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

汾陰。

甘茂派出的使者大怒而去。

原本義渠國遭到秦國大敗,各國士氣爲之受挫,隨着希望逐漸渺茫,甘茂立即派出使者與魏王接觸。

幾輪交流過後,魏王已經打算與秦國隔河對持了,但是,上郡驚變的消息傳來,魏國前腳答應甘茂,後腳立即變卦,立即加強了對少樑的攻勢。

魏王看着使者離去,不以爲然的笑了笑。

俗話說的好,世事無常,不久前魏國還在擔心秦國的報復,這才幾天過去,就變成秦國擔心被魏國攻擊了。

正想着,有侍者來報:“大王,趙王快馬傳來消息。”

“趙王?”魏王一愣,不知道正在攻打上郡的趙王怎麼會突然傳給自己消息。

魏王應道:“傳上來。”

“諾。”

魏王從侍者手上接過帛書後打開一看,正是趙王準備接應齊魏聯軍過河的消息。

魏王大喜道:“趙王不愧是寡人的兄弟,真是有心了。”

公孫喜聞言詢問道:“大王,不知趙王傳來了什麼消息?”

“犀武可以自己一觀!”魏王哈哈一笑,便將帛書傳給了公孫喜。

成陵君見公孫喜一看帛書,同樣露出喜色,不由出口詢問道:“敢問犀武,趙王傳來什麼消息。”

公孫喜笑道:“趙王傳訊說,已經以犀首爲將,率領三千單騎,一人雙馬,將會在兩三天內趕到河西接應我們渡河。並且,趙王讓我們全面進攻,屆時,犀首將會隨即挑選一個渡口,前後夾擊奪取渡口。”

其他人聞言一喜。

若是公孫衍親自來,渡河的可能性肯定很高。

公孫衍本是魏國陰晉人,就是吳起以五萬武卒大破五十萬秦軍的地方,但是在魏國成才的公孫衍卻在秦國出仕,並且在秦惠文王即位初期成爲了秦國大良造(秦國設立相國之前的最高官職,商鞅也是任大良造)。

公孫衍成爲大良造後,先是借義渠內亂大破義渠,解除了秦國北部的威脅,然後率領秦軍攻打魏國,首戰大勝而歸,並將陰晉奪回,秦王大喜下將陰晉改名爲寧秦。

接着,前後歷時五年,徹底擊垮了魏國在河西的防禦力量,然後,魏國的河西上郡全部割讓給秦國,從此退到河水以東。

就在秦國徹底奪回河西,上郡成爲魏國飛地難以保住的時候,公孫衍因爲接受魏國賄賂的事情被張儀揭發,最後公孫衍被秦王驅逐,張儀拜相。

從此,公孫衍便恨上了秦王與張儀,或許,可能公孫衍還會痛恨蘇秦···

毫無疑問的是,公孫衍對河西以及秦軍是極爲了解的,熟知河西內情。

若是其他人前去接應,魏國上下可能還會有所懷疑是否能成功,但是知根知底知己知彼的公孫衍前去接應,魏國上下對此信心倍增。

衆臣紛紛向魏王賀喜道:“恭喜大王。”

魏王笑眯眯的道:“全是趙王仁義,自己渡河之後還想着幫助我們齊魏聯軍渡河。”

衆臣聞言紛紛出言讚美趙王。

倪良想了想,一臉正色從人羣中走出來道:“大王,趙王接應我們渡河,這自然是好事,但是臣以爲,這並非是趙王仁義或者趙王重視三晉的兄弟之情,實則是李代桃僵禍水東引的計策。”

“什麼?”魏王大吃一驚,忙問道:“將軍何出此言?”

倪良答道:“大王,臣聽說魏章已經從函谷關派出援軍前往上郡支援,算算時間,現在應該已經快離開殽涵通道,今明兩日就會沿洛水北上了。”

魏王一愣,接着反應過來,一臉冷意道:“這個趙王寡人早就看他面目可憎,自己渡河多日,也沒有想起派軍隊前來接應。一聽說秦國出兵了,立即就想寡人來,這接應齊魏聯軍渡河,卻是想要寡人替他擋刀啊!”

想着,魏王帶着怒氣道:“衆卿,你們說我們還渡不渡河?”

公孫喜聞言立即答道:“大王,趙王雖然居心不良,但是秦國纔是魏國的威脅,削弱秦國這是魏國首要目標。所以機不可失不再來,臣以爲應該立即開始部署渡河事宜。”

公孫喜之後,其他人紛紛附和。

魏王沉吟了一下,點了點頭,開口道:“那好,通知聲子,明日起全線出擊,猛攻河西大小渡口。”

“諾。”

雖然甘茂已經得到公孫衍來襲的消息了,但是單騎的速度實在太快,頭天遭到齊魏聯軍全線出擊的消息,緊接着就傳來單騎快馬突擊西河之地的消息,各渡口還沒有做好準備,接着三千單騎在公孫衍的指引下,直奔少樑城北部的龐地渡口,渡口還沒有反應過來便失守告破。

