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7章 華夏邊緣

“佳,你既然已經知道了何爲遊牧,那你可知道,何爲華夏?”

這個問題難不倒趙佳,知道自己是誰,屬於何等族別,是趙氏子弟在未央宮裡的必修課。趙佳當年男扮女裝,跟着趙恆、趙周等人可沒少在泮宮中聽講,那些由趙無恤親自敲定的公子教材,帶着濃重的民族主義情節,趙佳的人生觀受其影響,這纔有了拒絕中山國求婚的劇烈舉動。

此時此刻,兄長似乎成了考校她的夫子,趙佳便揚起下巴,驕傲地說道:“夏,中國之人也。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那華夏有邊緣麼?”

對於兄長拋出的新問題,趙佳皺起了眉,這個問題,鄴城泮宮裡的夫子可沒教過,她只能根據自己這二十年的人生經歷,有些遲疑地說道:”自然是有的。“

“那邊緣應該在哪?”趙無恤不放過她,問題接踵而至。

“九州之疆界,便是華夏之邊緣,北到雁門、西至隴山、南至吳楚、東臨大海。”趙佳這下篤定地說道。

趙侯笑了笑:“對,也不完全對。”

華夏有邊緣麼?趙無恤也曾問過自己這個問題,來到這個時代後,答案已經確鑿無疑:有。

但這個邊緣,依然處於一個變動的不穩定狀態,或者說直到他所處的春秋季世,一個跨越了國別的諸夏共同體纔剛剛形成。

以下的談話,說出來有些打擊趙佳的三觀,但句句都是趙無恤的肺腑之言,不知不覺間,他對這個能征善戰的妹妹竟寄予了厚望,或許她纔是能替自己鎮住北方的那個人選。

“在****和宗周時代,華夏與戎狄蠻夷之間是極度模糊不清的,所以世人才會說,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禹興於西羌,西夷之人也。”

“在自詡爲中央之國的殷商眼裡,周人也是落後的西戎,與周相親的姜姓四望,更是野蠻的羌方。等周人奪了大邑商江山,卻又自稱‘我夏’,認爲自己纔是夏后氏的繼承者,東方的殷商親族反倒被打上了夷人的標籤,淪爲屬民……”

那是嬴姓趙氏的祖先混得很慘的一段時期,趙佳也常常聽聞,所以對周室半分好感都沒有,此刻溫故知新,她點頭不已,無論她多大年歲,只要跟在兄長身邊,總是學到許多未曾想到的知識。

趙無恤繼續講述華夏是如何形成的,殷周兩代成熟的農耕文明和承上啓下的禮樂冠帶制度,讓他們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就像是兩個發光法發熱的點。殷周的移民走到哪,就將這種文化帶到哪,這是華夏形成的基礎。

但直到西周末年,在周朝身居高位的申侯依舊被叫做“申戎”,楚國更是以蠻夷而自居,周室洛陽向南走上一天的路就是陸渾戎,晉國也被戎狄之邦團團包圍。整個中原,諸夏與戎狄蠻夷等各色人**叉分佈,戎狄與諸夏雞犬相聞,彼此通婚,血緣駁雜混淆,那個時候,華夏只是一個由交通線連在一起的骨架,而且搖搖欲墜。

真正讓中原各國凝聚成“華夏”的,還是春秋初期,那次“南蠻與北狄交侵”的大危機。中原的冠帶諸侯爲了對抗來自周圍戎狄部族的威脅,開始聯合在一起,他們擁戴齊國、晉國作爲霸主,替代天子行征伐之權,在不斷的盟會抱團裡,他們的身份被進一步強化,產生了“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暱,不可棄也”的意識。

隨着齊、秦、楚、晉等大國對戎狄邦國的吞併同化,華夏世界正式由點到線到面,覆蓋了九州各地。

到趙無恤所處的時代,戎狄蠻夷在地理空間上已經被徹底邊緣化,隨着中山國的覆滅,鮮虞白狄的定居,整個中原已經被華夏城郭佔據。華夏的北方邊緣,也就推進到代北草原一帶了,後世把這個邊緣地帶稱之爲“農牧分界線”。

“農牧分界線?”趙佳皺起了眉,這是她第一次聽說這個詞,裡面透着奇怪的意味,總感覺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這就像她兄長趙無恤的寫照,領先於時代,卻不得不放慢腳步,來等待這個時代。

趙無恤費心地解釋道:“所謂的農牧分界線,其實並不是一條線,而是一個地帶,一個狹長的區域,從隴西開始,一直到上郡、河套,再到陰山、代郡、燕山、遼東。這處東西長達萬里的地帶,既可以農耕,也可以畜牧。對於在條地域上生存的部族而言,是農耕還是遊牧,只在一念之間。”

想到兄長說過的“農耕還是遊牧決定了能否被華夏兼併”,趙佳恍然大悟,接口道:“兄長的意思是,這條線上的西羌、白狄、林胡、樓煩等部,效仿農耕則可爲華夏所並,效仿遊牧則將成爲難以羈縻的胡虜?”

