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大風(5)

火光映照在那株大木上,能看到上面的樹皮被剝去,用粘稠的血寫着一排篆字。

“邯鄲授首,範禾身死,二卿已葬送萬人性命,與趙氏爲敵者,亦如是!”

火光也映照得兩名師帥臉上陰晴不定,隨即讓人將這些字盡數抹去,但等他們無功而返後,這場全軍覆沒的遇伏,還有這些觸目驚心的血字,便迅速在範、中行氏的軍營流傳開了。

對於這件事,範吉射自然是氣得七竅生煙,中行寅聽聞失了翟封荼和狄人騎兵,也是破口大罵不已。

大營中普通將士對此事態度差不多,範氏因爲沁水一戰輸得太慘,一路奔逃早已成了驚弓之鳥,如今更是驚懼不安,只覺得除了城池和營壘之內,哪兒都不安全了。

若說昨日午後的鏖戰時,中行氏氣勢正盛,能和趙兵鬥個五五開的話,今夜過後,他們不但損兵折將,而且連範禾的頭顱也未奪回,銳氣已失,一個個有些泄氣。

趙無恤打擊他們士氣的戰術目的,已經達到了。

高強聽說公孫尨的屍體未找到,或許被俘虜,不由爲之惋惜,他憑着一雙慧眼,將營中百態一一看在眼裡。

“這樣下去不行。”

於是高強當即入二卿大帳,獻策道:“軍無常勢,貴鼓其氣,不如大肆宣揚君辱臣死,君辱臣憂之義,調動將士們同仇敵愾的心情,讓士氣恢復,才能與趙氏一戰!”

……

夜色褪去,太陽照常升起,遙遠的地平線上,初起的紅日噴薄着炫目的光芒。趙無恤和麾下衆人也押送着俘虜踏上歸程。

一路上,無恤便頗有興趣地觀察狄人們的相貌,那個帶頭投降的狄人騎吏膀大腰圓身材健壯。一臉的絡腮鬍子,兩隻眼睛也頗大。濃眉,一副相貌堂堂的好漢模樣。

更重要的是,就相貌而言,狄人和晉人其實沒多大區別,只是圓臉比較多。

他暗想道:“白狄果然是其旗號、服色尚白,且習俗頗受華夏影響,比起其他戎狄要開化,故稱白狄。而不是所謂的白種人……”

回營後,趙無恤在營門口進行了一場押送俘虜的儀式,看着範兵和白狄士兵垂頭喪氣地列隊從營外經過,趙、韓聯軍的士卒們頓時士氣大振。

趙無恤向趙鞅報功後,徑直將俘虜的那個狄人騎吏帶到了帳內,他對這個擔任“旅帥”,算是中層軍官的傢伙所知的東西很感興趣。

勝利者坐在鋪着虎皮的坐席上,失敗者則被五花大綁,翟封荼低垂着眼睛,作出一副順從的模樣。

昨夜的鏖戰裡。在翟封荼棄械投降後,他的族衆也紛紛效仿,只有不屬於他這一族的幾夥狄人仍在反抗。自然被輕騎圍住分屍。

翟封荼對失敗並不陌生,他今年也有三十歲了,三十年前,中行氏滅肥國,二十年前,中行氏又滅鼓國,他算是在中行氏統治下長大的第一代白狄人。

他清楚這些晉人的性情和喜好,他們征伐戎狄,感興趣的是土地、人口、兵賦、財富以及勝利者的榮譽。而不在於趕盡殺絕,比起戎狄部落間的仇殺溫和多了。

所以翟封荼此刻拼命開動腦子。暗想自己要如何做才能免除一死。

卻聽趙無恤問道:“你叫什麼名?”

翟封荼一個激靈:“小人乃是鼓城白狄,故以翟爲氏。名封荼。”

“我素問狄人輕死易發,你爲何要投降?”

“上國騎兵遠勝吾等,自知必敗,故而只能投降。”

趙無恤道:“說起投降,我倒是想起了一件事。”

“三十年前,中行穆子出兵伐白狄,包圍了鼓國的都城。鼓國形勢嚴峻,城裡有人偷偷告訴中行吳,說願意投誠,但卻被中行吳拒絕了。他的兒子中行寅不解地詢問:‘這種不用兵卒勞苦攻城就能達到目的的美事,父親爲什麼不幹呢?’不善言辭的中行吳說了一些叔向教他的漂亮話,隨即,居然把鼓國叛徒出賣給鼓國人,讓他們殺死叛徒,並修繕工事……我初聞時很不相信,所以想問問你,可有此事?”

