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聲東西、擊南北!

不過,要想收購Double Click……

可就不像Youtube那麼容易了!

Youtube畢竟只是一家初創公司,雖然金額高一些,但這種併購,並不需要監管部門的審批。

Double Click可是一家上市公司……

這種併購就複雜的多:

不僅程序複雜,需要聘請投行來做專門的併購操作,類似計算估值、盡調、和投資者協商等等;

還需要聘請律所,來應對併購交易可能帶來的股東訴訟風險;

最重要的是,還需要經過美國監管部門的審批。

SEC的審批還算比較簡單。

只要在信息披露和併購流程上不出大的問題,一般都能通過。

最頭疼的,就是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這類機構的審批。

雖然現在百度的市場份額較小,不涉及反壟斷的問題。

但保不準人家從消費者權利、股東利益,甚至從用戶隱私權、百度的“中國背景”等方面入手。

總能找到辦法來卡你!

Google當年併購DoubleClick的時候,就接連受到了美國FTC、歐盟歐洲委員會(EC)等機構的嚴查。

費了不少力氣才擺平……

此外,因爲DoubleClick在之前,同時服務於Google、雅虎和MSN等衆多的互聯網公司。

百度的收購行動,也必然會引起這幾大巨頭的驚覺。

他們很可能迅速參與進來,展開競購;

或者採取一些幕後的行動,爲百度的收購計劃設置障礙!

到時候又可能會演變成,一場和現在競購AOL類似的收購戰……

隋波在和戈登溝通,想要收購Double Click的想法後。

卻被戈登普及了一大堆併購會遇到的實際問題。

一聽這麼複雜,他不禁有點頭大。

說起來,

隋波還真沒操作過,這種實質意義上針對美國上市公司的“收購戰”!

像之前“合併”騰訊,是未上市的時候;

“收購”新浪,勉強算是上市公司併購……

但一來,兩家的運營實體都是中國公司,這種併購主要歸中國商務部管,只需要SEC審覈就可;

二來,當時易迅也沒有其他競購對手;

三來,易迅當時只是通過收購新浪部分股權,成爲大股東的方式。

並沒有全盤收購,不涉及對小股東的利益損害(沒有要約收購),所以比較輕鬆。

對此,戈登問了隋波一個非常直擊要害的問題:

“Bowen,收購Double Click,是一個必須做的選擇嗎?”。

他的問題代表的意思就是:

你衡量清楚投入和產出比了嗎?

是否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得到Double Click?

是啊,收購Double Click是必要的嗎?

隋波陷入沉思中……

從現實的價值來看:

DoubleClick上年的營收爲1.5億美元,而百度去年的營收也才1.35億美元,兩者的市值卻相差了近20倍!

從這個角度看,收購DoubleClick的價值的確很大。

不僅價格超值,可以幫助百度立即提高營收,豐富產品線;

還可以幫助百度擴展在美國網絡廣告市場的渠道和客戶資源。

而從長遠的價值來看,

前世時,對於Google併購Double Click後的效果,評價不一。

雖然Google後來在顯示廣告領域,1年能獲得超過25億美元的收入。

但也有分析師認爲,

這其中至少有10億美元是來自Youtube。

收購Double Click所帶來的廣告營收,並沒有預期的高。

只能說在當時的市場環境,收購Double Click,的確給Google帶來了新的廣告形態和更多的品牌客戶。

而在Google以31億美元收購Double Click後。

微軟也以60億美元收購aQuantive,雅虎以6.8億美元收購Right Media。

三大巨頭隨後在顯示廣告領域,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尼瑪,這是個主戰場啊!

百度現在的小身板,在美國市場玩的這麼大,是不是有點過了?

到底該怎麼決策?

這又回到隋波對百度的核心戰略佈局上來了……

Google!Google!Google!

百度唯一的對手和目標,只有Google!

怎麼才能遏制Google?

這其實是一個無解的問題……

因爲在隋波前世,直到他重生前,Google依然如日中天。

回顧Google發展的歷史,幾乎沒有遇到過真正的對手!

