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

大殿之中一片沉靜,氣氛很壓抑。

太子所幹的事情,震驚了整個朝楚國,雖然從楚宮之中流傳出來的消息,太子不會被廢,僅僅只是被楚王下令靜思己過,但是楚王如何給楚國上下一個交代,今天的朝會將會正式公佈。

楚王沒有說話之前,大殿之中沒有一個人進言,全都等待這楚王的開口。

熊槐坐在王位上沉默許久,才一臉悲痛,緩緩對羣臣道:“數日前,我楚國出了一個大丑聞,因爲太子的緣故,致使襄成君一家慘死。”

“此事的真兇有三人,而現在潘君以及安陵君,因爲各自的世子,已經到黃泉之下向襄成君賠罪去了。”

“寡人昨夜思索一宿,日後黃泉之下,若是襄成君帶着在丹水一戰戰死的將士們,再次來向寡人效命,寡人又該如何面對襄成君!”

“大王,臣等有罪···”羣臣全都伏地拜倒。

“卿等何罪之有!”

說到這,熊槐想到襄成君自殺一事,若不是潘君和安陵君兩家的世子在太子面子出言,想要讓太子拉攏襄成君,何以讓襄成君遭到太子的羞辱。

和靠臉混的安陵君以及靠投機混的潘君不同,襄成君一脈一向是靠本事吃飯的,自尊心極強的襄成君,什麼時候需要與安陵君這種人同流合污了,自以爲令先祖蒙羞的襄成君,羞憤之下,自尊心破碎,結果自殺了。

太子一羣人意圖拉攏在軍方很有影響力的襄成君不成,反而惹出一場大禍,不得不說,太子的道家人君南面之術,實在是···

熊槐搖了搖頭,道:“令尹,不知此事應該如何處理?”

景鯉答道:“大王,太子乃是一國之本,太子雖然有罪,但是此事的主兇之二已經伏誅,況且潘君和安陵君以死謝罪,故而責令太子靜思己過即可。”

按照自古以來的傳統,刑不上(尊)大夫,禮不下(卑)庶人。

但是國君以及半個國君的太子,都不在此列,無論是之前商鞅所制定的嚴苛秦法,還是之後的漢法,無論是現在的秦王還是之後的漢景帝,在做太子時,都幹過比這還要令人頭痛的事情,但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事情,僅僅只是說出了庶民內心的期盼。

至於按律法責罰太子,這根本不可能,對儲君來說,只要還是儲君,就不會有刑罰加身,若是要想處罰太子,那就是廢太子。

詹陽君和陰君等人聞言,立即看向金君,結果之間金君在自己的位置上閉目養神。

見損失最大的金君不出頭,無奈之下,損失僅次於金君的陰君出列道:“大王,令尹之言所言極是,太子身爲國之儲君,責令閉目思過即可。但是臣以爲,令尹身爲輔政重臣,同時有教導太子的職責,郢都出現如此大的慘事,襄成君慘死,潘君安陵君自殺,重臣廷理自殺,令尹景鯉無能失察,難辭其咎,請大王罷免令尹,以正國法。”

“大王,臣以爲陰君所言極是,請大王罷免令尹。”詹陽君等人附和道。

景鯉聞言一驚,立即知道這是遭到報復了。

於是,立即俯首請罪道:“大王,臣有罪。”

昭雎昭魚跟着道:“大王,臣有罪。”

他們兩人和景鯉一樣,都是負責輔政的大臣,同樣有輔助教導之責,雖然景鯉是令尹,國家大事全部取決於他,但是昭雎和昭魚同樣有連帶責任。

州侯聞言,立即跳了出來反對,自己一邊已經損失了兩個封君。

難道還得搭上一個令尹?

熊槐看着吵成一團的衆臣,不禁一嘆。

只是若是真按陰君等人的說法去做,將景鯉三人罷免,那麼楚國一下子就失去三位重臣,朝政肯定會混亂一陣,這顯然對自己很不利。

但是如果陰君等人提出建議後,身爲楚王的自己什麼都不做,那就會令封君離心。

就如漢景帝打死吳國太子後,漢文帝什麼說法也沒有,結果卻是吳王從此稱病不朝,徹底離心了。

如何保下令尹等人,熊槐仔細想了想,決定效仿楚昭王。

想到這,熊槐輕咳兩聲,打斷羣臣道:“衆卿對寡人愛護,寡人知之矣。養不教,父之過,太子之錯,全在寡人不曾教育好,哪裡需要賢卿將寡人的罪責轉移到將相身上。”

