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奸臣自己跳出來了!

“太子殿下,可是心向咱們文人的。

可以說是自己人!”

這個六十多歲白鬍子的老者,望着吏部尚書玉溪。

一本正經的說道。

在說這話之時,他的眼神堅定,顯然是對他所說的這話深信不疑。

太子朱標,歷來被很多儒家之人,視作希望之所在。

覺得太子朱標是個仁義之君。

覺得朱標必然會得向着他們儒家。

只是聽了他的話,吏部尚書玉溪,心中略安。

可見太子朱標的名聲,還是很好用的。

不過,他也並沒有立刻就將之給答應下來。

想了想又道:“只是……景山公,太子殿下如今似乎也和之前不太一樣了。

太子殿下如今,受到皇帝的影響,看起來是越來越大了。

似乎……不再如同之前那般信任儒教。

沒有那樣,堅定的和我等站在一起了。

這等事情真的做出來後,太子真的會堅定的站在我們這邊?”

聽了玉溪的話,這位被稱爲景山公的人。

臉上露出了一些愁苦憤恨。

蒼天無眼!

讓一個要飯花子,得了天下。

要飯花子如此殘暴,如此不尊儒學。

令人痛心疾首!

“若是吳王得了天下,那該有多好?

依照他的性格,必然能重用我儒教!

與我等士大夫共天下!

可惜卻偏偏讓朱重八這麼一個沒有見識的放牛娃,得了天下。

如此敵視我儒教!

真乃一大不幸之事!”

說起這話時,他的面色難看,滿心痛苦。

而他口中的吳王,自然不是朱元璋,而是張士誠。

那個時候有兩個吳王。

一個就是朱元璋,爲韓宋政權所冊封。

另外一個吳王,就是張士誠。

張士誠原本是向元朝廷請求冊封自己爲吳王的。

不過元朝廷不答應。

後面就自己封自己爲吳王,並且依然奉元朝廷爲主。

想要合情合理佔據大義,收周邊衆多的元朝故土,爲他自己所用。

當時,人們爲了進行區分,稱朱元璋爲西吳。

稱張士誠爲東吳。

“有些話,你說的挺對,太子殿下如今似乎確實受朱重八的影響不小。

隱約之間似乎有些轉變。

但是,這些轉變在我看來,可以說微不足道,不影響大局。

論起教化,誰能比得了我們儒家?

不要忘記了,這太子殿下可是打小,就被景濂先生這些大儒,進行教授的。

學的是最爲正統的儒家學問!

接受的爲我儒家的道理!

心裡面,所向着的自然而然,也是我們儒家。

這些是景濂先生等人打小,就給他打下的基礎。

到了太子殿下這個年紀,很多東西都已經是成型了。

想要更改,可能特別的小。

這些兒時與少年時所學的東西,將會影響他一生。

朱重八這個時候,想要扭轉,早就晚了。

根本就扭轉不過來。

雖然可能在某些細微的方面,會有一些改變。

可是在大體上,根本上沒有辦法轉變。

如今皇帝倒行逆施,胡亂作爲。

看皇帝不順眼的,可不僅僅是我們。

便是太子殿下,也同樣會看朱重八不順眼。

覺得朱重八這個當爹的,所弄的這些東西都是瞎搞。

只不過,太子殿下是兒子,坐在那個位置上,面對的是他爹。

說是把很多的事,都讓太子去做。

可實際上,大政方針這些都在朱重八自己手裡面握着。

如今這當家作主的還是朱元璋。

太子殿下夾在其中,也是難做。

很多事兒出於孝道,出於權柄,就算是他看不順眼,也沒有辦法去做,去說。”

聽了這白鬍子的景山先生所言。

吏部尚書玉溪點了點頭。

覺得景山先生說的很對。

“有些事兒太子殿下不好做,我們這裡就能做。

當今皇帝,剛愎自用,自以爲是,敵視我儒家,

覺得他那一套是好的。

卻根本不知,這天下離不開我們儒家。

更離不開我等這些士人。

君與士大夫共天下是必然的。

不見宋朝實行君與士大夫共天下,優待士人,何等的繁華?

