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醫者心

ps:推薦一本書《妖孽學霸》,比較不錯的都市文,明天更新在下午。

“恩,這宋國送來的麻黃不錯,看得出是靈子用心挑選過的。“

魯侯宋九年,充滿戰爭和死亡的十一月疏忽而過,等到秦邑疫情蔓延得到緩解,人心初安時,十二月也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一。

趙無恤讓人騰出邑寺一角,讓扁鵲進行調配藥物的醫館內,扁鵲揹着手,笑吟吟地看着剛從宋國快馬傳車送來的藥材。站在他身後的有大弟子子陽,還有傷寒病症初愈,也來幫忙煎藥的子越,最後是縮着手尷尬地跪在一旁的子豹。”子豹,你也不必來求我,爲醫者,縱有醫術,若無救人爲先的醫德亦不可爲良醫,你走罷,自從以後,爲師身邊再無你容身之地!“

扁鵲毫不留情,子豹爲自己在疫病最嚴重時的退縮付出了代價,他跪拜稽首,然後擦着淚失魂落魄地走了。

醫扁鵲卻顧不上理會這位被驅逐的弟子,他依然忙碌在醫治傷寒的第一線,每天忙碌不已。預防喝的桂枝湯還好說,統一調配即可,但治療用的麻黃湯卻要麻煩些,得根據發病的不同症狀微調。

扁鵲的語速極快:”麻黃湯,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杏仁七十枚去皮尖,甘草一兩炙之,加水入陶釜煎之,去渣後溫服。“

他又強調道:”麻黃熱性,唯冬時正傷寒無汗者用之,若春夏則不可輕用,服之必發斑發黃,如服者,要加涼性的石膏,知母,黃苓……”

“夫子大可不必擔憂,不用等到明年開春,秦邑的傷寒一定能消除!”來者卻是趙無恤。這些天,他每天來拜訪扁鵲,都會帶來一個或幾個好消息。

在經歷了十來天緊張和人心惶惶,在付出了百餘邑民、趙兵。還有兩三百齊人俘虜的生命後,傷寒的傳播已經得到了遏制。

事實證明,趙無恤的各種舉措在防止傷寒傳播上是行之有效的,秦邑、兵營裡沒有再出現傷寒患者,而俘虜營裡的患者和隔離區內的死亡人數也在不斷減少。

桂枝。麻黃,葛根等等藥材湯飲,是扁鵲和弟子們經過長期的鑽研和實驗,配置出預防傷寒,乃至於緩解症狀的藥方。就是治療時間較長,用藥量較大,整個秦邑的府庫翻得底朝天,也不夠一半。

於是趙無恤在徵調西魯各邑的藥庫的同時,甚至還寫信向曲阜的孔丘,曹國的曹伯。乃至於宋國的司城樂氏請求藥物支援。

以上幾處基本都得到了好的反饋:魯侯近來十分信任,據說有望登上大宗伯之位的孔丘是第一個迴應的人。雖然他已經聽聞趙氏接納了陽虎,但一來時間尚短不知真假,二來信息傳播有誤,他還以爲是“俘獲”。所以在積極勸說魯侯打開公宮私庫支援西魯贏取民心外,還請趙無恤儘快將陽虎送到曲阜正法。

曹伯被衛國王孫賈擊敗,灰溜溜退回了洮邑,最後還得靠郵無正解圍,感覺顏面大失。但他依舊想要笙竇邑和雷澤-歷山以南的土地,所以曹國那邊除了子貢東拼西湊地買了一些藥材外。曹國也有提供,還派了不少疾醫過來。

更讓趙無恤欣慰的還有宋國處,宋伯因爲與衛國尚且存在的姻親關係,以及樂大心、五公子等人的讒言。竟然拒絕支援,但也未阻止卿大夫們自發的支持。

畢竟在鄰國遭遇疫病災荒時,向其伸出援助之手本就是諸夏邦國的一項優良傳統,所以纔有晉惠公時晉國大飢,秦國運粟米支援的“泛舟之役”。當年宋國遇到了大火,晉國甚至還主持諸侯開會。調撥人力物力加以救助。

於是在南子的幫助下,樂靈子的主持下,司城樂氏也將商丘幾乎所有醫館的藥材抽調一空,送到秦邑處,解了趙無恤的燃眉之急,他更有信心在這個月內讓傷寒在控制的幾個邑里絕跡了!

