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說是李成桂,就是沐英神色也同樣顯得嚴峻。
不過好在如今,已經不是最壞的局勢。
他們這邊已經控制了皇城,手中握着太后,新的高麗王也定了下來,並握在了手中。
有了相應的底氣。
若是沒有這些在手,那事情纔是真難辦。
“去將太后請出來,讓她一起上城牆。”
“皇城這裡必須穩定局勢,那些已經歸順的皇城衛軍,不能讓他們出現反覆,把他們都給控制起來,看好了!”
沐英接連下令。
如今事情顯得緊急,最怕的事情就是皇城之內有人趁機作亂,裡應外合,打開城門讓崔盈那邊的人入城。
一旦如此,那事情可就有點難做了。
只要能夠把這一點兒給杜絕了,那剩下的事情也要好做上許多。
一番緊張的佈置之後,那外面的兵馬,也已經來到了皇城近前。
皇城之上,高麗太后也做好了準備,深吸一口氣,氣沉丹田要出聲罵賊了。
結果此時,卻有着聲音傳來。
“是我!大明使者平安!”
聽到這聲音,沐英,李成桂等人都是不由的而爲之一愣,很明顯有被這個意想不到的消息給驚到,
來人居然不是崔瑩,而是平安!
“保兒弟?”
沐英略微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提高聲音進行詢問,帶着欣喜。
“文英哥!文英哥!”
聽到沐英的聲音響起,並看到皇城之上,火把映照之下,露出半個身子的沐英,平安整個人都顯得格外振奮。
他那提着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雖說對自己家文英哥的本事很瞭解,覺得應該不會陰溝裡翻船。
可心中的一些擔憂終究是揮之不去。
戰場上面的意外是真的很多。
這個時候見到了文英哥,確認文英哥無礙,這顆心纔算是真正的放了下來。
“保兒弟,你怎麼到這裡來了?”
沐英爲之高興的同時,也有些好奇。
“我把那那些韃子都給解決了。
覺得還得做一點別的,就過來尋文英哥你了。”
沐英聞言,心中鬆了一口氣。
見到平安來到這裡,他其實便已明白,北元韃子的那些使者,絕無倖免的道理。
這個時候,聽到平安親口說出來,那就更不用擔憂了。
“保兒弟,再辛苦你一下,這裡去殺崔瑩的人失了手,被崔瑩給跑掉了。
保兒你去找一找崔瑩,把這人給解決了。”
“哈哈,文英哥,你說的是這傢伙吧?
這傢伙的腦袋已經被我砍下來了,就在這裡!”
平安笑了起來,並從馬鞍一側,拎起來了一個血淋淋的腦袋來。
此言一出,沐英臉上爲之一喜。
李成桂,包括高麗太后更是大喜過望,心情別提有多好。
這可實在是太驚喜了!
“下臣拜問天使,是如何殺了崔瑩這逆賊的?”
不等沐英開口,李成桂便已忍不住,先行出聲詢問了起來。
“我宰了那些韃子之後,就帶人趕往了武庫,準備將武庫給握在手裡。
結果到那裡時,正巧遇上了一些高麗的兵馬,也要控制武庫,然後就被我帶人給殺了。
他們領頭的那人也同樣沒放過。
金編修說,帶頭的那個便是崔瑩。”
“哈哈,好!保兒弟你幹得漂亮,這次可立下大功了!
解決了我們的心頭大患!
我們正在爲被崔瑩的傢伙跑了,接下來事情不好辦而頭疼。
結果卻被保兒弟你給解決了!”
沐英哈哈笑了起來,很是暢快。
李成桂更是嘴巴咧到耳後根,要多驚喜就有多驚喜。
這次,驚喜來的實在是太大了,真真讓人振奮。
這下子好了,他們最後的一點隱憂,也盡數消除。
可見他們這次行動,真的是上天都在幫助!
