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

ps:晚上還有一章,會比較晚

第二日,秦邑外郭,在那場雪原大戰後,見齊國援軍有備而來,趙鞅便沒有進行追擊,而是收斂死傷,押解俘虜。趙兵的大營遷移到了秦邑,與他們一同到來的,還有五六千齊人俘虜,如今密密麻麻,被圈在簡陋的木柵欄裡,頂上僅有皮蓬遮擋風雪。

魯國的秦邑大夫被趙氏的戰勝之威徹底嚇到了,他在雪地裡膝行迎接,口稱”大國卿士“,還親自打理,爲趙鞅騰出了邑寺,極盡摧眉折腰。但趙鞅拒絕去住溫暖的廳堂,而選擇在外與士卒同甘共苦。

此刻,初具規模的大帳內,趙鞅主持了一場犒勞各家臣和虎賁們的宴饗,虎會在大帳中央展示傷口,每數一塊新疤,則趙鞅賜酒一盞,是夜虎會大醉。之後趙氏父子聊起戰事,正爲齊侯的脫逃而遺憾,坐在席間的陽虎卻突然說了一句話。

草草梳洗後恢復了往日精神的陽虎晃着黝黑的大鬍子,抹去了上面的酒汁,他聲音洪亮:“陽虎以爲,此戰讓齊侯走脫,要好過將其擒獲。”

陽虎侃侃而談,言驚四座,本來豎着耳朵想聽聽這個魯、齊叛臣的傢伙究竟要如何矇蔽主君的趙氏家臣們不由愕然,隨即出言呵斥:”這是何道理?“

不知爲何傅叟剛開始便對陽虎大有敵意,此時見他說出了這番話,只覺得是譁衆取寵的醉後之言,於是便冷笑着諷刺道:”陽子真是心在趙營,身卻在齊。如今還在爲齊侯慶幸?“

此言誅心,連趙鞅也皺着眉虎目掃來。”咳……“在趙鞅左席的無恤輕咳一聲。制止了他們的責難。

傅叟這話卻有些過了,陽虎今天的表現趙無恤都看在眼裡。這廝有帶路之功,又英勇殺敵。登趙鞅危車降服駟馬與服馬,被認爲有功,得到了趙鞅的欣賞,不單邀他同車巡視營地,竟然還讓他參與宴饗。雖然按照功勞和職位,坐的是居中位置。

趙鞅也擺了擺手,自行發問道:“何出此言?將者,一軍之膽也。君者,一國之膽也。若是能生擒齊侯,吾等不光能贏得眼前的戰爭,還能將齊侯裹挾歸國,獻於虒祁宮中,讓君上看看我趙氏的不世之功,以此爲要挾讓齊人降服,割地,賠罪。蒞盟。你倒是說說看,這其中有何壞處可言?”

見趙鞅不以爲然,陽虎起身道:“這些都是對晉國的好處,而非趙氏。何況中軍佐方纔已經說到點子上了。立下不世之功,這正是趙氏需要忌諱的。”

趙鞅愕然:“爲何?”戰勝於疆場,爲宗族揚名。然後在國內獲得更大的權勢,這是他在這場戰爭裡渴望的事情。

“因爲物極必反。”

下宮之難的陰影從未遠離歷代趙氏家主。趙鞅眉宇一跳:“你且細細道來。”

陽虎掃了一眼大帳內對他敵視的趙氏家臣,還有笑而不語。任由他表現的趙無恤,知道自己的去留、生死、乃至於未來在趙氏內部的地位都決定於之後說的話。

“我雖然是魯人,卻聽說過鄢陵之戰的事情,當時新軍佐卻昭子(卻至)才學卓越,多謀善斷,果敢剛毅。他以一己之力勸說諸卿與楚交戰,又在戰前指出了楚國二卿相惡,楚卒師老,鄭卒陳而不整,附從的蠻兵陣列無序,各顧其後,莫有鬥心等六個弱點。在戰時,又三次靠近楚王駕前,出盡了風頭。戰後,卻昭子在出使成周時誇耀鄢陵之戰全然是自己的功勞……當是時,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軍,卻氏盛矣,在晉國乃至諸侯間都威名遠播,可結果如何?“

趙鞅口中有些乾澀,那段歷史他自然是清清楚楚的:”卻氏太過強大顯赫,惹了國君,乃至於諸卿的嫉恨。於是晉厲公與欒氏、中行氏共滅之,卻昭子其身屍於朝,其宗滅於絳,昨日輝煌一朝而滅,連封邑溫地也變成了趙氏的領地,莫之哀也。“”然,此番趙氏與晉國諸卿,尤其是知氏、範、中行的關係並不佳,任何舉動都會影響到局勢,此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小司寇橫掃衛國濮南地的功績已經足以讓人側目,但這是以晉、魯、曹三國懲戒衛候的名義佔領的,名正言順。且距離晉國新絳尚遠,觸及不到諸卿利益,他們雖然羨慕,但不會引發太大動作。”

