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八,接下來老四肯定被景隆揍得很慘吧?”
坤寧宮內,馬皇后望着朱元璋,問出了這麼一句話。
在她看來,她所問的基本上就是事實,將會真實發生。
畢竟,景隆既能被後世稱之爲大明戰神,且重八在此之前也明確的說了,在老四成爲皇帝,靖難之役的過程裡,景隆這孩子可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只這些便足能看出景隆的能力,到底有多強。
自己家老四,雖然能力很足,並且還常年駐守北疆,跟着他岳父天德,學了不少的本事,不是尋常人所能比。
但也同樣不是,景隆這個大明戰神的對手。
畢竟,就連天德這麼厲害的一個人,都沒有聽重八說有類似的稱號。
老四這個時候,話說的有多大,那接下來被打的就會有多慘。
從這上面來看的話,還頗具喜劇效果。
畢竟從各種畫本,還有她所知道的一些歷史而言。
一般作戰之時,作戰雙方的哪一方說出了類似的十敗十勝論之類的話後,這一方都必然會贏。
結果輪到自己家老四了,情況卻變了。
老四自信的說出了這樣的話後,接着就被景隆打了個落花流水。
這中間反差,很難不讓人心中生出一些異樣的情緒。
朱元璋不自覺的,又悄悄的打量了一下房間,確認真的沒有雞毛撣子,這才接着開口道:
“妹子,這次景隆沒有打過老四,反而被老四打得落花流水。”
什麼?
馬皇后聽到朱元璋所說的話後,不由的爲之一愣。
這事情……怎麼和她所想的有些不太一樣呢?
景隆這孩子不是大明戰神嗎?怎麼在這個時候,遇到自己家老四卻反而敗了?
這不符合常理啊!
既是戰神,那不應該是百戰百勝的那種嗎?
如白起,如韓信,如李靖,那當真是征戰幾十年,很難遇到一敗,都能打出很多以少勝多的神仙仗。
特別是李靖,到了後面滅國滅的都特別的枯燥乏味。
這怎麼到了景隆這個大明戰神時,遇到老四卻敗了?
大明戰神不該是這樣的風采啊!
何況景隆這次可是帶兵五十萬出征。
五十萬啊!這個數目想想就讓人爲之壓力倍增。
一看就是朝廷那邊動真格的了。
不論從哪方面來看,景隆這個大明戰神,都不應該敗纔對
“妹子你聽咱慢慢的和你講,等一下你就明白了。”
朱元璋心中暗自憋着壞,準備給自己家妹子一個大驚喜。
馬皇后點了點頭,努力的壓住心中的疑惑不解,等着重八繼續往下講。
“景隆聽說老四率軍赴援永平,就率師於建文元年十月直趨北平城下。
經過盧溝橋時見無守兵,滿是歡喜的說:不守此橋,我看朱棣是無能爲力了。
這時,高熾在北平城內嚴密部署,拼死守衛。
李景隆則號令不嚴,指揮失當,幾次攻城,皆被擊退。
南軍都督瞿能曾率千餘精騎,殺入張掖門,但後援不至,只好停止進攻,又因李景隆貪功,要瞿能等待大部隊一起進攻,錯過了時機。
燕軍則因此得到喘息,連夜往城牆上潑水,天冷結冰,待到次日,南軍也無法攀城進攻了。
吳高怯懦,不敢應戰,退保山海關,老四解救永平之後,率師直趨大寧
那個時候的大寧是老十七朱權進行鎮守。
老四到那了以後,就向老十七哭訴,說他被逼的沒有了退路了,請老十七幫助他這個哥哥,向朝廷上書,赦免他的死罪。
老十七信以爲真,將老四給迎接了進去,在這個過程裡,咱家老四手下的人,卻趁機和老十七節制的那些軍官們頻繁相見。
並在老十七的眼皮子底下,把老十七的家底兒給掏空了。
悄無聲息間掏空了老十七的家底後,老四辭別老十七準備回去。
老十七夫婦帶人到城外相送,也是在這時,原本歸屬寧王節制的兵馬紛紛叛變,將老十七夫婦拿下。
把他們帶着,一起回到了北平。
這次,咱家老四手裡的兵馬,力量那叫直線上升。”
馬皇后眨了眨眼睛,又眨了眨眼睛。
心中的迷茫不住的生起。
不是……這事情怎會如此?
