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妻、子、媵、妾

屋外彎月如鉤,而室內美人如玉。

待哺乳結束,伯羋才紅着臉將褻衣繫好,再披上一層薄薄的蟬衣遮住肌膚。

雖然,她料定待一會兒這層紗糊的鎧甲肯定會被大將軍輕輕解開……

趙無恤坐在讓公輸班大材小用發明的搖籃前,輕輕地搖晃,視線溫柔地看着兒子不住吮吸手指,他的一舉一動都能將他逗樂。

若是魯國那些畏趙無恤如虎的人看到這一幕,大概會被趙大將軍人前人後的不同表現驚得目瞪口呆,然後說一句“虎毒不食子”罷。

腿上傳來一陣微沉的壓迫感,伯羋坐了上來,趙無恤一邊盯着兒子,一邊攬着妾室的腰肢,輕聲說道:“這一路奔波,讓汝母子受苦了。”

得了關心,伯羋心裡甜甜的,她垂首道:“在宋國時遇上了小兒發熱,多虧夫人親自診治,才轉危爲安……只要他無事,妾能陪伴君子歸鄉,不辛苦。”

說起那次兒子發病,伯羋就心有餘悸,同時也對既有精良醫術,又有慈悲心腸的樂靈子感激不盡,她絲毫不見怪伯羋作爲妾氏居然先生下長子,也似不擔心此子會威脅到她未來子嗣的地位,纖纖素手輕施銀針,便讓兒子轉危爲安。

“歸鄉麼……”趙無恤呼了一口氣,晉侯午九年的十二月初離開下宮,正月前後渡過凝冰的大河。今已是晉侯午十四年二月底了。在宋魯之間打拼近五載,血染徵袍,說實話,除卻想站到天下舞臺中央的野心外,他並不是很懷念晉國。

但卻想遠在晉國的“家人”。

前世的家已記憶模糊,今生趙無恤在魯宋又建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新家,榮華富貴伸手可得,權勢威望無人比肩,但終究還是缺點什麼。

缺誰?心裡那個空洞裡,到底缺了誰?

他那三個便宜兄弟裡。也唯有伯魯有幾分淡淡的兄弟情誼,其餘二人不值一提。而趙鞅,趙無恤對他態度複雜,雖然他在性格上敬仰趙鞅。可若說父子親情,還是差了幾分。不單因爲他的魂與肉不是原配,也因爲若不是他這些年的出衆表現,在趙卿眼中大概只是個令人厭惡的庶孽子吧。

唯有姐姐季嬴,纔是從始至終待他如初的人。也是趙無恤最牽掛的“家人”。

所以,爲何懷中有其他女子時,想到的卻總是那個紅衣翩翩的倩影呢?

趙無恤搖了搖頭,讓自己不要想了。

“我已經回來了……”他在心中暗暗說道。

反正回到溫縣,就肯定能見到姐姐,因爲春秋時但凡娶妻,新娘總有一個“婦見舅姑”的程序,既要在男方祖廟拜見新郎的兄弟姐妹。

他記得靈子與季嬴關係不錯,久別重逢的,可不止是自己啊。

趙無恤將懷中的伯羋往腿上又抱了一抱。讓兩人更緊密一些,指着搖籃裡的兒子道:“等到了溫地,我少不得要帶你和阿滿拜見我父,你恐怕還不知道,我的長兄伯魯也新得一子,到時候父親會爲這兩小兒取一個正式的名……”

……

春秋禮制,王之妃百二十人:後一人、夫人三人、嬪九人、世婦二十七人、女御八十一人。諸侯有夫人、如夫人、嬪妃若干。

而卿大夫亦有正室夫人,還有媵,有妾若干。

孔姣記得,在驚聞宋卿樂氏登門。請求自己作爲樂氏淑女的“媵”,與她一同嫁給趙大將軍時,母親丌官氏的眼淚都出來了。

一方面是爲有人上門提親而欣慰,孔姣年僅十七。身段卻已超過八尺,而且還在繼續長,和父親一樣是邑中有名的“長人”,比魯國許多男子都要高。加上父親與主政者不睦,以自我流放的形式毅然去魯,國內想要落井下石的政敵數不勝數。在幕府和孔門出仕弟子們保護下才無人敢來騷擾。這種情形下,想要爲她找一戶門當戶對的婆家,的確是有些困難。

但另一方面,母親也擔心自家女兒嫁作他人之媵,以她的性情,會不會受了委屈?

