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內網

接下來的一個月裡,

張奕奔波於美國各地。

拜訪投資機構、與華爾街各投行的分析師交流、接觸一些政治遊說團體……

爲易趣系下一步在美國開展業務,做輿論和監管機構批准的準備。

周杰一邊籌備XFI研究院的選址;一邊開始接觸一些著名教授和科學家,招聘工程師……

張婉琳則在籌備隋波“家族辦公室”,招募專家團隊。

而隋波,

也才真正以一個“學生”的身份,開始融入了斯坦福商學院的學習生活中。

畢竟他來硅谷,還是真的想學習,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海外的戰略佈局,並不是這次硅谷行的全部。

易趣未來能發展到什麼高度,

最終還是取決於隋波自己——至少在他退休以前。

作爲經常和哈佛商學院並列全美第一的商學院,斯坦福商學院有着非常明顯的“硅谷”特徵,更注重“創新”和“自由”。

普通MBA學生,除了商學院的專業課程外,如果感興趣,還有30多個跨學院的選修課可以選擇。

而像隋波這樣通過“榮譽合作項目”來進修MBA課程的在職人士,還可以選修管理科學和工程專業的所有課程。

只要修滿相應的學分,就可以拿到MBA(工商管理碩士)和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的雙學位。

不過,隋波來斯坦福,可不是“混文憑”的。

斯坦福的學位,對他沒什麼特別意義……

他的身份和地位,早已經過了需要靠文憑和學位來襯托的層次。

隋波只需要有針對性的,選擇對自己有益的課程就好。

他在硅谷的時間有限,所以只選了MBA的幾門核心課:

比如最受斯坦福學生喜愛的人際動力學(interpersional Dynamics)課程,以及戰略領導力、組織決策和領導等課程;

以及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核心課:

戰略與政策(Strategy and Policy)、決策分析與風險分析(Decision Analysis and Risk Analysis)、經濟與金融(Economics and Finance)。

之所以選擇工程學院的這三門課,

隋波也是考慮到,斯坦福的工程學院,可是硅谷工程師最主要的“出品地”之一。

這裡的人才,未來絕大部分都會進入Google、Facebook、蘋果等公司!

這個人才池,他是一定要插一腳的。

而且,

隋波也覺得,自己作爲互聯網公司的領導人,雖然不能像小馬哥和老李那樣,精通技術。

但至少,也應該懂得一些跨學科的知識。

蘋果的老喬曾在一次發佈會中,用一張幻燈片,展示了兩條街道的交匯口,那裡豎着一個標誌着“科學”與“人文”的路牌。

並說,蘋果公司能夠走到今天,就是靠着這“兩條腿走路”。

學科交叉、知識碰撞,是創造力的源泉。

互聯網公司的發展,需要的是科學技術上的不斷研發。

但根植在技術研發背後的,卻是人文精神和社會責任。

科技是工具,人文是目的,只有爲人類生活服務的科技,才能真正改變世界!

此外,隋波還按照自己的興趣,選修了品酒課程和高爾夫課程。

這兩門選修課,也是斯坦福非常有名的。

比如品酒課:

斯坦福地處北加州,和號稱“美國波爾多”的納帕酒莊(Napa Valley)只有兩個小時車程,這裡也是葡萄酒聖地。

這門課只有1個學分。

但每堂課,都有來自著名酒莊的酒莊主和品酒大師,和大家分享一瓶自己酒莊的好酒,一邊上課一邊品酒。

學校還會邀請法國等地的葡萄酒專家,來介紹各種酒莊、年份的葡萄酒的優缺點,酒莊歷史和各種葡萄酒知識。

對於隋波這種平時喜歡喝點紅酒,

但是對所謂的“品酒”,依然是一知半解的人而言,還挺有意思。

而高爾夫課程也是如此。

斯坦福大學有自己的高爾夫球場,在世界排名也是前100,依山傍水,小溪潺潺環繞。

在第十八洞,可以遙望舊金山和海灣。

球場不對外開放,必須是學生、教師或者校友才能在這裡打球,本校學生憑證件,18個洞不過25美元。

這個課程在斯坦福廣受歡迎的原因,除了高爾夫運動本身,就很受美國中產階級喜歡,代表了一種健康和“上流”的生活方式外。

最主要的是,在這裡打球,經常可以遇到很多知名的校友!

