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關虎進籠

昭雎眼睛一亮,笑道:“大王,此事可成,如今齊國將水師調走,那就無法控制濮水,民船用來作戰可能有所不足,但用來渡河卻是完全可用。”

“現在齊國之所以能抵抗我們聯軍,就是因爲拒河而守,一旦齊國守不住濮水,那麼此戰大局已定。”

熊槐道:“好,傳寡人之令,徵集江淮之間的民船,另派人聯合魏國向越國求援,越國身爲盟主,不能只喊一個大而空的口號就完事,這種事情上越國必須出一份力。”

陳軫應道:“唯。”

向魏國送船事情安排後,衆人頓時輕鬆起來。

熊槐用手捏着自己的下巴,眼睛直勾勾的看着對岸方向的秦軍大營,問道:“兩位賢卿,如今天下的大勢已經明朗,齊國戰敗後,我們怎麼處理秦韓兩國。”

昭雎答道:“大王,齊國戰敗後,如果韓國已經沒有背叛秦國,那麼我們聯合趙魏兩國,西向進攻秦韓。韓國面對三國的逼迫,只有背叛秦國一條路。”

“但是秦國這邊,一旦秦國閉關自守,那麼我們很難削弱秦國。”

陳軫贊同道:“大王,秦國那邊因爲地勢緣故,攻破函谷關和武關可能性很低,如果要削弱秦國,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聯合義渠,兩面夾擊秦國。”

熊槐搖了搖頭,對於陳軫和昭雎的回答都不太滿意。

無論是攻打秦國函谷關還是武關,都不是上策,損失太大而且難見功效,就是楚國自己也不願幹這種事,三晉那邊應該也差不多,不會全心全意攻打堅固無比的秦關的。

至於義渠,牽制秦國尚可,用義渠削弱秦國,幾乎不可能,公孫衍已經試過了。

要是義渠被秦國滅掉了,那麼對其他國家而言,實在是一件莫大的損失。

秦國一加一減,憑空多出二十萬兵力。

熊槐想了想問道:“目前削弱秦國較難,那麼有沒有可能,利用武關函谷關以及河水,將秦國這頭猛虎關進籠子裡。”

“就跟以前蘇秦乾的一樣,不,要比蘇秦還要更進一步,不是讓秦國不敢揮師東向,而是讓秦國根本出不來,只能呆在關中。”

昭雎想了想道:“大王,此事可以一試,除了將各國兵力匯聚在一起強行進攻函谷關的方法外,還有另一種攻擊秦國的辦法,那就是我們和三晉分兵,各打各的。”

“我們楚國兵圍於中牽制秦國,然後讓三晉進攻秦國的河東地區。”

“秦國奪回被三晉攻佔的河西地,不過才二十幾年,攻取三晉的河東部分地區,也只是這十幾年的事情,若是三晉齊心攻打河東地,秦國在被我楚國牽制的情況下,必然難以抵抗三晉的圍攻。”

“只要趙國奪回十幾年前被秦國攻取的離石和藺地,魏國奪回汾陰和陝地,那麼秦國的勢力就會縮回河西。然後趙魏兩國拒河而守,順着河水築長城,那麼秦國將會重新被壓制回河西之地,只能龜縮在函谷關之內。”

“要是我們再慫恿魏國奪回河水西岸的少樑,那麼秦國必定會死保少樑,無論誰勝誰負,秦魏兩國都將兩敗俱傷。”

昭雎看了看楚王,遲疑道:“只是這樣一來,就是我們楚國在壯大趙魏兩國,魏國本來就是霸主遺業,若是東面從齊國獲取土地,西面與秦國拒河而守,南面與我們楚國結盟,一旦給了魏國休養的時間,恐怕魏國的實力將會很快恢復,重新盤踞關東,到時又是一個極其強大的魏國。”

“而我們楚國屆時難以攻克武關,將會一無所獲。”

熊槐沉思,要麼大家都沒有收穫,要麼楚國自己沒有收穫,似乎是一個選擇題。

至於秦國和魏國之間,若是讓自己選擇一個強大的國家,那麼還是魏國吧。

雖然昔日魏國夥同趙韓虐打天下,但是魏國的缺陷太明顯了。

秦國變法很徹底,是一個強大的國家,魏國的變法也很徹底,同樣也不弱。

只是秦國的變法是逼迫自己的百姓,除了打戰種田外百姓毫無出路,秦國的百姓嚐到戰勝的甜頭後,人人都願意打戰,而且打起來很兇殘,如狼似虎。

而魏國更多的是收買自己的百姓,魏武卒橫推天下數十年,打完秦國打楚國,打完楚國打齊國,打完齊國打趙韓,直到魏武卒被天下打殘,難以爲繼,魏國才衰弱下去,這一衰弱,魏國至今沒有恢復元氣。