不過這事由不得母親做主,宋國樂氏是父親頗爲欣賞的卿族,司城子罕不貪寶玉的故事他曾對兄長說起過,他們與孔氏同爲子姓後裔,相互扶助是責任和義務。

所以面對樂氏的殷切請求,還有子貢、子華等衆弟子的撮合,父親自是不好拒絕。他雖已遠行,卻依然是這個家的天,說一不二。

最後,雖對父親的決定頗有怨色,母親卻只能哽咽重複地對孔姣囑咐道:“爾父有訓,爾當敬承。”

“諾,唯恐弗堪,不敢忘命。”孔姣垂首如是說。

她默默接受了自己的命運,離開了陬邑,跟隨樂氏的使者返回宋國,她們孔氏一族兩百年前倉皇逃離的宋國。

這是與魯國民風氣候相似的一處州國,只是商丘城內戴着陰陽魚掛飾的那些“天道信徒”成了一抹異色。他們三五成羣被巫祝聚集在一起,有組織地清掃地面,宣揚天道教化和“宋魯親善”,甚至還有“玄王”復出拯救季世的預言。

傳聞天道教的大巫南子更是號稱“天道玄女”,一場祭祀能引得萬人空巷,是與鬼神比肩的人物,可惜孔姣未能一見。

她被當成樂氏的同宗嗣女,住在樂氏之宮裡,由宋國禮官教授她儀禮。不過當聽聞她是孔子之女後,宋人們便讚不絕口,對她將各式禮俗信手拈來的本事也就不感到奇怪了。

女子一生的主題便是等待,年幼時等待父親,稍長後等待情郎,嫁做人婦後等待丈夫,有了子嗣後等待兒女……

就這樣等啊等,孔姣終於到了親迎的吉日,她和先前素未謀面的“姊姊”樂靈子一起,在樂氏宗廟拜見樂氏宗主和她兄長孔鯉她聽說父親已至宋國,卻停留在孔氏的發源地慄邑,不肯來商丘與趙無恤相見,甚至不惜錯過女兒的出嫁。

對此,孔姣心裡還是有一絲怨氣的:既然你把趙大將軍當成道不同不相爲謀者,那又爲何要將我嫁給他呢?莫非要永遠犟下去,一生一世不再往來不成?

但隨即她又心生警惕。人言女生向外,父親也有自己的處世原則和苦衷,他年近六旬還在諸侯間遊走已經很辛苦了,自己可不能再加入埋怨他的行列裡。

等到醮戒禮成後。樂靈子頭戴翬鳳冠,身穿翟衣,玉佩叮噹作響。孔姣的穿着則樣樣都低上一等,二女一前一後等候新郎親迎。

本來對趙無恤這個人,孔姣心裡有幾分好奇。這一年多來。常聽街上的幕府僚吏大肆宣揚趙大將軍如何英明神武,從盜寇和叛賊手中挽救魯國社稷。然而私下裡,也不乏有魯國的明眼人稱之爲“來自異邦的竊國賊”!

但孔姣此刻卻談不上有甚期待,或許是拘束於商丘的數月光陰,也許是早年來自父親的敦敦教誨,婦德、婦言、婦容、婦功,這些東西已將她心頭那抹少女情懷徹底抹得乾乾淨淨了。

宋國人千呼萬盼,到了黃昏時分,在兩隊以火炬開道的騎從助威下,他終於來了。駕着迎娶她們的墨車。

那是孔姣從未見過的巨大馬車,有四個輪子,以油亮的橡木和鑲滾金邊的金屬搭建而成,由八匹駿馬共同拖拉。

“這……太過僭越了吧……“孔姣下意識地閃過這麼一個念頭,隨即纔將目光放到了駕車的翩翩君子身上。

下了車的趙無恤也正走過來,他身形勻稱,容貌端莊,英氣蓬勃,既無輕浮之色也不見暮氣沉沉。

孔姣沒來由地心中騰起一份驚惶恐懼,她不敢與他對視。連忙垂下了頭。

我真的要將終身託付給一個人麼?她心裡閃過一個疑問。

嫁給這個同時擁有“治國之能臣”和“竊國之奸賊”兩個截然相反名號的虎卿。

但事已至此,再無迴轉餘地,何況她並不是今夜的主角,只是一個陪嫁的。

只從相貌上看。孔姣的容貌不能算是天姿國色,但絕對是無可指摘,完全符合春秋時人,乃至於後世男人的審美要求,總之就是挺美,挺耐看的。

然而正是這樣標準的容貌。讓她失去了讓趙無恤驚豔的機會,無恤只是掃了她一眼,旋即將所有注意力放到了樂靈子身上,目光裡有愛意,有憐惜,有小小的愧意。

以上種種,半點也沒分給孔姣!

