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

踏上略有些搖晃的小小舫舟時,孔子身形高大,差點沒站穩,還是子貢在旁邊扶了他一下。看

“夫子,小心,要小心啊”端木賜似乎話裡有話,似乎意有所指,也不知是讓孔丘小心趙無恤,還是小心身後的三桓。

子貢有行人之志,但孔丘摸不準他這次究竟是帶來和平的使者,還是宣告戰爭的斥候。子路不放心師長,在身後亦步亦趨,而三桓更不放心孔丘一人決之,也派了個人跟着一起上船。

那人年紀輕輕,二十出頭,是季孫斯的庶長子季孫肥,他倒是沒有乃父的膽怯,而是昂挺胸,頗有不卑不亢的架勢。雖然,對於這個兒子季孫斯並不喜歡,魯人們紛紛傳聞,若他還能生出兒子來,家主之位絕對輪不到季孫肥。

或許是趙無恤有囑咐在先,子貢也未加阻止,將他們帶上了舫舟,登上了在緩緩流淌的濟水中停泊的中翼。

這艘船名曰“濟清”,是用於作戰的,雖然外殼漆了一遍,卻依然能窺見箭矢和劍戈留下的痕跡。登船後孔丘現上面裝飾簡單,雖然明面上沒站多少精卒,可任誰都能看出,那帷幕和船艙中恐怕全是甲士。

趙無恤行事謹慎,這是魯國人的共識。

宴饗的地點在寬敞的甲板,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悠悠揚揚,一曲邶風.匏有苦葉用瑟聲彈奏而出,吸引了衆人注意力。

“匏有苦葉,濟有深涉。深則厲,淺則揭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須我友。”

孔丘無數次聽過這歌謠,也彈奏過無數次,不過在這裡在濟水河上的戰艦上,在兩軍夾河而對,戰局一觸即的地方。聽着它總感覺有些異樣。

瑟聲有些生疏,五音稍稍有些偏離基調,能聽出來,彈奏者水平一般。

當匏有苦葉的最後一個曲調緩緩消逝後。高冠青年才從手裡的瑟上挪開目光,起身朝孔丘行了一禮。

“在夫子面前彈瑟,讓你見笑了。”

幾月未見,趙無恤的外觀沒太大變化:他四肢纖細,肩膀寬闊。?看柔順平直的炭黑頭,比夜還深沉的眼珠,甚至那淺笑也與往日沒什麼不同。他額上那個纖細的鶡冠與他十分般配,乃是軟金製成,鶡尾精巧地鑲嵌其上。

但那氣度和語氣,卻與乃父趙鞅越來越相似,那個虎一般的晉卿啊,現如今也有了如虎如龍的兒子。

孔丘亦與趙無恤見禮,在席上坐下後,詢問道:“不知小司寇邀老朽登舟。是要說什麼?”

趙無恤態度謙和,說出的話卻囂張得不可思議:“無他,只是岸上的魯國三卿皆是鬥屑之輩,不值得我邀他們登船,也只有夫子,纔有資格聽聽我的絃音。”

“小司寇,怎敢這麼說?”季孫肥聽趙無恤言語裡盡是對三桓,對季孫斯的不屑,頓時氣得不行。

“這又是誰?”趙無恤瞥了他一眼。

子貢介紹道:“這是季氏的庶長子肥,字子桓。”

趙無恤亦不屑一顧:“庶長子?這麼說你還不是季氏的世子?既然如此。今日兩位上大夫對話,你在旁看着聽着就行,此處,沒有你說話的份!”