“不錯,這就是你之前設想的,將各部郡縣而置之,對於已經完全遊牧化的東胡而言,其來如如風,此舉很難實行。但對於在代北一帶半耕半牧的樓煩、林胡、空同諸部來說,卻大有可爲!”

其實趙無恤想要做的,也正是後世千百年來中原和北疆的農耕、遊牧政權一直在做的事情,那就是爭奪這條狹長的農牧混合地帶。

若是中原統一,草原分裂,這條線就會向北推動。比如秦國橫掃六合後,乘着草原上月氏、東胡、匈奴三足鼎立之際,發兵北進,控制了朔方河套地區,修築長城圈地,又建造城邑,移民屯墾,把這裡變成了一片沃土。

然而等到草原統一,中原四分五裂的時候,這條線就會被極大地向南推進。比如漢初時匈奴乘着中原凋敝,一舉奪回河套,把邊緣推回了陰山以南,百年的時間裡,竟讓中間地帶的樓煩、林胡、白羊徹底遊牧,匈奴化……

身爲華夏的伯主,趙無恤的使命當然是要把華夏的邊緣極大地向北推進,更何況他現在面臨的北疆局面,和秦朝類似,甚至比秦還要好上一千倍!

趙國已經獨霸中原,除了秦楚越外,再無敵手。而草原上,唯一一個有大部落潛質的東胡還被趙軍消滅了,趙國騎兵鐵蹄之下,盡是不滿千人的小部落!

這正是把華夏邊緣向北推進到極致的最佳時機!

趙無恤對趙佳坦言道:“我打算在代郡之外,再增加幾個郡,羈縻樓煩、林胡、白羊、空同、陰山諸部,一方面能防禦胡虜,另一方面也能開闢疆土。”

後世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十年後便能開疆闢土至河套。

而到了秦漢時期,在河套一帶的沖積平原上設置郡縣,移民屯墾,開發了大面積的農田,建立起許多城防聚落。漢武帝驅逐匈奴後,也在農牧分界線上置雲中、朔方、五原、定襄、上郡、西河六郡,到了西漢後期,六郡人口驟增至百萬之多!竟成塞上小中原。

趙無恤不相信,以趙國現在的國力,成就竟會比不上趙主父!他更不甘心,中原對塞北的經營要到四百年後才見成效。

這不是一朝一夕能辦成的事情,但趙無恤可以儘早去着手。趙國需要修建城邑,移民屯墾,誘導各部農耕,讓他們放棄去漠南做遊牧者,成爲趙國的編戶齊民,置於趙國騎兵的保護之下。同時開放邊境集市,輸入中原的禮樂飲食,讓這中間地帶上各部落的生活日益接近於華夏。

他還打算讓人散播編造一些“夏后氏子孫北逃,於是纔有了樓煩”。或者“黃帝子孫北遷,成了空同氏和林胡祖先的傳言”。百年之後,以訛傳訛下,讓這些部落恐怕都要自認爲祖先是華夏,而不是異族戎狄了……

先把華夏邊緣向北推進到環境允許的極致,趙無恤才能實行下一步的計劃,談如何徹底解決來自草原的威脅。

想着塞北的新前景,趙佳也心馳神往,說道:“兄長但有差遣,妹定當盡力!”

趙無恤的確有需要她幫上忙的地方。

“戎狄諸部敬畏強者,除了政治上的羈縻和經濟上的籠絡外,吾等還需以武力相威懾,讓諸部視趙如天,不敢生出反抗的念頭,屆時,汝需替我出場,威嚇樓煩!”

