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趙策

站在趙無恤面前的人是虒祁宮中的太史蔡史墨,他同時也是晉侯午的太傅。

此人博聞強記,在諸侯中很有名氣,他長於天文星象、五行術數與筮佔,熟悉各諸侯國典籍往事,尤其是一手預言十分準確。二十年前史墨就準確預言了範、中行二卿的滅亡,他還認爲吳國二十年後將有大難,其準確性讓知道後世事的趙無恤爲之咋舌,對這位不苟言笑的太史便不敢有所輕視。

史墨是在晉國舊都舊絳城外與趙軍遇上的,這裡是晉國百年舊都,最初時唐叔虞封於翼,之後經過曲沃系和翼系的百年鬥爭,到晉獻公時遷都絳,又到晉景公時再遷都新田,又稱新絳,於是舊都也就變成了人們口中的”舊絳“。

這裡的確如其名,到處透着一個“舊”字:舊的宮室塗道,舊的晉國放言,舊的公族支系聚集於此,保持着舊有的生活方式,和新絳的繁榮與日新月異大爲不同。但如今,這座舊城的寂寥被徹底打破了,一支大軍從東面開來,不由分說便在城外紮營,圍住了城池,讓城內國人緊張不已。

放眼望去,趙軍密密麻麻,足足有三萬人之多,這還是在沿途城邑留下不少人駐紮和看守俘虜後的人數,可見趙氏實力之恐怖。

但其中,滿是玄鳥旗幟、蜂旗,以及各兵種的標誌旗號,卻獨無一面“晉”字大旗。

晉國公室已經風雨飄零,成爲卿族的玩物,這場長達四年的內戰更使得晉室顏面掃地,隨着趙軍入河東,最後的遮羞布也被撕扯下來,但仍然有裱糊匠想要盡力維持住公室的最後一絲尊嚴。

所以史墨見趙無恤一照面第一句話便是:“將軍既然打着清君側的旗號,便要有清君側的樣子!”

趙無恤回頭瞥了一眼自己麾下將吏們不以爲然的神色,笑道:“太史教訓得是,說來慚愧,直到上個月,我還被視爲晉國叛臣,雖然有心向國君辨明我心卻不得其門路,更不敢妄自打出晉國旗號,如此說來,國君真的認可我趙氏的忠心了?”

史墨面沉如水,“國君讓老臣來傳詔,君側之惡臣知伯已逃亡,範皋夷、樑嬰父等人也盡數被將軍擒獲,將軍軍旅勞頓,不如頓兵暫歇些時日,等新田被焚燬的市井官署修繕完畢後,再請將軍入虒祁宮策爵列勳,商量晉國正卿的人選……”

“正卿人選?爲何我聽聞魏伯已經被任命爲執政卿。”

“那是謠言,魏伯只是暫代其位,正式的執政還有待商榷。”

看來是我大軍西進,以及郵無正的急速南行嚇到了魏氏,想要拋出執政之位來釣我上鉤……趙無恤微微眯眼:“按理來說,魏伯乃中軍佐,論資排輩,自然是他爲正卿。不過我更關心的是,按照這說法,國君和魏伯……是不想讓我進入新絳?”

“這也是暫時的,國君想讓新絳儘快恢復,再迎接將軍,否則一座破破爛爛的宮廷,如何進行接待?”

趙無恤不信這話,他面露難色,側過頭指着身後的三萬大軍道:“我不入新絳可以,但麾下兵卒家臣爲了今日奮戰了整整四年,他們很想入國都拜見國君,洶洶輿情,我也阻止不了啊,既然不能進城,去郊外遙拜也是可以的吧。”

趙無恤的話語裡透着暗暗威脅,順着他的話,衆將吏一同吶喊,其聲響徹舊絳,震得瓦礫似乎都在顫抖,連見多識廣的史墨也不由凜然。

他出生的晚,沒趕上趙宣子的時代,可眼前的趙無恤,卻是一個活生生的趙盾再世!甚至連母族是狄人這一點都完全相同,若讓他進入新絳執掌大權,只怕也會像趙盾一般,名爲晉卿,實專晉權……