這和自己所想完全不同啊!
更和景隆大明戰神的稱號完全不相符。
景隆怎麼會敗的這麼快?
觀其在此戰中的種種作爲,那可一點都和大明戰神沾不上邊兒。
心中對於這件事情的迷茫,令馬皇后一時之間,都沒有過多的心思去關注自己家重八,到底生了多少個兒子,怎麼到現在連老十七都給整出來了。
更更沒有想,老四是如何的兵不厭詐,坑了他的十七弟,還有,這大寧又是哪些地方?什麼時候所設立的。
此時她的心思都在李景隆戰敗這事上。
莫非……這是景隆在示敵以弱,故意麻痹老四,還有北平的守軍?
從而在接下來了來個反敗爲勝?
亦或者說,和老四要作戰之時,景隆沒有用出全力,一切都是在演戲。
等到今後投靠老四後,纔是徹底的拿出來了真本事,幫着老四掃平天下?
想不明白,是真想不懂。
馬皇后一向覺得自己不算笨。可這一次在這件事情上,她卻陷入到了深深的疑惑與茫然之中
“建文元年十月十九日,燕軍在會州整編,分立五軍。
十月二十一日,燕軍入鬆亭,十一月初五日,燕軍渡白河並打敗李景隆的哨探陳暉部隊萬餘人。
當天,與李景隆大軍在鄭村壩會戰。
燕軍左右衝擊,連破南軍七營,李景隆大敗。
當夜,李景隆見戰事不利,令鄭村壩所有軍隊輕裝撤退。
數十萬人的輜重全部留給了燕軍。
但李景隆走得匆忙,沒有通知圍攻北平城的南軍軍隊,於是燕軍輕易擊潰北平城下的南軍,獲得其物資。
李景隆率軍撤回德州,鄭村壩之戰結束,此戰南軍喪師十餘萬人……”
馬皇后吸了吸鼻子,想說些什麼話,可是話到了嘴邊,卻完全沒有說出來。
面對這麼一個情況,她是真的不知道啊,該說些什麼纔好
“由於李景隆準備等來年開春再北上攻燕,老四決定攻打山西大同,以使南軍疲於奔命。
十二月十九日,老四出師攻大同,十二月二十四日,燕軍抵達廣昌,守將楊宗投降。
建文二年正月初一,燕軍抵達蔚州,明軍守將王忠、李遠投降。
二月初二日,燕軍攻打大同。由於大同是代王的封地,且軍事地位極重要,李景隆不得不救援。
待李景隆走出紫荊關後,燕軍從居庸關返回北平。
南軍在冰天雪地中白跑一趟,兵力、裝備大量損失,士氣受到重創。
建文二年二月二十八日,李景隆給朱棣寫信,請求暫時停戰。燕王回信索要齊泰、黃子澄等。
有人說,李景隆自此有二心。
除了使南軍白跑了一個月外,燕軍在本次伐大同時意外遇到了從蒙古來降的軍隊,收編之。
此外,保定府於建文二年二月降燕……”
馬皇后略鬆了一口氣,關於李景隆和自己家老四對戰的事情,終於猜對了一些。
那就是景隆後面果然跟着老四做事了,在老四的麾下立下汗馬功勞成,就了大明戰神之名。
至於李景隆前後反差如此之大,馬皇后也有了一定的解釋。
橘生淮南爲橘,橘生淮南爲枳,或許景隆便是如此。
“建文二年四月,李景隆從山東德州,郭英、吳傑等從真定誓師北伐燕軍,目標是白溝河,兵力增至六十萬,燕軍亦出。
四月二十日,燕軍渡過玉馬河,駐於蘇家橋。
四月二十四日,燕軍與南軍南軍大戰。
平保兒之前,曾跟隨老四出塞,熟悉老四戰法,設伏兵。
燕軍到達之後,平保兒伏兵起,挺矛衝鋒;瞿能父子也一同合擊,燕軍戰鬥失利。
