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 調停

正式接納公子安後,熊槐看着公子安,沉吟了一下,然後開口道:“賢卿,眼下我楚國正面臨一樁難事,寡人心想或許也就只有卿能爲寡人分憂了,不知卿可願助寡人一臂之力?”

公子安一怔,心中冒出陣陣疑惑。

他纔到楚國,剛剛向楚王效忠,楚國會有什麼問題只有他才能辦成呢?

想着,公子安立即拱手應道:“請大王吩咐!”

熊槐點了點頭,露出一縷難色,開口道:“想必賢卿也是知道了,這些年來楚國連年征戰,國中物資短缺,百姓疲憊不堪,以致寡人要以舉國之力奪取南鄭時,國中頓時怨聲載道。

南鄭是寡人想要的,國人是寡人所不願失去的。然二則不可兼得,故寡人這段時間一直都在猶豫,是否繼續堅持下去。”

說着,熊槐露出一絲喜色,看着公子安笑道:“但是,今日賢卿從燕國遠道而來,爲寡人帶來了兩件神器,寡人得此神器,既喜既愧。神器重寶,寡人得之,不勝欣喜矣,然燕王不貪戀神器,以民爲本的心懷,卻讓寡人心生慚愧。

將寡人的所作所爲與燕王一比,寡人實在是對不住國中的百姓。故而,寡人決定以燕王爲榜樣,以百姓爲本,從南鄭退兵,與秦國講和。”

公子安腦袋一懵。

退兵?

講和?

我千里迢迢從燕國而來,帶着大量的軍資過來,是爲了讓楚國繼續與秦國作戰,好讓燕國有更充裕的時間攻打中山國的,而不是來勸說楚國與秦國講和的。

若是自己一到楚國,然後楚王就立即被自己勸服與秦國講和,這消息傳到燕王那裡,燕王會怎麼想,會怎麼看?

那我日後還怎麼回燕國。

“大王這···”

見公子安開口,熊槐立即打斷道:“寡人聞術業有專攻,聞道有先後,能見賢思齊便是人生之寶,故而孔子曾雲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燕王大德,千里迢迢送來神器,想來也是在提醒寡人以民爲本吧。”

“···”公子安滿腹的經綸全都說不出來,總不能說燕王只是想借楚王傳播自己的聲望,更不能說燕王根本沒有愛惜百姓的意思。

此時,熊槐笑道:“燕王的意思寡人已經知道了。正好,寡人知道燕王乃是秦王的親戚,秦燕兩國關係不錯,故而寡人想請賢卿走一趟秦王,以燕國的名義局中調停。”

公子安見楚王已經開口,知道自己無法拒絕,正想着如何挑撥秦楚兩國關係的時候,又聽見楚王道:

“當然,爲了避免秦王不停燕國調停,寡人決定給秦國施加一點壓力,讓大軍集結在函谷關外的韓國也派出使者進行調停。如此,有韓國壓力,有了燕國的臺階,秦王應該就會答應調停了。”

公子安渾身一僵。

兩國調停,看來楚王已經有了明顯的退意了。或許即便秦國不答應調停,楚國也會從南鄭退兵。

如此,燕國的調停也就顯得不難麼重要了。

而且···

公子安偷偷的看了一眼楚王,暗暗想到:楚國果然不容輕辱,燕王這纔想要踩楚國一腳,並讓楚國承燕國的情。不想,楚國的反制來的如此之快,不僅讓燕國在中山國哪裡勞而無功,而且還讓燕國反過來承楚國的情。

此時公子安已經想明白了,楚王讓他去秦國調停,不僅是向要借燕國的面子,更是借他之口通知燕王退兵。否則,一旦齊國得知秦楚兩國講和,而燕軍還在與中山國大戰,那時,齊王一定會會師北上,趁機削弱燕國。

想着,公子安立即伏地一拜:“臣領命!”

