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

另一邊,昭雎率領三萬大軍離開郢都後,便一路疾行,花費了半月時間,便趕到勳關東部的武當縣。

當夜,武當縣外楚軍大營。

“柱國,在下襄成君司馬鄭當,在此等候多時矣!”

“襄成君司馬?”昭雎看了一眼手中的印信,然後面無表情的開口道:“本將記得,當日秦國攻打房縣之時,彭君不戰而逃,以致房縣輕易失守。

襄成君的封地同樣也在房縣,雖然襄成君被大王留在郢都,但是襄成君的令尹與司馬全都有守土之責。房縣失守後,閣下便了無音訊,本將本以爲爾等在已經以身報國,不想,現在竟然在這武當縣外看到你。”說着,昭雎目光中突然露出幾分遲疑,遲疑道:“閣下既然未死,爲何不回郢都向大王覆命?”

“還有,不知這幾個月來,閣下身在何處?”

鄭當一聽昭雎懷疑他已經向秦國投誠,臉色一變,急忙拜道:“柱國,當日上將軍突然猝死,以致前線潰敗。在下與襄成君令尹得知前線兵敗的時候,秦軍已經殺到房縣不遠處,當時襄成君在郢都,我等不知如何是好,只好率軍前去房縣守城。

不想,在下率領的守卒還未趕到房縣,就得知房縣那邊傳來彭君不戰而逃的消息傳來,接着房縣的百姓紛紛逃亡。等秦軍殺到時,房縣兵不足一千,不多時便失守了,而在下也隨潰軍逃亡。

其後,秦軍又輕取上庸勳關,阻斷了我等的退路,故而無奈之下,在下只好上山隱藏,以躲避秦軍的抓捕,並希望能在楚軍回師攻打上庸漢中之時,能一盡綿薄之力,洗刷身上的罪責。”

昭雎聞言審視的看着前方的鄭當,對他的話並沒有相信。數月間音信全無,誰知道他是真的淪爲盜賊呢,還是已經投靠了秦國。

心裡想着,但昭雎面上卻露出恍然大悟之色:“原來如此,將軍對大王忠心耿耿,待本將回都,定然會向大王稟明。”

“謝柱國!”

頓了頓,昭雎又問道:“鄭司馬,不知此刻將軍麾下還有多少士卒。”

鄭當應道:“回柱國,此刻末將山中還有精兵六百餘,全是漢中上庸的潰卒,爲末將陸續收攏所得。”

說着,鄭當遲疑了一下,繼續道:“只是因爲秦國在上庸管控極嚴,故而在下等人全都缺衣少食。幸得一些貴族商人資助,這才勉強能在山中度日。”

昭雎眼前一亮,立即追問道:“有貴族商人資助,這麼說來,上庸各地還有很多忠君報國之人了。”

鄭當點了點頭:“柱國,正是如此。上次秦軍敗退之時,我等本想起事接應犀首將軍,奈何犀首在武當縣中便停兵不前,而後沒有攻打勳關便引兵東進,前去救援陳城。我等無奈,只能再次潛伏。

而這次秦國蜀地叛亂的消息傳來,上庸各地的秦國官吏全都風聲鶴唳,加強了對各地的控制。但是,我等得知此事後,全都認爲這是這是我楚國收復上庸漢中的最好時機,大王以及朝中諸公一定不會放棄這個機會的。

故而,在下便繞過勳關,來此等到楚軍的到來。”

說着鄭當眼中冒出一股灼熱的目光,看着昭雎興奮不已道:“果然,在下才在武當縣等候了五日,柱國便率軍殺到了。

柱國來的如此之快,想必一定是大王心中擔憂上庸的百姓。而我等的堅持,也算不是白費了。”

感慨着,鄭當又急不可耐的詢問道:“敢問柱國,這次大王打算出動多少軍隊收復上庸漢中,不知後續的大軍什麼時候到。之前樗裡疾與甘茂從上庸離開之時,爲了防止楚軍趁機攻打上庸,曾在上庸留下了兩萬重兵。若是兵力太少,在下擔心,勳關險要,恐怕難以攻克。

而且,現在秦軍對上庸各縣的管控非常嚴格,但是,只要大王,只要柱國一聲令下,我等願爲大王效死。”

說着,鄭當立即對着昭雎行了一個單膝禮。

昭雎看着請命的鄭當,張了張口,卻什麼話也沒有說出來,頓時無言以對。

總不能說這次大王根本就沒有打算收復上庸漢中,自己率領的三萬大軍,就是全部的楚軍,只是用來牽制秦軍的吧。

沉吟了一下,昭雎面色平靜的道:“將軍請起,本將這次率軍前來,自然是要爲大王奪回上庸的。只是勳關險要,大軍難以展開,故而本將暫時只能率領三萬大軍前來引誘秦軍,希望能將秦軍引出勳關。”