雖然甘茂緊急增援,但是齊魏聯軍準備充分,雙方在龐地激戰一日,最後甘茂見齊魏聯軍源源不斷,自己難以抵擋,只能主動退卻。

兩日後。

齊魏聯軍大部渡過河水,並且兵圍少樑北面的韓城。

甘茂見此,立即令偏師駐守少樑之外的渡口,而後將軍隊大部調往少樑城中,打算死守少樑這個最重要的渡口。

洛邑。

熊槐從酒宴中歸來,已經抵達洛邑多日的陳軫立即稟報道:

“大王,臣剛剛收到消息,秦國使者不久前進入洛邑並且直奔齊王的住所。”

熊槐幸災樂禍的笑了笑:“看來秦國還有自知之明的啊,知道與各國硬拼肯定不是對手,這就打算暗通齊國,讓齊國拖後腿來了。”

陳軫應道:“大王英明,秦國使者的目的,恐怕就是如此。”

“但是齊國的態度,我們也不可不防,齊國之所以要攻打秦國,不過是將災難轉移到秦國身上,並且拉攏三晉罷了。”

“現在秦趙發生正面衝突,一時間難以脫身,若是此時齊國退兵,那麼伐秦一事恐怕會半途而廢。”

熊槐想了想,搖頭道:“現在寡人並不擔心齊國從前線退兵,因爲這樣一來,齊趙魏三國就會接下仇怨,三晉爲了對抗秦齊兩國,肯定會更加堅定的投靠楚國。所以,齊王不會如此不智。”

接着,熊槐頓了頓道:“相反,寡人現在擔心的另一件事,那就是齊王繼續攻打秦國,用秦國的土地收買趙魏兩國,這樣一來就是壯大趙魏,趙魏兩國壯大之後,再加上沒有秦國威脅,肯定會有二心的,再也不會堅定站在楚國這一邊了。”

上官大夫遲疑道:“大王,難道我們楚國現在要在齊國後方製造事端,從而讓齊國退兵,並讓趙魏兩國恨上齊國。”

熊槐搖了搖頭道:“不可,齊國已經接連被寡人削弱三次,但是秦國卻只是被寡人砍掉了伸向關東的爪子,而沒有遭到削弱。”

說着,熊槐想到秦國那極其優良的地形,而且已經完成變法後,秦國已經具備統一天下的前提條件,成爲天下最強的角逐者。

沉默良久,熊槐想到那個一統天下的秦國,便開口道:“若是這一次能削弱秦國,即便趙魏兩國與楚國離心,哪有何妨。”

說着,熊槐看向陳軫道:“賢卿,繼續關注齊國,若是齊國有異常,那就立即來報。”

“諾。”

······

感謝書友颶風舒雲的一千五百賞!

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葉障目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九百零三章 啓用昭滑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三百八十二章 姦情第六百一十三章 謠言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許行之死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一百三十二章 農家許行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謠言離間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搶劫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權力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動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三百四十三章 借糧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劇惡變第六百二十九章 勸說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諾第一百四十章 兩個秘方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二百六十六章 義渠求和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秦國伐韓第六十章 目標霸業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七百一十八章 廣告與封神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越之議第四百五十二章 趙王之問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八百一十章 公佈石磨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齊相周最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九百八十八章 涌動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來投第八百七十一章 齊詭趙異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軍趙雍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一十九章 韓使入楚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二百五十九章 義渠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上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君臣試探 下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陽宛城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王宮驚變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東第九百九十二章 還有一招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殺機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凜冬將至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新法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財盡人散第一千兩百零二章 君臣父子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江淮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晉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三百二十七章 應變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權宜之計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媧皇紙第五百二十六章 形勢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一百六十七章 封君上書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吳制越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蘭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爭橫財第三百一十三章 籠絡第五十三章 景鯉請諡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七百一十八章 廣告與封神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計重施第一百六十章 魏國霸氣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爭結束
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葉障目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九百零三章 啓用昭滑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三百八十二章 姦情第六百一十三章 謠言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許行之死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一百三十二章 農家許行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謠言離間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搶劫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權力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動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三百四十三章 借糧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劇惡變第六百二十九章 勸說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諾第一百四十章 兩個秘方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二百六十六章 義渠求和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秦國伐韓第六十章 目標霸業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七百一十八章 廣告與封神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越之議第四百五十二章 趙王之問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八百一十章 公佈石磨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齊相周最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九百八十八章 涌動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來投第八百七十一章 齊詭趙異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軍趙雍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一十九章 韓使入楚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二百五十九章 義渠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上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君臣試探 下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陽宛城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王宮驚變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東第九百九十二章 還有一招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殺機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凜冬將至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新法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財盡人散第一千兩百零二章 君臣父子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江淮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晉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三百二十七章 應變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權宜之計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媧皇紙第五百二十六章 形勢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一百六十七章 封君上書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吳制越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蘭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爭橫財第三百一十三章 籠絡第五十三章 景鯉請諡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七百一十八章 廣告與封神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計重施第一百六十章 魏國霸氣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