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縱救韓

楚國壽春。

當熊槐得知秦韓之戰,秦軍斬首十萬餘,並淹死數萬韓軍後,還是爲白起的能力大大的震驚了一把。

雖然他在白起第一次獨立領兵作戰的時候,就有不好的預感,但他也沒想到白起會這麼厲害,一戰就打掉了韓國的主力。

現在,韓國除了駐紮在上黨的那數萬韓軍還一戰之力,其他地方,整個河水以南,已經沒有可以一戰的軍隊了。

可以說,韓國已經步入魏國後塵,短時間內已經沒有自保之力了。

此時,熊槐看着鄧陵光道:“賢卿,這韓王服軟也太快了吧,秦軍才包圍新鄭,還沒有攻城,韓王就服了。

難道跟我們交好的大臣,跟齊趙魏等國交好的大臣,就沒有人阻止韓王,然後向寡人還有其他國家求援嗎?”

鄧陵光臉色微微便的沉重:“大王,白起兩日之內,以弱勢之兵力,不僅將韓國名將暴鳶逼得自殺身亡,還差點將韓軍殺得全軍覆沒,而且還在一日之內攻克堅固程度不下新鄭的宜陽。

韓國君臣得知,無不噤若寒蟬,等白起包圍新鄭,無論是我們的人,還是齊趙魏三國的人,全都不敢開口,唯恐白起一怒之下攻打新鄭,並血洗新鄭。

所以,秦使一進新鄭,韓王立即上表臣服了。”

“唉~~”熊槐不禁長長一嘆,原本,他以爲韓國就算敗於秦國,也還會有自保之力的,這樣,有韓國頂在前面,有趙魏兩國在後支援,也能拖住秦國東進的步伐。

但經此一役,魏韓兩國已經論爲案板上的魚肉。

這一下,熊槐突然感覺到,似乎天下大局要隱隱脫離他的掌控了。

想了想,熊槐吩咐道:“傳令,與秦國的商路繼續保持通暢,但是賣給秦國的金石、糧食、竹木、皮革等戰略物資,開始進行嚴格的控制,不準再流入秦國。”

“唯。”

“傳詔,立即以三閭大夫屈署爲使,前往韓國慰問韓王幾瑟。”

“唯。”

“傳詔,公子平與魏公主的聘問已經完成,寡人決定以令尹昭雎爲使,親往魏國大梁迎接魏公主。

告訴令尹,準備扶持魏國,進一步擴寬與魏國的商道,將戰略物資加入交易的範圍。

此外,寡人將撤回駐紮在陳地的大軍,從此以後,陳城只留本地將士三千,其他大軍全部退到上蔡。”

“唯。”

“傳令給廣信君田文,讓他發動人脈,在各國全力鼓吹秦國威脅論。”

“唯。”

“讓知北涯的探子也在各國鼓吹秦國威脅論。”

“唯。”

城中。

隨着秦國大敗韓國的消息傳來,隨着楚王任命令尹昭雎以及三閭大夫屈署前往魏韓兩國的消息傳出,壽春城中的風向頓時一變,由原來的都在議論齊國的威脅,變成了全都議論秦國威脅。

甚至,許多知道楚王與韓王幾瑟情同父子的大臣貴族,還紛紛上書,要求楚國出兵教訓秦國,給韓國報仇。

而熊槐收到上書後,則直接無視了這些或有眼無珠,或投機取巧,或居心不良的人。

半月後,各國的反應傳到壽春。

“大王,魏國傳來的消息,魏王得知令尹前往大梁迎親,親自在城門處迎接令尹進城。從內應處得知,魏王本想在城外鴻溝渡口相迎的,但因爲白起還駐紮在新鄭城外,而新鄭距離大梁僅百里之遙。

所以,魏國上下擔心遭到秦國騎兵突襲,不敢出城。”

熊槐搖了搖頭。

身爲一國之君,甚至連都城都不敢出,可見魏國的局勢糟糕到了什麼地步。

此時,鄧陵光繼續稟報道:“還有,魏王已經與趙王達成協議,魏國割上黨郡一半土地給趙國,而趙國則將不久前趙魏聯軍攻下的宋國七城全部讓給魏國,並且,趙國還讓大將軍趙袑率領伐宋大軍前往大梁守城。”

“哦。”熊槐一怔,想了想道:“魏國面對秦國兵鋒,寧死不屈,看來魏國是鐵了心巴結齊國了。”

“不。”說着,熊槐又搖頭道:“不,看來是魏國想要尾從齊國,想要從宋國哪裡得到補充。”

說着,熊槐沉吟了一下:“魏國的事情,不必理會,寡人應該繼續支持魏國,因爲魏國面對秦國,根本沒得選。”

此時,熊槐看着鄧陵光問道:“那齊國是何反應?”