……

禮畢後,趙無恤按照親迎的程序,請新娘和媵先登乘輿。

擦肩而過時,孔姣赫然發現,自己的個頭竟比新郎還稍稍高了半寸,她連忙垂下了頭。

馬車內部和外表一樣寬敞,像一間小屋子。車壁選用靚麗的鵝黃嫩綠,在春風拂面的季節裡顯得溫馨而舒適。車廂內的空間有兩排四榻,鋪着柔軟的毛皮墊子,兩面有窗,通氣極佳,還可以掀開帷幕眺望沿途景色。中間擺着一張固定在車廂內的小案,食器、紙書、燈燭、筆墨一應俱全。

在孔姣想來,這一定是細心的豎人佈置的,趙大將軍日理萬機,還要時不時領兵作戰,當不會有這閒工夫吧。

然而,樂靈子卻心知肚明,她輕撫那些紙質的手抄醫書,因爲種種事情,心裡僅剩的一點委屈也煙消雲散了。

裡面不可謂不寬敞,不可謂不舒服,孔姣彎着腰坐下後,卻覺得坐如針氈,連呼吸也變得不順暢起來。

就在她強作鎮定,一板一眼地按照婦人應有的禮節安坐時,清泠的聲音從對面傳來。

“可是覺得身體不適?”

“不敢……”孔姣連忙對答,她不敢擡眼貿然與對面的樂靈子對視,不敢隨便說話。她之所以尷尬,正是因爲要在這密閉的空間裡,與未來的正室夫人相處上半月之久啊!

“擡起頭來,看着我。”

這已經是命令了,孔姣身子一顫,她家雖然在魯國民間聲望卓著,父親也嫺熟三代禮儀,但相比於晉國趙氏,司城樂氏這種百年卿族,只能算個不值一提的小門小戶。

而孔姣雖然想努力不墮父親之名,孔門之風,但她惟獨對各種社交場合,經驗實在是缺乏得很。

看着對面樂氏淑女雍容華度的坐姿,還有那雙鑲着玉和珍珠的鞋履,她有些心慌。

聽說這些貴族門第裡,規矩多如牛毛,正室夫人不會想在車上就樹立自己的權威吧。

馬車緩緩開動,駕車的是新郎趙無恤,孔姣咬了咬牙,決定即便受到刁難也認了。

誰讓她是人家的媵呢?

“唯……”

她一擡頭,看到的卻是一雙清揚婉兮的明眸,以及略微嬰兒肥的臉上帶笑的小酒窩。

“姣,我日後就這麼稱呼你罷,你可知道,作爲一個媵,意味着什麼?”

孔姣雖然被母親,被樂氏的傅姆們交待過許多許多,但十七歲的少女這時候哪還想得起來那麼多,竟張口無言。

樂靈子淡淡地說道:“媵的地位要比妾高很多,有正式的身份,可以出席正式的宴會,因爲與正室我同姓宗親,所以要相互扶持才行。假如有一天,作爲正妻的我不幸死去,那麼你將取代我的位置,保證樂氏、孔氏,保證宋國,保證子姓宗族的利益。”

孔姣聽得心驚,面前的女子說起死亡,竟似習以爲常般輕描淡寫,她不過比自己大上一兩歲,究竟經歷過什麼?

