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氣血丸
秋收之後,田裡的農活少了。
但徐福貴一點也不輕鬆,入冬之後要燒柴取暖,若是靠買柴禾的話,要花不少錢。
百壑村的旁邊,有一片山林。
山林不大,也就二三十里範圍,但其中地形崎嶇、溝壑縱橫,因此得名“百壑山”。據說深處有虎狼猛獸出沒。
百壑村正是在百壑山的山腳下,才得名“百壑村”。
徐福貴每天上山砍柴撿柴,再扛着一百多斤的柴禾回來,在自家宅院的旁邊壘起柴垛。
他每天練樁功,力氣日漸增長,扛回來的柴禾也越來越重。
又一天下午。
他扛着一百多斤柴禾比往常早點到家:“算算日子,佳珍的預產期到了。接下來幾天就不上山了。”
壘好柴禾,他走進院門,迎面碰到匆匆忙忙的吳嬤嬤。
吳嬤嬤是他兩個月前僱來照顧佳珍和在家做飯的傭人。
他特意從外村請來的,名聲很好,就是貴些,一個月要一兩二錢銀子。若是本村的,一個月只要八百文。
徐福貴想着一分錢一分貨,再說本村的人不好說重話,不如花錢省心。
“怎麼了?”
“主家,夫人她陣痛好幾回了,應該是時候到了。我這就去請楊婆子。”
“哦、好、好、好…”
徐福貴下意識應聲,反應過來後快步追上擦肩而過的吳嬤嬤:“你照顧佳珍,我去。”
說完他一路跑向楊婆子家。
楊婆子,村裡的接生婆,經驗豐富,村裡九成的孕婦都是找她接生的。
徐福貴早在一個月前就給楊婆子打了招呼、送過禮。
楊婆子接到消息,帶着侄女趕到徐家宅院。她的侄女是她接生的幫手,也是接替她“接生婆”這個行當的衣鉢傳人。
————
臥房門外。
徐福貴焦急地來回踱步。
雖說這是佳珍給他生的第五個孩子,但他還是很緊張。
這裡醫療技術不發達,因爲生孩子而死的女人很常見。
幾個孩子都聚在門外,嘰嘰喳喳猜測會多個弟弟還是妹妹。
“怎麼還沒好?”
徐福貴升起不好的預感,之前佳珍生大牛的時候都沒用這麼長時間。
就在這時,臥房門開啓,楊婆子的侄女身上帶着血跡走出來:“福貴哥,嫂子難產出血,保大還是保小?”
“什麼?”
徐福貴腦子嗡的一聲,這都生第五胎了,還能難產?
“保大、保大、保大……”
他呢喃着,幾乎沒有猶豫就做出選擇。他無論如何也不能放棄佳珍啊。
“等等!”
他又喊道:“沒把握救活的話就等等,我去請郎中,我去城裡請郎中!”
“唉,福貴哥…”
楊婆子侄女看着徐福貴離去的背影,無奈搖頭:“去城裡一趟來回至少得一天,哪裡來得及。”
孩子們被這場景嚇到了。
“姐姐,一定要救活我娘啊!”
“我肯定盡力,你們在這兒不能出聲哦,不然影響你們娘。”
她指的是徐孝雲。三歲的徐孝雲不懂什麼情況,被現場緊張的氣氛影響、哭出聲。
徐孝霞懂事地帶着徐孝雲離開。
另一邊。 徐福貴一路狂奔,他從來沒跑得這麼快過,只聽到心臟噗通噗通狂跳。
他跑到杜家宅院,噹噹噹敲響院門。
他在城裡沒什麼人脈,而王倩她爹是城裡教書的先生,所以他想請王倩幫忙、打聽城裡醫術高超的郎中。
開門的是杜家的丫鬟。
不等丫鬟傳話,徐福貴闖進門,正好碰到杜海在院子裡喝茶、王倩在旁邊澆花。
“福貴,出什麼事了?”
杜海見徐福貴不顧禮節慌慌張張闖進門,知道肯定出了事。
“我媳婦難產出血,想問問嫂子知不知道城裡有名的郎中?我願意出錢,出多少銀子都成。”
“佳珍難產?怎麼會?”
王倩驚訝,隨後想到一個人:“我認識一個老郎中,醫術了得,我爹和他有些交情。”
杜海擺擺手:“來不及,你等着。”
只見他起身快步走回房間,片刻後手中拿着個瓷瓶出來:“這是氣血丸,滋氣補血的好藥。只要血能止住,靠它就能保住一條命。”
“這……”
徐福貴不知道是否有用,但眼下顧不得思考,他雙手接過,只道了一聲“謝謝”就轉身疾步離開。
他剛離開,王倩去換衣服:“孩兒他爹,我過去看看。”
————
徐福貴跑回家,敲響臥房的木門,大聲喊說:“楊婆子,我拿回來氣血丸,有用嗎?”
急促的腳步聲後,門吱呀打開,楊婆子侄女伸出沾血的手:“快拿來,有用,氣血丸有用!”
聽到氣血丸有用,徐福貴連忙遞上瓷瓶。
又過了片刻。
“哇~~”
一聲清脆的嬰兒啼哭劃破凝重的氣氛。
吳嬤嬤抱着嬰兒出門給徐福貴看:“主家,母子平安,是個男娃。”
聽到“母子平安”這四個字,徐福貴宛如脫力一般癱在椅子上:“平安就好,平安就好。”
等到臥房中收拾好,徐福貴恢復了幾分力氣,站起身同趕來的王倩一起進去。
牀上,佳珍虛弱地躺着,臉色發白。如果不是那一顆氣血丸,她會因爲失血太多而死。
“娘子,你辛苦了。”
徐福貴拿起帕子幫佳珍擦了擦額頭的虛汗,滿眼心疼。
佳珍臉上帶着笑:“沒事夫君,我沒事。”
王倩在一旁看着夫妻二人濃情蜜意,心疼佳珍生孩子辛苦,忍不住說:“福貴吶,你要是真心疼她,就別再讓她生了。你五個娃四個兒子,夠多了。”
她不知道村裡怎麼有越窮越生的風氣。家底兒淺薄的,越喜歡生孩子。
生孩子遭罪、還影響身材,所以她嫁給杜海,生下兩個兒子後就不願意生了。杜海表示同意,孩子多了以後還會爭家產,兩個兒子剛好,不多不少。
“是,倩嫂說的是。”
徐福貴無奈,要不是體內空間有寶樹,他纔不願意生這麼多孩子。眼下,家裡養育五個孩子都困難,他幾年內不會讓佳珍再懷孕了。
佳珍抓着徐福貴的手臂坐起身:“倩嫂,先苦後甜嘛,孩子多以後就能享清福了。”
這也是村裡大多數人的想法:養兒防老。
“這時候還幫着福貴說話。福貴啊,這婆娘你上輩子拜了多少佛,燒了多少香才能娶到啊。”
王倩很佩服佳珍,她對徐福貴倒是有點看不起:沒什麼本事,家裡沒多少家底,只知道讓媳婦生娃。
她對徐福貴沒有惡意,單純是覺得徐福貴有點配不上佳珍。
以佳珍的樣貌和家世,肯定能嫁到地主或者富戶家裡,過優渥的生活。
徐家以前是地主,可惜沒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