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出手

說完田甲的事情後,熊槐又開口問道:“賢卿,除了田甲的事情,卿可有其他事情要告知寡人?”

陳軫點了點頭,應道:“大王,令尹從大梁傳回的消息,七國會盟中,趙國聯合韓燕宋,並積極拉攏魏國,籠絡我們楚國,孤立齊國,基本上已經取得七國會盟的領導地位。此時大梁那邊,除了我楚國明確表示不出兵以外,其他六國已經同意出兵伐秦,爲魏國收回河東地。”

熊槐聞言點了點頭,現在他知道魏王爲什麼要三番兩次去邀請田文任相了,這是爲了確保齊國在背後不給聯軍搞破壞,同時也可以獲得一個強援。

而齊國那邊,無論齊王讓田文去魏國任相,還是在明顯被趙國排斥的情況下,依然答應出兵爲魏國奪回河東,這都是出於拉攏魏國的需要。

而田文爲了田甲,接連三次拒絕魏王的邀請,想來一定也會惹怒齊王。

想來,齊王現在對田文三番兩次拒絕魏王,已經很惱怒了。

此時,陳軫接着道:“大王,因齊王在會盟中很是被動,受此影響,令尹與齊王的交流十分順利,已經確認齊楚兩國加強合作的基調,以進一步深化齊楚聯盟。”

聽到這,熊槐立即笑了笑:“好,太好了,只要齊楚聯盟不瓦解,那齊國想要在戰後聯合楚魏,以齊魏楚三國對抗趙燕韓宋四國,就不會坐視各國伐秦之後再來攻打寡人。而趙國爲了避免寡人倒向齊國,也不會組織聯軍前來攻打寡人。

如此,寡人就高枕無憂了。”

接着,等陳軫說完國外的事情後,熊槐沉吟道:“賢卿,如今國外六國伐秦的大勢已定,外患暫時得以解除,寡人正好可以收拾國中之事。

現在江淮那邊的情況如何?”

陳軫一聽楚王提起江淮,便立即應道:“大王,之前郢都這邊雖然對六君他們的事情沒有理會,但是,因爲大王的神威深入人心,是故這段時間以來江淮那邊的封君並沒有再次羣起附和六君他們,其他的貴族全都在觀望朝中局勢。

同時,據我們在江淮的探子來報,因爲六君他們在大王宣佈與民修養的時候大肆徵召百姓,導致他們治下的百姓全都怨聲載道。

而且,因爲大量百姓脫離農事,百姓與貴族全都失去一個主要勞動力,並且還要供養一個壯丁,以致百姓與封君全都日益貧乏。

甚至,根據我們在封君那邊內應來報,那些徵召百姓的貴族,見大王不在意他們,且郢都大臣沒有動靜後,已經有一些人出現動搖了。”

“呵呵!”熊槐嘲諷的笑了笑,早在他們徵召百姓的時候,他就預料到了這一種情況,現在他們想解散百姓,換一種與他對抗的方式···

這已經晚了!

所謂的騎虎難下,說的就是他們這種情況。

想着,熊槐冷笑道:“既然已經跟寡人作對了,想要毫無代價的揭過這一節,沒這麼容易。”

說着,熊槐向陳軫吩咐道:“陳卿,你立即讓我們在封君哪裡的內應繼續鼓動他們堅持下去。”

“是,大王。”

“還有,左尹今天不是回來了嗎!之前令尹去了大梁,司馬閉門謝客,左尹遠赴秦國,羣臣羣龍無首,這纔沒有聯合起來向寡人施壓。

現在左尹歸來,而江淮那邊的封君也出現了動盪,那寡人也是時候進行下一步行動了。”

說着,熊槐捻着自己的鬍鬚笑道:“讓知北涯在大臣府中用事的人,一起鼓動羣臣向寡人進言,阻止寡人變法。”

“唯。”

陳軫離去後,熊槐又將忙於變法的屈原從百忙之中招了過來。

“大王!”

“賢卿免禮,坐。”

“謝大王。”

等屈原坐好後,熊槐笑着問道:“賢卿,現在變法的情況如何?”

屈原聞言,臉上立即露出笑容:“大王,變法雖才短短半年,但是我楚國百姓不斷流失的困局卻已經得到扭轉。

根據臣的統計,半年來,江漢這邊新增百姓超過二十萬戶。而這二十萬戶中,大部分是原本百姓自己隱藏起來,用來躲避稅賦的人口。因爲根據新法,分田不是按戶分,而是按人頭分,所以許多百姓爲了得到足夠的王田,也是爲了獲得成爲貴族的機會,開始不在隱藏。

只是···”

屈原嘆道:“只是這部分的百姓,以及野外盜賊從良的百姓,甚至從貴族那裡逃亡的百姓,大部分都是獨自一人的壯丁,並不是一個完整的家庭。要想將他們轉化爲我楚國的底蘊,讓這部分的戶口流傳下去,這還需要極長的時間。”

