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

“不錯,寡人這麼做都是爲了你。”熊槐肯定的點了點頭,然後從自己的袖中掏出一卷紙質地圖,接着將地圖放在自己與太子橫中間的石案上展開。

待地圖完全展開,太子橫看着地圖上西起秦蜀東至大海,北從匈奴東胡一直延續到楚國南境,見此,他微微一驚:“天下各國疆域圖。”

“正是各國疆域圖!”熊槐點了點頭。

接着,熊槐略有緬懷的道:“三十多年前,先王還在時,先王曾拉着寡人手說,秦國雄踞關中,手握南鄭,有吞併巴蜀,挾制楚國,包囊天下之心。

關中險固,巴蜀險隘,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一旦秦國佔據巴蜀,那秦國就會對我楚國形成絕對的地形優勢,那時候,我楚國再想限制秦國,就千難萬難了。

所以,先王在世之時,時時提醒寡人注意巴蜀,不可讓巴蜀兩國爲秦國所有。”

說着,熊槐長長一嘆道:“可惜的是,當年秦國趁寡人聯合各國伐秦失敗,趁巴蜀交惡,一舉佔據了巴蜀。

其後,寡人雖然經過多次努力,但最終也僅僅只是讓秦國吐出巴充,直至現在,秦國依然佔據蜀地。”

說着,熊槐看着太子橫道:“太子,你說說看,以目前秦楚兩國的局勢,假如我們楚國要對秦國下手,應該如何攻破秦關,殺入秦國腹地,然後與秦國決戰?”

太子橫聞言,沉思了許久,然後開口道:“僅憑我楚國很難,就像之前巴蜀叛亂,即便我楚軍全力出手,但限於地形極端不利,兵力糧草調度困難,難以對秦國造成致命一擊。

шωш _TтkΛ n _C○

所以,我楚國想要重創秦國,尋常時候根本不可能,除非出現三種情況。其一,秦國內亂,我楚軍可輕易攻入秦國。其二,秦國大軍全部出征在外,內部空虛,我楚國也可趁機行動。其三,我楚國勢大,不惜一切代價,強攻秦國關邑。”

“太子所言極是。”熊槐笑着點了點頭,然後話鋒一轉,突然問道:“太子對天下未來的大勢怎麼看?”

“未來大勢?”太子橫一怔,他父王話變得太快,轉眼從攻打秦國變成天下大勢,這變得他都反應不過來。

此時,熊槐見太子橫露出迷茫的眼神,心中大爲失望,只得自己開口道:“昔日,司馬錯曾對秦惠文王說:得蜀則得楚,得楚則得天下;昔日蘇秦曾對寡人說:縱則楚王,橫則秦帝;昔日,還有現在,稷下學宮的那羣人,時時都在探討一統天下的辦法。

甚至,就連已經回到老家的孟子,還時常與門生弟子談論統一天下的事情。不僅是談論,而且,寡人派去拜孟子爲師的人還傳回消息,孟子已經開始著書立說,講述自己統一天下的辦法。

作爲目前儒生中名氣最盛威望最高的大賢,孟子統一天下的論述,已經開始在鄒魯之地開始流傳,這些太子你難道就不知道?”

“這···”太子橫一聽,頓時變得極爲尷尬。

他的老師是道家的人,楚國也是道家盛行,楚國儒生甚少,他連楚國的儒生都不怎麼關注,又怎會關注數千裡外的老儒。

爲了化解自己的尷尬,太子橫立即詫異的道:“父王還派人去做孟子的學生了?”

“嗯。”熊槐點了點頭,應道:“不僅是孟子,寡人還派人去稷下學宮求學了,還有清溪學派,西河學派,魯國其他儒學派別,秦國法墨兩派,宋國莊子一派等等。

正是因爲這些人源源不斷的將各大學派的學說傳回楚國,我楚國的太學才能發展的如此迅速。就比如這次江淮設縣,各縣縣尹、縣丞、縣尉,基本都是從太學而出。”

說着,熊槐見太子橫一臉悻悻然,立即皺眉道:“別顧左右而言他,太傅可是主持稷下學宮多年的大賢,深知稷下學宮內幕虛實,難道你就從來沒聽太傅說過統一天下的論述嗎?”

此時,太子橫突然回憶起太傅的高談闊論,頓時露出震驚之色:“父王是說,一統天下這纔是天下的大勢所趨。”

熊槐終於笑着點頭道:“不錯,這就是未來的大勢。”

太子橫見他父王點頭,難以置信的問道:“這怎麼可能,天下各國實力強勁,以一國之智力敵天下之智力,這怎麼能成功?”

