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死於此!

晉侯午十五年,季夏五月末,黃昏時分,日在柳宿。

年輕有爲的知瑤站在戰車上,他臉龐棱角分明,目光犀利,給人一種咄咄逼人的氣勢。他此刻正眯着眼觀看小城“臺谷”的佈防,手指不斷磨擦光滑的玉製劍柄。

這場戰爭已經打了一年零兩個月,相比趙無恤在太行以東和齊魯的突飛猛進,晉軍——其實是知、魏和範、中行殘餘組成的聯軍卻進展緩慢。勢力衆多難以協調是一個重要原因,尤其是魏氏,他們與知氏是暫時的合作,而非從屬關係。

所以他祖父知伯花了整整一年,才終於掃清了趙氏和韓氏在太行以西的據點,在知瑤和士鮒兩個善用兵者的進攻下,羸弱的韓兵如土雞瓦狗般崩潰。平陽被攻破,樓縣竇輦投降,然後是銅鞮、上黨,一處又一處城邑迴歸晉侯治下。

如今只剩下晉陽和長子一北一南兩根刺了,只要將他們拔除,知氏就能稍微喘一口氣——他們還不知道汶水邊的那場大戰,只知趙無恤被齊國人吸引了注意力,這次東去,只怕要半年才能回頭。

在韓氏上黨失陷後,知瑤和士鮒帶着大軍風捲殘雲,士鮒部去圍攻長子縣,知瑤則帶着族兵追擊韓虎殘部,想阻止他們逃入軹關。

然而就在距離軹道三十里的一處塗道盡頭,追擊的知兵卻遇阻了,這是一處名爲“臺谷”的小小城邑,原來的人口可能不滿百戶,據得到的消息,這裡的韓氏民衆已經逃走,此地應該已成空城。

沒想到等前鋒抵達後,卻發現城頭旌旗飄揚,鼓聲震耳。前鋒稍微試探着進攻幾次後,城上反擊十分激烈,這是第二天了,他們仍未能攻入城中。

“裡面有多少守軍?”知瑤抵達後皺着眉問道。

“不知詳情,應該不到一千……”

知瑤火氣直冒,就他所見,臺谷是一座不大的城池,周長不過半里,牆垣高兩丈,加上女牆至多三丈。許多地方很是單薄,無論如何用木板和土基加厚都掩蓋不了其脆弱。知瑤掌兵多年,深知這種小邑防禦流竄在山間的戎狄很輕鬆,可面對大軍攻擊,就顯得有些不夠看,豈有三千前鋒打了一天還未突破的道理?

WWW ●tt kan ●C○

“君子,是否繼續攻城?”身後是知瑤在滅仇由一戰裡獲得的勇士豫讓,高大的身材一身勁裝,無論哪次攻城,他都是先登者。

知瑤若有所思,擡起頭看向天空,太陽早就躲到厚厚的雲層之中,層層的烏雲如同石塊一般壓向小城,好像隨時可以將其摧垮。

他深輕蔑地又看了一眼小城,“攻吧,日落前拿下此邑!”

豫讓得令,轉過頭,大聲喝道:“擂鼓!”

令旗翻飛,攻城的部隊開始向前邁動腳步……

……

“又有一批敵軍抵達城下。”

城頭上,看着城外越數越多的敵軍營壘,伍井心中一緊。

他已經三十歲了,跟了將軍整整八年,在武卒裡除了穆夏、虞喜等幾人外,沒誰敢說資歷比他老。

但他的經歷卻十分曲折,揹負着背叛者的稱號,帶着武卒征戰晉魯,血戰四方,無數次與司命的鉤子擦肩而過,憑着累累軍功坐上了師帥的位置。這也讓他那張年輕的臉多了一份無耐和悲傷,比實際年紀老成許多,喜歡想一些長遠深邃的事情。

韓氏上黨丟的太突然,而敵軍勢大,阻擋了他們退往長子的道路。韓虎和樂符離只能帶着數千殘部向軹關撤離,但知瑤的一軍之衆一直在銜尾追擊,殿後的伍井部來不及走脫,乾脆入駐臺谷小城躲避,順便也能爲韓虎爭取時間。

雖然韓虎離別前的話語猶在耳畔飄蕩:“師帥見機行事,不必勉強!”但伍井卻低頭苦笑,見機行事?他們在敵人必經之路上,即便突圍成功也跑不了。而且若不能抵擋敵軍的步伐,韓氏那些人速度太慢,被追上了怎麼辦?

