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齊國之辯

不一會兒,在楚宮的一座偏殿,熊槐見到了正在咳嗽的昭陽。

“見過大王。”昭陽見楚王走進來,立即起身行禮道。

“令尹免禮,請坐。”熊槐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好,然後等昭陽在位置上坐好,問道:“不知令尹此時找寡人,可有要事相商。”

昭陽坐在位置上道:“回大王,正是有事要稟報,不得不再次面見大王。”

熊槐今天可是見識到了昭陽的厲害,光是總屬性力壓羣臣不說,謀略眼光全都高人一等,連大名鼎鼎的屈原都比不上。

當然這也是和如今屈原太年輕有關,如今的屈原不到三十歲,而昭陽已經行將就木,半截入土,薑還是老的辣。

“令尹有話請說。”

“大王,那就是柱國景翠帶領的楚國主力,老臣希望等秦國出兵後,立即調往齊宋魯邊界之處。”昭陽道。

“嗯?”熊槐微微一愣,剛剛昭陽可是說過,不能把軍隊調往齊國邊界,怎麼現在突然變卦了,要把景翠所帶的楚國主力,調往齊國邊界,這不是造成齊楚的矛盾嗎?

而且大將軍屈匄要走一部分軍隊,名義上是送巴候回國,其實是準備要用武力攻取巴國的,必須要有楚國這個大後方的支持,免得遭遇不測,畢竟巴蜀之地太難走了。

熊槐疑惑問道:“令尹,這是爲何?”

“大王,當今天下,各國實力哪國最強。”昭陽反問道。

“應該是我們楚國吧!”熊槐說這話的時候,強忍住沒有臉紅,有了兩世爲人的強大心裡素質,說個大話怎麼了!

身爲楚王,總不可能說楚國不如秦國吧,尤其是楚國剛剛打贏秦國的情況下。

“大王所言甚是,我們楚國地域廣大,立國已久,人傑地靈,兵精糧足,屢敗齊國,數攻秦國,自是天下第一強國。”昭陽點頭道。

既然楚王都不清不楚地說了,他身爲楚國令尹,自然要順着楚王的話說,況且他也是這麼認爲的,深以爲然。

“那麼其次呢?”昭陽繼續問道。

熊槐一怔,訕訕道:“如今齊國吞下燕國,無論人力財力,都應該是其他六國之冠,現在以齊國最強。”

“大王,那麼接下來呢?”

“接下來應該是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秦國逐步強大,關中之地,易守難攻,昔日我們六國攻秦,結果功敗垂成,秦國強大,可見一斑。”熊槐若有所思道。

“正是如此,大王,秦國強大,且易守難攻。自從秦國打敗魏國收回失地之後,本土再也沒有受到攻擊,只有秦國不斷出關攻打其他各國,沒有他國攻入關內,削弱秦國的。”

“所以秦國這些年總是在不斷的強大,而從來沒有被削弱過。齊國雖強,然而我們楚國這二十年來,卻被我們楚國打敗了三次。秦國則不然,我們楚國要想打敗秦國,要麼攻破函谷關,要麼攻破武關,要麼經漢水入南鄭,從南鄭進攻。”

“但是這三條路都困難重重,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性。而秦國攻打我們楚國則不然,兵出武關,過商於,入漢水,就可以直達我楚國腹地。要是漢中也落在秦國手中,那麼秦國軍隊順流而下,我們的郢都也在秦國的打擊範圍之內。”

“所以說齊國對我們楚國的威脅,遠遠不上秦國對我們楚國威脅。我們攻打秦國困難重重,而秦國攻打楚國卻很容易,這也是我們楚國實力比秦國強,卻不能削弱秦國的原因。”

“大王,如果齊國被秦燕趙魏韓五國大敗,齊國還能守住燕國嗎?”

昭陽說了一大串話,再次開口詢問。

“恐怕不能,需要從燕國撤軍。”熊槐搖頭道。

“大王,如果齊國把燕國從肚子裡吐出來,那麼齊國實力如何?”昭陽繼續問道。

“僅憑齊國之力,恐怕和秦國難分上下。而且如果齊國新敗,恐怕還要遜色秦國一籌”熊槐答道。

“正是如此,一旦齊國戰敗從燕國撤軍,那麼我們楚國的首要敵人就重新變成了秦國。那時齊國就再次變成了我們的盟友,我們把景翠的軍隊調往宋魯邊界,就是爲了等齊國戰敗,可以適時出兵救援齊國,對各國進行調停休戰。”昭陽指出大軍移防的目的。