“原來如此!”鄭當煥然大悟道:“在下之前還疑惑呢,爲何柱國只帶了三萬楚軍前來。”

昭雎臉上微微一笑,露出智珠在握之像。頓了頓,再次問道:“將軍,勳關險要,若想用最小的代價攻克,非得裡應外合不可。本將想知道,現在上庸各地,還有多少心向我楚國的忠臣。”

“不少!”鄭當立即應道:“柱國,之前秦國攻打漢中上庸之時,前進的速度極快,不少貴族還沒有來得及抵抗,上庸就失守了。秦軍雖然只用了極短的時間,便攻下了楚國的漢中上庸。但是,同樣也因爲貴族來不及抵抗,故而各地貴族全都元氣未損。

在下聽說,上庸之中,除了在下所部的六百餘人外,長利縣尉同樣也退守山中,手中有千餘人。此外,還有上將軍所部的潰卒,也有不少散落各地山中,多則百餘人,少則十餘人,正在山中等待時機。在下手中的戰士,正是吸收了數只潰卒之後,才彙集六百餘人。

而且,此刻,許多貴族正如在下一般,正期盼着楚軍的到來,準備裡應外合,光復上庸各地。”

昭雎點了點頭,初步瞭解上庸內部的情況之後,沉吟了一下,開口道:“好,鄭將軍,本將命你立即回到上庸,準備聯繫各地的忠義之士,以等待時機。”

說罷,昭雎瞥見鄭當露出興奮之色,再次開口道:“還有,沒有本將的命令,不要倉促起事。等時機成熟,本將自會派人通知爾等。”

“諾。”

鄭當離去後,昭雎便立即命人前去上庸各縣打探消息。

對於鄭當的話,昭雎並沒有相信。

吩咐完畢之後,昭雎搖了搖頭,頓時遺憾的長嘆一聲:“可惜了啊!”

接着,沉吟片刻後,笑道:“這行軍作戰,人多有人多的打法,人少也有人少的打法。”

說着,便高聲向帳外下令道:“傳本將將令,明日全軍去勳關外挑戰。另,傳令給武當縣尹,讓他組織百姓固守武當縣城。”

“諾。”

第八百五十三章 頒佈爵位 下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舉大事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九百一十八章 趁風放火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陽君薨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齊國伐魏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裝暈第六百一十五章 議宋第一千章 出兵第五百二十五章 說越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一百八十八章 吳城第五百零八章 風起吳城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宮第三十八章 悲傷楚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墊江第九百八十五章 賜死第八百三十七章 三見文雀第九百八十九章 請罪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軍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聯合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七百九十一章 歸意第八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鯉歸來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三百零六章 現情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第一百七十章 鐵劍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起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進滕城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劍的問題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於死地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另有算盤第九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八章 今時往日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王宮驚變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二百四十五章 離間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連下三城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三百九十八章 越國北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聯合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師北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一千零七章 卒飄如風 上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趙國爭韓第九十九章 直面中軍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廣佈仁德第二百三十三章 蘇代使宋第五百零七章 南顧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進滕城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張若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議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縱聯盟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東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九百零三章 啓用昭滑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標 上第三百七十章 會師第九百六十章 殊死突圍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六百零二章 殺機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趙之戰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進大梁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齊 上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七百三十四張 探索發現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齊趙結盟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舉大事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面羣臣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反聲如潮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長人口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戰魏國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件禮物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軍
第八百五十三章 頒佈爵位 下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舉大事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九百一十八章 趁風放火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陽君薨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齊國伐魏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裝暈第六百一十五章 議宋第一千章 出兵第五百二十五章 說越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一百八十八章 吳城第五百零八章 風起吳城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宮第三十八章 悲傷楚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墊江第九百八十五章 賜死第八百三十七章 三見文雀第九百八十九章 請罪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軍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聯合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七百九十一章 歸意第八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鯉歸來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三百零六章 現情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第一百七十章 鐵劍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起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進滕城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劍的問題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於死地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另有算盤第九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八章 今時往日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王宮驚變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二百四十五章 離間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連下三城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三百九十八章 越國北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聯合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師北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一千零七章 卒飄如風 上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趙國爭韓第九十九章 直面中軍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廣佈仁德第二百三十三章 蘇代使宋第五百零七章 南顧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進滕城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張若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議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縱聯盟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東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九百零三章 啓用昭滑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標 上第三百七十章 會師第九百六十章 殊死突圍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六百零二章 殺機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趙之戰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進大梁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齊 上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七百三十四張 探索發現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齊趙結盟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舉大事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面羣臣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反聲如潮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長人口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戰魏國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件禮物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