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

ps:再推薦一下舍友的書《大涼漢騎》啊,新人新書不容易,求一下收藏,七月在這裡拜謝了。

……

若問當下楚國貴族縣公里誰最蠻橫跋扈,當屬鬥懷……

鬥氏歷史悠久,是楚國第十四代國君若敖的後裔,所以又稱若敖氏,歷史上出了十多個令尹、司馬,乃是楚國第一公族,然而到了楚莊王時,鬥氏因爲謀逆失敗而被誅殺殆盡,只剩下一個庶子因爲與家族走的遠,避開了這場若敖氏之亂,得以延續血食,但領地所剩無幾。

到了五十年前,這個家族傳到了鬥成然(子旗)手中,此人是楚平王棄疾的親信,因爲擁立有功,做了楚國的令尹,但隨即被猜疑心極重的楚平王過河拆橋地殺死,爲了不讓功臣們寒心,又假惺惺地將鬥成然的兩個兒子鬥辛、鬥懷安置在鄖縣,做了縣公……

鄖縣位於江漢平原,楚國都城以東,也就是後世的湖北安陸一帶,這裡本是姬姓隕國,兩百多年前被楚國滅亡。比起郢都來,鄖縣算不上富裕,鬥氏兄弟在此長大,後來縣公斗辛入郢侍奉楚昭王,鬥懷則駐留領地。

吳師破郢時,楚昭王、季羋等王室成員在鍾建、鬥辛等人護送下逃亡雲夢澤,在大澤中遇盜受驚,然後便聽從鬥辛的建議,又跑到了鄖縣,以躲避吳軍的鋒芒。

然而在鄖縣卻依然不安全,夜裡,鬥辛聽見了有聲響,出門一看是弟弟鬥懷帶着族兵全副武裝,包圍了楚昭王的住所。鬥辛大驚之下問他想要幹什麼,當時血氣方剛的鬥懷說自己父親鬥成然忠心耿耿,卻被楚平王殺害,他的邏輯是:”乃父殺我父,我殺其子,以怨報怨,以血償血!“他現在就要殺了楚昭王,爲父親報仇!

鬥辛自然不會讓他如願,訓斥一番,告誡他君王是天,哪怕是再大的委屈也不可以對大王報仇,鬥懷這才憤憤作罷。

今夜的事,楚昭王等人在屋內聽得一清二楚,然而到了一年後吳國退兵,楚王返回郢都,對患難中的忠臣論功行賞時,不但賞了鬥辛,也把鬥懷找來,誇他純孝,讓他做了大夫。

從這時候起,鬥懷對楚昭王的態度就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從憤恨變爲死忠,昭王有命,他無所不從,隨同昭王、司馬出征屢有戰功……

於是在鬥辛死後,楚昭王就讓鬥懷繼承長兄職位,做了鄖公。

昭王死時,鬥懷差點在昭王棺槨前哭死,然而這之後,卻沒人再治得住他了,鬥懷再次變成了刺頭。這個老不休仗着有些戰功,資歷過硬,對於郢都的命令開始陽奉陰違,向都城繳納糧食勞役支支吾吾,還收納流亡,隱匿戶口,爲自己牟利。

過去的楚國舊法,對這些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然而當白公勝主事已以後,卻在《定分令》《算民令》裡,將以上行爲視爲違逆國法!

然而鬥懷跋扈慣了,面對白公勝派來的小吏,他先是阻攔他們不讓進入領地清算戶口,甚至出言不遜讓人痛打一頓扔了出來。

這是對新法的一次劇烈反抗,江漢一帶的貴族們有樣學樣,郢城那些反對變法的王室宗親也等着看白公如何處理。

“倘若縱容鬥懷,變法將胎死腹中!”

面對如此罔顧新法的行爲,白公勝自然不能坐視不管,他一道政令下去,便要鄖公斗懷入郢都問對!

鬥懷也是個暴脾氣,面對左尹府的召喚,他不但不懼,還當即讓人備車:

“去就去,老朽隨先王征戰時,此子還在吳國認賊作父!今日欺瞞令尹做了左尹,苛待公族,我此番倒要去會會他,看他能將老朽怎樣!?”

雖然只有十輛車乘,但鬥懷的氣勢卻好比千軍萬馬,這個火氣上頭敢朝楚王動手的老臣數日後抵達了郢都東門,他無視了左尹府門前必須下車的禁令,徑自馳入府內,馬車橫在轅門的庭院裡,揚起了大片塵土,御者的鞭子抽得啪啪作響。

白公聽到聲音出來一看,頓時面色鐵青,但還是阻止了背後怒髮衝冠的武士熊宜僚,說道:“鄖公,左尹府內,爲何不下車趨行!?”

鬥懷抱着當年楚昭王賜他的鳩杖,昂頭捋須,對年輕小輩白公勝不屑一顧,自傲地說道:“此杖乃是先王所賜,上可見令尹、司馬不拜,下可打王室不肖子孫。”

仗着自己資歷老,地位高,更是江漢縣公之首,鬥懷並不把白公勝和他的新法放在眼裡,而試圖拿出先王來壓他。

白公勝卻不買賬,一提腰間的三尺長劍,冷笑道:“我這也有一把今王所賜的劍,讓我推行新法,殺不尊法紀的亂臣,只是不知是先王的杖硬,還是今王的劍利!”

“豎子敢爾!”連楚王本人見他也得恭恭敬敬的鬥懷,白公勝卻一點沒有尊他畏他的意思,頓時大怒,舉起鳩杖就要去打白公勝。

白公卻退了一步,舉起手,對身後壯如塔樓的勇士道:“鄖公違抗國法,如今又帶人衝撞官署,熊宜僚,將鄖公及其隨從全部擒拿!”