熊槐恍然大悟,原來昭陽的意思還是連齊抗秦啊,但是一個強大到極點齊國不符合楚國的利益,因此要和齊國斷交,以削弱齊國。

而一個被嚴重削弱的齊國,同樣也不附和楚國的利益,關鍵時候還要救援齊國,已獲得齊國的感激。

“令尹,要是我們楚國移兵道齊國邊界,齊國誤以爲我們楚國背信棄義,認爲這支軍隊是去攻打齊國的,而派出軍隊和我們對持,豈不是不能達到齊國全力與五國交戰,儘可能的削弱齊國的目的。”

“大王勿憂,老臣有辦法,我們楚國齊國與越國相連,越國身處中原之外,一向與中原各國不相往來。只需要派出一位多智之士前往越國,說服越王出兵侵擾我楚國淮泗地區,那麼我楚國主力出現在宋魯齊三國邊境,就有了可以解釋的說法。”

“而且越國出兵侵擾楚國,我楚國自顧不暇,無力外爭,也可以使其他各國放下心來,全力準備接下來的大戰。”

熊槐點了點頭,突然想起越王勾踐來,這個傢伙也是一個狠角色,是春秋五霸中的最後一霸,越國好像也很給力啊,不由問道:“那麼如何保證越國不會真的全力攻打楚國呢?萬一假戲真做,越過舉國攻楚怎麼辦?”

“大王放心,越王昏庸,只要是我們派出的說客領軍,那麼只需給越國一點甜頭,付出一點軍旅費,就可以輕易滿足越國。”

“好,令尹以爲誰可作爲使者?”

“回大王,昭滑可以。”

“好,依令尹所言。”

頓了頓,熊槐突然問道:“令尹,要是齊國僥倖贏了五國聯軍呢?”

“要是齊國贏了!”昭陽眯着眼睛,射出一道寒光道:“那就立即聯合越國,說服宋國,集結楚越宋三國之力,進攻齊國南部,給秦燕五國爭取時間,重新集結軍隊,到時八國聯軍攻齊,難道齊國還有僥倖的機會”

“齊國勝五國,威震天下,越國與齊國多有齷齪,肯定不會眼睜睜的看着齊國壯大。宋國弱小,卻緊挨着齊國,對齊國的恐懼比趙國還要嚴重,肯定會在驚恐之下,主動和我們楚國聯合,連楚伐齊的。”

熊槐點了點頭,道:“令尹老成謀國,就依令尹之言。”

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上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三百一十六章 議趙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再訓太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八百九十二章 深居後宮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薦之策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五百零七章 南顧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書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十年樹人第七百一十五章 墾荒招安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軍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起第六十四章 魏國抉擇第三百九十章 齊越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五百五十章 烹殺第十九章 聲王悼王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六百八十一章 騎虎難下宋王偃第一百八十三章 盟誓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議第五百零三章 時機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發現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破鏡難圓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軍第九百七十四章 欺詐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離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七百六十七章 劍指水師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頭初現第四百四十章 軍情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秦使來楚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君擇臣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見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結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八百三十七章 三見文雀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於死地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亂第九百七十章 啞口第九百九十二章 還有一招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誘第六百一十八章 宮中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國退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幫一把第五百五十章 烹殺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互通第七百四十六章 獲罪於天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財盡人散第七十五章 昭滑說越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二百五十六章 機會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殺的曹賊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七百零五章 黃泉路上等着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國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遲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陽君薨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辭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墳第三百零六章 現情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薦之策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戰起第七百三十七章 觀游到秦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五百五十七章 聲傳各國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殺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
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上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三百一十六章 議趙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再訓太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八百九十二章 深居後宮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薦之策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五百零七章 南顧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書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十年樹人第七百一十五章 墾荒招安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軍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起第六十四章 魏國抉擇第三百九十章 齊越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五百五十章 烹殺第十九章 聲王悼王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六百八十一章 騎虎難下宋王偃第一百八十三章 盟誓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議第五百零三章 時機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發現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破鏡難圓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軍第九百七十四章 欺詐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離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七百六十七章 劍指水師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頭初現第四百四十章 軍情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秦使來楚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君擇臣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見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結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八百三十七章 三見文雀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於死地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亂第九百七十章 啞口第九百九十二章 還有一招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誘第六百一十八章 宮中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國退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幫一把第五百五十章 烹殺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互通第七百四十六章 獲罪於天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財盡人散第七十五章 昭滑說越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二百五十六章 機會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殺的曹賊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七百零五章 黃泉路上等着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國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遲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陽君薨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辭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墳第三百零六章 現情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薦之策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戰起第七百三十七章 觀游到秦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五百五十七章 聲傳各國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殺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