無論雅虎、微軟,還是後來崛起的Facebook。

儘管在不同的時期和階段,都和Google在不同的業務領域,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但是都沒有能夠絲毫阻擋Google一飛沖天的步伐……

這其中的原因非常複雜。

涉及到公司創始人的戰略思維和遠見、公司文化、團隊管理、創意人才、技術產品創新等等。

但有一點是所有人公認的:

Google匯聚了一羣全球最頂尖的技術天才和工程師,始終都引領着互聯網創意,乃至全球科技創新的前沿趨勢!

人才,是Google之所以“偉大”中,最重要的一環。

隋波早在2001年,就在硅谷設立百度美國公司,建立XFI研究院,成立流波基金和YC孵化器,就是爲了和Google爭奪硅谷人才。

但這還遠遠不夠!

因爲百度和Google相比,有兩個天然的最大弱點:

第一,作爲領袖的隋波,不能像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一樣,待在硅谷,直接全身心的投入在百度和搜索業務上!

隋波要考慮的事情太多了,電商、搜索、社交、移動互聯網……

他肩負的使命,已經不僅僅是一家公司的發展了。

而是引領中國互聯網產業的整體發展!

第二,百度在美國只是分公司。

而且在公司文化上,還是和Google有所不同……

百度源自易趣的使命、願景、價值觀,對很多美國工程師而言,認同感不強。

這對一些頂尖的高端人才而言,在實現夢想、職業發展的吸引力上,百度相比Google,還是弱了一些。

隋波也知道這些問題。

他也沒有妄想在美國本土,能夠打敗Google。

唯一的希望就是拖延Google的步伐,同時加強自身的技術人才儲備,不至於被Google拖下太遠。

想要超越Google,歸根結底,還是要靠着他身爲重生者的“先知”優勢!

搶在Google前面,搶佔未來賽道……

收購Andriod、Youtube,甚至建立XFI研究院,邀請全球的頂尖學術大牛,對深度學習、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

都是隋波爲了未來在做準備。

這些目前還看不出價值的東西,纔是未來和Google競爭中的制勝武器!

隋波忽然醒悟了:

不能按部就班的按照前世的歷史,卡着點去做所謂“阻礙”Google發展的事……

因爲,這並不能影響到Google的核心競爭力!

Google領先所有競爭對手最核心的力量,是不斷的進行技術和產品創新。

而這些創新,又來自於那些最頂尖的工程師和“創意精英”們。

而讓這些人才充分發揮才智的,又是Google特有的“工程師文化”和領導人的充分授權和正確決策。

要遏制Google,超越Google,必須從根源上入手。

既然人才吸引方面,百度還是比不上Google。

那好……

隋波只能發揮重生者的優勢,提前拿出更優秀的產品和技術來……

他背後站着的,可是前世數百、上千萬最優秀的工程師,智慧的結晶!

即使沒有Google那麼多的頂尖工程師。

但憑藉着百度一流的工程師,隋波指明方向後,一樣能夠做出領先於Google的產品來!

Google不是以“登月計劃”、“10倍哲學”而引以爲傲嗎?

百度直接就“登日”計劃,百倍目標……

論遠見,隋波在這個世界上,至少領先了20年!

這麼琢磨了一番後,

隋波的思路轉過來了……

AOL、Double Click,固然對百度都有很大的價值。

但在Google、微軟、雅虎等衆多競爭對手一起爭奪時,投入產出比就不划算了……

百度應該乾的,是那種一本萬利的事兒!

這十幾億美元,與其拿來買這些短期收益不錯,但長遠來看,價值一般的公司。

不如投資到對百度更有價值的地方!

舉個例子:

前世的Google之所以強大,是因爲它超過十億用戶的產品就有六個,全球第一!

這些產品分別是:視頻服務YouTube、操作系統Android、搜索、地圖、瀏覽器Chrome以及應用店Google Play。

而這其中,百度已經拿下了2個,Youtube和Android!

地圖也比Google更早推出,兩家共享了Keyhole的數據;

瀏覽器方面也走在Google前面,現在Chrome還沒出現,而火狐已經有了一定的市場份額;

至於搜索……

說實話,因爲中美的差異,在全球範圍內,百度很難真的超越Google。

這涉及到文化圈和語言,甚至國際政治等衆多因素。

但是,還有5年的時間,PC互聯網就要向移動互聯網時代轉變了!

