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圖窮匕見

熊槐說完這一句話,接着又沉默了。

此時,屈原陳軫二人見楚王臉色複雜的沉默了下去,不再開口說話,二人也跟着沉默了。

他們知道楚王現在在想什麼,在楚國快要山窮水盡的時候,不到一天功夫,就聚得糧食數十萬石,甚至還有士卒萬餘人,這本是好事。

但是,他們一想到之前楚王接連下詔,讓羣臣羣策效力想方設法度過難關,結果連楚王帶羣臣卻束手無策,只能徒呼奈何。

這前後不過一月功夫,甚至就在短短的半天中,就出現這種驚天大逆轉。

楚王這是因該欣喜呢還是該悲傷呢?

或許此時楚王內心中還是欣喜大過悲傷吧!

二人對視了一眼,然後全都低下頭顱。

另一邊,熊槐定了定神,忽的又笑道:“好好好,國家危難之際,能有如此多的百姓願意爲寡人分憂,這是好事。”

說着,熊槐立即正色道:“傳寡人詔令,凡是捐獻同五大夫的人,只要願意上前線殺敵報國,那就可以招募一千的私軍。此外,同七大夫可以招募五百人,同上間可以招募兩百人,同列大夫可招募一百人,同國大夫可招募五十人。

凡是有心報國者,寡人全都來者不拒。”

二人聞言,同時拱手道:“大王英明。”

熊槐笑了笑,又看向屈原問道:“左徒,卿之前一直都呆在太府,之前那些捐糧獲爵的人,都是什麼人?”

屈原聞言,遺憾的搖了搖頭:“回大王,全是地方商人豪強之類,七個五大夫中,有五個是出身於大商人家族,兩個是郢都附件縣城的豪強。捐獻其他爵位的人,也大都是如此,不過越是低級的爵位,地方豪強佔據的數量就越多。

其中捐獻同國大夫的六十七人,除了十六人士其他地方來郢都求仕的策士外,其他人全都是郢都附近的豪強。”

熊槐聞言皺了皺眉,這個情況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他本以爲自己的那些勳貴子弟中會有許多聰明人,但其實,那些人直到現在都還沒有反應過來。

太令他失望了。

想着,熊槐難以置信的看着屈原問道:“賢卿,難道直到現在,也沒有一個貴族子弟去捐獻糧食嗎?”

屈原搖了搖頭,而後遲疑了一下,開口解釋道:“或許他們還沒有反應過來,或許他們還在遊說,又或許他們還在觀望。”

熊槐搖頭道:“這不行,寡人還得給他們提一個醒,並給他們樹立一個榜樣才行。”

屈原一聽,立即明白過來,於是當即拜道:“請大王放心,之前臣趁着糧食還未漲價的時候,已經收購四萬石,正準備給臣無法繼承爵位的兩個嫡子全都捐獻一個同五大夫爵。”

此言一出,一盤的陳軫頓時露出驚愕之色。

做爲楚王的情報官,他自然也知道,屈原早在這次大戰爆發後不久,就開始到處收購糧食,甚至是傾家蕩產一般的收購糧食。

原本,他還以爲屈原是在囤積居奇,或者是對此戰不看好,提前準備退路。

但萬萬沒想到,屈原收購糧食的目的,竟然是給自己的兒子捐獻爵位。

想到這,陳軫心中猛然一驚,難道這個捐糧獲爵的辦法,早在戰爭開始的時候,屈原就已經料到了今天,並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

不···不僅只是這樣!

此時,陳軫想起剛剛楚王與屈原的一問一答,立即便意識到這其中還有內幕,接着,他腦海中一轉,瞬間恍然大悟。

原來楚王與屈原此舉還是爲了拉攏國中的貴族以及封君,避免國中貴族以及前線的封君因爲楚王賣爵而心生不滿。

不久前,因爲戰事不利,楚王已經逼得朝中重臣許諾,一旦戰事陷入崩潰的境地,羣臣就會毀家紓難,帶着全族子弟以及僕役附庸上陣殺敵。

現在這個捐糧獲爵的政策一出,瞬間就給極大的緩解了朝中重臣的不滿,甚至還極大的調動了他們的作戰積極性。

試想,他們本來就是要舉族上陣的,現在楚王頒佈了捐糧獲爵的政策後,他們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私兵的數量,按數給自己的子弟捐獻爵位。

如此,上陣殺敵只是本分的他們,本來只有一份功勞的他們,瞬間就多出一倍的功勞。

如此他們就還有什麼不滿呢?