有金濤在,絕對不用擔心平安會殺錯人,殺的不是崔瑩。
警報解除,沐英這邊下令開城門,讓平安等人進來。
雙方匯合,把李元芳,崔瑩,元韃子這邊的腦給擺在了一起,好大一堆。
就讓人覺得舒心,解氣……
……
開京城中所發生的諸多動亂,自然瞞不了人。
只不過很多人都並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事。
第二天到了上早朝的時候,朝臣們入了宮中後才發現,坐在王位上的,已不再是那個十歲的孩童!
而是二十多歲的王瑤!
王瑤不僅端坐於王位之上,而且還穿着國王的打扮。
更讓衆多高麗羣臣所爲之感到驚悚的是,在這裡還擺放了一堆的腦袋。
而最前面的,赫然便是李仁任!
這麼個情況,令許多人心頭都爲之翻起了驚濤駭浪。
原來昨天晚上的兵荒馬亂,居然是發生了這種事!
而有的朝臣,則乾脆就沒來上朝。
這是覺察到了一些不對後,做出來的一些抉擇。
想要等一等,在家裡看看情況再說。
但很可惜,他們的願望並沒有達成。
因爲高麗朝廷專門派遣的人去進行通知,讓他們立刻來參拜新君。
當然,若是真的不願意來,那也無妨。
那今後都不用再到朝堂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這些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想要在家裡面躲一躲,觀望一下局勢的人,哪裡還能坐的下去?
紛紛以最快的速度,朝着皇宮而去。
發生了這種事,真要不去的話,可不僅僅是會被罷官這麼簡單。
只怕更大的可能,是連命都會沒有。
這顯然不是他們所想要看到的。
甚至已經有不少人心中懊悔了。
早知道會是這樣,那說什麼都不能有任何的遲疑。
要在最早的時間裡,去參拜新君,這樣才能留下最好的印象。
而不是如同現在這般,很有可能已經被新君給記在了心裡。
等到所有的朝臣基本上都來了差不多之後,李成桂宣告了李仁任弒君,勾連北元,殺大明使者,扶辛旽之子上位的諸多罪責。
而後宣佈,將其廢爲庶人。
並宣佈了崔盈,以及另外一些已被拿下處死的李仁任黨羽的罪責。
隨後,便是宣讀了太后的懿旨,以及大明這邊冊封王瑤爲新的高麗王的詔書,並當衆展示,用於服衆。
在這種情況下,哪裡還有人敢有什麼異議?
所以,這事兒很快便已通過了,衆朝臣紛紛叩拜新的高麗王。
而沐英手持節杖,立在高麗王一側。
等到禮成之後,新的高麗王起身,帶領高麗羣臣,對着手持節杖的沐英行叩拜大禮。
至此,冊封新高帝王的事情,也就徹底定下了。
這事情,不會再出現按什麼反覆。
隨後,新的高麗王對李成桂,以及相應的一些人進行了封賞,用以安撫人心……
在把這些給做完之後,不少高麗的人,覺得到了此時,一切事情都已做完,接下來便可以退朝了。
可實際上並沒有。
“今日還有一事要做,一件比本王登基還要重要的事情!”
高麗王王瑤神色肅然的出聲說道。
此言一出,令的在場衆多高麗羣臣,紛紛心生疑惑,不知道這高麗王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竟會在此時,說出這種話來。
能有什麼事情,比他登基還要重要?
“李仁任是喪心病狂,戕害大明天使。
致使大明天使,在我高麗遇難。
此等事情,令人心痛,更令人惶恐。
如今,李仁任服誅,但是這被李仁任喪心病狂,被韃子殘暴不仁,陰謀暗害的天朝使者,又豈能不祭拜?