到那時,移動聊天、網絡視頻、圖片分享成爲熱門的應用,綜合信息門戶、網頁搜索等產品,則從巔峰位置開始走入下降通道。

誰掌握了移動操作系統的入口,誰就佔據了競爭優勢!

百度在這幾年裡,只要緊跟Google,在搜索技術上不要落後。

等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就可以靠着Android系統實現翻盤……

移動互聯網,纔是百度和Google決勝負的戰場!

………………

思路決定出路啊!

隋波一轉換思路,眼前立刻就豁然開朗了。

他對戈登笑道:

“沒關係,Gordon,你代表我以百度大股東的身份,向Double Click董事會發出收購要約吧,不用擔心其他的問題……”

戈登有些疑惑,隋波明明之前還在皺眉思索,怎麼一轉眼就做決定了?

“Boss,你確定?”

“是的”。

沒錯,隋波想通了。

AOL也好,Double Click也好,百度發起競購,都是處於可進可退的位置。

他輕鬆的原因在於,

這兩個標的,都有價值……,但都不是百度發展壯大的必要條件!

能以合適的條件和價格拿下來固然好。

拿不下來也無妨!

但是,現在這兩個公司對於Google、微軟和雅虎,卻都很重要——至少在他們看來很重要。

那麼,這個價值就出來了,是牽制對手的好辦法……

讓局面更亂一點,不挺好的嗎?

………………

2005年6月10日。

百度對外宣佈:

公司已於近日以價值6.8億美元股票+現金方式,完成了對著名視頻娛樂網站YouTube的收購。收購後,Yotube將繼續獨立運營。

百度表示,通過收購YouTube,百度將獲得數以千萬計的用戶及其創造的大量內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簡稱UGC),並迅速形成在視頻領域的領先地位。

百度也將與Youtube共同尋求同視頻內容提供商合作,希望通過共享營收的方式獲得授權,解決一直以來Youtube面臨的版權問題。

同時,百度還宣佈:

公司已於近日,向網絡廣告公司DoubleClick董事會發出收購報價,收購價格約爲11億美元。

按照該收購報價,DoubleClick (DCLK)股東憑手中的每股DoubleClick股票,可交換8.50美元現金。

根據DoubleClick股票過去30天的平均收盤價,此次收購的溢價比爲10.6%。

本次併購將由高盛擔任財務顧問。

隨後,DoubleClick也發佈公告,

稱公司董事會已收到來自百度的收購要約,董事會將會審慎考慮並討論,並於近日做出是否接受該收購要約的決定。

一石激起千層浪!

最近百度在美國資本市場的風頭極盛啊……

美國的商業雜誌的分析文章指出:

這兩筆收購計劃,充分顯示出了隋波高超的戰略眼光!

收購YouTube,將有助於百度的網絡視頻服務發展。

根據市場調研公司Hitwise今年4月的統計數據顯示:

YouTube已佔據了美國在線視頻網站流量46%的份額。而MySpace的市場份額僅爲23%,Google Video的份額僅爲10%。

收購DoubleClick,則是百度計劃向顯示廣告市場擴張的重要一步。

DoubleClick以其便捷的服務擁有1500多家客戶,其中包括時代華納旗下的AOL、新聞集團。

這些合作伙伴關係對於任何互聯網公司都是非常重要的。

但它們對於像百度這樣的大型搜索引擎提供商尤其重要,因爲它們也有大量試圖在Web上尋求新商機的廣告客戶。

收購DoubleClick,將有助於百度迅速擴張其在網絡廣告市場的份額。

除了增加可供投放廣告的資源外,與DoubleClick合作,還可以使百度有機會與AOL或新聞集團達成合作夥伴關係。

這對於此時正在競購AOL的百度而言,無疑是一個很好的籌碼。

再考慮到Youtube未來在版權方面,也會和時代華納進行深度的合作。

可以看出,

“戰略大師”隋波無疑是一個下棋的高手!

他正在通過一步步的落子佈局,來達成他的目標……

受此消息刺激,

當日百度股價再度上漲2.34%,收於246.43美元!

從隋波5月初到硅谷,5月16日傳出競購AOL的消息,到現在還不到一個月時間。

百度的股價已經上漲了40.57%,市值增長了82.46億美元……

隋波這波操作,也是讓國內的網友們連呼“666”。

最牛的是,

隋波的一舉一動,都攪動了全美乃至全球互聯網行業的風雲……

不愧是波神啊,走到哪兒都是“最亮的崽”!

