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聲王悼王

屈原剛剛所說的封君領地的官職,指的就是幫助封君出來封地內部事務的人,由封君任命的隸屬於封君的臣子。這些臣子聽命於封君,而不聽命於楚王,楚王也無法指揮封君的臣子。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就是陽城君一事。

楚悼王病死,吳起失去依靠,楚國貴族圍攻吳起。結果吳起無路可逃,趴在楚悼王屍體上,封君們射殺吳起時,將楚悼王的屍體也射中了。

吳起死了,但是射殺吳起的封君貴族也沒有得到好下場,被新楚王夷滅三族的貴族達到七十多家。

其中,陽城君見事情不對,提前跑了。楚王派人前去收回陽城君的領地,結果遭到墨家鉅子孟勝的拒絕,拒絕理由是楚王沒有陽城君的信物令符。

雖然楚王最後還是用武力收回了領地,但是封君制度的特色可以管中窺豹。

“賢卿,現在我們楚國的封君有多少?”熊槐問道。

“大王,微臣在擔任左徒時,曾經有統計楚國的封君數量,因爲羣臣亂王的緣故,先王肅王誅滅了數十家攻擊吳起的封君。因爲楚國戰敗國土淪喪的緣故,失去封地的封君也有十幾家。但是肅王宣王威王有陸續冊封了一些封君,如今我楚國的封君依然還有一百多家。”

“而這一百多家封君中,擁有封地的,還有八十多家,另外一些封君,因爲種種原因,已經沒有封地,只有封君之名,流落郢都參與朝政。”

熊槐點了點頭,八十多家實權封君,也不知道他們的封地有多大,在什麼地方。

“賢卿可知目前封君的都所在何處?”

屈原對此早有功課,信手拈來道:“大王,我們楚國的封君封地和北方各國的封地都處在邊境拱衛宗國不同。因爲封君擔心封地位於邊境,一旦面臨戰爭,就會失去封地的緣故,而請求將封地安置在楚國內部,因此我們楚國的封君大多在楚國心腹之地。”

“長江漢水流域中間的封地和江淮之間的封地最多,這些地方全都是人口密集土地肥沃的要地,卻被封君佔據,國家失去財源兵源。”

“國家一旦有事,大王向這些封君徵集錢糧,都會遭到百般推脫,遲遲不肯供奉。大王向他們徵調兵力,他們同樣也會拖延,即使是派出軍隊,也不會派出封地中的精銳,而全都是一些從未經過訓練的農夫,根本不堪一擊。”

經過屈原的解說以及前任的記憶,熊槐對封君有了明悟,就是一個小型的封國。而且不是用來做屏障的封國,基本上都在楚國的中心的地帶,吸收着楚國的精華,卻不爲楚國辦事。

“一羣蛀蟲。”熊槐恨得咬牙切齒。

再想想屈原前幾年的變法爲什麼會失敗,只要看看楚國的大臣就很容易理解了。

楚國令尹昭陽,出身楚國公族昭氏;司馬景鯉,公族景氏;柱國景翠,公族景氏;大將軍屈匄,公族屈式;將軍昭鼠,公族昭氏;工尹昭雎,公族昭氏;司敗唐昧,貴族唐氏,上大夫上官大夫,貴族上官氏···

算上同樣出生於屈式的左徒屈原,楚國的國家大權已經被昭景屈三大公族瓜分,其中以昭氏一門實力最大。

外來者根本無法插手楚國的政局,如同陳軫一般,就算是令尹昭陽邀請來楚國的大臣,有令尹昭陽的支持,也只是擔任客卿一職,根本就沒有實權。

面對這種楚國的這種政治情況,無論誰想變法圖強,加強王權,削弱貴族,都會遭到貴族的圍攻,昔日的吳起不行,今天的屈原同樣也不行。

楚國大臣對於變法的態度,不要說支持,哪怕是不反對的人都寥寥無幾。

所以吳起被殺了,前天衆多大臣要求誅殺屈原,都是變法惹的禍。

如果不是屈原出身於公族,而且深得前任喜愛,恐怕齊國滅燕的那一刻,就已經被其他人弄死了。

這種情況下,想要變法圖強,除非先將貴族封君的勢力削弱,否則阻力太大。

屈原見熊槐臉色變幻,一咬牙,再次道:“大王,對於楚國來說,封君封地的還不是最嚴重,對我楚國來說,情況最嚴重的是還是貴族本身。”

“什麼?”熊槐聞言大吃一驚,不解的看着屈原。

“貴族?”