翟封荼嚥了一口唾沫,說道:“有,那時候小人的父親和叔父正好在鼓城中,見證了此事。當時中行氏大軍圍鼓三月,鼓國又有人帶着部屬出來投降,中行穆子吳看了看投降者的部屬,說:‘汝等臉上還沒什麼飢色,還是回去好好守城吧’,再度拒絕投降……”

趙無恤搖了搖頭,當時那些白狄人的表情一定是沮喪而無奈的,之後又過了段時間,鼓國人再次來告:糧食盡了,力也竭了。中行吳這才光明正大地開進城去,期間沒有殺戮一個鼓國人,只是帶着鼓子凱旋迴國。在絳都舉行獻俘儀式後,又把鼓子放了回去,繼續做他的鼓國國君……

以趙無恤想來,中行吳這是在討好鼓國的狄人,爲自己家族在東陽地區的長久統治做準備。當時晉國六卿各有自己的勢力範圍,世代統治,根深蒂固,如趙氏家族對晉陽的苦心經營。因爲六卿都知道,這樣下去,六族難免大打出手。

果然,後來那位鼓君不領情,降而復叛,但鼓國的白狄人卻心念中行穆子的好,心甘情願投靠他,鼓地從此便成了中行氏的領地,雖然華狄混雜,卻沒生出什麼大亂來。

“那麼問題來了,我聽說因爲中行穆子的恩澤,鼓、肥的狄人對他心服口服,將自己視爲中行氏的領民和家臣,願意爲之效勞,可爲何你卻說降就降?”

見翟封荼一臉緊張,趙無恤道:”你放心,我與中行氏已是生死之敵,絕不會效仿中行吳,做出出賣投降者的事情來,我只是想知道,汝等白狄人是怎麼看待中行氏。看待這種君臣關係的。”

翟封荼鬆了口氣,說道:“不錯,因爲中行穆子的餘威。許多白狄部族在爲中行氏效力,但這更多是被迫的。並無外人看起來那麼心甘情願,若非中行氏強大,吾等說不定就叛逃到鮮虞去了!何況白狄之俗,只要有利可得,就不管禮義是否允許,背叛家主,在晉人看來不可容忍,對於吾等狄人而言。卻不算什麼。”

他誠懇地說道:“我不但會捨棄中行氏,還願意爲將軍效勞,還望將軍能放過我的族人。”

趙無恤暗道:“難怪常言道,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暱,不可棄也。夷狄無信,易動難安,的確不可以中原的觀念理解。”

不過他巴不得中行氏內部多一些這樣的人,就算沒有,也可以用手段逼出來。和趙氏一樣。中行氏的軍隊裡也成分雜糅,只需要一點點猜忌之心,就夠瓦解一支軍隊。一個邦國了。

但趙無恤嘴上卻道:“哦?當年中行吳拒降時曾說過他的理由,鼓勵忠臣,懲罰背叛,這是國家的*。如果對投降的人不予獎賞,就是失信;如果給予獎賞,就是獎賞奸惡。狄人中有心懷不滿的人,晉國亦有之。若招納奸降,就是用鼓國的例子來鼓勵家臣懷有二心。若因爲想取下一座城而親暱奸人,那中行氏的損失就太大了……由此看來。我若納降,也要承擔不少風險啊。你且說說看,除了已經殘損近半的部衆。你還能爲我帶來什麼?”

“我觀趙氏之志,不但在擊敗二卿,還在席捲河內、東陽,小人願回鼓地說服白狄各部,一起投靠趙氏……”

想金蟬脫殼?那邊山林密佈,翟封荼若回去,就是鳥飛深林,他上哪尋去?趙無恤心中好笑,搖了搖頭道:“這件事太遠,日後再說不遲,你可有立刻就能爲我效力的事情?”

翟封荼自知脫身之計被趙無恤識破,暗道面前之人雖然年輕,卻是白手起家在魯國混成正卿的人物,自己失策了。

他心虛地低下頭,被趙無恤盯着冷汗直冒。對翟封荼來說,比起自己和族人的性命,對中行氏的那點兒忠誠,是隨時可以擯棄的東西。

思索之後,他終於咬着牙說道:“小人還知道中行氏營寨的虛實,以及他們行軍佈陣的弱點!”

……

在請降後,翟封荼的待遇得到了改善,趙無恤親自來給他鬆綁,還安排案几就坐,讓他將中行氏的虛實一一道來。雖然旁邊還有親衛死死盯着,但翟封荼覺得,這是情況好轉的徵徵兆,至少,自己不會因爲一言不合,而被推出去砍掉腦袋了。

“中行大營背靠共城南牆,其南部防備嚴密,但也有一段超過了城牆,深入到西面的溪流去,因爲有流水阻隔,所以沒有設置太多的兵力,南重而西北輕,這就是中行氏營寨的虛實所在……”

“我記得那些溪流是從百泉一帶流出來的……”趙無恤目光北移,他的關注點不僅是中行氏的營寨,而是整條河流的形勢走向。

聊了一會後,日上三竿,趙無恤便讓翟封荼下去歇息,等到饗食時再帶他去面見趙鞅,陳述中行氏軍陣的弱點。

“下臣一定爲趙氏盡心盡力,從今日起,中行氏便不再是我的舊主,而是我的仇敵!”翟封荼表了一頓誠意後躬身退下,他一走,趙無恤便拍了拍手,讓漆萬將藏於營帳內室的人帶了出來。

