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六卿的平衡(下)

ps:晚上還有兩章,求推薦票!

“執政,趙孟真死了”

樑嬰父乍聞此言,一時間驚喜交加,連忙追問道。

知躒道:“據說他在共城與二卿作戰時率先衝鋒,以至於中了流矢,重傷不治,已經許多天沒露面了。趙軍現由其子無恤統轄,想來即便不死,也只剩下半條命了。”

樑嬰父擦了擦額頭的汗水:“趙孟若死,則趙氏就不足爲懼了,對趙氏而言,無論先前打了多少勝仗,只要折損了家主趙鞅,這就是最嚴重的大敗!”

他補充道,“就算趙無恤爲統帥,就算依然享有戰無不勝的威名,但他若繼承卿位,國君和諸卿是無法接受的,趙氏繼任者未定,連內部的人心不穩都不能平息,如何再對外作戰?這場大戰,他們還是贏不了。”

本來衆人眼中的趙氏已經成長爲一隻可怖的巨獸,可聽說趙鞅死去後,這隻巨獸就成了外強中乾的靶子。

“執政打算從中做些什麼?”

“自然是推波助瀾,讓趙氏四分五裂,我先前讓你尋找的那三人,可聯絡上了?”

樑嬰父嘿嘿直笑:“趙鞅的長子伯魯和衛國太子蒯聵就在下宮,但傅叟防備甚嚴,吾等的人根本沒機會接近他。趙鞅的次子仲信和三子叔齊則分別是魏伯和執政的子侄,他們不討趙鞅歡喜,被趕到耿縣守祖陵。據派去的人回來通報,倆人對這種境遇十分不甘,對趙無恤也滿懷怨恨……”

知伯提點道:“你不妨去利用一下他們,趙無恤既不是嫡長子,也不是晉國大夫,有何資格統領趙氏?我派籍秦去討要河內,同時也要藉助禮法大義,將趙無恤逼離晉國,再把趙氏肢解,一分爲三!”

樑嬰父告辭而去後。知果湊過來再度問道:“父親,趙孟他真的死了?”

知躒道:“新田與太行以東的消息要十餘天才能傳回,真真假假,一會這樣一會那樣,誰能分得清?重要的是,必須讓衆人以爲,趙孟已死。我知氏接下來的計劃才能順利展開……”

知果大驚,若趙鞅沒死。那知氏的這番作爲豈不成空中樓閣,無根之水了?

“父親是下定決心要與趙氏爲敵了?”

知躒陰着臉道:“我也未料到趙氏這一戰如此順利,他們已經太強大,破壞了晉國六卿的平衡,必須將其遏制住。以知氏一家之力恐怕辦不到,就要利用國君和執政的權威,利用拼死掙扎的範、中行,利用新扶持的範皋夷、樑嬰父,甚至利用趙氏內部的反對者。利用韓魏,要不惜一切代價肢解趙氏,否則,十年後晉國必爲趙氏所有!”

“可是,光趙氏一家已經很難對付了,何況如今他們還與韓氏、魏氏相善……”知果偷偷瞧了父親一眼:“要是真打起來,勝率不高啊。”

“韓氏被許諾了太多好處。又和趙氏世代友善,此次是鐵了心要跟着趙氏走一條道,根本不可能勸回來。但魏氏,自魏獻子死後,魏簡子和魏曼多兩代人都是我一手扶持庇護的,知、魏兩家的關係不亞於趙氏。”

知躒冷笑道:“而且這兩個月裡。趙氏在大殺四方,你以爲爲父只是幹看着,什麼都沒做?趙氏能許諾的,我也能給,而且還能立刻兌現!”

……

魏駒帶着信件進入安邑魏氏宮室時,他父親魏侈剛結束與客人的會面,正穿上厚重的牛皮甲。要開始每日必做的劍術訓練:魏氏子孫繼承了魏犨,魏舒等祖先的風格,人人知兵、尚武且彪悍。

當然,同樣繼承下來的,還有隱藏在憨厚外表下的那份野心和熱切。

魏侈是六卿裡資歷較小的人,一向親附知氏、趙氏,不顯山不露水,只有魏駒才知道,自家父親心思是挺深沉。

“父親,這便是趙氏遞送來的信件,請過目。”魏駒恭敬地將信獻上,然後望着自家父親的表情。

魏侈揭去印泥,展開藤紙,那雙黑眼來回掃視,薄脣露出了一抹微笑,卻什麼話都沒說。

魏駒有些急躁了,他殷切地說道:“父親,信中都寫了些什麼?”

魏侈將信又掃了一遍,“信是以趙中軍佐名義寫的,裡面說範吉射已死,趙氏替魏氏報了先祖被辱之仇,希望魏氏能加入到對範、中行的戰爭裡,戰後範氏的河東領地,盡數歸魏所有!”

“果然如此!”魏駒拊掌喊出了聲,隨後欣喜地說道:“父親,事不宜遲,不如速速發兵攻取範氏的河東諸縣!若晚了,就像廟宇祭祀去遲的人一樣,分不到祭肉了!”