“其後,中軍佐誘四萬齊軍南下,前後消耗、殺傷、俘獲共萬餘人,讓齊人喪師於雪原。此戰以少勝多,足以震撼諸卿。但擊敗齊人對彼輩也有利,所以只會讓他們忌憚趙氏,心生畏懼而不敢輕易得罪,甚至能讓騎牆的卿大夫考慮逢迎強者。”

趙鞅和趙無恤對視一眼後頷首道:“然。”

“可若是像中軍佐想的一樣,生擒齊侯,押解回國,讓晉君和諸卿好好觀摩趙氏一戰之威,莫不是想讓他們和秦邑大夫一般膝行相迎?這是爲虛名而故意刺激諸卿,到時新絳朝堂便會震驚:趙氏不過動用了三分之一的族兵,外加西魯的力量,竟能擊潰齊國主力,俘獲大國之君,這會讓晉侯和諸卿覺得,趙氏的力量已經太過強大了。”

“若換了我,我一定會想,趙氏今日能俘獲齊侯,明日是否會俘獲範吉射,中行寅乃至於知伯,晉侯?虎恐怕到時候,這幾家會聯合起來對付趙氏,一如他們曾攻擊卻昭子一樣。俘獲齊侯,至多能逼其割地,趙氏本部與齊國無接壤,到頭來只會便宜了範、中行。外敵一去,內亂便起,趙氏如今可做好應對之策了?總之,此事於趙氏無益,反倒有害。“

陽虎畢竟是在魯國政壇摸打滾爬過的,對這些貴族卿大夫的嫉妒心思最是瞭解不過。他當年利用這些心態執掌了魯國權柄,又被趙無恤利用同樣的事情扳倒。怎會不吸取教訓?

無論陽虎以前做過什麼,這番話的確是站在趙氏的立場上分析的。於是趙無恤也站出來同意此言:”然,過猶不及。“

趙鞅聽了勸,覺得此話有理,對未能生擒齊侯也不再惋惜。

正如陽虎所說,趙氏現在還只是一國之次卿,若是太過張揚,遠遠蓋過了執政和國君的風頭,反倒不美。經次一役,已經給在風雪裡挨餓受凍七八天的齊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少一年內,齊侯是無法再度興兵了,有公子陽生捏在手裡,齊人對西魯的威脅大大降低了。”既然如此,那吾等攜帶數千俘虜,也不便追擊,就此放過齊侯也罷。再讓人速速甄別,將其中的士大夫挑選出來隔離關押,加強秦邑防務。省得齊人反撲回來,至於南方……“

趙氏已經贏得了北方戰線,可南方欠收拾的衛人依然在頑抗,據郵無正回報。狡猾的王孫賈在擊敗曹軍後領兵試圖東進與齊人夾擊趙氏,可此時卻接到了齊侯撤軍北返的消息,於是謹慎的他果斷放棄了輜重。跑回濮陽龜縮,剛好躲開了郵無正的五千精兵攔腰截擊。

衛國丟然丟了濮南好幾個邑。但兩萬衛卒相當於在大河兩岸武裝遊行了一番,損失不超過千人。所以現在不打亦不降,還在觀察形勢。

齊國人雖敗卻未傷筋骨,尤其是夷儀仍然在他們手中,牢牢握着戰爭的主動權。陳乞擊退了中行氏渡河的舉動,他對齊侯生死漠不關心,似乎一手交給了兒子,趙無恤在南方的勝利居然沒有影響到夷儀局勢。

而趙氏,雖然以千人傷亡的較小代價大勝一場,但兵力依然不足。飄落的風雪沒有甄別齊人和晉人,對他們有同樣的殺傷,長滿凍瘡的傷員擠滿了營帳,還有關押俘虜的圍欄,各種病症最喜歡挑人口集中的兵營爆發,所幸有扁鵲正帶着弟子爲他們診治。

趙兵目前需要休息,至於休息過後……

“齊人已經被吾等打怕了,如今莫不如北守南攻,略地衛國,非得逼迫衛候降服爲止!”

……

等衆人告退後,趙鞅卻讓身邊謀臣之首的傅叟,以及趙無恤留下。”汝等覺得,陽虎此人如何?可否能爲我所用?“

方纔陽虎的一番論述,趙鞅是極爲欣賞的,大有啓用此人的意思。趙無恤看了一眼傅叟,禮貌地鞠禮,請他先說。

於是傅叟斷言道:“陽虎雖然有才幹,但此人不可留也,不如殺之!”

“爲何?”

“下臣可不是嫉賢妒能,而是陽虎此人不能信任,他曾言,主賢明,則悉心以事之;不肖,則飾奸而試之。無論是侍奉季氏而欲殺季孫斯,還是逃歸齊侯而乘着請平的機會出賣東郭書,都是如此。總之,虎善竊人國政,若是君上起用,恐怕不能輕易收其心,趙氏反將受其亂……

他咬了咬牙道:”若是妄加信用,待他尾大不掉,恐怕又是一箇中牟佛肸!“

佛肸,是趙氏的中牟宰,卻在成爲一方鎮守後投靠了離中牟的邯鄲午,彷彿成了邯鄲名下的屬邑,其城池廣大,人口數萬,兵卒兩千。趙氏受到知、範、中行的掣肘,加上中牟也沒有明確謀叛,在太行以東沒有動武解決此邑的機會,所以一直拖到了如今。