……

一包又一包用劣質麻紙包裹的藥材被裝上輜車,分別運往邑中的散藥棚,還有兵營、戰俘營、隔離區那邊去了,這是紙張一個新穎的用途。

扁鵲也坐到了一輛裝了一半藥材的輜車上,笑吟吟地說道:“趙小君子也不用每日都來吹捧老朽,你的防治之法纔是救了千戶萬戶的好法子,我的麻黃湯,只是把已經被大小司命看中的人牽回來罷了。”

這麼直白地說自己能活死人白骨真的好麼?趙無恤知道扁鵲平日也是個喜歡調笑小輩的老不修,但他還是恭恭敬敬的,對這位不顧勞頓,每日奮戰在防疫第一線的醫家祖宗,再怎麼尊崇都不爲過。

扁鵲這幾日累得夠嗆,此番回邑,還是被趙無恤和他的幾名弟子強行勸回來的,扁鵲若是倒了,那整個秦邑的希望也就暗淡下去了。

最後,趙無恤依然舊話重提,代表趙鞅挽留醫扁鵲。

此番治癒秦邑後,醫扁鵲就要離開趙氏,繼續他的遊歷去了,他去意已決,趙鞅苦勸也無法阻止其成行。

面對趙無恤的挽留,醫扁鵲收起了調笑,微微搖頭道:”上古之時,民有疾,而未知藥石,神農氏始嚐遍百草滋味,察其寒、溫、平、熱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義,嘗一日而遇七十毒,以醫術神而化之,遂用文字記下藥性以療萬民,而醫道自此始矣。“

“靈鵲兆喜,故名扁鵲,扁鵲不是一個人,而是世代相傳的名號,傳聞就是從神農氏時流傳下來的。故老朽想學醫者之祖神農氏,遊歷天下,察盡萬病。”

趙無恤肅然起敬,但心裡也隱隱有些不安,神農嘗百草而死於毒,扁鵲他會不會……

但這位老醫者卻沒有這方面的擔心,他已經沉浸進自己的事業裡去了。”魯昭公十九年(公元前5年)冬,鄭國大疫。當時老朽就在那兒,傷寒流行,鄭國大夫數人染病夭昏而死,民衆流離死於道者數不勝數,其苦楚、絕望,我知之。方今天下。類似的情形遍佈四海,天生烝民,還在等着老朽去扶救,怎麼在安逸的宮室裡枯坐?”

趙無恤不再勸了。他勸不住這份流傳數代”扁鵲“的理想。在歷史上的春秋末期,無數這樣的先賢智者,老子、扁鵲、孔子,他們流亡,他們行走。走過苦難的土地。或在大時代裡思索終極問題,或在考慮社會的維繫之道,亦或是用自己的醫術來治癒天下,最終造就了華夏文明的一部分內核。

但也不能讓扁鵲就這麼走了。

“可小子還有許多東西要跟夫子學。”

醫扁鵲哈哈大笑:“靈子要和我學醫術,你又能和我學什麼?治國之法麼?”

“然!”趙無恤大聲說道。

“我正是要和夫子學醫者心,以治天下疾!”