“唯!”趙佳聽得激動萬分,只想摩拳擦掌去做兄長的馬前卒了。

一切都在趙無恤的計劃之內,七月一日,就是徵東胡大軍飲至、獻俘、賞功策爵的慶典。

同時,這也是一場囊括了整個中間地帶各部落的大會,近如代郡的樓煩、代、無終、屠何各部,遠至河套地區的空同氏,河南地的白羊、林胡部落,因爲畏懼趙國大勝之威,受到猗頓發錦書“邀請”的各部首領或是親自跑到龍城拜見趙無恤,或是派子侄代勞,沒有誰敢不來。

七月一日,趙無恤將在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裡,在龍城向他們展示中原何等的強大,並號召諸部歸附。

否則,懸在龍城北闕的柳河頭顱就是他們的下場,被犁庭掃穴,亡族滅種的東胡就是他們的下場!

第1062章 棠之戰(上)第1207章 內諸夏而外夷狄第880章 剖胸探心第573章 夷爲郡縣第634章 牧野洋洋(下)求月票!第1163章 大江東去第214章 如霹靂弦驚(上)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10章 可憐夜半虛前席第217章 秋日之陽(二)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905章 平準均輸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第783章 雌虎第651章 大風(8)第414章 堅壁清野第912章 沸鼎(下)第461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857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525章 弒君者(上)第150章 震懾宵小(上)第390章 何去何從第891章 我爲魚肉第1118章 封建子弟第226章 舍爵冊勳第319章 十月之交(下)第515章 勝負手第1040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第394章 圈套第636章 中行第39章 逼門而入第834章 石渠第167章 子貢的抉擇第21章 四子分封第547章 墮郈(下)第515章 勝負手第135章 大射儀(上)第149章 輕騎夜擊 下第1179章 朝鮮第20章 術業專攻第239章 愚公移山第89章 無心插柳第1127章 連騎擊鞠壤第733章 虎狼!第3章 沒車的男人傷不起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899章 計然策第671章 又死了一個卿(下)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290章 莫善於借貸第47 2章 學校第710章 陶朱第292章 授土賜民第86章 汔可小康第576章 繼業者第573章 夷爲郡縣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第1099章 東方未明第810章 戰戰兢兢第715章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696章 趙氏包圍網(下)第952章 連橫(下)第21章 四子分封第750章 國之之鼓第469章 第藥第444章 叛徒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875章 虎牢關(下)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450章 楊柳依依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1178章 鳩佔鵲巢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1172章 復仇之義(上)第543章 宮闕第424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1002章 跖之徒第511章 魚麗之陣第616章 我的名只告訴未來夫婿第160章 教戰之法第839章 徐國第411章 父子相見第1069章 黃雀在後第784章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第981章 大戰在即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58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730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274章 齊人來攻第123章食不厭精第119章 可爲良配第268章 金蟬脫殼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
第1062章 棠之戰(上)第1207章 內諸夏而外夷狄第880章 剖胸探心第573章 夷爲郡縣第634章 牧野洋洋(下)求月票!第1163章 大江東去第214章 如霹靂弦驚(上)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10章 可憐夜半虛前席第217章 秋日之陽(二)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905章 平準均輸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第783章 雌虎第651章 大風(8)第414章 堅壁清野第912章 沸鼎(下)第461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857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525章 弒君者(上)第150章 震懾宵小(上)第390章 何去何從第891章 我爲魚肉第1118章 封建子弟第226章 舍爵冊勳第319章 十月之交(下)第515章 勝負手第1040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第394章 圈套第636章 中行第39章 逼門而入第834章 石渠第167章 子貢的抉擇第21章 四子分封第547章 墮郈(下)第515章 勝負手第135章 大射儀(上)第149章 輕騎夜擊 下第1179章 朝鮮第20章 術業專攻第239章 愚公移山第89章 無心插柳第1127章 連騎擊鞠壤第733章 虎狼!第3章 沒車的男人傷不起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899章 計然策第671章 又死了一個卿(下)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290章 莫善於借貸第47 2章 學校第710章 陶朱第292章 授土賜民第86章 汔可小康第576章 繼業者第573章 夷爲郡縣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第1099章 東方未明第810章 戰戰兢兢第715章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696章 趙氏包圍網(下)第952章 連橫(下)第21章 四子分封第750章 國之之鼓第469章 第藥第444章 叛徒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875章 虎牢關(下)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450章 楊柳依依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1178章 鳩佔鵲巢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1172章 復仇之義(上)第543章 宮闕第424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1002章 跖之徒第511章 魚麗之陣第616章 我的名只告訴未來夫婿第160章 教戰之法第839章 徐國第411章 父子相見第1069章 黃雀在後第784章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第981章 大戰在即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58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730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274章 齊人來攻第123章食不厭精第119章 可爲良配第268章 金蟬脫殼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