…………

在百度突然收購Youtube,並且還準備收購DubleClick的消息傳出後,

微軟、Google、雅虎都大爲驚訝。

他們都沒想到,在競購AOL的同時,隋波竟然會同時開啓這麼多收購計劃……

一方面,像Google的拉里和雅虎的梅耶爾,都痛悔沒有提前下手Youtube。

這個極具潛力的視頻網站被百度收購後,必然會給他們帶來更大的威脅……

另一方面,他們也很快分析出了百度收購DubleClick的意義。

如果被百度得手的話,

在網絡廣告市場,他們將會喪失一大塊顯示廣告的份額。

而且,還很可能會影響到競購AOL的計劃!

還好,

現在百度的收購還只是在要約階段,還必須經過DubleClick董事會、特別股東大會和SCE的審批。

於是,三大巨頭,紛紛聯繫DubleClick,意圖加入競購!

一時間,美國科技界被接二連三的併購消息,攪得火熱……

百度、微軟、Google、雅虎,就好像下四國象棋一樣,各自不斷的出招,令人目不暇給。

在這個過程中,

百度也不知覺間,獲得了全美各大媒體的連番報道……

不花錢的頭條和封面,每天幾乎不停的上!

越來越多的美國用戶開始關注和使用百度搜索引擎。

……

只是,誰也不知道的是,

這時,隋波的目光早已離開了這片戰場!

聲東擊西,中國傳統的36計這種高超的謀略,老外那裡懂?

更何況,隋波還連續拋出了AOL、DubleClick,兩個大目標!