扁鵲撫須的手停了,他那兩名伺候在側的弟子也面面相覷,然後看向趙無恤的目光充滿了佩服。

學醫者心,以治天下疾,此言擲地有聲。卻不是任何人都有資格說的,但從無恤口中說出,卻沒有太多違和感。

扁鵲張口欲言數次,最後仰天嘆息:“善,好大的口氣,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這果然是趙小君子的壯志,西魯的萬民有福了!其實就老朽親眼所見,這算是中原最好的地方了,有刑法秩序約束。輕徭薄賦,民衆有葛麻之暖,有粟麥之飽,連肆虐多年的盜賊都被掃清了。雖然大戰後百廢待興。傷寒流行,但來年春天,小君子定然能將此地治理爲又一處樂土。所以,老朽何必留在此地?還是去更需要我的地方去罷!“

無恤誠懇地請求道:”夫子執意要走,小子不敢強留。可既然傳說中,神農氏曾用文字記下藥性以療萬民。而醫道自此始,那夫子此番在下宮鑽研細蠱致病說,又在這場西魯傷寒中開出了治病良方。可否將傷寒的原理、防疫、治療之法書於竹簡與紙張上交予無恤和靈子?也好讓世間醫者修習,讓以後傷寒疫症不再使千室滅門,這份效果,可不比夫子走遍九州要差!“

扁鵲思索片刻後撫掌同意:”然,這是個極好的主意,待秦邑疫病絕跡後,我便花些時間,寫一份醫書出來,將副本留給小君子和靈子,簡本傳給與我一同治疫的疾醫們,就叫……“他開始思索起醫書的名字來。

無恤道:”就叫《傷寒雜病論》何如?“”可!如此一來,除了傷寒外,其他溫病也可以敘述一番。“

兩人商量妥當後,扁鵲便催着御者啓程了,這會他休息了一天,心裡記掛着患者,所以又要馬不停蹄地去巡查隔離區。

走之前,他又感慨道:”‘扁鵲’之號,非有醫者仁心,不避苦寒辛勞者不能任之,我有弟子數名,子豹好逸惡勞,已經不能繼承此業。而靈子是女子,遲早要與你成婚,也不可能。悲呼,也不知老朽百年之後,還能否有人繼承此業?”

看着這位老醫者,如今秦邑的“昊天使者”遠去,無恤回頭,卻看到被他遺棄的徒弟子豹有些低落的站在身後。

……

子豹的醫術是有的,卻沒有扁鵲和其他弟子那般奮不顧身治療萬民的仁心和勇氣。趙無恤雖然敬佩扁鵲,卻也不指望人人有那種道德典範,子豹雖然德行不過關,但趙氏如今急需人才,尤其是醫術上的人才,在晉國下宮,或者在西魯作爲扁鵲的替代品,當一個專門負責趙氏貴族生命安全的醫官是沒什麼問題的。

至於能下到基層救治民衆的人,趙無恤覺得自己還得使些手段,再留下一名扁鵲的弟子,子陽恐怕留不住,但子越恰恰是魯國須句人,或許有機會。

子豹知道自己不愁出路,本來以後再不用和醫扁鵲周遊列國,去受盡苦楚,子豹覺得自己應該高興纔是,在西魯充當醫官之首,自有大量俸祿,但不知爲何,他心裡卻空落落的……此刻,卻聽趙無恤對他說道:”餘還有一事要告知你,之前陽虎患病,不是交予你來救治的麼?“

“唯!”

子豹一個激靈,那也是一件蹊蹺事,那日在大帳中,趙無恤突然宣佈陽虎染上了疫病,不由分說將他塞給了子豹,讓他專門找一處隔離的民居治療。

可子豹卻一眼就知道,陽虎健康得很,根本就沒病啊,這該怎麼治療!

莫非,莫非是在暗示,要他給陽虎配置一杯鴆酒?

但似乎也不是,陽虎被隔離後依然好吃好喝的,只是從外人的視線裡消失了而已。昨夜趙卿還和趙小司寇來與他商談事情,很晚才離開,期間還屏蔽了子豹,他也是一夜未見陽虎了,不知現在如何了?

