 閃電收購-驚雷第四十五章 片語釋清泉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內網第五十九章 人設和故事內核第三百四十六章 本色-戰!第三百章 隋公子買單第二百三十二章 連鎖反應第一百章 新的“百度”
第二百三十二章 連鎖反應第三百三十三章 渣打?第二百二十章 易訊的遠大藍圖第三百三十七章 永樂收購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千禧年跨年夜第二百九十章 收購選擇第八十章 網易北上第三十九章 改版後的易趣網第八十九章 四面皆敵第三百六十章 啓程第二百三十二章 連鎖反應第一百六十二章 易趣“整風”第三百五十四章 立足中國,放眼世界!第一百二十二章 風雲漸起第一百六十六章 重組、 增發第三百一十八章 關鍵的一次訴訟!第二十章 易趣“南牆會議”-1第二百六十章 軍心可用第四百零一章 享受愛情第七十五章 使命、願景、價值觀第七十六章 大才槃槃第五十九章 人設和故事內核第二百零九章 新格局第一百二十九章 互聯網“信仰者”與“堅守者”第一百七十章 開放平臺戰略第二十八章 返回帝都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浪網絡盛典第二百七十四章 互懟第三百二十五章 自有品牌和生態鏈第四十九章 小規模試驗業務生態圈第十七章 “五道口守門員”第三百一十二章 江湖從未平靜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內網第三百一十二章 江湖從未平靜第二十三章 校園二三事第二百九十九章 風向標第八十章 網易北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易迅啓動上市第一百章 新的“百度”第四十章 提前出現的“校內網”第二百零五章 大事件第二百八十五章 套現兩百億!第二百二十三章 線上、線下零售之爭的序幕第二十三章 校園二三事第八十三章 重回校園第一百八十章 華源科技協會第三百一十七章 真.實力生態第三百七十八章 活出自己的人生!第二百四十二章 沒忍住第三百九十七章 起勢!第三百八十四章 好久沒裝逼了第三百零七章 火力全開的隋波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枝獨秀的易趣第四十七章 一教自習室第三百四十一章 七天-風雲突變第三百六十六章 三星李家第七十二章 左清泉的心思第二百九十八章 利益共同體第一百一十七章 千禧年跨年夜第八十二章 產品經理思維第一百二十二章 風雲漸起第三十三章 一次至關重要的挖角第三百八十章 美國攻略第一百五十八章 組織架構再次調整第二百一十九章 亞洲第十大富豪第一百零八章 新的起點第二百八十四章 傳媒巨頭第一百九十一章 硅谷人才庫第二百三十五章 約見老段第二百七十二章 目標:中芯第三百六十一章 “李家城”第二十三章 校園二三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團隊分工第二百零二章 禮物第二百三十四章 他打他的,我打我的!第二百章 “領袖”第一百五十五章 隋波的組合拳第一百二十章 夢想論和寒冬論第一百六十二章 易趣“整風”第九十七章 《財富》全球論壇年會第二百四十八章 平凡的幸福第七十六章 大才槃槃第三百五十九章 麻花第二百八十九章 最後一塊拼圖第二百四十二章 沒忍住第八十一章 電子支付問題和新項目第一百七十一章 老陳的賭性第一百一十章 《商界名家》訪談第三百六十二章 Xphone初亮相第二百一十一章 OKR和智庫第一百六十六章 重組、 增發第一百五十三章 再起波瀾第二百三十八章 閃電收購-驚雷第四十五章 片語釋清泉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內網第五十九章 人設和故事內核第三百四十六章 本色-戰!第三百章 隋公子買單第二百三十二章 連鎖反應第一百章 新的“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