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

熊槐先是一怔,隨後反應過來,雖然同樣都是出兵齊國腹地,但昭雎的說法與左成沈宜甫二人不同。

左成二人是讓昭雎牽制匡章,而昭雎的意思則是他自己做主力,讓水師做佯攻。

想明白之後,熊槐好奇的問道:“柱國,不知計將安出?”

昭雎立即拱手道:“大王,水師遠征齊國腹地,沒有補給,沒有後援,沒有地利,太過危險,故臣以爲其不可取。

但是,正如左大夫所說,如今齊國腹地空虛,只要我大軍能威脅出現在齊國腹地,齊國上下驚恐中,必然會調兵回援,尤其是水師,必定會全部調回。否則,一旦齊國水師戰敗,那齊國即便有百萬大軍,也難以在漫長的海岸上佈防。

屆時,我軍藉助船隻,便可隨時隨地攻打任意海邊城池,甚至還可摧毀齊國的鹽場漁場,讓齊國元氣大傷。”

熊槐點了點頭。

一旦齊楚兩國在海上大戰,那就必然將是一場決戰,清河的齊國水師必然不會缺席。

此時,昭雎見楚王點頭,便繼續道:“大王,如今匡章所在清河城與泗水之上的齊國水師城犄角之勢,相互援助。而我軍因數量不夠,難以對清河展開攻城。

但是,只要齊軍水師一走,那匡章就會坐守孤城,然後我大軍北上,將清河小城團團圍住,然後大軍在城外挖溝建渠,擺出水攻清河城的架勢。到時,匡章兵少,見無力阻止我軍行動,必然不戰自退。

而我軍攻取清河之後,便可趁勝追擊。匡章一敗,齊國必定震動,齊王爲了安撫人心,肯定會一面向我國求和,一面從燕國調兵。”

說着,昭雎拱手一拜道:“故,臣以爲,爲了調走泗水水師,我們可派出水師佯攻齊國腹地,只要齊國水師一走,無論齊軍是去大海截斷我軍退路,還是沿泗水北上匯合齊軍主力與我我軍決戰,那我們的計劃就成功了。”

熊槐聞言,思緒良久,然後點了點頭。

昭雎的計劃遠比左成的建議好,最關鍵的是,就算昭雎的計劃失敗,也不會對楚國造成多大的影響。

想着,熊槐便直接拍板道:“善,柱國此計甚好。”

說着,又看向其他大臣問道:“諸卿可還有其他計策?”

羣臣聞言,沉默了一下,紛紛搖了搖頭。

見此,熊槐立即下令道:“傳詔,立即下令調集楚國水師,將郢都江東的水師全都調往廣陵,將壽縣陳地的水師調來淮陰,寡人要以水師遠征齊國。此外,傳詔江東各地,寡人要徵召江東所有的海上漁船,以爲軍用。”

詔令下達完畢後,熊槐看着沈宜甫道:“沈將軍,寡人便將水師託付於將軍了,一定要營造一場聲勢浩大的行動,讓齊國感到壓力。”

“請大王放心!”沈宜甫拱手應道。

熊槐點了點頭,然後轉頭看向昭雎道:“柱國,江東的楚軍雖然不能動,但是之前寡人帶去江東的楚軍,還有三萬依然留在江東,這次寡人全都調到淮陰來,聽候柱國調遣。”

“謝大王!”

接着,熊槐又看向左成,語氣陰冷道:“左卿,有勞賢卿走一趟齊國,以對齊國進行勸和,若是齊國答應從燕國撤軍,那就一切好辦,若是齊國不答應,那就休怪寡人不客氣。”

“是大王。”

“好,接下來諸卿就去準備吧!”

“唯!”

衆臣離去後,立即忙碌開來,調兵的去調兵,準備出使各國,正在緊急準備禮物,剩下的人,則開始爲大軍出征準備後勤。

是夜,淮陰一夜無修。

一晃三日而過,就在各地楚軍開始向淮陰聚集的時候,北方的戰報再次傳到淮陰。

“大王,燕國戰報,中山國的燕軍在大敗後,開始向燕國曲逆敗退,齊將聲子緊追不捨。數日前,燕國敗軍在燕國與中山國的邊境處,遭到齊將觸子率領的三萬齊軍埋伏,接着聲子率大軍追上,與伏兵夾擊燕軍。

是戰,燕軍再次大敗,燕軍主將自殺,副將戰死,敗兵四散,進入中山國的十二萬燕軍已經全軍覆沒。

戰後,聲子便下令所部大軍原地休整,而觸子率領的大軍已經往燕國曲逆去了。”