趙無恤言罷。也不理會硬氣話活活被噎喉嚨的季孫肥,重新看向孔丘。

“我早年在晉國時,曾跟隨樂師高學詩、禮、樂,可惜那時候我年紀尚小,頑劣愚鈍,沒能領會到師高的禮樂真諦。甚至連技藝上也生疏已久。握慣了劍的手再摸琴瑟,竟如同僵硬的木頭般難使,難怪子晳(曾點)一直要遠離俗務,只有空靈自由的心,才能彈奏出美妙的曲子,竹林裡的飄渺瑟音,我一直想再聽次。可子晳卻說,夫子纔是全天下最精通樂理樂藝的人,勝過他無數”

季孫肥被趙無恤搶白一通,但他的確不是今天的主角,便看向看了孔子,示意他儘快和趙無恤談條件,不要說這些沒用的廢話。

但孔丘卻也像是沒看到他的眼神似的,竟接着趙無恤的話頭聊開了。

“善哉,小司寇也開始重視禮樂了麼?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但有句話你說錯了,我雖然彈琴、鼓瑟、吹笙、擊磬都比較精通,但我並不是最擅長樂理、樂技的人。?”

“不是麼?自師曠、伯牙、鍾子期之後,就數魯國師襄最擅長奏曲,他可是夫子的老師。我聽說師襄曾因夫子研習數月,演繹了一文王操,精粹微妙之義入於神化,於是師襄子佩服得避席而拜。夫子不僅得其曲,得其數、得其意、得其人、還能得其類,可見領悟樂境之深,難道還不是最擅長樂的人麼?”

孔丘道:“從樂曲裡領悟出文王的心志,這件事可一二不可再。論起樂理,還是周王室主管樂的萇弘大夫最爲精通,至於樂技,還是我在齊國時遇到的那位無名樂師最佳。”

他閉上了眼睛,憶那時聽到的妙音:“我遠遠聽他奏韶樂,那種美達到了如此迷人的地步,以至於我長期沉醉其間,有三個月嘗不出肉的滋味,只可惜,那人行蹤神秘,可遇而不可求也。”

趙無恤笑道:“夫子切勿妄自菲薄,無論如何,詩三百篇,君皆能絃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這已經很了不起了。我又聞夫子曾言,朝問道,夕死可矣,今日難得與夫子相見,故小子想討教一番。”

說罷趙無恤恭敬一拜,再次將手放到了瑟上,孔子亦將手籠在寬袖裡還禮,眯起眼靜待。子貢跪坐在側,連平日裡叫喳喳的子路也安安靜靜,他明白,這是夫子與趙氏君子交流的特殊方式。

聞絃歌,則可知雅意。

方纔那曲極爲應景的匏有苦葉已經道明瞭趙無恤的意思,這邶風是歌詠一位年輕女子對情人耐心等候的心情,被斷章取義用來暗喻等待友人。

葫蘆瓜有苦味葉,濟水邊有深渡口,渡河?不要着急。快點登上這艘小舟,再聽我彈完這一曲。

一曲絃歌盛世悲,兩軍對峙,維繫着無數人的生死、成敗、國運、社稷。在孔丘眼中甚至是周禮命運,卻也耽誤不了他聽趙無恤奏完這曲。

因爲欲則不達。

也因爲,這或許是和平的最後一曲尾音

也只有耐不住性子的季孫肥在旁直跳腳,但這是在趙無恤的地盤上,而且他不由自主地被氣氛影響。只能在心裡狂呼。

“大宗伯,你到底在作甚!”

孔子很喜歡唱歌,聽別人唱歌要是認爲唱得好,就一定請他再唱一遍,然後和着他一起唱,即“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所以聽到好的音樂,歌之不足,他恨不得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但聽趙無恤彈完一曲黃鳥後。他卻坐着一動不動,批評尖銳。

“小司寇的瑟藝的確生疏了,就如一個初學者似的,像是照着曲目彈,顯得生硬,層次把握得不太好。樂的演奏要有層次感,在開始時應是重奏,進入隆重的氣氛後應該趨於和諧,然後進入**,節奏又要明快清晰。抑揚頓挫,悅耳感人。最後戛然而止,餘音嫋嫋,演奏便算完成了。”

孔子沉吟片刻後又道:“至於樂意和心志。黃鳥黃鳥,無集於穀,無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穀。言旋言歸,復我邦族我能聽出小司寇的思鄉之情,但卻總覺得言不由衷。小司寇莫非是下不定決心歸去?”