趙無恤下一句話讓子豹魂飛魄散,汗水從額頭潺潺流下。

“就在昨夜,陽虎患病死了,日後若有人問起,你就告知他們,是你親眼看見陽虎治療無果,死於傷寒的,可明白了!?”(。)

第1113章 侯非侯,王非王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658章 大風(完)第861章 中山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135章 大射儀(上)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7章 車騎之爭第410章 會師第340章 巫頌(下)第1067章 可勝者,攻也第998章 眉間赤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704章 葉公子高第446章 折衝樽俎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35章 豎子敢爾!第673章 盡棄前嫌?第989章 曲沃代翼第545 師徒、父子第200章 爲君前驅第120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869章 河間攻勢第902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614章 日月當空第1049章 ”禁酒時代“第316章 公輸第765章 公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286章 “戰國時代”第766章 宥之?殺之?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168章 有女同車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1102章 有嬀之後第926章 兵家第588章 神靈的居所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1209章 非戰之罪第598章 出乎意料的人選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1132章 東郭先生與狼第839章 徐國第579章 孔門的分裂第705章 試探第42章 勢將去汝!第863章 魏韓第890章 人爲刀俎第855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601章 阿姊(下)第二卷完第835章 無私第988章 叛國罪第216章 秋日之陽(一)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184章 驟然生變(下)第26章 猛士歸心第832章 桃之夭夭(中)第900章 損有餘而補不足第726章 山不過來,我便過去!第341章 盜亦有道(上)第1061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968章 大盜與王孫第一謀臣第第470章 醫院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696章 趙氏包圍網(下)第178章 損己利人第958章 意外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1053章 麟之趾第490章 天地君親師第771章 永不倒下的林第377章 夷夏之辯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1010章 奴隸制第995章 叔侄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775章 獅子大開口(上)第61章 姍姍來遲第1156章 王的盛宴第834章 石渠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398章 分崩離析第1204章 西域列傳第210章 善用兵者第195章 三日將寤第80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961章 趙無恤之心(上)第1186章 此人野望幻滅之際第1178章 鳩佔鵲巢第1037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下)第27章 遠送於野第391章 趙鞅出征第595章 琅琊臺上風雷起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482章 戰和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
第1113章 侯非侯,王非王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658章 大風(完)第861章 中山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135章 大射儀(上)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7章 車騎之爭第410章 會師第340章 巫頌(下)第1067章 可勝者,攻也第998章 眉間赤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704章 葉公子高第446章 折衝樽俎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35章 豎子敢爾!第673章 盡棄前嫌?第989章 曲沃代翼第545 師徒、父子第200章 爲君前驅第120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869章 河間攻勢第902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614章 日月當空第1049章 ”禁酒時代“第316章 公輸第765章 公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286章 “戰國時代”第766章 宥之?殺之?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168章 有女同車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1102章 有嬀之後第926章 兵家第588章 神靈的居所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1209章 非戰之罪第598章 出乎意料的人選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1132章 東郭先生與狼第839章 徐國第579章 孔門的分裂第705章 試探第42章 勢將去汝!第863章 魏韓第890章 人爲刀俎第855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601章 阿姊(下)第二卷完第835章 無私第988章 叛國罪第216章 秋日之陽(一)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184章 驟然生變(下)第26章 猛士歸心第832章 桃之夭夭(中)第900章 損有餘而補不足第726章 山不過來,我便過去!第341章 盜亦有道(上)第1061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968章 大盜與王孫第一謀臣第第470章 醫院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696章 趙氏包圍網(下)第178章 損己利人第958章 意外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1053章 麟之趾第490章 天地君親師第771章 永不倒下的林第377章 夷夏之辯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1010章 奴隸制第995章 叔侄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775章 獅子大開口(上)第61章 姍姍來遲第1156章 王的盛宴第834章 石渠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398章 分崩離析第1204章 西域列傳第210章 善用兵者第195章 三日將寤第80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961章 趙無恤之心(上)第1186章 此人野望幻滅之際第1178章 鳩佔鵲巢第1037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下)第27章 遠送於野第391章 趙鞅出征第595章 琅琊臺上風雷起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482章 戰和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