也難怪國君和魏侈極力想讓此人停在河東之外,但如今趙氏羽翼已豐,趙無恤縱然強行做出什麼無道的事情,旁人也只能無可奈何,指望晉國的舊禮法籠住他?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事到如今,史墨等人能依仗的,也只有那點道德禮法了,他語重心長地說道:“有國有家者想要世代傳承延續,在於德行,不在兵多將廣,山河險固,還望將軍慎重,不是所有事都能用武力來解決。”

“太史說的不錯,如今晉國的軍政之事,不需要刀兵,而需要宴饗,既然國君出於種種考慮不希望我去新絳,那太史且回去告知魏伯,就說我且在舊絳休兵歇息,設下筵席等他來共聚,事關晉國的未來,趙魏兩家需要好好談談!“

趙無恤似乎退讓了一步,但隨即又露出了勝券在握的笑:“若魏伯肯不願來,那我作爲晚輩,便自能自己尋上門去了。”

……

傍晚時分,約定趙軍在舊絳期間一切消耗都由舊絳提供後,太史墨匆匆西行,去往西面兩天行程外的新田彙報情況。而趙軍則在舊絳國人忌憚疑惑的目光中大咧咧地在城外紮營休憩,趙無恤才脫掉悶了一整天的鞮,帳外便有人來了,而且一來就是一羣,有王孫勝、石乞、田賁等人。

石乞、田賁這些激進派將吏一進門,便齊齊下拜道:“主君,我三萬大軍已經兵臨舊絳,往西急行軍一天就是晉都,郵無正司馬也已經從穀道繞過霍太山,不管沿途屬於魏氏的呂邑阻攔,直插新絳,如今也已經抵達平陽附近。而魏氏在絳都周圍的兵力滿打滿算,加上搶先駐紮周陽防禦我軍的魏駒部,不過兩萬餘人,若急擊之,趙氏必破魏軍,則晉國便可全部歸屬將軍了!”

趙無恤沉吟片刻後表示知道了,讓他們統統出去,只留下剛纔沒有說話的王孫勝一人,問他對此怎麼看?

“將軍若下定決心滅魏,撐着這個冬天徵召兵卒不休憩,忍着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倉稟耗盡,強行進攻,到明年應該就可以將全取河東了。若韓氏捲入,戰爭可能會延長到後年,若秦、楚、鄭捲入,那此戰就綿長無期了。縱然以趙氏之強,連續作戰五六年,也會民生凋敝,怨聲載道……縱然最終勝利,只怕也會失了民心,加上趙氏中心在河內、晉陽,距離河東太遠,到頭來反倒會便宜了別人。取之易,守之難,就像當年吳師入郢一樣,看着威風八面,到頭來好處卻不多。”

“說得好!不但要奪,還必須守。”趙無恤一直認爲王孫勝也是一個王霸之才,而且並非必須依靠別人,他就算自立門戶,也有可能成爲雄霸一方的諸侯,甚至是自己的對手……

不過至少現在,這個年輕人的路,還長着呢。

“所以我纔打算用大軍逼壓國都,對國君和魏氏造成危機感,脅迫他們向我低頭,按照我的想法重新構建晉國的格局和未來。“但這個度又得適量,不能讓韓氏覺得我太霸道,因爲懼怕而遠離,也不能讓晉國的威儀完全碎裂掃地,造成三卿徹底分裂,讓三分晉國提前上演,那不是趙無恤的初衷……

他的目標只有一個,趙氏代晉,列爲諸侯!這便是趙氏的唯一策略,縱然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走很多路,突破物質基礎,突破時代限制,還有深埋於人們精神里名爲”禮法“的重重阻礙。但他能等,他還年輕,三十不到,有充足的本錢和時間。

“魏侈父子應該也不想讓我真的兵臨新絳,讓魏氏徹底陷入被動,所以他必須來,在盟約上籤下自己的名字,接受由我,由趙氏主導的晉國新秩序!”(~^~)