比如雅虎的楊致遠、曾擔任過斯坦福教務長,現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康多莉扎·賴斯(不久後將擔任美國國務卿)等。

當然,在這個領域,斯坦福最出名的,就是“肄業生”老虎伍茲了。

通過一起打球,不僅能享受高爾夫運動的樂趣。

還能和教授在私下交流學術;結交更多的校友人脈……,自然讓很多人趨之若鶩。

回到學習上來:

隋波在斯坦福商學院裡,屬於很受歡迎的那類人!

基本上能夠來斯坦福商學院讀MBA的,都是有志於在商業有所作爲的頂級精英。

不出意外,他們未來畢業後的出路,要麼自己創業、要麼進入對衝基金或私募基金,投行和諮詢公司,又或者進入500強等。

不論如何,名氣、地位、財富,是他們永恆的追求……

說勢利,或許有點過分,但實際上就是如此!

對成名、成功的功利心,對財富的強烈企圖心和渴望,纔是讓這些人能夠在讀MBA的2年時間裡,瘋狂的學習和拼命努力的根源和動力。

因此,大家都會在一進校,就瀏覽同學的簡歷,從而發現那些比自己更優秀的人。

大家都願意和未來的明日之星交朋友……

而隋波,不是“明日之星”,是正當紅的“超級巨星”!

他已經是在全球科技領域頗有名氣的“大佬”,身家十幾億美元的超級富豪!

能夠和這樣的業內大佬同學的機會,少之又少。

同班裡有這樣一個同學,是讓這一屆的斯坦福商學院MBA班、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學生,都非常興奮的事。

更何況,隋波還建立了一個校園創業孵化項目。

專門爲斯坦福大學的學生,提供創業天使投資和創新項目的資助。

近水樓臺先得月!

誰都想多和“Bowen”接近,能夠得到他的青睞,贏得他的友誼,獲得他的投資……

斯坦福的教學方式,也與國內帝大之類的大學不太一樣。

上課教學和案例研究只佔了1/3的比例。

團隊項目、體驗式學習、講座和模擬則佔到一半以上。

在斯坦福商學院,每門課都有一個要求,就是必須有學習小組(Study Group),這也是爲了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上課前,小組成員一起討論案例,考試前一起復習備考,作業則是小組一起完成。

這也是結交人脈的好機會。

隋波就被邀請,參加了多個不同課程的學習小組……

隋波對此也並不反感。

他也樂於在這裡接觸更多的人,寄希望於,從中發掘出能夠幫助他在海外佈局的人才。

無論是社交網絡,還是未來的百度美國、研究院,都需要大量的人才。

斯坦福大學,就是硅谷最大的人才庫啊!

而且,這種同學關係,相對而言,可以算是在創業和生意場上,最穩固的一種關係了。

……

就在隋波在斯坦福如魚得水,融入其中之際。

周杰在安排好國內的工作後,也來到了硅谷。

隋波就把周杰和周楓兩人叫到家中。

三人開了個小會,好好討論了一下,關於社交業務目前的市場形式和未來的發展規劃。

隋波把他前一段時間思考的東西,都和周杰談了談。

尤其是說了對騰訊QQ的擔心。

隋波也自嘲道:“當初放任QQ的發展,是我的錯,還好現在還不算晚……”