豈能不告慰他們的在天之靈?聽了高麗新王的話,高麗的羣臣才一下子明白,他所說的還有更爲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在大明使者持節立在一側,而這次誅殺李仁任,崔瑩等人,扶新國王上位這件事情上,還主導了全局的情況之下。
那他們這邊要不對大明使者,經營相應的祭祀,也是真說不過去。
於是衆人,紛紛出聲附和,表示高麗王說的對。
並說要用最高的規格來做這件事,以告慰天朝上使的在天之靈,贖他們的罪過。
……
一處高麗用來祭祀山川河流,祭祀祖宗的,最高級的祭祀場所,此時擺上架屬於大明使者的排位。
至於祭祀用品,和一般的肉,以及瓜果這些不同。
乃是一個個的頭顱。
李仁任,崔瑩等高麗人的,元朝使者的腦袋,全部不缺。
沐英手持節杖,親自主持祭祀儀式。
高麗國王以及高麗的文武羣臣,跪在地上。
對着大明使者的牌位行大禮。
“蔡兄,以及我大明的衆將士,你們英靈不遠!
我等奉陛下之命,前來爲你們報仇雪恨,告慰你們的在天之靈。
你們是大明的英雄!
陛下沒有忘記你們,我們也一樣不敢忘記!
南越殺漢使者,屠爲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
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沐英提高聲音,出聲說道,隱約間有金鐵交鳴的鏗鏘之音。
聞聽此言,平安等一衆明朝出使之人心潮澎湃,止不住的挺起胸膛。
強烈的自豪感等情緒油然升起。
而那衆多的跪拜於地,包括高麗王,李成桂在內地衆多高麗人,則是心頭髮緊,爲之駭然!
受到了極其強烈的衝擊。
強漢又回來了!
這個壓了周邊異族幾百年,哪怕到了後面分崩離析,那些分裂的諸侯們,隨便拉出來一個,都能隨便輕易碾壓周邊異族的強漢又回來了!
而很不幸,他們和其生活在同一個時代。
最爲關鍵的,他們還不是強漢中的一員,而是緊着強漢朝上的小國。
都說元朝人殘暴,霸道,可是真的和強漢這等王朝,所做出來的種種事情來做比較才能發現,蒙古人的這些霸道,差漢朝差的太遠了。
漢朝的霸道,是由內而外的一種理所當然。
是至今讀了之後,都讓人爲之精神震動的霸道,帶着煌煌正氣,讓人不可抵擋。
也升不起什麼抵抗的心思。
和強漢比起來,蒙古人所做的這些事,只能說是個皮毛。
雙方根本就不在一個等級上。
原本以爲,強漢只處於史書上,中原王朝再也不會出現強漢這樣的朝代。
可哪成想,如今的大明站了起來,發出了對外的最強音!
其手段魄力,絲毫都不下於強漢!
這纔不過是剛剛開始,今後相應的事情只怕更多。
本來沐英他們所幹的事兒,就已經是足夠讓很多高麗人,爲之心頭震動了。
這個時候聽到了沐英所說出來的這些話後,一些似乎被隱藏在血脈深處的東西,一下子就涌現了出來。
結合着沐英他們先前所做的事,和歷史相互交織迴盪,令他們心頭巨震。
尤其是對方沒有說大明,而是說的強漢。
那這事兒,就有更多令人可以遐想,且爲之感到震動的地方了。
他們今後,都要夾着尾巴做人了。
在面對大明時,絕對不能夠有任何的掉以輕心,任何的不恭敬!