歸去,歸去,在孔丘看來,若是趙無恤能放下在魯國的不臣之心,歸晉國,他便會對他的所作所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但在魯國,對不起,他的眼中容不下沙子!

孔丘可以容忍一個人私德有虧欠,卻容不下僭越不臣之心!

人無完人,前者還能改之,但後者,則是在與周禮作對,在挖周禮的根基!

趙無恤輕輕撥弄瑟弦:“東國大好山河,如何能輕易割捨?若當年夫子奔齊時接受了齊侯的封地,當麾下有數不清的人都仰仗於你時,能做到說歸魯就歸魯麼?你我間隙已深,多說無益,我還想演繹一曲,還望夫子能耐心聽下。”

“小司寇這次要彈什麼?”

趙無恤偏頭望着河對岸密密麻麻的三桓大軍,說道:“就奏一曲江漢罷”

不待周圍數人有所反應,趙無恤便按照方纔孔子的指點,手重重撥弄,一曲江漢潺潺響起。

“江漢湯湯,武夫洸洸。經營四方,告成於王。四方既平,王國庶定。時靡有爭,王心載寧!”

曾幾何時,三十而立的孔子跟着師襄學樂,在彈奏那曲費事數月來領會的文王操時,他一閉眼,就能順着樂曲感受到作曲者的形象:他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深邃,一心要感化四方,心胸寬大能包容天下,他莫非就是周文王?

現如今,隨着一曲江漢在濟水上的中翼響起,孔子又看到了類似的情形。

他眼裡的青年君子自信而堅定,他的技藝比上一曲嫺熟多了,手下的瑟弦彷彿變成了武夫的兵戈,變成了騎士的馬鞭。也許,這纔是他真正的心聲:武者,戡亂,保大,安民,和財者也,他的志向正是“四方既平,王國庶定;時靡有爭,王心載寧”!

但孔丘也顧不上讚賞這志向,齊家、治國、平天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若他本以爲趙無恤是想乖順地在魯國慢慢苦熬,或者找機會晉國繼承趙氏,那樣的話,二十年後他或許能當個新卿。但現在看來,當說出那句話時,趙無恤便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在魯國取三桓而代之了!

所以最終,孔丘在樂曲裡只聽到了兩個字。

野心!

更何況此子根本不知何爲禮!

他在領地內擅自設立新的官制,以大夫身份主魯盟,侵奪其餘大夫城邑,多次越過魯侯和三桓對外開戰,在宋國還幹出了向吳國太子徵牢九十九的鬧劇!

“現如今,你又在此處奏大雅?”孔丘一張長臉上說不清是憤怒還是震驚,“這可是卿士在廟堂上才能彈奏的雅樂!”

停下,快停下來!

趙無恤也停止了撫瑟,在說出心聲後,他看着孔子,淡淡地說道:“我聽說晉平公無德,強聽濮樂,導致晉國大旱三年。現如今,魯國廟堂早已是陋屋一座,還承受得起這雅樂的旋律麼?”

他一伸手,制止了孔丘說話。

“夫子,你且聽我說完,三桓三分公室、四分公室,季氏以臣逐君,魯昭公奔逃國外,死不能歸鄉;這之後邑宰坐大割據,陽虎以陪臣執國命,爲政者見識淺薄,苛政遍佈全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肉食者鄙,禮樂在朝堂上、在鐘鳴鼎食之家已經崩壞殆盡,是時候在四野復興了。”

“夫子,世卿世祿的時代結束了這大爭之世,能善待民衆,振興邦國者,無論其最初身份是卿、是大夫、還是士,人人皆可登廟堂,立鼎簋,奏雅樂!”