“諾!”熊宜僚是白公勝在郢都南市尋到的勇士,有百人不檔之勇,不但武藝高超,力氣更大得驚人。他幾步上前,就要去拿鬥懷,鄖公的御者見狀不妙,揚起鞭子想驅馬掉頭跑,然而熊宜僚手中大戟揮舞,竟一彎腰,輕鬆將鄖公的馬腿一戟劈了,弄殘一匹,又轉身刺死另一匹,只在脖頸上留下一個大血窟窿,血流如注。

而車上搖搖欲墜的鬥懷,也被熊宜僚大掌按住,不得動單,御者和其他人則被白公勝的侍衛們當場擒獲。

鄖公斗懷這次完全是自視甚高,自投羅網,但白公也不敢貿然傷他性命,只是讓熊宜僚將他提起來,拎到自己面前。

“熊勝,你安敢如此!”

老縣公瞠目掙扎,口中罵聲不絕,他罵白公勝,還罵他的義父伍子胥,罵他的父親太子建,甚至連他祖母蔡女都罵進去了……

白公勝從來就不是一個心胸寬廣之人,被人揭短,他恨得咬牙切齒,但終究忍了下來,一揮手道:“將鄖公收入監牢,待我稟明大王、令尹再行發落!”

“至於鄖縣那邊,立刻派兵卒過去將城邑圍了,僚吏入城,查封府邸,清點田畝、戶口,每一項必須嚴查到底!若有藏匿流亡、瞞報戶口,一定嚴懲不貸!”

他目視親信高赦,在他耳旁低聲囑咐道:“就算沒有,也給我造一些出來,務必達到新法嚴懲的數量,老賊辱我先父,我絕不會輕饒他!”

第30章 鄉中三吏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993章 鳴條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922章 移花接木(上)第604章 我回來了!(上)第51章 殖我田疇(下)第175章 有如皎日第921章 鄰人失火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984章 韓之戰(上)第119章 可爲良配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1213章 今天下三分第1027章 虢鄶之間第207章 聞戰不懼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882章 秦歌一曲(上)第790章 長平之戰(上)第475章 舟師第428章 敢把諸侯拉下馬!第879章 虎狼之師?第622章 更與誰人說?第171章 守燎之人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480 金布律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304章 莫如樹人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322章 亂(上)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256章 趙武卒第159章 心亦憂止第240章 刺客列傳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119章 可爲良配第161章 修我戈矛第884章 匹夫不可奪志也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1085章 徐偃王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599章 夙願第752章 汶水滔滔第1204章 西域列傳第994章 楚王親征第811章 大國上卿(上)第88章 伊尹之志第897章 越有處女第685章 天人之辯第488章 夾谷之會(下)第571章 誰爲定魯第一功?第738章 禮賢下士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834章 石渠第131章 誰爲陪襯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第914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第217章 秋日之陽(二)第267章 馳逐蹴鞠第599章 夙願第728章 天道昭昭第881章 少樑城下第1012章 雖行無道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233章 少而執官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989章 曲沃代翼第7章 車騎之爭第14章 老豺範鞅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816章 秦人第997章 心蕩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163章 常山臨代第881章 少樑城下第1207章 內諸夏而外夷狄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651章 大風(8)第1003章 縱死俠骨香第1040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627章戰爭的序幕第906章 水力第595章 琅琊臺上風雷起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749章 赳赳武夫 下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695章 趙氏包圍網(中)第717章 陳恆的救衛計第810章 戰戰兢兢第238章 大車檻檻第409章 壞消息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1182章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第641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上)
第30章 鄉中三吏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993章 鳴條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922章 移花接木(上)第604章 我回來了!(上)第51章 殖我田疇(下)第175章 有如皎日第921章 鄰人失火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984章 韓之戰(上)第119章 可爲良配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1213章 今天下三分第1027章 虢鄶之間第207章 聞戰不懼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882章 秦歌一曲(上)第790章 長平之戰(上)第475章 舟師第428章 敢把諸侯拉下馬!第879章 虎狼之師?第622章 更與誰人說?第171章 守燎之人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480 金布律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304章 莫如樹人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322章 亂(上)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256章 趙武卒第159章 心亦憂止第240章 刺客列傳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119章 可爲良配第161章 修我戈矛第884章 匹夫不可奪志也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1085章 徐偃王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599章 夙願第752章 汶水滔滔第1204章 西域列傳第994章 楚王親征第811章 大國上卿(上)第88章 伊尹之志第897章 越有處女第685章 天人之辯第488章 夾谷之會(下)第571章 誰爲定魯第一功?第738章 禮賢下士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834章 石渠第131章 誰爲陪襯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第914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第217章 秋日之陽(二)第267章 馳逐蹴鞠第599章 夙願第728章 天道昭昭第881章 少樑城下第1012章 雖行無道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233章 少而執官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989章 曲沃代翼第7章 車騎之爭第14章 老豺範鞅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816章 秦人第997章 心蕩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163章 常山臨代第881章 少樑城下第1207章 內諸夏而外夷狄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651章 大風(8)第1003章 縱死俠骨香第1040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627章戰爭的序幕第906章 水力第595章 琅琊臺上風雷起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749章 赳赳武夫 下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695章 趙氏包圍網(中)第717章 陳恆的救衛計第810章 戰戰兢兢第238章 大車檻檻第409章 壞消息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1182章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第641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