熊槐聞言笑了笑,他知道百姓隱匿人口方式,他們大都是自己宣佈夭折而未死的兒子,一則可以避稅,二則也可以創造更多的財富。

而這個被隱匿的兒子,往往比那些在戶籍上用來繼承家業以及需要參加徭役戰爭的兒子成婚晚,甚至成婚後也需要自己去開闢私田。

而因爲在野外開闢私田且拖家帶口的黑戶,在法律上都屬於盜賊,這些盜賊大部分都會被貴族招攬,以躲避殺生之禍,或者免於淪爲奴隸。

所以,百姓家中隱匿的人口,大都是做出犧牲的單身漢。

雖然知道這部分百姓很容易身死斷戶,但熊槐卻並沒有如屈原一般遺憾,而是心滿意足的笑道:“賢卿,變法半年,僅江漢之地就多出二十萬戶百姓,雖然只是獨身一人的丁壯,但這也說明變法效果顯著,寡人很滿足了。

至於不讓戶口消失,寡人相信,只要他們能夠努力耕種,三年之後,大部分人都有足夠的財富娶妻生子傳宗接代了。”

屈原聞言跟着笑了起來,然後拱手道:“請大王放心,除了讓百姓自娶以外,臣也會盡快給那些獨身的壯丁分配妻子,不會讓這些百姓身死戶絕的。”

熊槐笑着點頭道:“好,有勞賢卿了。”

接着,屈原又開口道:“大王,另外一個好消息是,根據臣與刺史令的多番統治,在二十萬戶百姓,超過兩萬戶百姓,乃是從各地貴族家中逃亡,重歸朝廷的統治。

這部分的百姓雖然數量較少,但是,比對起之前,百姓不斷逃亡依託於貴族,臣以爲這兩萬戶百姓出現,已經扭轉了國家日益貧困虛弱的局勢。

而且,從貴族哪裡逃亡的百姓現在依然源源不斷,臣相信,只要持之以恆,三五年之後,貴族對國家的威脅,將會得到根本上的扭轉。”

熊槐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之前國中貴族不斷從國家那裡吸收人口,而現在,朝廷接連出招,百姓開始從貴族那裡迴流到國家這邊,這不僅阻止了貴族繼續從國家這裡吸血,相反,國家還從貴族哪裡得到更多的營養。

直到最後,貴族將徹底不會危及國家。

過了一會兒,說完江漢這邊的情況後,熊槐又問起江淮的情況來。

“大王,江淮那邊的情況大致與江漢這邊相同,只是,江淮那邊貴族實力強大,且採取了種種措施控制百姓,是以,臣與刺史令統計,江淮那邊從貴族哪裡逃亡的百姓,可能不超過三千戶。”

“不超過三千戶!”熊槐臉色一冷,笑道:“看來江淮那邊貴族的辦法,還是很有效的嗎!”

說着熊槐對屈原道:“賢卿,爲了在江淮那邊的貴族那裡獲得更多的人口,寡人打算敲打一下他們···”

此時,屈原聽到楚王的話微微一怔,然後不等楚王說完,便開口反對道:“大王,臣以爲不可!”

第二十二章 再議變法第六百零二章 殺機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反省宗廟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襲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視淮水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六百八十四章 聯姻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四百零八章 開始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趙謀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蘇代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七百七十六章第九百八十八章 涌動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來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主將人選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潛龍勿用第七百三十五章 應變之策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戰自崩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敗第七百三十七章 觀游到秦第三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四百七十七章 東進西出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六百三十二章 禍不單行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拒絕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如瘋似癲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出面調停第四百九十五章 甘茂來楚 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單騎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三百九十一章 援軍第一百九十九章 難題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風潮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城 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起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十一章 齊國之辯第九百五十六章 調兵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十年樹人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薦)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求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軍至第九百七十九章 刺殺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議第六百零六章 策對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趙國爭韓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權力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三章 王佐陳軫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國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三事第三百一十八章 遲疑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談中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詔令第三十三章 張壽被刺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如瘋似癲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八百五十一章 頒佈爵位 上第九百九十六章 驅逐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五百七十三章 秦帝楚王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財第一百七十章 鐵劍第三百零七章 這很犀首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軍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橋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來投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破鏡難圓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九百六十九章 進諫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
第二十二章 再議變法第六百零二章 殺機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反省宗廟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襲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視淮水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六百八十四章 聯姻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四百零八章 開始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趙謀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蘇代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七百七十六章第九百八十八章 涌動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來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主將人選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潛龍勿用第七百三十五章 應變之策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戰自崩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敗第七百三十七章 觀游到秦第三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四百七十七章 東進西出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六百三十二章 禍不單行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拒絕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如瘋似癲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出面調停第四百九十五章 甘茂來楚 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單騎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三百九十一章 援軍第一百九十九章 難題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風潮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城 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起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十一章 齊國之辯第九百五十六章 調兵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十年樹人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薦)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求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軍至第九百七十九章 刺殺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議第六百零六章 策對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趙國爭韓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權力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三章 王佐陳軫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國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三事第三百一十八章 遲疑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談中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詔令第三十三章 張壽被刺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如瘋似癲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八百五十一章 頒佈爵位 上第九百九十六章 驅逐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五百七十三章 秦帝楚王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財第一百七十章 鐵劍第三百零七章 這很犀首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軍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橋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來投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破鏡難圓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九百六十九章 進諫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