魏侈卻不置可否,他在腕上繫着布條收袖,瞥了兒子一眼道:“不要忙着做決定,你先說說,太行以東形勢如何?”

魏駒頗有些興奮地敘述道:“趙氏已經贏得了決戰的勝利,摧毀了範與中行的主力,現下正準備攻打朝歌。範氏幾乎全滅,中行氏的兵也已經打光了,柏人離朝歌足足有四百里之遙,就算中行氏徵召新兵,也需要月餘時間來集結,再加以訓練,開拔到朝歌秋收都結束了。“

“也就是說,朝歌現在十分空虛,倘若昊天眷顧,趙氏很可能趕在中行援軍到來前拿下朝歌城!我魏氏此時再不動手,等到那時就來不及了!”

魏侈搖了搖頭:“我去過朝歌,沒人能輕易攻陷那座堅城。”

“六百年前,周武王和太公望做到了!”

魏侈道:“其一,他趙無恤雖然號稱戰無不勝,卻不是武王和太公。其二,那時候朝歌還沒城牆,可現在卻有。駒,你沒打過攻城戰,所以你不明白。攻城,是不得已而爲之,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對付朝歌這種千丈萬戶大城,集結兵員,製造櫓盾衝車,準備攻城的所有器具,起碼得三旬。堆築攻城的土山。起碼又得三旬,接下來填平護城河,圍城短則三月,長則數年。”

“如果將領沒這耐心,難以擬製焦躁情緒,命令士兵象螞蟻一樣爬牆攻城,就算士兵死傷三分之一。而城池卻依然攻不下來,這就是攻城帶來的災難。別看趙氏如今佔了優勢。但他們在野戰裡贏得的戰爭,很可能會在朝歌輸得一乾二淨!”

魏駒覺得父親說的有些道理,卻太過保守了,他強辯道:“但範氏的確失去了抵抗的能耐,這是假不了的。若父親同意,我願親自領軍一萬,攻略與安邑相距百餘里的範氏河東諸縣:範縣,郇縣,櫟縣。待我自範氏手中拿下這三縣後。便能將魏氏的安邑領地擴大一倍!那將是魏氏從未有過的財富與榮耀!”

魏侈沉吟片刻後道:“趙氏的這份許諾的確很誘人,但歸根結底,還是得魏氏自己用劍戈去爭取,範氏的這三縣領地依然能徵召五六千兵卒,想要一口吃下,不容易啊……更何況,這越過了執政和國君。他們不可能坐視不管。”

“話雖如此,豈能一點代價和危險都不付出,就得到利益?”

魏侈笑道:“你說的不錯,做大事就要有這種覺悟,但眼前恰恰有人送來了一個機會,不用付出任何代價。不用死一兵一卒,便能得到好處。”

魏駒瞪大了眼,突然明白了一向親趙的父親爲何如此反覆:“莫非是剛纔的知氏使者對父親說了什麼?”

“不錯,知伯勸我和他,和國君站在一起,不要加入趙氏的行列裡……”

“知伯莫非打算助陣範、中行?範氏可是我魏氏的大敵!”

魏侈道:“範吉射既死,範氏其實已經亡了。新任的家主範皋夷願意爲範鞅做過的事謝罪,並願意割讓郇、櫟兩縣作爲補償。”

“小子總覺得,知伯不可信。”

“趙無恤也不可信,他也許是在用利益騙你,再通過你騙魏氏捲入戰爭的火宅裡。”

“但趙無恤他與我約爲兄弟,而且有求於我,有求於魏氏。沒開戰時,我與他一起打獵,一起飲酒宴饗,他稱我爲兄長,他……”

魏侈大笑:“駒,我看你是被趙氏的勝利衝昏了頭腦,若他講的是真話,爲何單獨隱瞞了趙孟戰死的消息?”

……

魏駒愕然:“趙卿,戰死了!?”

“這是知氏傳來的消息,雖不知真假,但趙孟似乎真出了事,下宮的傅叟和趙伯魯正匆匆撤離,國君要責難趙氏不守禮法,擅自與二卿開戰之罪,上軍司馬籍秦已經帶着半軍國人東去問罪了。”

魏駒出了一身冷汗:“若真如此,趙氏的勝利便不值一提了,趙無恤想以魯國執政身份迴歸晉國爲卿,這種事情……”

“這種事情,除了已經徹底捲入戰火,緊跟趙氏腳步的韓氏,其餘諸卿,包括國君,包括我魏氏都沒人能接受。總之,不要輕信所謂的兄弟之稱,年輕人的心裡滿是熱血,誰能料到這背後的陰謀詭計?當年你的曾祖父魏獻子和欒盈也是親如兄弟,可當形勢所迫時,還不是得對欒氏下狠手,我魏氏的曲沃大縣,就是這麼來的!”

魏駒稍稍冷靜了下來,“父親的意思是,魏氏要像欒氏之亂一樣反覆?”

“並不是反覆!”