或許,不久後,他們就會開口稱讚大王仁德,開口稱讚屈原賢能了。

而他們那些獲得爵位的子弟,從此以後,也必然不會公開攻訐屈原了。

想到這,陳軫用眼睛餘光看了一眼身側的屈原,然後向楚王拱手道:“大王,臣不才,家中也略有餘糧,願爲大王效力。”

熊槐一聽,笑了笑道:“好,兩位賢卿願報效國家,寡人豈能阻止。”

“大王英明。”

接着,熊槐又看向陳軫道:“陳卿,寡人這次將將你找來,主要是又兩件事需要交給賢卿去辦。”

陳軫一聽,知道楚王找他來並不僅僅只是讓夥同屈原給子弟捐爵,還有其他要事後,立即正色道:“請大王吩咐。”

“嗯。”熊槐點了點頭,然後開口道:“這第一件事,等賢卿二人捐爵之後,賢卿需要儘快將你們給自己的子弟捐爵的事情傳播出去。”

“唯。”陳軫點了點,明白楚王這是以他們二人爲榜樣,吸引其他貴族也爲自己的子弟捐爵。

“這第二件事,寡人希望賢卿立即將寡人在國中施行捐糧獲爵,並且國中貴族豪商百姓紛紛響應,願意爲寡人分憂的事情,儘快通過各種渠道,上呈到各國之君的王案上。”

陳軫聞言,不解的看着楚王,開口問道:“大王,請恕臣愚鈍。如今我們捐糧獲爵的事情纔剛剛開始,新晉貴族麾下的軍隊還未招募完畢,更還未抵達前線作戰。

若是此時主動將國中情報散佈出去,引起各國警惕,臣擔心各國會趁我新軍還未抵達戰場之時,會讓各地的軍隊瘋狂的進攻我軍防線。

是以,臣以爲此舉會給前線的軍隊造成極大的壓力,是故,此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熊槐笑了笑,拒絕道:“賢卿無需擔心,天欲使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若是各國之君不顧前線戰況,強行下令前線主將進軍,這也正是寡人所要的。”

說着,熊槐見陳軫還欲勸說,立即搶先道:“賢卿不必擔心,此戰寡人已經有了必勝的把握,卿只管去散佈消息便是。”

陳軫一聽遲疑的看着楚王,然後又看了看一側的屈原,見這兩天在朝中大放異彩的屈原,沒有絲毫勸說的意思。

見此,陳軫心中瞭然,知道楚王對此戰早有安排,只是此時還不便公開作戰計劃。

雖然他此時還沒有想到楚國的勝機在什麼地方,但既然楚王與屈原全都如此自信,那他也不再相勸,只得應道:“是大王,臣知道該怎麼做了。”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出手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齊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間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廣信君田文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韓憂來楚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四百六十章 議定婚期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一千兩百二十三章 劍指子青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三百二十四 賞賜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攻秦國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訪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五百零九章 別無選擇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六百八十一章 騎虎難下宋王偃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九百八十四章 逃亡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五百七十三章 秦帝楚王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城 中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動第五百零五章 昭魚薨第一千零四章 定計淮北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學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遲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爭 上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齊楚決裂第二十四章 昭氏內爭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詔令第八百零八章 行賞第七十五章 昭滑說越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選定目標第三百三十二章 難易第四百七十六章 景鯉使秦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一百八十七章 訪吳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軍第六百二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五百四十一章 惡戰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戰 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蘇代使宋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國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戰 上第七百三十八章 客星來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二百二十四章 訪齊聯越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八百零三章 調停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八百一十六章 吳城暗流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戰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雪紛飛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一百七十章 鐵劍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一百二十二章 稅收改革第一百八十六章 廣陵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賞賜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軍到來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 二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五百四十九章 勸降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蘭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出手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齊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間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廣信君田文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韓憂來楚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四百六十章 議定婚期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一千兩百二十三章 劍指子青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三百二十四 賞賜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攻秦國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訪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五百零九章 別無選擇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六百八十一章 騎虎難下宋王偃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九百八十四章 逃亡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五百七十三章 秦帝楚王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城 中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動第五百零五章 昭魚薨第一千零四章 定計淮北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學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遲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爭 上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齊楚決裂第二十四章 昭氏內爭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詔令第八百零八章 行賞第七十五章 昭滑說越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選定目標第三百三十二章 難易第四百七十六章 景鯉使秦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一百八十七章 訪吳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軍第六百二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五百四十一章 惡戰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戰 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蘇代使宋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國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戰 上第七百三十八章 客星來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二百二十四章 訪齊聯越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八百零三章 調停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八百一十六章 吳城暗流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戰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雪紛飛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一百七十章 鐵劍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一百二十二章 稅收改革第一百八十六章 廣陵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賞賜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軍到來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 二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五百四十九章 勸降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