熊槐聞言倒吸一口冷氣。

之前楚國上下還以爲聲子行軍速度太快,以至於十五萬大軍出發,抵達戰場的只有十萬大軍,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在陸上掉隊了。

但現在齊國伏兵一出,才發現這些掉隊的齊軍早有去處。

此外,經此一戰,入侵中山國的十幾萬燕軍全軍覆沒,而齊王地憑藉此戰聲威大振,一舉奠定了他不輸先王的才能,真正確定了他齊國之君,齊魏盟主的地位。

如此,齊王與齊相同日歸天的惡劣影響,算是徹底消失了。

齊國依然還是東部的強國。

想着,熊槐感嘆道:“看來寡人的北面,又出現一個強主啊!尤其是齊王地還是那麼的年輕。”

說着,熊槐想起自己的年紀,以及太子橫的一貫表現,不禁長吁短嘆。

前來稟報消息的陳軫,聽到楚王感嘆,頓時默然。

熊槐感嘆了一陣後,再次想起燕國的局勢來,不禁皺眉道:“經此兩戰,十幾萬燕軍全軍覆沒,燕王十幾年的心血毀於一旦。”

說着,熊槐滿臉擔憂的看着陳軫道:“賢卿,此時燕國那邊如何了?”

陳軫搖頭道:“顧城一戰燕軍大敗,燕國得到消息後,朝野大驚,各地一片混亂。此時燕王已經下令,讓曲逆桑丘的燕軍死守城池,並且燕王已經派出使者向楚趙兩國求援,用不了幾日,燕國使者就會抵達淮陰。”

“向趙國求救?這···看來燕王是真的急了!”熊槐眉頭微微一皺,然後搖了搖頭問道:“我們的軍隊現在聚集的如何了?”

陳軫搖了搖頭:“大王,現在只有距離的最近的壽縣派出水師,其他三地都還未有消息。三天時間,恐怕郢都、會稽那邊消息還未接到大王的詔令,等郢都會稽兵力抵達淮陰,即便有快捷的水路,最少也要一個月時間。”

熊槐聞言長長一嘆:“是啊,最快也需要一個月,寡人有些着急了,希望燕國能多堅持一段時間吧!”

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宴羣臣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九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議第七百八十九章 聯趙伐秦?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詛咒起誓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師第一百三十一章 齊越再戰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二百四十三章 伐秦弱楚第二百三十章 齊國援軍第一百二十四章 美人有孕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一百八十八章 吳城第三十八章 悲傷楚王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趙之戰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營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達淮陰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媧皇紙第三百九十六章 怨念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齊國滅亡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魏國求和第七十四章 兵力配置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韓憂來楚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韓結盟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事起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九百八十八章 涌動第一百六十二章 劫糧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六百一十九章 兩種可能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離第七百五十七章 鼓聲震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裝暈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一千零一章 佈防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交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張若第四百一十章 賄賂第九十章 重賞三軍第十一章 齊國之辯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起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頭換面第一百二十一章 齊使蘇代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四十章 欲廢肉刑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第四十七章 昭陽遺言第七百三十章 舉薦何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親臨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爲國分憂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三百一十二章 聯姻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三百三十一章 質疑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相約決戰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戰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撫第六百八十章 爲人軟弱公子稷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敗而歸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無音訊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後追第六百八十四章 聯姻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
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宴羣臣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九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議第七百八十九章 聯趙伐秦?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詛咒起誓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師第一百三十一章 齊越再戰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二百四十三章 伐秦弱楚第二百三十章 齊國援軍第一百二十四章 美人有孕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一百八十八章 吳城第三十八章 悲傷楚王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趙之戰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營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達淮陰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媧皇紙第三百九十六章 怨念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齊國滅亡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魏國求和第七十四章 兵力配置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韓憂來楚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韓結盟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事起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九百八十八章 涌動第一百六十二章 劫糧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六百一十九章 兩種可能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離第七百五十七章 鼓聲震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裝暈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一千零一章 佈防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交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張若第四百一十章 賄賂第九十章 重賞三軍第十一章 齊國之辯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起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頭換面第一百二十一章 齊使蘇代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四十章 欲廢肉刑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第四十七章 昭陽遺言第七百三十章 舉薦何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親臨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爲國分憂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三百一十二章 聯姻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三百三十一章 質疑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相約決戰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戰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撫第六百八十章 爲人軟弱公子稷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敗而歸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無音訊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後追第六百八十四章 聯姻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