又是何等的富庶?

而今皇帝全然不顧這些,大明必然不能長久。

自從宋朝以來,文貴武輕的事兒就已然形成。

朱元璋倒行逆施。

如今還弄些歪門邪道進國子學,妄圖亂我儒家正統。

太子殿下身爲儒家之人,心裡面對此也十分不好受。

那麼咱們在這個時候,適當的做出一些事情來。

先從國子學那裡下手,把國子學握在我們手裡,隨後進行溯本清源。

是最要緊,也是最容易實現的事。

這事兒不能再等了。

這件事很安全。

因爲一切都是合理合規。

一方面宋訥的確實是到了該致仕的時候。

這是皇帝之前親自定下的。

另外一方面,宋濂在國子學那邊,又是如此不得人心。

鬧的烏煙瘴氣,引發了衆怒。

彈章送上去,讓皇帝見識到了宋訥的真面目。

宋訥會被皇帝允許致仕,十有八九。

那就算是辦不成,皇帝那邊,也不會追究彈劾宋訥的事。

就算追究了,那也是追究國子學的那些助教,追究不到你這裡。

彈章是那些助教上的。

餘部堂你這裡,只是按照規定,行使你的職權罷了。

再退一萬步講,就算皇帝這邊,真的想要在一些事情上,對餘部堂有些動作,那也無妨。

到了那個時候,太子殿下就該出馬了。

別的事情上太子可以順着朱元璋。

可在這樣的事情上卻不會。

必然會加以援手。

只要太子說上幾句話,那依照太子在皇帝生心中的地位,那這事也就過去了。

太子的面子很大,皇帝不會折了他兒子的顏面。”

餘𪸕點了點頭,對於景山先生的這話,他也同樣很認同。

因爲事實情況就是如此。

“再說,太子殿下身邊很多可都是咱們的人。

平日裡或許可以不說話,

可遇到這種事情,又豈能置身事外?

要是真的事情不太對,咱們這裡也可以讓太子殿下身邊的人,給太子殿下打聲招呼。”

“景山先生的意思是說,景濂先生也在關注這事?”

玉溪的神色,一下子變得振奮起來。

連聲音都提高了不少。

這事兒,若是有宋濂在後面進行支持,那他這邊做起來的話,可就更加放心了。

完全不用擔心太多,只管做也就是了。

畢竟這宋濂,可是當今太子最爲敬重的老師。

“這倒沒有。”

景山先生聞言搖了搖頭。

“這等事情,還用不着景濂先生出馬。

這等小事兒,不必去勞煩他。

不到萬不得已之時,是不能請景濂先生的。

不過,關注這事的人,身份同樣不低。

真要發生些,什麼吳狀元不回袖手旁觀。”

吳狀元?

竟然是吳狀元!