魏侈對兒子語重心長地說道:“你要牢牢記住,你不是爲趙無恤跑腿的,而是爲魏氏牟利的!在我看來,趙氏這幾個月的冒進其實是在無視晉國的規矩玩火,玩火者常**;而知伯則自詡擅長上善若水之術,他憋着勁與趙氏爲敵,其實也是在褻水,善泳者常溺於水。”

“水火不相容,但究竟鹿死誰手,就連我也看不透。無論水火,我哪一方都不想踏進去……不過比起烈火,水在沒沸騰時尚能短暫涉入,就暫且拿着知氏的好處,跟國君站在一條線上,靜觀其變吧,魏氏,只會站到必勝者一邊!”

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339章 中都的燈滅了第1017章 馮翊第79章 新絳南市第1100章 杞人憂天第442章 天逐第510章 宋朝之美第317章 十月之交(上)第3章 沒車的男人傷不起第7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74章 射你一眼第978章 秦騎趙騎第743章 想跑?第1120章 人生不滿百第464章 趙卿歸6來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704章 葉公子高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714章 衛侯蒯聵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45章 兄弟鬩牆第725章 韓氏之敗第860章 古史辯第1024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上)第850章 臥榻之側第15章 君子六藝第919章 日出東南隅第1081章 肯爲君王捲土來?第217章 秋日之陽(二)第875章 虎牢關(下)第484章 我有嘉賓第478章 晏子遺書第836章 復辟第545 師徒、父子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第681章 孔子在宋第1039章 和氏璧第163章 常山臨代第128章 竊國大盜第1019章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第334章 脣亡齒寒第915章 叔于田第786章 人必有一死(第三卷完)第424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721章 他就是傳奇第1028章 王孫歸不歸?(上)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181章 董安於(上)第501章 百里而趨利者第675章 逐君側之惡臣(上)第770章 死於此!第812章 大國上卿(中)第56章 “民主制度”第424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81章 收之桑榆第18章 趙氏公議第8章 挾強弓兮射白鹿第352章 將治魯第83章 雨我公田第1032章 朝天子(下)第702章 蒼茫世變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238章 大車檻檻第166章 成窯成瓷第741章 走向共和 下第941章 他死了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785章 家人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1088章 王侯盡北望(上)第1066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下)第194章 醫扁鵲第234章 行人聘問第612章 我的兄弟姐妹(下)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駒!第771章 永不倒下的林第112章 少虡煌煌 上第495章 墮四都!第380章 南子的消息第558章 永以爲好也第819章 無爲有爲(上)第892章 過河卒第974章 欲窮千里目第1190章 惟郢路之遼遠兮第369章 千金市馬骨第134章 寤寐求之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313章 其命維新(下)第385章 賜爾玈弓第775章 獅子大開口(上)第625章 季嬴的秘密第49章 有女如雲第752章 汶水滔滔第292章 授土賜民第903章 斧斤以時入山林番外9 阿育王第1076章 一歲一枯榮
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339章 中都的燈滅了第1017章 馮翊第79章 新絳南市第1100章 杞人憂天第442章 天逐第510章 宋朝之美第317章 十月之交(上)第3章 沒車的男人傷不起第7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74章 射你一眼第978章 秦騎趙騎第743章 想跑?第1120章 人生不滿百第464章 趙卿歸6來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704章 葉公子高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714章 衛侯蒯聵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45章 兄弟鬩牆第725章 韓氏之敗第860章 古史辯第1024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上)第850章 臥榻之側第15章 君子六藝第919章 日出東南隅第1081章 肯爲君王捲土來?第217章 秋日之陽(二)第875章 虎牢關(下)第484章 我有嘉賓第478章 晏子遺書第836章 復辟第545 師徒、父子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第681章 孔子在宋第1039章 和氏璧第163章 常山臨代第128章 竊國大盜第1019章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第334章 脣亡齒寒第915章 叔于田第786章 人必有一死(第三卷完)第424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721章 他就是傳奇第1028章 王孫歸不歸?(上)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181章 董安於(上)第501章 百里而趨利者第675章 逐君側之惡臣(上)第770章 死於此!第812章 大國上卿(中)第56章 “民主制度”第424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81章 收之桑榆第18章 趙氏公議第8章 挾強弓兮射白鹿第352章 將治魯第83章 雨我公田第1032章 朝天子(下)第702章 蒼茫世變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238章 大車檻檻第166章 成窯成瓷第741章 走向共和 下第941章 他死了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785章 家人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1088章 王侯盡北望(上)第1066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下)第194章 醫扁鵲第234章 行人聘問第612章 我的兄弟姐妹(下)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駒!第771章 永不倒下的林第112章 少虡煌煌 上第495章 墮四都!第380章 南子的消息第558章 永以爲好也第819章 無爲有爲(上)第892章 過河卒第974章 欲窮千里目第1190章 惟郢路之遼遠兮第369章 千金市馬骨第134章 寤寐求之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313章 其命維新(下)第385章 賜爾玈弓第775章 獅子大開口(上)第625章 季嬴的秘密第49章 有女如雲第752章 汶水滔滔第292章 授土賜民第903章 斧斤以時入山林番外9 阿育王第1076章 一歲一枯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