“昔日,我楚國先王昭王曾雲:國之將相,乃是心腹手足,將罪責刑罰轉到手足身上,難道就不是我楚國的損失嗎,這種事情昭王不願意做,寡人同樣也不願做。”

“大王···”

一聽楚王將這件事情歸罪於自己,羣臣全都大驚,失望疑惑激動感動,五味陳雜。

熊槐沒有給羣臣反映時間,繼續道:“所以寡人決定三天後親自去拜祭兩位襄成君,並且祭文陳說寡人的過錯,以向襄成君進行道歉。”

這種過失發生在臣子身上,重則自裁,輕則免職,但是如果是君主的過錯,那就截然不同。

至於學曹操以發代首這種鬧劇,熊槐僅僅只是在腦海中掠過一縷思緒,卻沒敢提,這年頭講究君辱臣死,若是熊槐真的提出對自己施行極具羞辱性的髡刑,那麼景鯉和太子等人只能以死謝罪了。

畢竟不是楚王的過錯,楚王親自代太子道歉,這對襄成君一脈來說,已經足夠了。

就在其他人還在震驚與楚王親自拜祭中,金君突然激動道:“大王何其仁矣,昔我楚國在吳國的攻擊下,幾近亡國,正是因爲昭王的仁義,纔是我楚國重新復興。如今大王打敗了秦齊兩國,已經稱霸天下,卻依然願意將過錯歸結於自己,大王如此體恤臣下,臣感激流涕,難以自已,唯有獻上傳家之寶,以聊表寸心。”

“···”

羣臣一怔,金君的前半段話還好,後半段好像語無倫次了吧。

獻傳家寶,金君這是想要幹什麼!怎麼突然想起這個來?

難道真的被楚王感動了?

“···”熊槐同樣看着不按套路出牌的金君,問道:“不知金君這是何意?”

金君聞言,腦海中再次浮現出昨天楚王兩眼冒光的情景,雖然昨天楚王沒提,但是楚王眼中的那股熾熱,卻令金君一宿沒睡,雖然自己的佩劍沒有太阿霸氣,同樣也沒有湛盧名氣大,但是誰會嫌棄自己的寶物多。

因此,考慮許久後,只能忍痛割愛。

只是一想到即將從楚王這裡賺回一大筆橫財,金君就舒服許多。

而且,不過還好,昨日對楚王所說,只打造出一把寶劍···

ps:最近一段時間作者家中有一些事情,導致沒有時間碼字,這一情況還要持續一段時間,以後會盡量更新!

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爲國分憂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一千零三章 夏澤無水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聯姻燕國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殺人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齊國伐宋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宮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秦國伐韓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時候第一千章 出兵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五百四十九章 勸降第八百二十五章 當堂暈倒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國動向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一千零四章 定計淮北第九百八十八章 涌動第六百章 心傷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發現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一千零九章 卒飄如風 下第九十七章 風雨已至第八章 今時往日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戰 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證第五十六章 誘秦攻齊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一千零二章 大勢第二百五十章 牽線搭橋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退縮之意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棄河東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七十二章 驚聞莊子第六百一十章 來襲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來楚 下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三百七十九章 謠言第八百七十七章 攻敵所必救第一千兩百四十章 勝敗根源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臨門第二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搏第四十四章 病來山倒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權力第一百四十五章 抵足而眠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軍來援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遲第八百六十二章 驅逐出境第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猶如此案第二百二十五章 再次伐齊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襲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來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軍來援第八百六十六章 淮陰相見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裝暈
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爲國分憂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一千零三章 夏澤無水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聯姻燕國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殺人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齊國伐宋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宮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秦國伐韓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時候第一千章 出兵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五百四十九章 勸降第八百二十五章 當堂暈倒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國動向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一千零四章 定計淮北第九百八十八章 涌動第六百章 心傷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發現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一千零九章 卒飄如風 下第九十七章 風雨已至第八章 今時往日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戰 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證第五十六章 誘秦攻齊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一千零二章 大勢第二百五十章 牽線搭橋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退縮之意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棄河東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七十二章 驚聞莊子第六百一十章 來襲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來楚 下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三百七十九章 謠言第八百七十七章 攻敵所必救第一千兩百四十章 勝敗根源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臨門第二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搏第四十四章 病來山倒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權力第一百四十五章 抵足而眠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軍來援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遲第八百六十二章 驅逐出境第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猶如此案第二百二十五章 再次伐齊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襲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來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軍來援第八百六十六章 淮陰相見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裝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