玉溪聞言神色爲之大振。

正如景山先生所言那般,哪怕不是宋濂,可這暗中關照的人,也同樣足夠分量。

今後萬一出了什麼事,有吳狀元在邊上,向太子殿下說上幾句話,也同樣很好用。

吳狀元可不是普通人,是大明開國以來的第一狀元。

而且還是連中三元的那種。

朱元璋之前開了科考,由於很多人在他耳邊不停的提科考的事,把科考說的天花亂墜。

再加上老朱那個時候,對於很多文人還沒有去魅。

所以便也歡天喜地的開了科舉。

用科舉選拔人才。

對於科考還是看好。

對科考選拔上來的人才,也同樣是充滿了期待。

吳狀元殺入到了殿試,並順利的被皇帝點了狀元。

按照玉溪所得到的一些情況來,吳伯宗吳狀元,原本的時候並沒有被皇帝看入眼中。

要點的狀元是別人。

不過吳伯宗長相俊美,身材挺拔。

往衆考生那裡一站,就像是鶴立雞羣一樣十分顯眼。

於是皇帝就開始便考覈吳伯宗。吳伯宗面對皇帝的考覈,對答如流。

十分符合皇帝心意。

又得知吳伯宗之前,連中兩元。

於是就準備成全吳伯宗。

大明第一次開科取士,就能考取一個連中三元的狀元。

同樣是一樁美談。

於是便點了吳伯宗爲狀元。

所以說,人的運氣要是來了,擋都擋不住,

從這裡能看出,人要是長了一副好皮囊,該有多重要。

在很多事情上,往往都能佔便宜。

第一印象,實在是太重要了。

當然,對於這件事情,吳伯宗從來都不承認。

總是一本正經的說,他被點爲狀元是真憑實學。

和他的容貌,以及之前連中兩元,沒絲毫關係。

完完全全就是他憑實力獲取的。

吳伯宗作爲大明的開國的第一狀元,還是連中三元的那種。

自然是受到重視。

起步就是禮部員外郎。

隨後便一路高升。

如今,早就已經成了太子身邊,除了宋濂之外,身份地位最高的人了。

太子身邊彙集的不少人裡,儼然是以他爲首。

在太子的身邊地位很高。

說話很管用。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由吳伯宗這麼一個人在暗中進行看着,做出一些事情來。

自然而然就很穩妥。

這下子,他是徹底放心了。

“宋訥這個狗賊,一個漢奸,一個北侉子也敢如此作威作福。

想要騎在所有人頭上拉屎,他以爲他是老幾?

除魔衛道,護我儒家正統,義不容辭!

我等這裡,若是不做出一些事情來。

真以爲他便可以爲所欲爲了?”

玉溪將之一口應下,神色顯得很是鄭重。

見到餘𪸕終於鬆口,給了確定的準話。

這位景山先生,心裡面也鬆了一口氣。

玉溪這裡很重要。

只是玉溪這裡辦事,才能讓宋訥這個北侉子,致仕的文牒合情合理的通過。

玉溪這裡點了頭,接下來很多事都好辦了。

真的說起來,玉溪會同意這個提議,他也並不意外。

畢竟玉溪是他們這邊的人。

玉溪能成爲吏部尚書,可不僅僅只是玉溪資格到了,有相應才華。

在這事後面,同樣有着他們這邊的人,在暗中幫助。

玉溪和他們這邊聯繫很深。

玉溪之前獲得了那般大的好處,到了這個時候,爲了維護共同的利益。

他不能不動手,不出力。

“景山先生,皇帝不是說,要南北混一,要好好消除南北之間的隔閡。

連景濂先生和宋訥這兩人,都已經是握手言和。

在一塊兒做事兒。

而且,他們兩人也都各自有言論出來說。

號召士人,以天下爲己任。

按照皇帝所說,放下成見,放下南北之爭。

共同爲大明出力。

大明只有一個,大明不分南北。

這……現在這般做,是不是……是不是有不太好?”

答應了事情之後,玉溪的望着景山先生再次開了口,說出了他心中的一些疑惑。

“部堂,你的想法可是有些不對。

嘴上說的,和實際上做的可不一樣。

皇帝非要說他是整個大明的皇帝。

說什麼要南北混一,說什麼要放下南北之爭。

這些都是皇帝的事兒。

皇帝這麼說了,並且皇帝還親自把景濂先生和宋訥那個老匹夫喊過去交代一番。

在這種情況下,你說景濂先生他能怎麼辦?

只能是說出這些話來,表面上來支持皇帝,順應皇帝的意思。

這些話,不過是說出來糊弄糊弄皇帝而已。

莫非真的就要按照皇帝所說的辦嗎?

不可能的。

論起學問,論起各方面,明明都是我們南人佔據上風。

北人和我們相比,提鞋都不配。

結果現在,皇帝要弄什麼南北混一。

舉着一個爲華夏好的旗號,搞這些。

這件事說白了,不就是在犧牲我們南人的利益,扶持北人,讓北人崛起嗎?

不僅如此,喊出這樣的口號之後,皇帝又是怎麼幹的?

除了在各個方面都偏袒北人之外,同時還在國子學裡,弄些歪門邪道。

供學生學習,妄圖衝擊我儒教獨尊地位!