卻是個渾身是繃帶和傷口的青年軍吏,正是在伏擊中被一箭擊暈的公孫尨。公孫尨的嘴巴被堵上,此刻看着趙無恤怒目而視,但望向翟封荼離開的方向卻更爲仇視他被帶進營帳時,翟封荼正好在下拜表忠心,被公孫尨撞了個正着。

趙無恤讓人取下公孫尨塞口的布團,含笑說道:“公孫,方纔翟封荼說要降我,你可都聽見了?出了這種背主求活的奸惡之徒,真是二卿的不幸,此戰若是範、中行戰敗,鼓、肥的白狄可得承擔一半責任啊!”

章第467章 中流擊楫第527章 弒君者(下)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742章 暴行第1055章西 西施(上)第1051章 擒賊先擒王第1187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88章 伊尹之志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17章 割圓之法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1023章 令尹之嘆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784章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896章 吳中劍客第1189章 北風其涼第127章 仁哉賢主!第240章 刺客列傳第149章 輕騎夜擊(下)第510章 宋朝之美第314章 名法,義利第1207章 內諸夏而外夷狄第355章 公輸紙第320章 無間道(上)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1080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第59章 首禍者死第479章 孔方兄第1205章 萬里關河第714章 衛侯蒯聵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第85章 中原有菽第534章 蛇蠍美人第947章 第二次反趙同盟第594章 山的那邊是海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157章 周室之亂第271章 甄邑攻略(中)第957章 合縱(下)第369章 千金市馬骨第883章 秦歌一曲(下)第888章 癘瘍之懼第775章 獅子大開口(上)第7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248章 三段射第87章 豆在釜中第1037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下)第760章 活捉第1130章 陟彼岡兮第646章 大風(3)第341章 盜亦有道(上)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823章 碧血丹心第1015章 西岐有鳳,鳴於昆崗第741章 走向共和 下第32章 三裡歸附第925章 《用間篇》第583章 問鼎之志第34章 巡視鄉里第203章 將翱將翔第566章 辯士的風采第1146章 遊牧者的抉擇第699章 不過是場買賣第611章 我的兄弟姐妹(中)第666章 朝歌之圍(下)第889章 禮不伐喪番外5《亞歷山大,去征服另一半世界吧》第813章 大國上卿(下)第878章 趙跨革囊第1084章 死於安樂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813章 大國上卿(下)第552章 豈在多殺傷?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677章 可願來此一會?第569章 譬如北辰第243章 無恤的蛻變第555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1213章 今天下三分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883章 秦歌一曲(下)第122章 不同的路第274章 齊人來攻第631章 爲淵驅魚(下)第47章 心懷愧疚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785章 家人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206章 君子有召第1215章 百無一用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68章 少君魏姬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
章第467章 中流擊楫第527章 弒君者(下)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742章 暴行第1055章西 西施(上)第1051章 擒賊先擒王第1187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88章 伊尹之志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17章 割圓之法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1023章 令尹之嘆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784章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896章 吳中劍客第1189章 北風其涼第127章 仁哉賢主!第240章 刺客列傳第149章 輕騎夜擊(下)第510章 宋朝之美第314章 名法,義利第1207章 內諸夏而外夷狄第355章 公輸紙第320章 無間道(上)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1080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第59章 首禍者死第479章 孔方兄第1205章 萬里關河第714章 衛侯蒯聵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第85章 中原有菽第534章 蛇蠍美人第947章 第二次反趙同盟第594章 山的那邊是海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157章 周室之亂第271章 甄邑攻略(中)第957章 合縱(下)第369章 千金市馬骨第883章 秦歌一曲(下)第888章 癘瘍之懼第775章 獅子大開口(上)第7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248章 三段射第87章 豆在釜中第1037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下)第760章 活捉第1130章 陟彼岡兮第646章 大風(3)第341章 盜亦有道(上)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823章 碧血丹心第1015章 西岐有鳳,鳴於昆崗第741章 走向共和 下第32章 三裡歸附第925章 《用間篇》第583章 問鼎之志第34章 巡視鄉里第203章 將翱將翔第566章 辯士的風采第1146章 遊牧者的抉擇第699章 不過是場買賣第611章 我的兄弟姐妹(中)第666章 朝歌之圍(下)第889章 禮不伐喪番外5《亞歷山大,去征服另一半世界吧》第813章 大國上卿(下)第878章 趙跨革囊第1084章 死於安樂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813章 大國上卿(下)第552章 豈在多殺傷?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677章 可願來此一會?第569章 譬如北辰第243章 無恤的蛻變第555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1213章 今天下三分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883章 秦歌一曲(下)第122章 不同的路第274章 齊人來攻第631章 爲淵驅魚(下)第47章 心懷愧疚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785章 家人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206章 君子有召第1215章 百無一用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68章 少君魏姬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