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突騎

虞喜雙腳牢牢踩着包銅皮的木製馬蹬,兩腿緊夾馬腹,一隻手操縱繮繩,另一隻則手持長矛。

有了馬鐙後,之前他們無法想象的動作都能在馬上做出,比如連續的反身激射,比如這種司寇傳授的“夾矛衝刺”。

他們衝下丘陵後分爲兩部分,一百騎去放箭騷亂敵陣,剩下的三百騎又分爲三排,每排以二十五騎爲單位,組成了四個楔形騎兵方陣,平行靠攏在一起,形成一排筆直的戰列線。多了馬鐙後,輕騎士們更加嫺熟地操縱馬匹,一路小跑着前進,直到接近敵人時才一齊發動衝鋒,這樣可以節省馬力。

虞喜計算着位置,當能夠看清遠處的人影后,他大喊道:“兩百步到了,矛準備!”同時開始衝刺。

“啊嗚嗚嗚嗚嗚!”

他的輔騎再度吹響了號角,原本當馬兒小跑前進時,騎從們的長矛是豎着握的,但開始縱馬加速後,則紛紛將矛放平,變爲平舉狀態。

騎兵們牢牢握緊長矛並用自己的胳膊使勁夾緊,讓矛尖平平指向前方!瞄準那些望着奔馬瞠目結舌的衛國人、宋國人的身後徑直衝了過去!

在樂氏兵推攮下已經鬆散混亂的衛人和宋國叛軍發覺危險來臨,他們轉過身來,匆忙應付這突如其來的衝擊。但防禦已經來不及了,對方速度太快了,像颶風,像閃電!滾滾馬蹄與犀利矛刃瞬息便至!

“殺!”

眨眼間,疾馳如風的騎兵陣列陸續撞到了敵人陣線上,在馬速的加成下,放平的長矛戳透盾牌,戳破甲冑,重重釘到了第一排兵卒身體裡,到處都是青銅與血肉相撞的沉悶聲響,到處都是馬蹄和兵刃衝擊下挑飛的屍體。

這衝擊力應該怎麼形容呢?足以在牆垣上撞開一個洞!

虞喜因爲要指揮呼喊,所以在排在第三排衝擊序列裡。

他牢牢記着騎兵衝鋒的要義,若不能一次衝擊就擊潰敵陣。則前隊橫過,次隊再衝,再不能入,則後隊如之!

前方一片狼藉。摔倒的馬和死去的人遍地都是。他尋找着目標,鎖定在一個披甲的低級軍吏上,直到最後關頭才放平長矛,用它刺穿了穿鑲釘皮甲的敵人胸膛,並將此人高高提離地面。矛杆隨即砰然斷裂。

“萬勝!”

他興奮不已,扔掉了斷裂的長矛,拔出了爲突騎打製新的短兵:鐵殳!縮小了用鐵鑄造的柱狀部分,加長了木柄的鐵殳。

沒錯,從今日起,他們除了弓騎外,又有了一個新的兵種分支:突騎!

“上次在趙丘,吾等連夜趕了近百里路,人乏馬疲,所以效果不佳。今日則不同了,吾等應是百騎走千人,千騎破萬軍的戰場勝負手,不再是純粹的輔助!”

……

這一前一後兩輪衝擊,三百騎兵在一瞬間報銷了兩百餘敵兵,傷和死者一樣多,敵軍的陣線頓時從側面被破開了一個巨大的缺口!

當然,他們也付出了幾十匹馬的代價……

但對於一個主帥來說,這區區損失換來一個戰機,是絕對值得的!

陳定國等的就是這一刻。他鼓動樂氏族兵加速推進,敵軍左翼的防線本就是一個漏水的土壩,在公子辰的指揮下勉力支撐,卻突然從後方被撞開了一個大洞。於是樂氏之兵如滔滔洪水,破壩而入。

宋國叛軍還有些發懵,而衛人們則像被滾水澆灌的螞蟻,開始沒命地逃。陣線崩潰了,只有宋國公子辰的大旗在不斷收攏潰兵,逼迫他們再戰。

虞喜謹記趙無恤交待過的突騎戰法。交鋒之始,便以騎隊輕突敵陣,若是衝不動,則立刻撤出去下馬配合友軍步射,擾亂敵陣後上馬再衝。

但如今一次衝擊便能擊垮敵人陣型,則不論衆寡,長驅直入!