他還是看得清大勢的,在上黨的時候,韓氏家臣已經對趙氏怨氣沖沖,多次拉着他質問爲何趙將軍不來救韓,卻跑到外國去和齊人打仗?

伍井也沒法跟他們解釋,晉陽被代人牽制,邯鄲被陳氏、中行牽制,河內範氏舊臣蠢蠢欲動,趙氏根本抽不出兵再支援西線了,或者說,老主君和君子早就敲定了他們的底線:晉陽和太行以東不失去即可,這道戰略,便是以空間換時間。

韓氏正好是被犧牲的對象,這場戰爭對他們來說弊大於利。就目前的形勢看,若韓虎被俘或死去,韓氏與趙氏的聯盟也就到頭了。若連帶着軹關也倉促失陷,趙氏就危險了。他不知道將軍在東邊打得怎麼樣,反正在太行以西,情勢不妙,很不妙。

總之,事到如今已別無他法,拖住敵軍,拖的越久越好,希望能拖到將軍歸來,同時也是給韓氏的一份交待……這本不是伍井的責任,卻被他攬到了身上。

只是,有些對不起手下的士卒……

眼看敵軍生力軍不斷抵達,他將目光掃過城樓上的士兵,觀察他們是否動搖。他們大部分是伍井帶來的部下,小部分是韓氏的徒卒,最初有八百,在昨天抵擋了一天敵軍進攻後,只剩下了七百。

“敵軍又來攻城了!”就在這時,不知是誰大喊了一聲,城牆上的趙韓兵卒們幾乎在聽到示警的同時,一窩蜂的擁到了城牆邊上,伍井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

卻見城牆的北側、東側、西側,黑壓壓的敵軍散開朝小城撲來,似乎有萬人之多。五彩繽紛的戰旗隨風飄揚,明晃晃的矛盾劍戟森嚴奪目,一隊隊徒卒邁着整齊的步伐,一列列戰車排成長長的隊列壓陣,在軍吏喝令指揮下,兵卒擡着梯子,挎着長弓,踩着層次不齊的步伐,朝他們這邊走了過來。

單薄的牆垣在這麼多人接近的時候,彷彿發出了陣陣的顫抖,與之相伴的是一股低沉而又冗長的隆隆之聲,是敵軍的戰鼓。低沉而富有節奏的聲音讓本就陰雲密佈的天地變得凝重起來,一股森森殺氣讓經歷戰場不多的新兵們打了一個寒顫,有些人連呼吸都困難起來。

城牆上,士兵們使勁的壓抑着胸口的恐懼,很是手足無措,每個人不由自主的伸出舌頭舔了舔嘴脣以舒緩自己的情緒,七百個心跳都隨着敵人前進的步伐而神經質的跳動着。

“真不知道,吾等還能拖住多久……”

短暫的迷茫的脆弱後,伍井擡起頭看了看城上的大旗,大旗高約兩丈,算不上聳立入雲,但卻是他堅持到現在的精神支柱。白底的旗面上繡着炎日玄鳥圖案,它迎風飛舞,彷彿真如玄鳥一般欲騰空欲起!

只是看看這面旗幟,伍井便感覺自己的心中充滿着一股豪氣,全身充滿着使不完的力量,他是趙氏之臣,今日一戰,不爲韓氏,而是爲了君子的知遇之恩。

他不由想起七年前,搭在他肩膀上的那把劍,從那一夜起,他的命就是趙氏君子的。那一夜所受的懲罰和寬恕,彷彿給了他無窮的力量,讓他感動不已,爲將軍而戰,死而無憾!

他首先站起身來,振臂高呼趙氏萬歲,然後拔出長劍,指向城下如同排山倒海一般壓過來的敵人。

不知爲何,一向沉穩的伍井喊出了死對頭田賁戰時喜歡吼的那句話。

“伍井,死於此!”