這幾乎是在同一時間,不約而同的在高麗國王王瑤,以及新上任的輔政大臣李成桂,還有更多的高麗羣臣心裡面產生的念頭。
這一場祭祀,對他們所產生的震動,簡直要比在此之前的加起來都還要大。
一陣微風拂過,推吹動節杖,吹動着招魂幡。
似是蔡斌等大明使者,在天之靈在欣慰的笑。
又似千年之前,漢朝的那些先賢,在此時隔着時空,給出了迴響……
……
“上使,小人有個不情之情,還請上使成全。”
三天之後,高麗這邊已經穩定住了局面,成功取代李仁任成爲輔國大臣的李成桂,來到了沐英等大明使者居住的地方。
一番的寒暄之後,李成桂望着沐英,顯得有些忐忑的開了頭。
“既是不情就請,那便不必說了,說出來反而爲難。”
沐英的話,一下子就將李成桂給噎了個半死。
顯然是沒有想到,沐英居然會這樣回答,直接把他給整不會了。
“那個……也不算是不情之請。
是下臣這幾日爲上使所折服,對上使所作所爲,特別的佩服,心生景仰。
所以便想要拜上使爲義父,還請上使成全。”
在邊上的平安,聽到李成桂的這話,頓時目瞪口呆。
他轉頭看看李成桂,這傢伙的年齡,看起來至少也要比文英哥大十歲吧?
結果這個時候,居然想要拜文英哥爲義父?!
這傢伙……到底是怎麼想的?
好厚的臉皮!
不僅是平安,作爲當事人的沐英,在聽了李成桂所說的話後,也同樣是面色一變。
“雖然上使比我年幼,可是觀上使所作所爲,能力卻是我所不能及的。
自從遇到上使之後,我是越接觸越覺得上使親切,就像是我的父親一樣。
這幾天,也從上使這邊,學到了很多寶貴的東西。
這些,只有在我父親身上才體會得到。
所以便起了這樣的心思,還請上使成全。
孩兒肯定會對義父恭恭敬敬,絕對不敢有任何的無禮!”
李成桂說着說着,就已經對沐英稱呼起義父了。
這樣的作爲,看的平安是目瞪口呆,有被驚到。
還能這樣操作?
這高麗人……當真夠無恥!夠不要臉的!
這些傢伙們,到底是怎麼想的?
怎麼能有這樣厚的臉皮?
文英哥肯定不會答應的!
沒看文英哥此時,同樣也是一副見鬼的神情。
再說,這李成桂現在的身份地位,也不一般,已經成爲了他們這邊的輔政大臣。
在這種情況下,再讓文英哥收他爲義子,那有些事兒上終究是不太好做。
“好,既然你這般誠心,那我便收了你這個義子。”
片刻之後,沐英望着李成桂開了口。
已經不抱什麼希望的李成桂,聞聽沐英此言,登時又驚又喜。
他二話不說,直接就跪在了地,對着沐英梆梆的磕頭,行大禮。
口中呼喊:孩兒拜見義父。”
這樣的一幕,直接就將平安給看懵了。
心情別提有多複雜。
不是……文英哥居然同意了?
他居然收了這麼個兒子?
關鍵是,這個義子的身份,還是如此之特殊。
這……文英哥到底是怎麼想的?
其實,沐英看着這個比自己還有大的兒子,心情也同樣是很複雜。
只覺得膩歪。
可是,誰讓他前來時,義父曾有言,說事成之後,李成桂若是要認自己爲義父,那就讓自己將之給答應下來,收了這麼個義子。
既然義父有言在先,那這個時候,他肯定是要收的。
當然,相對於這個時候,收了這麼一個義子而產生的彆扭,沐英心裡面更多的,還是對自己家義父的神機妙算,感到的震動。
自己家義父,當真是神了。
他是如何知道,這李成桂如此不要臉,在事成之後,會想要認自己爲義父的?
想不通!
是真的想不通!
……
“父皇既然準備對北元王庭動手,那西南的樑王那邊,也不能無視。
需要提前派人,做出相應的準備。”
武英殿裡,太子朱標望着朱元璋出聲說道。
“那按照標兒你所想,讓誰過去比較合適?”
若是別的朝代的太子,聽到當皇帝的這麼問,心裡面肯定會有很多的聯想,猶豫。
可朱標不會,他太清楚自己父皇對自己是怎麼樣的。
他顯然心中已經有了人選,聞言倒也沒有什麼遲疑,開口道:“孩兒覺得,永嘉侯朱亮祖,就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