“怎麼不可能?”熊槐聞言,心中越發不滿道:“昔日天下有諸侯八百,現在天下大小諸侯不過二十,剩下的七百餘諸侯全都被吞併了。不僅如此,如今秦國吞併了蜀國,我楚國吞併了越過,趙國吞併了中山國,甚至齊國也曾一度吞併燕國,魏國也曾險些吞併秦國。

連越國燕國秦國這樣強大的國家,連巴蜀這種佔盡地利的國家都能被吞併,太子你說,這天下又有那個國家是不能被吞併的。”

太子橫一怔,他徹底被震撼了。

他從來沒想到,他的父王竟有併吞八荒之心,席捲宇內之志。

此時,太子橫腦中靈光一閃,脫口而出道:“所以父王遷都壽縣,正是爲了迎合統一天下的大勢。”

“不錯。”熊槐點了點頭,太子還不算傻得徹底沒救。

想着,熊槐立即開口道:“我楚國東至大海,西至巴蜀,同時與齊宋魏韓秦五國相接。其中,太子你也知道,秦國險固,難以攻取,魏韓居天下中,即便攻下魏韓,那也只不過是讓楚國將兩千裡的邊境線擴展到三千里,而且還是無險可守,首尾難顧的邊境線,其不可取。

所以,我楚國接下來的目標,最好就是齊宋兩國。”

說着,熊槐手中指向地圖,然後從方城位置,經漢中劃到巴充:“寡人的意思,接下來我楚國將固守方城、漢中、巴充三地,以備秦魏韓三國。這三個地方,我楚國經營數百年,乃是真正的易守難攻之地,只需極少的兵力就可以守住。

同時,我們可以從西線抽調兵力來東部,聯合三晉燕國,全力攻略齊宋兩國。必要時還可聯絡秦國,以秦國牽制三晉。

如此,只要齊宋兩國滅亡,我楚國的勢力範圍從淮水擴張到河水,並且還是佔據沒有後患的齊宋之地,那時,天下的大勢就已經明朗了。”

“父王神明!”太子橫聽完自己父王的龐大計劃,不禁由衷的嘆道:“若是此策能成,父王即便與湯武相比,也不遑多讓。”

“不。”熊槐立即落寞的長嘆道:“寡人何敢與湯武相提並論,寡人已經老了,沒多少年可活了。而齊宋兩國卻並未露出頹勢,想來,爲父的有生之年,是無法看到齊宋兩國併入我楚國了。”

“父王···”太子橫一聽自己父王如此悲情的話,想起他父王雖然面無老色,但其實已經六十有餘的高齡,頓時眼睛一漲,滿腔都是悲意。

此時,熊槐見太子橫滿臉悲色,再次嘆道:“寡人雖然看不到齊宋兩國滅亡的那一天,可是,寡人現在可以提前給太子你,或者給王孫平鋪路,提前遷都來壽縣,免得未來你們攻一次齊國,光是路上就花兩個月時間,免得你們將來會錯失良機啊。

現在,寡人在羣臣的怨恨中遷都,這樣,羣臣以及貴族就只會怨恨爲父。

所以,寡人的意思是,願怨恨集於寡人,而功業留待你們。

寡人唯一的希望,未來天下歸一,太子你,或者王孫平,又或者是王孫平之子,在祭告宗廟的時候,別忘了告訴寡人一聲。”

太子橫聞言,頓覺一股濃郁的父愛涌入心田,然後再也忍不住,頓時痛哭流涕的長拜道:“父王,兒臣錯了!”

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戰 六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拒絕第四百七十三章 會盟韓國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戰七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九百四十四章 韓魏之間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來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撫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四百一十章 賄賂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定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則失其國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宋國內亂第九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圍第六百七十一章 斬將第八百六十六章 淮陰相見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君臣試探 上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潛龍勿用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二百九十二章 佈局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晴天霹靂第九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九百四十四章 韓魏之間第三百六十章 高價第七百九十一章 歸意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亂其心志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國第九百七十八章 捨得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動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三百零六章 現情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廣信君田文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無雙至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諧第六百二十九章 勸說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六十一章 再議巴國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一百一十二章 關虎進籠第二百五十九章 義渠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五百四十五章 衝突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四百八十六章 異心同聲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懼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東第八百八十章 相位空懸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六百三十七章 國家亂有忠臣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潮涌動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國攻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營丟失第九百二十八章 退位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廣信君田文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軍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謀中山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一百三十四章 嚇暈太府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九百九十四章 送禮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士第三百二十四 賞賜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
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戰 六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拒絕第四百七十三章 會盟韓國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戰七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九百四十四章 韓魏之間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來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撫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四百一十章 賄賂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定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則失其國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宋國內亂第九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圍第六百七十一章 斬將第八百六十六章 淮陰相見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君臣試探 上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潛龍勿用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二百九十二章 佈局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晴天霹靂第九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九百四十四章 韓魏之間第三百六十章 高價第七百九十一章 歸意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亂其心志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國第九百七十八章 捨得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動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三百零六章 現情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廣信君田文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無雙至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諧第六百二十九章 勸說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六十一章 再議巴國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一百一十二章 關虎進籠第二百五十九章 義渠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五百四十五章 衝突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四百八十六章 異心同聲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懼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東第八百八十章 相位空懸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六百三十七章 國家亂有忠臣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潮涌動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國攻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營丟失第九百二十八章 退位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廣信君田文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軍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謀中山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一百三十四章 嚇暈太府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九百九十四章 送禮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士第三百二十四 賞賜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