Wωω▪тt kán▪c○

種種行徑,看着就讓人生氣。

咱們可不能被皇帝給騙了。

這事兒說起來,就是皇帝不仁。

既然皇帝率先說一套做一套,那咱們這邊自然,也要做出一些事情,進行抵制。

維護我們南人利益。

這事,再正常不過,也是極其正當的。

爲整個天下考慮?

去他的爲整個天下考慮!

那是皇帝的事兒,不是咱們的事兒!

咱們不是皇帝,咱們也不用考慮太多。

咱們只需要考慮咱們自己的利益就行。

皇帝想要南北混一,這些也行,咱們也支持。

但是,前提是不能損害我的利益。

需要讓我們南人這邊,盡情的來施展自己的學問,發揮我們這邊的優勢。

而不是打壓南人。

別管皇帝怎麼做,怎麼說,都不能損害咱們這邊的利益!

權力,官位,以及這儒家的經義這些,都要在咱們手裡握着。

不能退讓!

退一步便是輸一步。

你退一步,他還想讓你退十步。

所以,我們能做的,最好便是一步不退。

朱元璋想要坐穩江山,可就他這樣的殘暴之君,咱們又怎麼能支持他?

最好是朱家的江山,趕緊爛掉。

讓更好的,有才德之人當皇帝。

咱們才能更好的實現,君與士大夫共天下。

只要咱們自己強,那麼別管誰當皇帝,都離不開咱們。

咱們都能守住榮華富貴,守住尊崇的地位,不做那任人宰割的魚肉。

部堂,這些要分清啊!

拎不清的話,咱們這邊可是要蒙受巨大損失的。

一個弄不好便會禍及子孫。

今後的子孫後代,再想要得到這些,可就分外的艱難了。”

這景山先生說起這話時,滿滿的都是感慨,帶着唏噓和語重心長。

聽了他的話,餘𪸕也變得鄭重起來,深以爲然。

“景山先生你說的對,確實是如此。

皇帝說什麼要華夏復興,說什麼讓大明再起,說什麼南北混一。

說的再好,他也不能打着這樣的旗號,來損害咱們這邊的利益。

這事兒確實要抗爭。

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兒。

不能就把這些,拱手讓人了。

這個時候拱手讓人,那接下來再想要回來,可就太難了。

退十步都特別容易,再想往前進一步,便是千難萬難。

我們南人有如今這種地位,都是靠着我們前面的祖祖輩輩的努力得來的。

不偷不搶,也不欠誰的!”

“對,對,就是如此!”

景山先生對玉溪的話很是認同,拍手稱讚。

“朱元璋想要倒行逆施,想要損害我等的利益。

那接下來,就讓他好好的來見識見識咱們的能力!”

二人在這裡相談了很久,這景山先生方纔離去。

景山先生離去之後,玉溪坐在這裡思索了一番。

就這次的事情,細細的覆盤。

而後準備明天就把宋訥的致仕文牒這事給辦了

儘可能快地,推行這事兒走完流程。

這個時候,他心中的擔憂已經盡除。

這是自己的職權之所在,宋訥也確確實實到該致仕的年齡。

就算皇帝不願意讓宋訥致仕,但面對自己所弄的這個致仕文書,也不會多起什麼疑心。

最多是皇帝不同意。

自己是安全的。

當今皇帝很是殘暴,真的站出來,當面鑼,對面鼓,旗幟鮮明的來對付皇帝,他們很多人都不敢,

可是暗中做一些事,還是可以的。

而威力最大,最讓皇帝難受的,便是他們這些暗中的動手。

抵抗無處不在,偏偏皇帝又不好抓到確切的人……

……

“哈哈,老三,你這次在學校乾的不錯。

咱這裡準備給你升官了!”