他都自己承認了,周楓和周杰也就不再吐槽了。

當初隋波因爲投資了騰訊,曾一度壓制校內網推出EM的事,可是讓當時負責社交業務的周楓,鬱悶了很久。

經過這段時間的思考,隋波已經對社交業務有了一番自己的考慮。

也有所決定。

但是,他還是想先聽聽周杰談談,易信管理團隊的想法。

在劉熾平和張小龍加入後,他一直都期待這三個人組成的易信核心團隊,能帶給他不一樣的新鮮感和驚喜。

而周杰的第一句話,就讓隋波眼睛一亮。

“波總,我們在仔細研究分析了目前易信用戶的增長趨勢、年齡分佈、職業和行業等數據後,發現學生用戶的增速和比例在下降,上班族以及社會人士的比例在上升。

所以,我們覺得,“校內網”現在和易信合併後,兩個品牌並沒有形成統一的認知度。

很多EM的新用戶,尤其是通過陌生人添加的好友,對使用校內網,沒有太高的熱情。

這就是我們之前曾討論過的,熟人關係鏈和陌生人關係鏈的問題。

我們覺得必須要儘快的解決這個問題。

最好的辦法,是對校內網進行改版……

“校內”這兩個字,指向性太強,對那些不是同學關係的用戶來說,就有一定的隔閡感。

我們希望通過改版,弱化校友和同學的羣體關係鏈……

轉變爲強化用戶作爲獨立個體,而形成的個人關係網絡。”

隋波一聽,

咦,這一點倒是和自己的想法很接近啊!

他提了一個問題:

“學生用戶,尤其是校友錄,是我們的核心用戶和粘性最高的種子用戶。

如果改版,你們考慮到他們的感受和反應了嗎?”

周杰點點頭:“我們認爲,可以借鑑易信當時區隔熟人和陌生人關係鏈的方式。

用分組的方式,一方面繼續保持熟人關係鏈,一方面可以拓展更多的陌生人。”

隋波點了點頭了,想了想,又搖了搖頭……

“你繼續說,還有哪些想法?”

他沒有急於發表意見,而是想聽周杰全部說完。

“我們想,通過對校內網改版,還可以加強EM和校內網的關聯。

形成從簡單的聊天,向更深入的社交互動轉換的增值服務。

這樣,一方面可以簡化EM的界面,用戶體驗更友好,而校內網則承擔更豐富的業務類型和產品,增加用戶的粘性。

另外,我們準備加強對EM的營銷。

小龍提出了一個藉助Qmai和百度搜索,通過多種內容營銷和病毒營銷的方式,擴展用戶的辦法。

這方面他和百度的俞軍也探討過。

覺得像百度貼吧這種產品,就非常適合做EM的營銷。”

張小龍和俞軍的聯手?!

隋波笑了。

這兩個最牛產品經理的思想碰撞,又會產生什麼有趣的東西呢?

“哦?通過百度貼吧怎麼營銷?”

“小龍和俞軍覺得,百度貼吧是典型的以信息聚合的弱關係鏈社交。

當用戶因爲某一個共同的興趣和喜好,聚集在貼吧後,就會通過不斷的交流,加深彼此的認知。

這時候,一些人可能就會有進一步溝通的需求。

也就是說,從原本是陌生人的弱關係鏈,向熟人的強關係鏈轉化。

如果我們和百度貼吧合作,提供與貼吧對應的官方EM羣。

就可以形成,EM新的“以內容爲核心聚合”的用戶關係鏈。

這樣,就突破了之前單純以同學關係、好友關係等線下熟人的關係鏈制約。

產生了全新的用戶羣體!”

說到這裡,周杰不禁有點興奮。

隋波哈哈笑了起來。

“不錯,不錯,這個想法有點意思……

對了,你們想對校內網改版,有沒有新的名字?”

“我們想了一個,海內網。

取得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寓意。”

說到這裡,他撓了撓頭髮,訕笑道:“當然,最後還是要波總你來定。”

隋波點點頭:“海內網……,不錯,可以用這個名字。”

想想也有趣,社交這一塊,倒是和王興耗上了……

不過這也是因爲,從現實考慮,大家的思路都是差不多。

“校內”是最初從校園起步時,社交網站的必然選擇。

而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大學校園用戶不過300萬左右……

而那些以前的大學用戶,在畢業之後,社交需求自然會不可避免的發生變化!

這種時候,就需要更適合現在主要用戶羣體的新名稱。

海內,

寓意上與校內一脈相承,但覆蓋範圍,則擴大到了全球。

的確不錯!