兵敗如山倒,敵雖十萬,亦不能支!

一支箭從他臉龐飛過,分不清是己方的還是敵方的,騎從們在他身邊飛馳,手裡的鐵殳砸向每一個經過的敵人。

趙小司寇早就爲突騎定製了武器,最初準備採用吳越之地流行的吳鉤,還畫出了另一種類似吳鉤的“彎刀”。但青銅鑄造的兵器無法做太長,且在飛速衝擊中劈砍對手,十次有三次兵器會折斷,這代價太大了,無奈之下,便只好將主意打到桃丘日產百餘斤的鐵上了……

桃丘的鐵已經滿足了春耕和夏作,入秋後便開始製作一些粗糙的鐵兵器,主要是殳、錘這些只需要澆鑄即可的,拎在手裡分量足,依靠飛奔的馬速瞄準敵人要害來上一錘,嘖嘖,那滋味……

但騎兵的損失也不小,一位虞喜的部下騎馬從他身邊跑過,軟綿綿地趴在馬脖子上,一枝長矛插進肚腹,從背後穿出。雖然人是沒救了,但當虞喜看見一名敵方軍吏跑過去要拉住那匹馬的繮繩時,卻腦門一熱,再度衝鋒過去,在他那頂皮質頭盔上狠狠敲了一下。

接下來,虞喜的目標不再是那些抱頭鼠竄的小角色,他們在潰軍中已經很深入了,遙遙望見面前是輛戰車,戰車上立着一個臉色蒼白的君子,甲冑漂亮,雕着玄鳥紋,但不知道是熱還是絕望的緣故,銅胄被他捧在手裡,而不是戴在頭上。

虞喜首先想到的是“那紋飾爲何和趙氏旗幟頗似”,第二個念頭是“戰場上戈矛無眼,他的胄爲何要拿在手裡?”

於是他繼續前行,途中策馬撞倒一個弓箭手,將他開弓欲射的手打折,接着繞過那些自顧不暇的侍從,奔到戰車前。

事情發生突然,衆人只見一道紅光衝來,然後就是更加絢爛的紅——鮮血四濺。

虞喜的大紅馬人立起來,他用盡全身力氣,加上馬的慣性,掄起鐵殳敲向對方的臉,將他腦袋砸得腦漿迸裂!

“公子!”

碰撞的衝擊令虞喜肩膀麻痹,他揮出致命一擊後,隨着馬的慣性往前衝了十餘步,但隨即隱約聽見周圍的人全都在大喊大叫。再回頭,一羣人圍在那死者屍身前痛哭不已。公子長公子短的叫個不停,隨後欲過來殺他卻被潰兵阻擋,只能恨恨地朝這邊看了幾眼,折斷幾根箭以誓此仇不報誓不爲人後飛速撤離。

他們走的匆忙。甚至連敵軍左翼的大旗都已被遺忘在爛泥地上,簇擁它的人要麼逃走,要麼死亡。

“了不得,我似乎是殺了個大人物……”虞喜心中竊喜,望着圍攏過來的樂氏兵。僅僅用了兩刻不到,他們便取得了右翼的勝利!

……

隨着己方左翼大旗倒下,遊速的心也彷彿被一支矛砰然擊中。

“竟然……潰敗得如此之快。”

他年紀漸老後腿腳不太好,本來是坐着指揮的,這會卻騰地站了起來,指尖在微微顫抖。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遊速聽說南方吳國的孫武子擅長這點,他平時作戰也常讓對手意想不到,誰料今日卻被突然爆種的騎兵打了個措手不及。

對於自詡爲名將的他來說。本來一切都在運籌帷幄中,卻被對手絕地反殺,這無疑是最羞恥的事情了。

“早知如此,應該再加強下左翼,在騎兵剛出現時就該調派些戰車過去阻攔……”即便阻攔不住,也能達到牽制的目的,左翼也不至於一擊既潰。

但這時候後悔已經來不及了,不僅僅是衛人,連作爲保險的宋國公室叛軍也亂作一團,拼命朝後退卻。也不知道公子辰怎樣了,是死了,是傷了,還是被俘了?