靈子側臉看着窗外,繼續說道:“所以啊,你我日後便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血親姐妹般,要好好相處纔是。擡起頭,挺起胸,直起腰,不要妄自菲薄,你我的容貌縱然不及古之妲己、毛薔,也不如今之南子、季嬴,卻可以勝在內秀!”

ps:第二章在晚上,請支持q正版,再求下推薦票

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892章 過河卒第14章 老豺範鞅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242章 成人禮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895章 兵者詭道也第247章 兵不厭詐第816章 秦人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第438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839章 徐國第317章 十月之交(上)第30章 鄉中三吏第208章 成之誓第177章 遍尋名醫第1127章 連騎擊鞠壤第160章 教戰之法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551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下)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75章 騂騂角弓第655章 大風(12)第1004章 決戰風陵渡(上)第1222章 大結局第40章 碩鼠碩鼠第1141章 弓如霹靂弦驚第356章 人之將死第499章 宋之亂(下)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349章 孔夫子的局(下)第417章 欲將輕騎逐(下)第238章 大車檻檻第322章 亂(上)第993章 鳴條第826章 困於陳蔡第685章 天人之辯第444章 叛徒第194章 醫扁鵲第355章 公輸紙第576章 繼業者第162章 狄服騎射第875章 虎牢關(下)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925章 《用間篇》第336章 多難興邦第173章 各有打算第1068章 苦心人天不負第1160章 鼎之輕重第693章 哀其不幸第161章 修我戈矛番外3 上帝之鞭第362章 大禮議第363章 楮皮紙第432章 傷寒(上)第34章 巡視鄉里第164章 九章數術第186章 束手無策第811章 大國上卿(上)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第368章 解救鄧先生第1067章 可勝者,攻也第72章 初見魏駒第1115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下)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507章 桐宮之囚(下)第481章 齊魯第520章 滄浪之水第177章 遍尋名醫第1021章 宋裂第271章 甄邑攻略(中)第643章 兩軍對壘第1048章 勞民傷財第131章 誰爲陪襯第1102章 有嬀之後第1152章 塞外天子第776章 獅子大開口(下)第410章 會師第849章 織女牽牛(下)番外12 《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下)第235章 晏平仲第1005章 決戰風陵渡(中)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611章 我的兄弟姐妹(中)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456章 盜跖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1033章 列爲諸侯(上)第750章 國之之鼓第402章 這不是減竈計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1161章 如龍第158章 清揚婉兮第437章 時也運也第1034章 列爲諸侯(下)第588章 神靈的居所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
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892章 過河卒第14章 老豺範鞅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242章 成人禮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895章 兵者詭道也第247章 兵不厭詐第816章 秦人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第438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839章 徐國第317章 十月之交(上)第30章 鄉中三吏第208章 成之誓第177章 遍尋名醫第1127章 連騎擊鞠壤第160章 教戰之法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551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下)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75章 騂騂角弓第655章 大風(12)第1004章 決戰風陵渡(上)第1222章 大結局第40章 碩鼠碩鼠第1141章 弓如霹靂弦驚第356章 人之將死第499章 宋之亂(下)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349章 孔夫子的局(下)第417章 欲將輕騎逐(下)第238章 大車檻檻第322章 亂(上)第993章 鳴條第826章 困於陳蔡第685章 天人之辯第444章 叛徒第194章 醫扁鵲第355章 公輸紙第576章 繼業者第162章 狄服騎射第875章 虎牢關(下)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925章 《用間篇》第336章 多難興邦第173章 各有打算第1068章 苦心人天不負第1160章 鼎之輕重第693章 哀其不幸第161章 修我戈矛番外3 上帝之鞭第362章 大禮議第363章 楮皮紙第432章 傷寒(上)第34章 巡視鄉里第164章 九章數術第186章 束手無策第811章 大國上卿(上)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第368章 解救鄧先生第1067章 可勝者,攻也第72章 初見魏駒第1115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下)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507章 桐宮之囚(下)第481章 齊魯第520章 滄浪之水第177章 遍尋名醫第1021章 宋裂第271章 甄邑攻略(中)第643章 兩軍對壘第1048章 勞民傷財第131章 誰爲陪襯第1102章 有嬀之後第1152章 塞外天子第776章 獅子大開口(下)第410章 會師第849章 織女牽牛(下)番外12 《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下)第235章 晏平仲第1005章 決戰風陵渡(中)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611章 我的兄弟姐妹(中)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456章 盜跖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1033章 列爲諸侯(上)第750章 國之之鼓第402章 這不是減竈計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1161章 如龍第158章 清揚婉兮第437章 時也運也第1034章 列爲諸侯(下)第588章 神靈的居所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