第1077章 野火燒不盡第795章 士爲知己而搏第647章 大風(4)第419章 大雪滿弓刀(中)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148章 輕騎夜擊第829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上)第599章 夙願第1154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1160章 鼎之輕重第488章 夾谷之會(下)第810章 戰戰兢兢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843章 雖遠必誅!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1135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793章 四君子第1199章 太華巍巍第357章 晉國那些事兒第479章 孔方兄第414章 堅壁清野第958章 意外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585章 泗上諸侯第14章 老豺範鞅第344章 夜襲第553章 成王敗寇第683章 河伯娶妻第9章 姑布子卿第283章 擲矛兵第126章 國險多馬第442章 天逐第40章 碩鼠碩鼠第717章 陳恆的救衛計第1093章 天子致胙(下)第1071章 徐州相王第797章 義在東軍第146章 必有忠士第600章 阿姊(上)第219章 秋日之陽(終)第940章 以鄰爲壑第678章 三線第325章 一山不容二虎(上)第337章 小司寇第130章 射分四耦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1172章 復仇之義(上)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11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1220章 !第392章 忍第473章發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第1090章 王侯盡北望(下)第408章 壯志與陰謀第1105章 半島戰爭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26章 猛士歸心第651章 大風(8)第100章 不了了之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269章 城濮之丘第1087章 季子掛劍處第724章 張孟談第849章 織女牽牛(下)第143章 欲言又止第488章 夾谷之會(下)第407章 鼓角吹寒第984章 韓之戰(上)第252章 樂而忘歸第767章 萬歲!第610章 我的兄弟姐妹(上)第221章 逝者長已矣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127章 仁哉賢主!第214章 如霹靂弦驚(上)第723章 謀於暗室第659章 謝幕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300章 且歌且行三百里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149章 輕騎夜擊(下)第374章 刺殺!第287章 高築牆,廣積糧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878章 趙跨革囊第90章 君子有爲第247章 兵不厭詐第958章 意外第640章 投機者第433章 傷寒(中)第550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上)第722章 公孫勝第878章 趙跨革囊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364章 漁翁得利第493章 郈邑殺人事件
第1077章 野火燒不盡第795章 士爲知己而搏第647章 大風(4)第419章 大雪滿弓刀(中)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148章 輕騎夜擊第829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上)第599章 夙願第1154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1160章 鼎之輕重第488章 夾谷之會(下)第810章 戰戰兢兢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843章 雖遠必誅!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1135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793章 四君子第1199章 太華巍巍第357章 晉國那些事兒第479章 孔方兄第414章 堅壁清野第958章 意外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585章 泗上諸侯第14章 老豺範鞅第344章 夜襲第553章 成王敗寇第683章 河伯娶妻第9章 姑布子卿第283章 擲矛兵第126章 國險多馬第442章 天逐第40章 碩鼠碩鼠第717章 陳恆的救衛計第1093章 天子致胙(下)第1071章 徐州相王第797章 義在東軍第146章 必有忠士第600章 阿姊(上)第219章 秋日之陽(終)第940章 以鄰爲壑第678章 三線第325章 一山不容二虎(上)第337章 小司寇第130章 射分四耦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1172章 復仇之義(上)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11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1220章 !第392章 忍第473章發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第1090章 王侯盡北望(下)第408章 壯志與陰謀第1105章 半島戰爭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26章 猛士歸心第651章 大風(8)第100章 不了了之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269章 城濮之丘第1087章 季子掛劍處第724章 張孟談第849章 織女牽牛(下)第143章 欲言又止第488章 夾谷之會(下)第407章 鼓角吹寒第984章 韓之戰(上)第252章 樂而忘歸第767章 萬歲!第610章 我的兄弟姐妹(上)第221章 逝者長已矣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127章 仁哉賢主!第214章 如霹靂弦驚(上)第723章 謀於暗室第659章 謝幕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300章 且歌且行三百里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149章 輕騎夜擊(下)第374章 刺殺!第287章 高築牆,廣積糧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878章 趙跨革囊第90章 君子有爲第247章 兵不厭詐第958章 意外第640章 投機者第433章 傷寒(中)第550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上)第722章 公孫勝第878章 趙跨革囊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364章 漁翁得利第493章 郈邑殺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