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利益陷阱

黃家父子只是不值一提的小人物,他們是於秋與劉黑闥會面的階梯,至於獻給劉黑闥的見面禮,就是一籠籠蒸的鬆軟可口的饅頭了。

而爲了將自己的仁義形象保持下去,劉黑闥堅決不白吃百姓敬獻的東西,但是屬下的兵丁們不一樣,他們剛纔經過了廝殺,需要獎勵。

於是,於秋帶人蒸出來的饅頭就成爲了他們的獎勵,最後,劉黑闥讓蘇定方帶着他去府庫領取相應價值的財物,於秋自然是選擇了最上等的絲帛。

“黃升授首,黃世傑垮臺,加上有王猛發動的人幫忙宣傳,以後這洺州城中,應該是沒有人敢再找你的麻煩了。”幫於秋在府庫裡裝了滿滿一車絲帛的蘇定方將他送出來道。

於秋當然聽的懂蘇定方這不是在恭維自己,笑了笑道,“相信今後一段時間,前往軍營投軍的百姓會多出許多,殺黃升對於漢東王來說,雖然有少許弊端,但利益更大,我剛纔建議漢東王放了黃世傑,這樣,他與本地世家豪強的衝突就不會擴大,還能保持現狀維持下去。

不過,他終究還是要走上我想要他走的那條路的,所以,蘇大哥,你要做好準備了。”

“什麼準備?”蘇定方不知道於秋的自信是來自於哪裡,有些疑惑的道。

“保全自己。”

“除了這個建議,你還跟他說了什麼?”

“我還跟他說,北方今年真的會風調雨順,所以,他應該讓更多的人手去耕地種糧,沒有糧種,可以找盧家去借。”

“他信了?”

“不信也得信啊!”

“爲什麼?”

“因爲你們的府庫裡有絲帛,有銅錢,甚至還有不少的金銀器皿,卻沒有多少糧食。洺州城的街頭上,還有很多乞丐,流民,他們拿起武器,穿上甲冑,就能充當士兵,可是漢東王不敢徵他們入伍,因爲沒有糧食,養活不起,種地是他唯一能夠維持大軍後續糧草的辦法。”

“你見漢東王的目的,就是爲了讓他找盧家借糧種?”

於秋點了點頭道,“沒錯啊!不管盧家借或者不借,對他們來說,都是一個大麻煩。”

聞言,蘇定方沉默了,就在剛纔劉黑闥下令讓自己帶於秋到府庫取錢的時候,他已經接到了命令,在全城張貼告示,說明北地今年將風調雨順,實現大豐收的事情,鼓勵百姓們增加耕種數量,對達到一定耕種數量的百姓,官府還會給予獎勵。

而同樣的傳言,在昨天的時候,就已經零零散散的在城裡傳開了,想來,不管是劉黑闥,還是城中那些糧種短缺的中小家族,都動了找北方第一大族范陽盧氏借糧種的心思。

這可不是說他們就真的有多麼缺糧種了,而是他們找盧家借的越多,盧家就越發的要保證北地的安全,因爲只有大家順利的收到糧食了,才能還上盧家的本息,這是一種將盧家與自己的收益,或者北方所有人的安危捆綁到一起的手段,到時候即便是北方的天要塌,也有范陽盧氏這個高個子頂着。

而范陽盧氏只需要借出糧種,就有高達百倍的鉅額收益,由不得他們不動心。

於秋自幼在范陽盧氏長大,對這個家族有絕對的瞭解,這就是他設的一個利益陷阱,在巨利面前,范陽盧氏的人沒有理由不入坑。

得了錢財,當然是需要採購一番的,一車上等絲帛的價值,遠遠不止一千貫,於秋將其拉到雜貨鋪的時候一點算,再加上每貫八十錢的補足,最後得出的數額,居然是兩千一百多貫,於秋直接買走了雜貨鋪所有的黃豆,有一百多石,之後又買了一些調味的香料,在盧氏車馬行僱了十幾輛大車,纔將所有的東西以及剩餘的一些銅錢全部拉回村子。

看到一萬多斤,堆的跟小山一樣的黃豆,全村的人都是興奮的,也是憂傷的,張喜兒按照於秋的方法,用提煉出來的細鹽炒了幾鍋豆子,孩子們都非常喜歡吃,不過,等他們吃完之後,就響屁連連了。

可見,炒豆子雖然美味,卻並不能直接做爲人的口糧,如果一日三餐都吃這種沒有經過加工的黃豆,腸胃可能會壞掉。

這上萬斤的黃豆,並不能解決他們的生存問題。

於秋對於炒豆子這樣的零嘴興趣不大,除了指揮一些婦人從豆子裡面挑出個大飽滿的豆粒做豆種之外,還召集了村裡幾個會做木工活的村婦打造工具。

裝豆漿的大盆,壓豆漿的木格子,案板,以及濾布,還有大的鍋竈,都需要準備,這至少需要兩天時間,等到於秋按照心目中的規模大致定下了一個規模之後才發現,想要將其運作起來,人手可能有點不夠。