接下來,周杰又詳細介紹了他們對校內改版的一些想法:

首先,去除首頁大量繁瑣的元素,如熱門話題、搜索框、新聞等。

精簡文案,將需要重點突出的登陸註冊區域,擴大到佔據整個頁面三分之一的位置,讓用戶的注意力集中到這裡。

這可以,就極大的提高用戶的註冊率。

此外,每當新用戶註冊後,立即向他們推薦至少10個用戶,這些推薦可以是基於用戶註冊時填寫的學校,或者興趣愛好等,進行有關聯度的推薦。

這樣一來,新用戶的時間軸不至於空空如也,不知道該做什麼。

當確保他們有東西可看。

用戶的活躍度和留存率自然就提高了。

然後,再通過去分析活躍用戶的行爲模式,來引導新用戶去執行類似的行爲,比如完善個人信息,關注感興趣的人等等。

整個網站的核心,從之前的校園門戶網站,改變爲以個人的“海內主頁”和社交圈爲主體。

保留之前的校友錄產品,以社區的形式出現。

同時還可增加興趣圈、話題圈等。從而形成以各種不同的關係和內容而形成的關係鍊形態。

俞軍還幫他們想了一個非常有趣的點子:

那就是,藉助現在剛剛開始興起的博客概念。

引入一些媒體和知名人士,來開通個人主頁或者說官方主頁。

這些人就會成爲一些熱門話題的引領者,形成一種新的關係鏈,單對多的關係鏈!

小龍對這個想法很感興趣。

覺得這是比門戶網站,更有趣的一種新聞互動形式……

隋波這下真的樂了。

我擦,連公衆號和微博都快搞出來了?

你們這是要逆天啊!

不過,時機合不合適呢?