武英殿裡,聽了老三所說的話,知道自己家老三,把這些人給扒了個底掉後。

朱元璋望着自己家的三兒子,面帶笑意的出聲說道……

第22章 御醫也瘋狂第147章 皇帝這是做生意?誰家做生意派這麼第230章 羅貫中罵死大儒!我從未見過如此厚第83章 空印案爆發第235章 宋濂竟也成了皇帝的走狗?懵逼了第195章 馬皇后徹底懵了第116章 亂了好,正好平叛!第100章 其實咱真不愛殺人,真的第85章 預判了你所有的預判第113章 市舶司的事皇帝也知道了?!吳禎慌第65章 天,真的變了第92章 得知真相,眼淚流下來第18章 投降派沒什麼好下場第132章 刀子見紅第11章 腰間寶劍血猶腥第216章 嗯?怎麼真殺人啊!第137章 把車門焊死!第205章 得知真相,馬皇后眼淚掉下來第57章 那就讓他們活在恐懼裡吧!第123章 那就一起死吧!第61章 奸臣自己跳出來了第55章 誅心第85章 預判了你所有的預判第38章 拉皇帝的兒子造反第178章 發飆!第29章 與天奮鬥,其樂無窮第238章 黃子澄懵逼:皇帝爲什麼要殺我?第61章 奸臣自己跳出來了第38章 拉皇帝的兒子造反第177章 晉王朱棡:不裝了,我攤牌了!第201章 啥?老四當了皇帝?他居然造反成功第171章 和皇帝親兒子密謀對付皇帝,絕了第236章 驚不驚喜?第30章 罵名我來擔第153章 平叛只需要座標!第45章 錘殺第41章 懵了!徹底懵了!第95章 不是,皇帝這麼猛的嗎?官紳一體納糧第93章 暴君!這就是十足的暴君!第241章 馬皇后的眼淚第160章 呂氏徹底暴露第88章 掀桌子第72章 對了,就是這個味!這纔是父皇嘛!第177章 晉王朱棡:不裝了,我攤牌了!第24章 驚不驚喜?第134章 完全成爲皇帝的形狀第167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的太子?第56章 皇帝怎麼變得如此陌生?第120章 見大孫子朱雄英第6章 什麼叫父慈子孝啊第114章 那就去死吧!第230章 羅貫中罵死大儒!我從未見過如此厚第91章 免死鐵券?不,這是閻王爺的點名冊第151章 殺頭!犁一遍江南!第208章 重八,你不是說洪武大典是你的主意第67章 老四,你要媳婦兒不?第10章 好戲纔剛剛開場第22章 御醫也瘋狂第40章 皇帝的兒子被抓來修中都了?還一次性第76章 死不自知第229章 鐵骨錚錚羅貫中!發飆了!第113章 市舶司的事皇帝也知道了?!吳禎慌第50章 皇恩四季都浩蕩第237章 來自於朱元璋的鐵拳第36章 取死之道第24章 驚不驚喜?第102章 皇帝又整幺蛾子了?第228章 震驚朱標一百年第59章 不好意思,你在皇帝這裡還真就沒面子第1章 重回洪武八年第187章 朱元璋圖窮匕見!第46章 太刺激了第112章 紅溫了第181章 朱元璋竟然把親兒子派來了?得知真第158章 朱棣鐵血鎮江南第225章 來自朱元璋的大驚喜第117章 朱棣:我先莽了,你們隨意!第191章 胡惟庸花樣作死,招惹朱標第29章 與天奮鬥,其樂無窮第195章 馬皇后徹底懵了第134章 完全成爲皇帝的形狀第163章 呂氏:妾身要真這麼做了,就請將妾第25章 不當人第96章 日蝕現,天變生!誅十族選手第111章 螳螂捕蟬,老朱在後第232章 朱元璋的大殺招!第26章 下血本第235章 宋濂竟也成了皇帝的走狗?懵逼了第169章 有人不想活了第122章 完了!解釋不清了!第76章 死不自知第68章 標兒這濃眉大眼的,這就叛變了?妹子第223章 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犯強漢者第238章 黃子澄懵逼:皇帝爲什麼要殺我?第65章 天,真的變了第146章 來自朱元璋的超級大禮第194章 朱元璋:妹子,咱重生了第53章 百姓萬歲!第148章 朱棣興奮:好好好,終於亂起來了!第38章 拉皇帝的兒子造反