這已經是聲東西、擊南北了……

第一百五十章 完成回購!第二百七十九章 隋波的“連環計”第三百五十二章 新總部大樓第六十二章 律師人選第三百二十一章 散心(戀雪ZQ隨風盟主加更)第三百二十七章 深市佈局第三百八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三十三章 一次至關重要的挖角第三百八十五章 ABC專訪第三百一十六章 星漢燦爛第一百二十七章 寒冬來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平凡的幸福第一百七十七章 豪宅第二百五十五章 隋博士第一百一十六章 波總,你是真的牛!第三百八十八章 最後的佈局第三百四十四章 “和解”談判-1第二百二十七章 老黃的霸氣第二百二十六章 6.18大促第一百零七章 隋波路演秀第三百九十一章 新調整第二百三十三章 “攪局者”還是“顛覆者”第三百六十八章 彼此揣摩第三百零六章 逍遙遊第一百八十四章 蠢蠢欲動第一百一十四章 擁抱變化第三百一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一百九十六章 平安夜第一百四十章 初見老馬第二百二十一章 易迅啓動上市第三百零七章 火力全開的隋波第三百七十一章 真香第二百四十九章 無題第四百零二章 暴躁的老喬第一百一十九章 易趣年會第七十七章 來勢洶洶的8848第三百五十三章 2006年完美收官第二百八十八章 盛大盒子?第三百九十三章 Android聯盟“問世”!第三百七十二章 暗棋第二百零三章 投資教父第三百九十八章 中芯的價值第五十六章 覆盤和總結-2第三百四十五章 “和解”談判-2第三百六十一章 “李家城”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題第三百五十二章 新總部大樓第二百五十一章 隋波的風格-以牙還牙第二百七十七章 AOL?第一百五十六章 紅衣大炮和流氓插件第一百三十九章 易趣董事會改組上架感言——關於新生第三百五十五章 新年二三事第二百七十二章 目標:中芯第二百六十四章 長城會議-3 戰略大圖第二百四十一章 高手對決之老馬第十八章 “Chinaren幫”第一百六十六章 重組、 增發第三百零七章 火力全開的隋波第六十四章 湖畔談話第二百零五章 大事件第一百三十九章 易趣董事會改組第二百二十章 易訊的遠大藍圖第一百五十二章 畢業了!第二百零六章 在香港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手級應用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國芯第二百四十五章 請回答2004第十五章 Plan B第三百六十九章 晚宴第一百零二章 定價與最牛產品經理第三百三十二章 最懂隋波的人第一百二十章 夢想論和寒冬論第三百三十三章 渣打?第六十八章 機構爭搶第一百七十二章 團隊分工第二百七十七章 AOL?第三十三章 一次至關重要的挖角第六十一章 張奕第三百九十三章 Android聯盟“問世”!第三百二十四章 此言大善第二百章 “領袖”第三百三十三章 渣打?第三十七章 魔都分公司第七十四章 張奕來了第一百三十章 老李的“曲線救國”策略第三百一十五章 夜宴.如神第一百四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八十七章 帝王之術、朋友之義第四十八章 小公主第一百六十章 席捲全國!第三百九十六章 用意深遠!第三百零二章 新王座之路第六十四章 湖畔談話第一百一十九章 易趣年會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 風滿樓第一百零五章 兩種選擇第一百六十四章 “霧靈會議”-2第三百二十二章 初心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 風滿樓
第一百五十章 完成回購!第二百七十九章 隋波的“連環計”第三百五十二章 新總部大樓第六十二章 律師人選第三百二十一章 散心(戀雪ZQ隨風盟主加更)第三百二十七章 深市佈局第三百八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三十三章 一次至關重要的挖角第三百八十五章 ABC專訪第三百一十六章 星漢燦爛第一百二十七章 寒冬來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平凡的幸福第一百七十七章 豪宅第二百五十五章 隋博士第一百一十六章 波總,你是真的牛!第三百八十八章 最後的佈局第三百四十四章 “和解”談判-1第二百二十七章 老黃的霸氣第二百二十六章 6.18大促第一百零七章 隋波路演秀第三百九十一章 新調整第二百三十三章 “攪局者”還是“顛覆者”第三百六十八章 彼此揣摩第三百零六章 逍遙遊第一百八十四章 蠢蠢欲動第一百一十四章 擁抱變化第三百一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一百九十六章 平安夜第一百四十章 初見老馬第二百二十一章 易迅啓動上市第三百零七章 火力全開的隋波第三百七十一章 真香第二百四十九章 無題第四百零二章 暴躁的老喬第一百一十九章 易趣年會第七十七章 來勢洶洶的8848第三百五十三章 2006年完美收官第二百八十八章 盛大盒子?第三百九十三章 Android聯盟“問世”!第三百七十二章 暗棋第二百零三章 投資教父第三百九十八章 中芯的價值第五十六章 覆盤和總結-2第三百四十五章 “和解”談判-2第三百六十一章 “李家城”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題第三百五十二章 新總部大樓第二百五十一章 隋波的風格-以牙還牙第二百七十七章 AOL?第一百五十六章 紅衣大炮和流氓插件第一百三十九章 易趣董事會改組上架感言——關於新生第三百五十五章 新年二三事第二百七十二章 目標:中芯第二百六十四章 長城會議-3 戰略大圖第二百四十一章 高手對決之老馬第十八章 “Chinaren幫”第一百六十六章 重組、 增發第三百零七章 火力全開的隋波第六十四章 湖畔談話第二百零五章 大事件第一百三十九章 易趣董事會改組第二百二十章 易訊的遠大藍圖第一百五十二章 畢業了!第二百零六章 在香港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手級應用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國芯第二百四十五章 請回答2004第十五章 Plan B第三百六十九章 晚宴第一百零二章 定價與最牛產品經理第三百三十二章 最懂隋波的人第一百二十章 夢想論和寒冬論第三百三十三章 渣打?第六十八章 機構爭搶第一百七十二章 團隊分工第二百七十七章 AOL?第三十三章 一次至關重要的挖角第六十一章 張奕第三百九十三章 Android聯盟“問世”!第三百二十四章 此言大善第二百章 “領袖”第三百三十三章 渣打?第三十七章 魔都分公司第七十四章 張奕來了第一百三十章 老李的“曲線救國”策略第三百一十五章 夜宴.如神第一百四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八十七章 帝王之術、朋友之義第四十八章 小公主第一百六十章 席捲全國!第三百九十六章 用意深遠!第三百零二章 新王座之路第六十四章 湖畔談話第一百一十九章 易趣年會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 風滿樓第一百零五章 兩種選擇第一百六十四章 “霧靈會議”-2第三百二十二章 初心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 風滿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