他開始摸着下巴琢磨起來。

第一百九十四章 周楓留美第二十九章 宏偉藍圖 三年規劃!第九十五章 內部演講第三百六十二章 Xphone初亮相第三百一十章 衆望所歸!第五十九章 人設和故事內核第二章 樸實無華且枯燥的大學生活第七十八章 扎牢自身籬笆第一百九十三章 Facebook上線第一百九十章 壓力山大第三十八章 “歷史性”的見面第一百五十七章 左清泉的爆發第二百五十一章 隋波的風格-以牙還牙第一百七十二章 團隊分工第一百八十二章 Paypal黑幫第八十二章 產品經理思維第三百九十九章 成年人全要第七十一章 大幕開啓!第三百三十七章 永樂收購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連鎖反應第五十三章 在長安第一百章 新的“百度”第二百九十章 收購選擇第三百一十一章 Are you ok ?第一百零四章 小馬困境第一百八十章 華源科技協會第三百四十一章 七天-風雲突變第二百一十二章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枝獨秀的易趣第三百一十四章 韜光養晦第十八章 “Chinaren幫”第一百三十四章 易付寶第二十一章 易趣“南牆會議”-2第三十六章 統一團隊思想第四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二百三十三章 “攪局者”還是“顛覆者”第七十六章 大才槃槃第二百二十四章 另一條道路第一百一十一章 瑣事第八十五章 誰更勇敢?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巨頭第四十七章 一教自習室第一百八十三章 了不起的蓋茨比第二十五章 1997年過去了第四十九章 小規模試驗業務生態圈第三百九十章 特殊的一年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見比爾第一百一十二章 買買買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棋局!第二百四十九章 無題第二百六十六章 新“星河系”!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令第一百零二章 定價與最牛產品經理第二百三十三章 “攪局者”還是“顛覆者”第三百六十一章 “李家城”第九十八章 目的達成第三百四十六章 本色-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約見老段第七十章 融資完成第一百一十章 《商界名家》訪談第八十七章 淘寶點將第一百三十九章 易趣董事會改組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時代來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何謂“星河”第一百零九章 回國.隱患第三百六十六章 三星李家第十二章 這個朋友我交定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西湖論劍?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令第一百二十章 夢想論和寒冬論第三百八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三百八十九章 有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左清泉的爆發第一百零二章 定價與最牛產品經理第二百六十六章 新“星河系”!第一百一十六章 波總,你是真的牛!第六十九章 紛紛出局第三十章 3月風暴第二百一十五章 生態閉環第三百五十五章 新年二三事第六章 論怎麼快速在BBS上成名第九十八章 目的達成第二十八章 返回帝都第五十八章 學會利用媒體和講故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了不起的蓋茨比第二百四十九章 無題第二十五章 1997年過去了第二百零九章 新格局第一百四十七章 總有新的遺憾第一百七十九章 琴如其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全球化的突破口-歐洲!第三百六十六章 三星李家第一百八十章 華源科技協會第七十八章 扎牢自身籬笆第七十八章 扎牢自身籬笆第二百一十四章 3721求售第二百五十六章 老馬崛起第一百四十三章 全國巡講營銷第四十章 提前出現的“校內網”
第一百九十四章 周楓留美第二十九章 宏偉藍圖 三年規劃!第九十五章 內部演講第三百六十二章 Xphone初亮相第三百一十章 衆望所歸!第五十九章 人設和故事內核第二章 樸實無華且枯燥的大學生活第七十八章 扎牢自身籬笆第一百九十三章 Facebook上線第一百九十章 壓力山大第三十八章 “歷史性”的見面第一百五十七章 左清泉的爆發第二百五十一章 隋波的風格-以牙還牙第一百七十二章 團隊分工第一百八十二章 Paypal黑幫第八十二章 產品經理思維第三百九十九章 成年人全要第七十一章 大幕開啓!第三百三十七章 永樂收購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連鎖反應第五十三章 在長安第一百章 新的“百度”第二百九十章 收購選擇第三百一十一章 Are you ok ?第一百零四章 小馬困境第一百八十章 華源科技協會第三百四十一章 七天-風雲突變第二百一十二章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枝獨秀的易趣第三百一十四章 韜光養晦第十八章 “Chinaren幫”第一百三十四章 易付寶第二十一章 易趣“南牆會議”-2第三十六章 統一團隊思想第四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二百三十三章 “攪局者”還是“顛覆者”第七十六章 大才槃槃第二百二十四章 另一條道路第一百一十一章 瑣事第八十五章 誰更勇敢?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巨頭第四十七章 一教自習室第一百八十三章 了不起的蓋茨比第二十五章 1997年過去了第四十九章 小規模試驗業務生態圈第三百九十章 特殊的一年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見比爾第一百一十二章 買買買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棋局!第二百四十九章 無題第二百六十六章 新“星河系”!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令第一百零二章 定價與最牛產品經理第二百三十三章 “攪局者”還是“顛覆者”第三百六十一章 “李家城”第九十八章 目的達成第三百四十六章 本色-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約見老段第七十章 融資完成第一百一十章 《商界名家》訪談第八十七章 淘寶點將第一百三十九章 易趣董事會改組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時代來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何謂“星河”第一百零九章 回國.隱患第三百六十六章 三星李家第十二章 這個朋友我交定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西湖論劍?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令第一百二十章 夢想論和寒冬論第三百八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三百八十九章 有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左清泉的爆發第一百零二章 定價與最牛產品經理第二百六十六章 新“星河系”!第一百一十六章 波總,你是真的牛!第六十九章 紛紛出局第三十章 3月風暴第二百一十五章 生態閉環第三百五十五章 新年二三事第六章 論怎麼快速在BBS上成名第九十八章 目的達成第二十八章 返回帝都第五十八章 學會利用媒體和講故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了不起的蓋茨比第二百四十九章 無題第二十五章 1997年過去了第二百零九章 新格局第一百四十七章 總有新的遺憾第一百七十九章 琴如其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全球化的突破口-歐洲!第三百六十六章 三星李家第一百八十章 華源科技協會第七十八章 扎牢自身籬笆第七十八章 扎牢自身籬笆第二百一十四章 3721求售第二百五十六章 老馬崛起第一百四十三章 全國巡講營銷第四十章 提前出現的“校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