公子安退下後,熊槐看着他離去的背影,不禁輕輕感嘆道:“果然是世事無常,當年那個衝動暴躁的燕王,僅僅蟄伏數年,不想,今日一見,已然胸有溝壑。”

陳軫應道:“大王,燕國太遠,而且齊燕兩國乃是死敵,燕王自然是越強越好,這對我楚國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熊槐點了點頭,接着想起鄂君來,感嘆道:“國事艱難,當前還得以修養爲主。”

說着,熊槐的目光轉向屈原:“賢卿,這段時間國事一直都是卿在處理,在等一段時間,卿就上書與秦國講和吧。”

屈原沒有多想,立即應道:“唯。”

不久,屈原與陳軫從楚宮出來,屈原上了馬車後,將陳軫剛剛遞給他的木簡拿出來一看,然後,半響纔開口道:“不想,風雨已至啊!”

次日,公子安離開郢都,一路北上往韓國而去。

當韓王倉得知公子安奉楚王之命請韓國對秦楚兩國調停後,沉默了許久。

秦國咸陽。

當公子安與韓珉代表韓燕兩國前來調停後,秦國上下頓時一片譁然。

“大王,此戰我秦國失去了上庸漢中還有巴地,如此重大的損失,我們決不能這樣算了。”

“不錯,與楚國死戰到底,不收回失地決不罷休,我赳赳老秦,決不怕死。”

“楚國連年征戰,不久前才遭到六國圍攻,現在又再次與我秦齊魏三國開戰,以楚國的國力必然是頂不住了,所以這才讓韓燕兩國調停求和。”

“正是如此,楚王殘殺大臣,楚國之內人心惶惶,故而楚王求和,必然是楚國之中發生內亂了。”

“大王,當此之時,我秦國應該拒絕楚國的求和,理應繼續與楚國對持下去,直到楚國堅持不住,然後我秦軍趁勝追擊,趁機收復漢中上庸還有巴地。”

一時間,整個秦國的朝堂上,全是反對與楚國和談的聲音。

當然,秦王蕩顧及韓燕兩國的面子,卻也並沒有當場拒絕。

下朝後,秦宮中,秦王蕩正與公子稷對飲。

酒酣,秦王蕩突然開口問道:“王弟,聽說你舅舅羋戎到咸陽了。”

公子稷一怔,然後自然的將酒杯遞到嘴邊,一飲而盡後,點頭道:“大王說的沒錯,舅舅羋戎已經道咸陽多日了。”

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戰 上第五百二十八章 獻地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襲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動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頭換面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聯軍潰敗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鯉歸來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五百一十八章 殺戮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辭封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見第八百五十一章 頒佈爵位 上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達吳城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八百零五章 講和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降第八百七十四章 齊燕決戰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一千章 出兵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八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八百二十一章 國之寶也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衆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二百五十六章 機會第三百六十二章 齊燕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劍的問題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來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蘇代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敗第四百八十六章 異心同聲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變第六百一十九章 兩種可能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四百零七章 試探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第八百五十二章 頒佈爵位 中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訪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來楚第六百零六章 策對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謀上庸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七百零六章 悵然淚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強攻堅城(二合一)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壽縣第二百三十一章 強攻第二百三十三章 蘇代使宋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二百零二章 秦齊聯盟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風雲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論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二百一十四章 濟陽城下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二百五十九章 義渠第五百八十一章 來者不善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謀上庸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賞賜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進大梁第七百五十五章 激戰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當其時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候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葉障目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見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
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戰 上第五百二十八章 獻地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襲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動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頭換面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聯軍潰敗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鯉歸來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五百一十八章 殺戮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辭封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見第八百五十一章 頒佈爵位 上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達吳城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八百零五章 講和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降第八百七十四章 齊燕決戰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一千章 出兵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八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八百二十一章 國之寶也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衆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二百五十六章 機會第三百六十二章 齊燕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劍的問題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來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蘇代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敗第四百八十六章 異心同聲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變第六百一十九章 兩種可能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四百零七章 試探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第八百五十二章 頒佈爵位 中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訪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來楚第六百零六章 策對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謀上庸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七百零六章 悵然淚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強攻堅城(二合一)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壽縣第二百三十一章 強攻第二百三十三章 蘇代使宋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二百零二章 秦齊聯盟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風雲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論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二百一十四章 濟陽城下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二百五十九章 義渠第五百八十一章 來者不善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謀上庸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賞賜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進大梁第七百五十五章 激戰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當其時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候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葉障目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見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