冷靜。冷靜!

遊速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左翼潰敗的大窟窿已經補不上了,只能指望這邊的千餘預備隊頂住幾波進攻,阻止樂氏兵朝這邊合攏,剩下的,就指望另外兩個方向了!

中軍位置戰果喜人。曹軍那些披甲的精銳已經完全喪失了戰鬥力,剩下的向氏兵卒尚在勉強支撐,只需要不到半刻便能被魚麗之陣打穿。但令人詫異的是,他們身後擠得層層疊疊的曹國雜兵卻沒有退卻的意思,似乎是在顧慮着身後的什麼東西,是督軍者?還是趙無恤設下的陷阱?這讓遊速心生警惕,可事到如今卻只能讓中軍繼續硬着頭皮突進。

靠近草澤的右翼則讓人失望,蕭邑兵很頑強的發起一次又一次衝鋒,但在趙氏武卒磐石般的防守下卻無法衝動半步……

那支幾乎全員披甲,不動如山的軍隊,讓遊速平生第一次對對手的練兵之法佩服不已。

“但再堅硬的石頭,也有縫隙,再強的軍隊,也有弱點。”

看得出來,後排的那些趙氏兵遠不如前排,他們中可能有很多沒打過硬仗的新卒,離開魯國遠征至此,意志不會太堅毅,此時若能有一支偏師踵其後……

遊速彷彿看到,磐石被自己一手持銅錘,一手持鑿子狠狠破開!

他擡頭望了望日頭,已經接近巳時,自己佈置下的勝負手,也應該到了吧!

先前遊速之所以認爲趙無恤選錯了戰場,是因爲這孟諸草澤不在樂大心、四公子領地內,亦不在司城樂氏、向氏領地內,雙方都不算主場。這裡人跡罕至,想找一個當地人都不容易,熟知地形者就更少了,但公子辰軍中卻有個老軍頭指出,草澤裡有一條在雨季被湖水淹沒,深秋冬日卻露出來的小道……

而遊速手下,正好有一支擅長草澤作戰的部隊!

十餘年前他剿滅鄭國雈苻之澤的盜寇有功,那兒便成了他的封地,他將部分歸降的盜寇、野人、輕俠安置在沼澤邊,無事漁獵,有事徵發,此次亦在軍中。

於是遊速便心生一計,在正面做出與趙無恤對抗的架勢,卻讓那數百手下跟隨那位老軍吏去尋找那條湖中的隱秘道路。據說一路上遍佈淤泥,周圍有枯黃未萎的蘆葦環繞,在岸上根本看不清裡面的情形,正是一處絕妙的偷襲奇道!

鄭人好用詭計,但遊速今天的戰法卻異常的“正”,因爲他的奇兵早已披星戴月地出發。

左翼潰敗?沒事,只不過是壁虎斷尾,就當是示敵以弱,當衛人和公子辰是棄子了。今日的勝負手,還是得靠奇繞道過去朝趙兵發起偷襲的那一刻!中軍擊潰敵人,再回頭和右翼夾擊趙氏武卒,則勝利可期!

但,離約定的時間已經過了半刻,他們怎麼還不出現?

就在遊速焦急地等待自己的奇兵時,反倒是蕭邑兵卒們後隊後數百步,兩人高的乾枯蘆葦叢裡鑽出了一個個渾身沾滿血污和泥漿的人,他們貓着腰,小心翼翼觀察周圍情況。

隨後扒開蘆葦走出的是他們的頭目,此人身材高大,眸子亮如星辰,他同樣沾了一身的泥和血,手裡拿着短劍,腰間掛着兩個瞠目的頭顱。

“誰能料到,竟在這裡遇到了鄭國的同行,可惜乃公是草澤作戰的行家,也想和我鬥?”

柳下跖在臉上抹了一臉泥,擡頭看了看日頭,咧開一嘴白牙,像極一頭進食未飽的狼。

“大善,正好是與趙子泰約定好的時辰,我還沒遲到!”