(~^~)

第851章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5章 東門館驛第643章 兩軍對壘第199章 山陽遇盜(下)第700章 鄭國的未來在何方?番外5《亞歷山大,去征服另一半世界吧》第4章 單騎走馬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1218章 絕筆春秋第535章 鬼神第925章 《用間篇》第158章 清揚婉兮第23章 君子如玉第666章 朝歌之圍(下)第1172章 復仇之義(上)第一謀臣第727章 跳樑小醜第706章 孫子.吳問第1133章 中山已滅第68章 少君魏姬第1025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下)第566章 辯士的風采第878章 趙跨革囊第90章 君子有爲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523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163章 常山臨代第667章 攻城利器(上)第229章 冬至前夜第71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331章 豎子不可與之謀!第997章 心蕩第823章 碧血丹心第867章 謀士馳騁第922章 移花接木(上)第797章 義在東軍第606章 我回來了!(下)第1121章 玉石之路第1055章西 西施(上)第967章 歷史的塵埃番外4 衛先生真乃秦國大救星第173章 各有打算第636章 中行第258章 三年之期第662章 卿士之死(下)第267章 馳逐蹴鞠第222章 生者當如斯第933章 天災第340章 巫頌(下)第1111章 子張之儒第659章 謝幕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183章 驟然生變(上)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1144章 赤山第292章 授土賜民第223章 百病之始生第551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下)第987章 走投無路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272章 甄邑攻略(下)第241章 萬夫莫當!第35章 豎子敢爾!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120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39章 逼門而入第905章 平準均輸第153章 兩驂如手第137章 大射儀(下)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28章 涉彼北山第675章 逐君側之惡臣(上)第114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下)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第683章 河伯娶妻第78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下)第1209章 非戰之罪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27章 遠送於野第640章 投機者第573章 夷爲郡縣第495章 墮四都!第851章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1025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下)第228章 歲終上計第859章 龍城飛將第416章 欲將輕騎逐(上)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635章 庶人劍,諸侯劍第293章 初聞盜跖第371章 言偃與伯魚
第851章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5章 東門館驛第643章 兩軍對壘第199章 山陽遇盜(下)第700章 鄭國的未來在何方?番外5《亞歷山大,去征服另一半世界吧》第4章 單騎走馬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1218章 絕筆春秋第535章 鬼神第925章 《用間篇》第158章 清揚婉兮第23章 君子如玉第666章 朝歌之圍(下)第1172章 復仇之義(上)第一謀臣第727章 跳樑小醜第706章 孫子.吳問第1133章 中山已滅第68章 少君魏姬第1025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下)第566章 辯士的風采第878章 趙跨革囊第90章 君子有爲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523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163章 常山臨代第667章 攻城利器(上)第229章 冬至前夜第71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331章 豎子不可與之謀!第997章 心蕩第823章 碧血丹心第867章 謀士馳騁第922章 移花接木(上)第797章 義在東軍第606章 我回來了!(下)第1121章 玉石之路第1055章西 西施(上)第967章 歷史的塵埃番外4 衛先生真乃秦國大救星第173章 各有打算第636章 中行第258章 三年之期第662章 卿士之死(下)第267章 馳逐蹴鞠第222章 生者當如斯第933章 天災第340章 巫頌(下)第1111章 子張之儒第659章 謝幕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183章 驟然生變(上)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1144章 赤山第292章 授土賜民第223章 百病之始生第551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下)第987章 走投無路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272章 甄邑攻略(下)第241章 萬夫莫當!第35章 豎子敢爾!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120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39章 逼門而入第905章 平準均輸第153章 兩驂如手第137章 大射儀(下)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28章 涉彼北山第675章 逐君側之惡臣(上)第114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下)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第683章 河伯娶妻第78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下)第1209章 非戰之罪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27章 遠送於野第640章 投機者第573章 夷爲郡縣第495章 墮四都!第851章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1025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下)第228章 歲終上計第859章 龍城飛將第416章 欲將輕騎逐(上)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635章 庶人劍,諸侯劍第293章 初聞盜跖第371章 言偃與伯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