這是讓趙鞅不太痛快的事情,傅叟此言在於提醒他,陽虎和佛肸一樣,都是有才無德,以背主爲己任的人,哪怕是殺掉,也好過任用。

趙鞅猶豫了,他的目光轉向了趙無恤:”無恤,你與陽虎相鬥多時,如今雖說和解了,但你仍是最瞭解他的人,你覺得呢?“

趙無恤思索了起來,彷彿在斟酌用詞,最後他笑了笑道:”虎,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也!“

第889章 禮不伐喪第353章 開源節流第399章 驅虎吞狼第1071章 徐州相王第398章 分崩離析第396章 鴛鴦陣!第899章 計然策第990章 蒲阪之戰(上)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382章 “西魯互保”第686章 子見南子第617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趙字第257章 語言障礙第565章 將墮四都進行到底!第903章 斧斤以時入山林第204章 君與臣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490章 夾谷之會(終於)第1177章 似是故人來第133章 嬴秦嬴趙第903章 斧斤以時入山林第532章 深夜訪客第780章 臨淄亂(下)第72章 初見魏駒第577章 失敗者第416章 欲將輕騎逐(上)第236章 二桃殺三士第981章 大戰在即第648章 大風(5)第770章 死於此!第1127章 連騎擊鞠壤第111章 暴雨將至第1160章 鼎之輕重第718章 圍衛救魯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294章 尼父之丘(上)第883章 秦歌一曲(下)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1190章 惟郢路之遼遠兮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886章 少樑砲第963章 得國之正第514章 突騎第43章 畏此簡書第794章 壁壘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1006章 決戰風陵渡(下)第923章 移花接木(下)第366章 不朽者第638章 抽刀斷水第722章 公孫勝第543章 宮闕第679章 叛臣第915章 叔于田第217章 秋日之陽(二)第299章 苛政猛於虎第896章 吳中劍客第388章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第266章 侈靡之業第325章 一山不容二虎(上)第1137章 三箭第390章 何去何從第1003章 縱死俠骨香第602章 知瑤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1156章 王的盛宴第115章 賞罰分明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726章 山不過來,我便過去!第11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949章 樹挪死人挪活第626章新婚夜第498章 宋之亂(上)第114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下)第79章 新絳南市第491章 魚第266章 侈靡之業第450章 楊柳依依第273章 狐假虎威第664章 六卿的平衡(下)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607章 妻、子、媵、妾第869章 河間攻勢第477章 兩敗俱傷第820章 無爲有爲(下)第1077章 野火燒不盡第820章 無爲有爲(下)番外1 《史記.西秦世家(上)》白話譯文第562章 千金市馬骨第563章 我能繼之第536章 求婚第240章 刺客列傳第808章 趙策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975章 殺人盈野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501章 百里而趨利者
第889章 禮不伐喪第353章 開源節流第399章 驅虎吞狼第1071章 徐州相王第398章 分崩離析第396章 鴛鴦陣!第899章 計然策第990章 蒲阪之戰(上)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382章 “西魯互保”第686章 子見南子第617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趙字第257章 語言障礙第565章 將墮四都進行到底!第903章 斧斤以時入山林第204章 君與臣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490章 夾谷之會(終於)第1177章 似是故人來第133章 嬴秦嬴趙第903章 斧斤以時入山林第532章 深夜訪客第780章 臨淄亂(下)第72章 初見魏駒第577章 失敗者第416章 欲將輕騎逐(上)第236章 二桃殺三士第981章 大戰在即第648章 大風(5)第770章 死於此!第1127章 連騎擊鞠壤第111章 暴雨將至第1160章 鼎之輕重第718章 圍衛救魯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294章 尼父之丘(上)第883章 秦歌一曲(下)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1190章 惟郢路之遼遠兮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886章 少樑砲第963章 得國之正第514章 突騎第43章 畏此簡書第794章 壁壘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1006章 決戰風陵渡(下)第923章 移花接木(下)第366章 不朽者第638章 抽刀斷水第722章 公孫勝第543章 宮闕第679章 叛臣第915章 叔于田第217章 秋日之陽(二)第299章 苛政猛於虎第896章 吳中劍客第388章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第266章 侈靡之業第325章 一山不容二虎(上)第1137章 三箭第390章 何去何從第1003章 縱死俠骨香第602章 知瑤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1156章 王的盛宴第115章 賞罰分明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726章 山不過來,我便過去!第11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949章 樹挪死人挪活第626章新婚夜第498章 宋之亂(上)第114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下)第79章 新絳南市第491章 魚第266章 侈靡之業第450章 楊柳依依第273章 狐假虎威第664章 六卿的平衡(下)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607章 妻、子、媵、妾第869章 河間攻勢第477章 兩敗俱傷第820章 無爲有爲(下)第1077章 野火燒不盡第820章 無爲有爲(下)番外1 《史記.西秦世家(上)》白話譯文第562章 千金市馬骨第563章 我能繼之第536章 求婚第240章 刺客列傳第808章 趙策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975章 殺人盈野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501章 百里而趨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