當時南軍郭英部也來到戰場,郭英在燕軍撤退的必經之路上埋地雷,燕軍撤退時損失慘重……”
朱元璋口中的平保兒,就是他最小的義子平安。馬皇后聞言,不由的點了點頭,這才稍微有了點兒大明戰神的風采。
“次日燕軍與南軍再次合戰。
瞿能、平保兒繞至燕軍後方,攻其後軍得手。
老四見狀不好,親冒矢石,令丘福衝擊李景隆中軍,不成功。
老四率軍攻打,雙方混戰,飛矢如雨,老四先後換了三匹馬,射光了三筒箭,寶劍也砍斷,差點被平保兒、瞿能所傷。
無奈之下,只能來到河堤上,舉起馬鞭,假裝招呼援兵。
李景隆見狀果然生疑,攻勢減緩,朱高煦此時也來援救,戰事暫時緩和……”
馬皇后暗自點點頭,雖然自己家老四吃了虧,但景隆這孩子也終於逐漸的支楞起來了,越來越像大明戰神了。
“不久,瞿能再次引衆搏戰,大呼滅燕,形勢再次對燕軍不利。
就在戰事危急時,一股旋風颳起,刮斷了李景隆的帥旗,南軍頓時大亂。
老四抓住機會,繞到李景隆後方放火,南軍大敗,瞿能父子被高煦陣斬。
郭英等向西撤退,李景隆向南撤退,輜重全部扔下,投降十萬餘人,李景隆撤回德州。
四月二十七日,燕軍進攻德州。
五月初七,李景隆逃往濟南。
初九,燕軍進入德州,獲得大量糧食儲備。
五月十五,燕軍攻濟南,李景隆殘存十餘萬兵毫無戰鬥力,大敗。
李景隆逃走,燕軍遂圍濟南,十月,朝廷召李景隆回南京。
李景隆把六十萬大軍丟得一乾二淨。
黃子澄、練子寧、葉希賢等上書,請求立斬之,朱允炆不聽。
對於推薦了李景隆,黃子澄感到十分後悔……”
馬皇后:???!!!
就這???
剛剛提起了一些精神,準備接着聽李景隆在接下來是如何大展神威的馬皇后,不自覺的就瞪大了眼睛,一臉的茫然。
不是……這就是大明戰神的風采?
這也可以稱爲大明戰神?
“重八,景隆在後面,還打過別的什麼仗嗎?”
馬皇后忍不住望着朱元璋詢問。
朱元璋想了一下,搖搖頭:“後面沒怎麼打過仗。”
心裡面已經有了一些別的強行解釋的馬皇后,又愣了一下。
“那重八你爲什麼還說,他是老四靖難的第一功臣,還說他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話說出後,馬皇后心中隱約覺察到了一點事……
“那是因爲在後面老四兵圍應天之時,景隆幫老四開了門,放老四兵馬入城。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別的。
妹子你想想,這麼多的大軍,若不是李景隆領着和老四作戰,送了又送,把最開始的那些戰機都給浪費了,讓老四不斷的取得勝利,實力越打越強,聲望越打越大。
令原本不少搖擺的人,也逐漸有了一些別的心思,在面對老四造反這件事上,開始轉變態度,發現朝廷並非是不可戰勝。
且不說後面打開城門,放老四入城。
單單只是帶着這麼多的大軍,面對老四一送再送,那還不能稱爲靖難第一功臣嗎?”
馬皇后順着朱元璋這話這麼一想,就還真覺得自己家重八所言,有着幾分道理。
“重八,你的意思是說,景隆在和老四作戰之時,是故意輸的,所以纔會一敗再敗?”