這其中的關鍵因素,就是魏國的地理位置,決定魏國沒有休養生息的機會。

秦國佔據地利,條件有利就出兵攻打關東各國,形勢不利,就閉關自守休養生息,這就是帝王基業。

而魏國地處中原,幾乎和所有的國家都相連,魏國可以攻擊所有的國家,而其他國家也可以攻擊魏國,魏國乃是四戰之地。

孰優孰劣一目瞭然。

熊槐向昭雎陳軫問道:“強大的魏國,和強大的秦國,那個國家對我們楚國有利?”

昭雎陳診異口同聲道:“魏國。”

熊槐點點頭,道:“傳令,派出使者前往趙魏兩國,打敗齊國之後,我們就邀請趙魏逼迫韓國,然後聯合三晉接着打秦國。屆時兵分三路,我們楚國去奪回自己的商於之地,讓趙魏兩國出兵奪回各自的失地,一定要將秦國逼回河西,封鎖在函谷關以內。”

“寡人打不進去,秦國也休想出來,最好是從此天下就沒有秦國這個國家,讓秦國和那些蠻夷一起混去吧。”

當然這只是想當然,萬里長城攔不住北面的胡人,僅憑河水外加依然被秦國控制的秦關,要想徹底攔住秦國,這只是癡人說夢。

熊槐心中猜測,五年或者十年,應該可以吧。

十年或者五年之後,估計天下又是另一番模樣了。

熊槐接着道:“傳令上官大夫,若是韓國現在依然不願意背叛秦國,那就算了,韓國已經無關緊要,寡人決定在齊國戰敗後,聯合趙魏兩國逼韓攻秦。”

“唯。”

秦楚前線的事情,最先被韓國得知。

秦王帶去增援的軍隊只有一萬的消息傳到韓國,頓時引起韓國上下一片譁然。

一萬軍隊能幹什麼事,打敗楚國根本不可能,韓國被騙了。

韓國的兩位重臣公仲公叔再次發生爭吵,結果還沒有分出勝負,病牀上的韓王,直接昏死過去。

上官大夫見公叔再次無功而返,韓國依舊沒有結論,只好撂下狠話,啓程回去向楚王覆命。

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憂思至今第六百一十三章 謠言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亂其心志第五十七章 逼迫秦國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五十二章 鳥毛插冠第五百零三章 時機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秦使來楚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敗而歸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事起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進爲退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六百三十九章 五鳳匯聚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五百九十三章 人選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詛咒起誓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長人口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聯合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來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百年韭菜第一百四十五章 抵足而眠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慄第四百四十章 軍情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風雲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詔令第八百零五章 講和第六十章 目標霸業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殺第九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決心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中第一百一十一章 欲渡濮水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君擇臣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王孫乂歸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爲國分憂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八十四章 徵召封君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禮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一百一十二章 關虎進籠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來楚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錢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七百七十七章 上庸之戰 五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軍至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無雙至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誅殺昭常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敗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羣臣請命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軍至第九百八十五章 賜死第四百九十五章 甘茂來楚 上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舉借債第五百五十七章 聲傳各國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七百零三章 朝後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國請罪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昭常去秦第五百四十章 反擊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見太子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五百二十九章 會盟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
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憂思至今第六百一十三章 謠言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亂其心志第五十七章 逼迫秦國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五十二章 鳥毛插冠第五百零三章 時機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秦使來楚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敗而歸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事起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進爲退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六百三十九章 五鳳匯聚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五百九十三章 人選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詛咒起誓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長人口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聯合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來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百年韭菜第一百四十五章 抵足而眠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慄第四百四十章 軍情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風雲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詔令第八百零五章 講和第六十章 目標霸業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殺第九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決心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中第一百一十一章 欲渡濮水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君擇臣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王孫乂歸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爲國分憂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八十四章 徵召封君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禮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一百一十二章 關虎進籠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來楚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錢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七百七十七章 上庸之戰 五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軍至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無雙至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誅殺昭常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敗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羣臣請命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軍至第九百八十五章 賜死第四百九十五章 甘茂來楚 上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舉借債第五百五十七章 聲傳各國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七百零三章 朝後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國請罪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昭常去秦第五百四十章 反擊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見太子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五百二十九章 會盟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