ps:第二章在晚上

第90章 君子有爲第534章 蛇蠍美人第306章 孔仲尼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170章 七月流火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10章 可憐夜半虛前席第1213章 今天下三分第1102章 有嬀之後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1125章 衆人皆醉我獨醒第194章 醫扁鵲第557章 虎第157章 周室之亂第414章 堅壁清野第813章 大國上卿(下)第916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上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第354章 造紙術第188章 暗潮涌動(上)第974章 欲窮千里目第1010章 奴隸制第11章 幸不辱命第442章 天逐第653章 大風(10)第11章 幸不辱命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644章 大風(1)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532章 深夜訪客第7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411章 父子相見第791章 長平之戰(中)第334章 脣亡齒寒第203章 將翱將翔第98章 攪動全局第353章 開源節流第1127章 連騎擊鞠壤第490章 天地君親師第730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58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776章 獅子大開口(下)第49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648章 大風(5)第1069章 黃雀在後第967章 歷史的塵埃第528章 弒君者(終)第436章 醫者心第717章 陳恆的救衛計第537章 南子的歸宿第654章 大風(11)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933章 天災第686章 子見南子第116章 存滅繼絕第1035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上)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第482章 戰和第38章 中門迎客第993章 鳴條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1147章 華夏邊緣第570章 趙卿昔時宴平樂第892章 過河卒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364章 漁翁得利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第470章 醫院第535章 鬼神第1129章 長兄如父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131章 誰爲陪襯第1077章 野火燒不盡第869章 河間攻勢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766章 宥之?殺之?第380章 南子的消息第40章 碩鼠碩鼠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473章發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第162章 狄服騎射第11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344章 夜襲第939章 嘎嘣脆第954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上)第392章 忍第383章 該怪誰?第349章 孔夫子的局(下)第553章 成王敗寇番外7 羋月傳(上)第563章 我能繼之第940章 以鄰爲壑第49章 有女如雲第1127章 連騎擊鞠壤第770章 死於此!第57章 雨夜驚變(上)第198章 山陽遇盜(上)
第90章 君子有爲第534章 蛇蠍美人第306章 孔仲尼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170章 七月流火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10章 可憐夜半虛前席第1213章 今天下三分第1102章 有嬀之後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1125章 衆人皆醉我獨醒第194章 醫扁鵲第557章 虎第157章 周室之亂第414章 堅壁清野第813章 大國上卿(下)第916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上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第354章 造紙術第188章 暗潮涌動(上)第974章 欲窮千里目第1010章 奴隸制第11章 幸不辱命第442章 天逐第653章 大風(10)第11章 幸不辱命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644章 大風(1)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532章 深夜訪客第7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411章 父子相見第791章 長平之戰(中)第334章 脣亡齒寒第203章 將翱將翔第98章 攪動全局第353章 開源節流第1127章 連騎擊鞠壤第490章 天地君親師第730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58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776章 獅子大開口(下)第49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648章 大風(5)第1069章 黃雀在後第967章 歷史的塵埃第528章 弒君者(終)第436章 醫者心第717章 陳恆的救衛計第537章 南子的歸宿第654章 大風(11)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933章 天災第686章 子見南子第116章 存滅繼絕第1035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上)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第482章 戰和第38章 中門迎客第993章 鳴條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1147章 華夏邊緣第570章 趙卿昔時宴平樂第892章 過河卒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364章 漁翁得利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第470章 醫院第535章 鬼神第1129章 長兄如父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131章 誰爲陪襯第1077章 野火燒不盡第869章 河間攻勢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766章 宥之?殺之?第380章 南子的消息第40章 碩鼠碩鼠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473章發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第162章 狄服騎射第11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344章 夜襲第939章 嘎嘣脆第954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上)第392章 忍第383章 該怪誰?第349章 孔夫子的局(下)第553章 成王敗寇番外7 羋月傳(上)第563章 我能繼之第940章 以鄰爲壑第49章 有女如雲第1127章 連騎擊鞠壤第770章 死於此!第57章 雨夜驚變(上)第198章 山陽遇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