“回大王。”鄧陵光應道:“之前齊國率領聯軍,圍攻陶城半年,以燕魯衛等國聯軍傷亡過半爲代價,強取陶城。

韓國臣服秦國的消息傳到,接着趙魏聯軍退兵的消息傳出,然後齊軍也停止了攻略宋國城池的腳步,此時多國聯軍正在陶城休整。

而臨淄那邊,據內應傳回的消息,齊王惱怒秦國打亂齊國攻打宋國的步伐,同時也大爲震驚秦軍的戰績。

於是,齊王已經派出使者前去聯絡各國,準備合縱伐秦。”

“合縱伐秦?”熊槐陷入了沉思。

若是以往,合縱伐秦缺了楚國也就缺了,並不會又太大的影響。

但是這一次,魏韓兩國已經被打殘,燕國那邊,樂毅還在進行政治軍事變革,趙國內部還在進行調整。

也就是說,若是楚國不參與,那麼就是齊國帶着病殘疲憊之師去跟白起率領的虎狼秦軍作戰。

雖然齊將觸子用兵也很老到,但是跟白起相比,熊槐實在是對觸子沒信心。

一旦齊軍戰敗,那天下的大勢就徹底變了。

從齊軍四處出擊,觸怒天下,變成了天下恐秦。

畢竟,現在齊國目標還是宋國,而秦國一動手,三晉就將直面秦國的兵鋒。

這種情況下,趙魏韓根本不會在秦國的強大壓力下,還去招惹齊國。

而沒有趙魏韓燕四國的幫助,楚國想要擊敗齊國不難,那以齊國近三千里的地盤,想要一戰滅亡齊國,以楚國目前的實力,還做不到這一點。

所以說,現階段,還不是秦國該冒頭的時候。

這個時候,是應該給秦國當頭一棒了。

不然,眼下這天下混戰的局面,很快就變成了秦齊楚三國鼎立的局面。

如此,那三國想要一統天下,那就難了。

所以,這次一定要將秦國趕出韓國。

不過,爲了避免秦國將仇恨的目標對準楚國,這個出兵的數量就有些考究了。

想着,熊槐心意一定,然後吩咐道:“繼續關注各國動靜。”

“唯。”

數日後,齊使蘇代來,說以合縱伐秦。

熊槐當即許之。

一月後,各國之君在陶城會盟,熊槐以年老不便出行爲由,讓令尹昭雎代爲參加。

會盟中,燕趙兩國之君以楚王沒有前來會盟爲由,共推齊王爲盟主。

三日後,齊楚趙魏燕魯衛七國宣佈誓師伐秦。

其中,按照盟約規定,身爲盟主,齊國出兵二十五萬。

而其他國家,楚國出兵十萬,趙國出兵十萬,魏燕兩國各出兵五萬,魯衛邾鄒任等齊國屬國共同出兵五萬。

各國共出兵六十萬,以伐秦。

第八百八十二章 趙國出兵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戰 上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軍至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誘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魚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之前第二百七十四章 破城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宮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二百二十九章 避戰不出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軍到來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動第八百二十一章 國之寶也第八百一十六章 吳城暗流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滿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議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標 上第九百七十六章 謠言再起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命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一百四十章 兩個秘方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九百七十四章 欺詐第四百零七章 試探第一百二十七 試點襄陽第三百零三章 挫敗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七百四十五章 開始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初第五十七章 逼迫秦國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搶劫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禮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四百一十八章 順勢而爲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君擇臣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禮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薦)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二百六十六章 義渠求和第八百四十章 錢塘江畔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九百八十五章 賜死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齊國圖宋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滿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殺機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去意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軍至第七百三十四張 探索發現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魏國求和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候第五百一十七章 佈局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五百九十七章 請辭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三百零八章 連秦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三百六十一章 狐疑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進滕城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心亂而退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二十四章 昭氏內爭第七十五章 昭滑說越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棄河東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議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一千零二十章 異變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九百六十六章 謠言
第八百八十二章 趙國出兵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戰 上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軍至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誘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魚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之前第二百七十四章 破城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宮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二百二十九章 避戰不出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軍到來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動第八百二十一章 國之寶也第八百一十六章 吳城暗流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滿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議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標 上第九百七十六章 謠言再起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命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一百四十章 兩個秘方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九百七十四章 欺詐第四百零七章 試探第一百二十七 試點襄陽第三百零三章 挫敗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七百四十五章 開始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初第五十七章 逼迫秦國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搶劫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禮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四百一十八章 順勢而爲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君擇臣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禮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薦)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二百六十六章 義渠求和第八百四十章 錢塘江畔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九百八十五章 賜死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齊國圖宋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滿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殺機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去意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軍至第七百三十四張 探索發現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魏國求和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候第五百一十七章 佈局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五百九十七章 請辭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三百零八章 連秦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三百六十一章 狐疑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進滕城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心亂而退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二十四章 昭氏內爭第七十五章 昭滑說越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棄河東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議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一千零二十章 異變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九百六十六章 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