第22章 御醫也瘋狂第147章 皇帝這是做生意?誰家做生意派這麼第230章 羅貫中罵死大儒!我從未見過如此厚第83章 空印案爆發第235章 宋濂竟也成了皇帝的走狗?懵逼了第195章 馬皇后徹底懵了第116章 亂了好,正好平叛!第100章 其實咱真不愛殺人,真的第85章 預判了你所有的預判第113章 市舶司的事皇帝也知道了?!吳禎慌第65章 天,真的變了第92章 得知真相,眼淚流下來第18章 投降派沒什麼好下場第132章 刀子見紅第11章 腰間寶劍血猶腥第216章 嗯?怎麼真殺人啊!第137章 把車門焊死!第205章 得知真相,馬皇后眼淚掉下來第57章 那就讓他們活在恐懼裡吧!第123章 那就一起死吧!第61章 奸臣自己跳出來了第55章 誅心第85章 預判了你所有的預判第38章 拉皇帝的兒子造反第178章 發飆!第29章 與天奮鬥,其樂無窮第238章 黃子澄懵逼:皇帝爲什麼要殺我?第61章 奸臣自己跳出來了第38章 拉皇帝的兒子造反第177章 晉王朱棡:不裝了,我攤牌了!第201章 啥?老四當了皇帝?他居然造反成功第171章 和皇帝親兒子密謀對付皇帝,絕了第236章 驚不驚喜?第30章 罵名我來擔第153章 平叛只需要座標!第45章 錘殺第41章 懵了!徹底懵了!第95章 不是,皇帝這麼猛的嗎?官紳一體納糧第93章 暴君!這就是十足的暴君!第241章 馬皇后的眼淚第160章 呂氏徹底暴露第88章 掀桌子第72章 對了,就是這個味!這纔是父皇嘛!第177章 晉王朱棡:不裝了,我攤牌了!第24章 驚不驚喜?第134章 完全成爲皇帝的形狀第167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的太子?第56章 皇帝怎麼變得如此陌生?第120章 見大孫子朱雄英第6章 什麼叫父慈子孝啊第114章 那就去死吧!第230章 羅貫中罵死大儒!我從未見過如此厚第91章 免死鐵券?不,這是閻王爺的點名冊第151章 殺頭!犁一遍江南!第208章 重八,你不是說洪武大典是你的主意第67章 老四,你要媳婦兒不?第10章 好戲纔剛剛開場第22章 御醫也瘋狂第40章 皇帝的兒子被抓來修中都了?還一次性第76章 死不自知第229章 鐵骨錚錚羅貫中!發飆了!第113章 市舶司的事皇帝也知道了?!吳禎慌第50章 皇恩四季都浩蕩第237章 來自於朱元璋的鐵拳第36章 取死之道第24章 驚不驚喜?第102章 皇帝又整幺蛾子了?第228章 震驚朱標一百年第59章 不好意思,你在皇帝這裡還真就沒面子第1章 重回洪武八年第187章 朱元璋圖窮匕見!第46章 太刺激了第112章 紅溫了第181章 朱元璋竟然把親兒子派來了?得知真第158章 朱棣鐵血鎮江南第225章 來自朱元璋的大驚喜第117章 朱棣:我先莽了,你們隨意!第191章 胡惟庸花樣作死,招惹朱標第29章 與天奮鬥,其樂無窮第195章 馬皇后徹底懵了第134章 完全成爲皇帝的形狀第163章 呂氏:妾身要真這麼做了,就請將妾第25章 不當人第96章 日蝕現,天變生!誅十族選手第111章 螳螂捕蟬,老朱在後第232章 朱元璋的大殺招!第26章 下血本第235章 宋濂竟也成了皇帝的走狗?懵逼了第169章 有人不想活了第122章 完了!解釋不清了!第76章 死不自知第68章 標兒這濃眉大眼的,這就叛變了?妹子第223章 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犯強漢者第238章 黃子澄懵逼:皇帝爲什麼要殺我?第65章 天,真的變了第146章 來自朱元璋的超級大禮第194章 朱元璋:妹子,咱重生了第53章 百姓萬歲!第148章 朱棣興奮:好好好,終於亂起來了!第38章 拉皇帝的兒子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