難道還有什麼對楚國來說,比封地這些獨立小王國還要嚴重的嗎?

屈原點點頭,問道:“大王,可曾還記得先王聲王?”

“當然記得,聲王六年,盜殺聲王,國人立悼王。”這一段信息在前任的腦海裡尤爲深刻,屈原一提,熊槐立即回憶起來。

昔日楚國的國君楚聲王,剛剛即位六年,就被盜賊殺死了。

盜殺聲王,這四個字容易讓人想入非非,而後面的五個字,同樣威力巨大。

國人是擁有參政權參軍權以及受教育權的一羣自由民。

歷史上國人蔘與政治行動最出名的就是國人暴動,他們幹翻了周厲王,將厲王從周國的都城裡驅逐出去,要不是當任召公召穆公用自己的兒子代替周厲王的兒子受死,恐怕連周幽王他爹周宣王也被國人殺死了。

因爲周厲王外逃沒死,周厲王太子不能即位,再加入國人不許周厲王返回都城的緣故,周朝經歷十五年都城沒有周王的年代,周公和召公共同主持朝政,史稱共和年代。

直到周厲王死在彘地,周宣王才得以即位,周朝都城纔再次有了周王。

現在楚國再次出現國人擁立楚王的事,可想而知裡面的事情,究竟有多嚴重。

要知道楚國的都城裡面,可是有這許多公族和貴族的,什麼時候確立楚王的事,楚國的宗室插不上手或者不去插手,貴族也一樣不插手,需要國人出面擁立楚王?

這還不算,更加離譜的事情還在後面。

楚聲王死後,兇手下落不明,剛剛被國人擁立的楚悼王竟然沒有追究兇手是誰,也沒有打算爲他父親楚聲王報仇,就讓楚聲王這麼不明不白糊里糊塗的死了。

要知道楚悼王自己死後,僅僅因爲貴族和封君擊殺吳起時,傷及楚悼王的遺體,即位的楚肅王,就滅了封君和貴族七十多家。

楚聲王和楚悼王的待遇一對比,細思恐極。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瘋狂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七章 爲之奈何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權宜之計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反省宗廟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八百九十二章 深居後宮第六百二十一章 詔令第二十三章 美人變法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獨行之始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韓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備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蠟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蠟第一百八十五章 莊蹻第四百二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辭封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二百八十六章 求和第一百六十章 魏國霸氣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一百一十九章 韓使入楚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昭常去秦第二百三十一章 強攻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八百五十六章 齊王崩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之前第五百四十一章 惡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二百六十六章 義渠求和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聯軍潰敗第十一章 齊國之辯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縱救韓第九百八十章 接踵而來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一千兩百章 決意遷都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撫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四十四章 病來山倒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七百一十九章 量產神器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來第三百六十章 高價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殺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二百三十三章 蘇代使宋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議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太子夜宴第六百一十三章 謠言第八百六十章 宋宮之中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許行之死第一百三十一章 齊越再戰第七百三十章 舉薦何人?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當頭一棒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趙國爭韓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殺機第九百六十九章 進諫第五百二十八章 獻地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瘋狂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七章 爲之奈何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權宜之計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反省宗廟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八百九十二章 深居後宮第六百二十一章 詔令第二十三章 美人變法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獨行之始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韓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備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蠟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蠟第一百八十五章 莊蹻第四百二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辭封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二百八十六章 求和第一百六十章 魏國霸氣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一百一十九章 韓使入楚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昭常去秦第二百三十一章 強攻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八百五十六章 齊王崩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之前第五百四十一章 惡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二百六十六章 義渠求和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聯軍潰敗第十一章 齊國之辯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縱救韓第九百八十章 接踵而來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一千兩百章 決意遷都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撫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四十四章 病來山倒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七百一十九章 量產神器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來第三百六十章 高價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殺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二百三十三章 蘇代使宋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議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太子夜宴第六百一十三章 謠言第八百六十章 宋宮之中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許行之死第一百三十一章 齊越再戰第七百三十章 舉薦何人?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當頭一棒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趙國爭韓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殺機第九百六十九章 進諫第五百二十八章 獻地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