“秋哥兒,豆子不管怎麼炒,都還是豆子,人不是馬,不能多吃,你弄這些無用處的東西,耽誤了賣饅頭,是不對的。”聽到孩子們接二連三的響屁,心中比較發慌的張喜兒向於秋勸道。

於秋懶得跟她多解釋,打她們的臉,於秋已經享受不到什麼快感了,做出了事情來,讓她們自己看效果就行。

列出了全套需要的工具,於秋將打豆腐的工序又分解的更簡單了一些,讓每個人都只做一道簡單的工序,還將豆腐作坊的位置選擇在了取水磨豆方便的地方,即村東頭的小溪旁。

當然,即便村裡的寡婦們都擅長做一些修屋蓋房,製作器皿的事情,蓋這個作坊也不是三五天能夠完成的,還是人手不足的原因,她們至少得半個月到一個月時間才能完成。

那麼,想要保持村裡的人生活質量不下降,於秋就需要繼續賣一段時間的饅頭並且招募一些人手,最好是青壯勞動力。

“小寡婦,明天進城之後,你負責招工,四肢健全的青壯男女各半,我們先招五十個人。”於秋朝以領導人的命令語氣朝張喜兒道。

“哼,我纔不招,村裡的活,咱們自己可以幹,招五十個人來,就是五十張吃飯的嘴,咱們村可沒有那麼多的糧食養活別人。”

“他們能幫咱們賺到更多的糧食,給他們吃一點也是划算的。”

“真的嗎?”

“只要豆腐工坊建起來,咱們賺錢的速度,就會是現在的幾倍,多少糧食咱們都賺的回來”

“可是,糧食如果都被咱們賺到了,其它人豈不是沒有的吃了?”

“我突然發現你還挺聖母的,這樣的問題,哪裡輪的到咱們來考慮,當然,你如果能夠做好這件事情,讓咱們的產業更加順利的擴大,或許,我能讓更多的人吃上飯,甚至是讓所有人都吃上飯。”

原主作爲當世頂尖世家出來的子弟,太知道這個世界的財富格局了,普通老百姓活的艱辛,世家大族的倉庫裡,卻儲藏着至少能夠食用兩三年的糧食,只要用這些糧食來幫助大家渡過種收的階段,未必不能讓大家都活下去。