在此之前,馬皇后就已經對這個事兒有所懷疑了。
現在聽了自己家重八所言,就越發覺得這事兒是真的。
朱元璋搖搖頭道:“妹子,這事兒的可能性應該不是太大。
他不是故意放水的,而是水平就那樣。
可以說在這些事上,他是打的很認真,也基本上發揮出了他應有的水平。”
啊??
馬皇后再次愣住了。
“那爲什麼你還說,後世稱他爲大明戰神?”
馬皇后一臉的不解。
朱元璋悄悄的往後挪了幾步,拉開和自己家妹子之間的距離之後,這纔開口道:
“這個大明戰神,是後世的一種調侃的說法。
不是說他有多能打,而是說他太不能打了。
帶領那麼多的大軍,孫兵者將一敗再敗,所以後世的好事者,纔給他送了這麼一個稱號。”
啊???
馬皇后再次愣住了,原來,這就是大明戰神!
就說怎麼一直不對勁!
愣了足足三四個呼吸之後,馬皇后這才忽的站起身來。
“好你個朱重八!”
她說着,走了幾步,就從不遠處的椅子後面,把雞毛撣子給抽了出來。
原本朱元璋還一臉得逞的笑見,見到此幕,登時就有些懵。
不是說好了雞毛撣子不在嗎?
咋還在?
妹子怎麼把雞毛撣子放這麼嚴實?!
“妹子!妹子!咱錯了妹子……”
朱元璋一邊躲,一邊喊,連連求饒,坤寧宮裡一時之間充滿了快活的氣氛……
……
“王叔,咱們……是不是應該約束一下武士,別讓他們在繼續。招惹明朝?”
倭國九州島,長慶天皇望着面前的一個老鬼子出聲說道,帶着探尋,又有一些憂慮。
長慶天皇名爲天皇,可實際上就是一個傀儡。
九州這邊的權力。都在徵西將軍府手中握着。
而老鬼子懷良,就是徵西將軍府的將軍。
便是長慶天皇面對懷良親王時,都小心翼翼不敢多說什麼話。
“爲什麼你要對我說出這些話?你在害怕些什麼?”
懷良親王對長慶天皇所說的話分外不滿,帶着一些不快。
哪怕對方是天皇,他也一樣沒有任何的客氣。
“將軍,明國的皇帝本身,就對我們這裡有着一些不滿……”
他所說的不滿,是指幾年前明朝派遣使者,持旨意來他們這裡,向他們宣告明朝建立,趕走了元朝,華夏大地換了主人。
要讓他們這些人,今後臣服於大明。
而他的這個王叔,懷良親王,面對這麼一個情況,所做出來的選擇,並不是便是臣服。
而是把明朝的使者給斬了。
這等事情發生後,明朝那邊是勃然大怒,一副要興兵討伐揚國威的樣子。
後面他們這裡服了軟,明朝皇帝也沒有真的派兵跨海前來,表面上看這件事兒似乎已經過去了。
但是,長慶天皇卻知道這件事兒想要過去,顯然並沒那麼容易。
明朝那邊肯定會記恨。
“現在北朝足利義滿這些叛徒,越來越過分。
又把手伸到了九州,設立九州探題,讓今川了俊帶人與我們爲難。
這要是繼續讓武士們去騷擾大明,沿海掠奪財富,真的把大明給惹惱了,派出兵馬前來,和北面的那些叛徒相互配合打我們,這又該如何是好?”
他頂着懷良親王帶來的巨大壓力,終於把他的擔憂和考慮都給說了出來。
長慶天皇聞言,免露譏笑之色。
“你的膽子太小了!放心吧,明朝那邊沒有什麼大不了。
當年殺了明朝的使者,明國的皇帝不過是雷聲大雨點小,我們這裡隨便弄了一些事,就糊弄過去了。
我們的勇士殺再多的人,搶再多的財富,明朝的皇帝他也不敢拿我們怎麼樣!”
懷良親王在說這話時,顯得特別的自信……
……
“重八,這……這老四當了皇帝后,乾的是不是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