第456章 盜跖第645章 大風(2)第415章 這真是減竈計第1087章 季子掛劍處第341章 盜亦有道(上)第837章 運河第534章 蛇蠍美人第867章 謀士馳騁第565章 將墮四都進行到底!第677章 可願來此一會?第266章 侈靡之業第870章 君子安而不忘危第227章 衛國叛晉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第768章 當歸 上第264章 天下之中第143章 欲言又止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130章 射分四耦第291章 焚劵市義第307章 兩小兒辯日第241章 萬夫莫當!第454章 鑄劍爲犁第1118章 封建子弟第550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上)第389章 迴歸的希望番外12 《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下)第874章 虎牢關(上)第721章 他就是傳奇第752章 汶水滔滔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69章 大宗小宗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682章 無恤在鄴第321章 無間道(下)第1051章 擒賊先擒王第175章 有如皎日第657章 大風(14)第166章 成窯成瓷第342章 盜亦有道(中)第762章 降 下第797章 義在東軍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899章 計然策第441章 用人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886章 少樑砲第835章 無私第551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下)第1154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958章 意外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第213章 衆志成城第1116章 對酒當歌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225章 賞不逾時第131章 誰爲陪襯第1217章 獲麟第1186章 此人野望幻滅之際第306章 孔仲尼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808章 趙策第1103章 可憐焦土第925章 《用間篇》第353章 開源節流第358章 世子之位第410章 會師第368章 解救鄧先生第1201章 長安灞上(下)第688章 邯鄲九月(下)第537章 南子的歸宿第495章 墮四都!第1042章 君莫舞第702章 蒼茫世變第688章 邯鄲九月(下)第385章 賜爾玈弓第11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01章 嘉禾重潁第797章 義在東軍第493章 郈邑殺人事件第513章 右翼第49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155章 涅出深山第658章 大風(完)第343章 盜亦有道(下)第551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下)第340章 巫頌(下)第22章 贈我緇衣第1051章 擒賊先擒王第554章 舊制度與大革命第441章 用人第597章 婚姻大事第270章 甄邑攻略(上)第441章 用人
第456章 盜跖第645章 大風(2)第415章 這真是減竈計第1087章 季子掛劍處第341章 盜亦有道(上)第837章 運河第534章 蛇蠍美人第867章 謀士馳騁第565章 將墮四都進行到底!第677章 可願來此一會?第266章 侈靡之業第870章 君子安而不忘危第227章 衛國叛晉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第768章 當歸 上第264章 天下之中第143章 欲言又止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130章 射分四耦第291章 焚劵市義第307章 兩小兒辯日第241章 萬夫莫當!第454章 鑄劍爲犁第1118章 封建子弟第550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上)第389章 迴歸的希望番外12 《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下)第874章 虎牢關(上)第721章 他就是傳奇第752章 汶水滔滔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69章 大宗小宗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682章 無恤在鄴第321章 無間道(下)第1051章 擒賊先擒王第175章 有如皎日第657章 大風(14)第166章 成窯成瓷第342章 盜亦有道(中)第762章 降 下第797章 義在東軍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899章 計然策第441章 用人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886章 少樑砲第835章 無私第551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下)第1154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958章 意外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第213章 衆志成城第1116章 對酒當歌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225章 賞不逾時第131章 誰爲陪襯第1217章 獲麟第1186章 此人野望幻滅之際第306章 孔仲尼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808章 趙策第1103章 可憐焦土第925章 《用間篇》第353章 開源節流第358章 世子之位第410章 會師第368章 解救鄧先生第1201章 長安灞上(下)第688章 邯鄲九月(下)第537章 南子的歸宿第495章 墮四都!第1042章 君莫舞第702章 蒼茫世變第688章 邯鄲九月(下)第385章 賜爾玈弓第11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01章 嘉禾重潁第797章 義在東軍第493章 郈邑殺人事件第513章 右翼第49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155章 涅出深山第658章 大風(完)第343章 盜亦有道(下)第551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下)第340章 巫頌(下)第22章 贈我緇衣第1051章 擒賊先擒王第554章 舊制度與大革命第441章 用人第597章 婚姻大事第270章 甄邑攻略(上)第441章 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