當然,這個前提條件是北方的戰亂停止,大家從此恢復到正常的生產生活中去,否則,也不過是緩解了一下情況,讓大家多活一段時間而已。

於秋得給所有人畫餅,這些人才能跟着他做事情,尤其是寡婦村的這些寡婦們,用糧食來說服她們,就顯得很實在。

第一百一十五章 無工不商第三百二十八章 於秋準備的東西第兩百七十七章 震驚石化第九十八章 於秋出品的鉅額商品第四百九十一章 步兵軍演競技開始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節團去向第九十六章 塵埃落定前夕第四百四十八章 貨比三家的真正效果第兩百三十一章 小旱之年第四百八十三章 給世界制定新秩序第四百七十七章 於秋的梟雄人格第三十八章 收入夾袋第三百六十二章 於秋最厲害的本事第九十四章 一言不合就推銷第五十章 北地困頓的根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無工不商第兩百一十一章 新技術上線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個師弟第四百零三章 埋下一顆種子第二十三章 世家危害論第一百七十七章 提請自治第四百零一章 夏王入長安第一百五十二章 所謂禮尚往來第一百四十一章 岔開話題第一百五十一章 談定第三百六十八章 嚇尿第兩百三十九章 洺州圖書館的建設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出行第兩百二十三章 海產養殖產業第一百九十九章 嚇尿頡利第六十七章 不好賣的豆腐第七十八章 大將之才蘇定方第兩百六十五章 長孫教子第兩百一十七章 於秋施行的是聖人之道?第四百零四章 開始返程第八十五章 營嘯第四百一十九章 以民爲重的夏國第二百零三章 又來一撥送錢的第兩百二十七章 海戰進行時第八十六章 最好的自救第四百八十七章 軍演章程第八十八章 洺州別府的產業第一百六十一章 使團到長安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編高雅賢第七十九章 經驗獎勵任務線第三百六十章 倭島問題第一百一十二章 探究的杜如晦第兩百三十一章 小旱之年第三十二章 寡婦村的種田計劃第兩百七十八章 立規矩第一百二十六章 討債第四百八十二章 聯合軍演第八章 說詞第兩百八十六章 再到河口第六十章 於秋的班底成員第兩百九十六章 坑倭進行時第三百四十三章 搶佔商機的時代到來第三百一十二章 吐蕃的問題第四百八十一章 高級技能的強大第兩百六十三章 於秋平時傳授的知識第一百二十五章 城破第八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一百九十八章 談判進行時第三百六十七章 慾望使人進步第兩百六十三章 於秋平時傳授的知識第一百四十七章 長安來人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拍賣第兩百四十二章 崔氏之謀第三百八十六章 好吃的宵夜第八十九章 正確的打開方式第四百六十四章 新州情況第一百二十四章 范陽城下第三百零一章 玉米收穫第兩百七十四章 洺州新政第四百五十七章 又出行第一百六十八章 河東瘟疫第兩百四十九章 顛覆收到的奇效第四百五十六章 外交談判第五百二十四章 交給你了第三十章 第一個女工第二百零七章 長安大戶的日常開支第四百三十八章 夏國的政治第五十四章 精緻農莊第四百九十八章 夏國特種兵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結局第一百零七章 訓犬第三章 借糧種第一百九十七章 四方會盟第四百四十六章 夏王有喜第四百二十六章 長安和洺京的差別第一百零五章 領取牲畜養殖任務獎勵第二十九章 偷食的客人第六十一章 闞棱第一百八十一章 於秋的選擇第四百九十八章 夏國特種兵第三百一十三章 對西域的商業佈局第一百五十四章 拍賣第三十九章 打開研究創新的大門第三百四十九章 儀式開始第五百三十六章 網來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無工不商第三百二十八章 於秋準備的東西第兩百七十七章 震驚石化第九十八章 於秋出品的鉅額商品第四百九十一章 步兵軍演競技開始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節團去向第九十六章 塵埃落定前夕第四百四十八章 貨比三家的真正效果第兩百三十一章 小旱之年第四百八十三章 給世界制定新秩序第四百七十七章 於秋的梟雄人格第三十八章 收入夾袋第三百六十二章 於秋最厲害的本事第九十四章 一言不合就推銷第五十章 北地困頓的根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無工不商第兩百一十一章 新技術上線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個師弟第四百零三章 埋下一顆種子第二十三章 世家危害論第一百七十七章 提請自治第四百零一章 夏王入長安第一百五十二章 所謂禮尚往來第一百四十一章 岔開話題第一百五十一章 談定第三百六十八章 嚇尿第兩百三十九章 洺州圖書館的建設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出行第兩百二十三章 海產養殖產業第一百九十九章 嚇尿頡利第六十七章 不好賣的豆腐第七十八章 大將之才蘇定方第兩百六十五章 長孫教子第兩百一十七章 於秋施行的是聖人之道?第四百零四章 開始返程第八十五章 營嘯第四百一十九章 以民爲重的夏國第二百零三章 又來一撥送錢的第兩百二十七章 海戰進行時第八十六章 最好的自救第四百八十七章 軍演章程第八十八章 洺州別府的產業第一百六十一章 使團到長安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編高雅賢第七十九章 經驗獎勵任務線第三百六十章 倭島問題第一百一十二章 探究的杜如晦第兩百三十一章 小旱之年第三十二章 寡婦村的種田計劃第兩百七十八章 立規矩第一百二十六章 討債第四百八十二章 聯合軍演第八章 說詞第兩百八十六章 再到河口第六十章 於秋的班底成員第兩百九十六章 坑倭進行時第三百四十三章 搶佔商機的時代到來第三百一十二章 吐蕃的問題第四百八十一章 高級技能的強大第兩百六十三章 於秋平時傳授的知識第一百二十五章 城破第八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一百九十八章 談判進行時第三百六十七章 慾望使人進步第兩百六十三章 於秋平時傳授的知識第一百四十七章 長安來人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拍賣第兩百四十二章 崔氏之謀第三百八十六章 好吃的宵夜第八十九章 正確的打開方式第四百六十四章 新州情況第一百二十四章 范陽城下第三百零一章 玉米收穫第兩百七十四章 洺州新政第四百五十七章 又出行第一百六十八章 河東瘟疫第兩百四十九章 顛覆收到的奇效第四百五十六章 外交談判第五百二十四章 交給你了第三十章 第一個女工第二百零七章 長安大戶的日常開支第四百三十八章 夏國的政治第五十四章 精緻農莊第四百九十八章 夏國特種兵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結局第一百零七章 訓犬第三章 借糧種第一百九十七章 四方會盟第四百四十六章 夏王有喜第四百二十六章 長安和洺京的差別第一百零五章 領取牲畜養殖任務獎勵第二十九章 偷食的客人第六十一章 闞棱第一百八十一章 於秋的選擇第四百九十八章 夏國特種兵第三百一十三章 對西域的商業佈局第一百五十四章 拍賣第三十九章 打開研究創新的大門第三百四十九章 儀式開始第五百三十六章 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