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辭封

“司馬,司馬···”

葉修見景缺只看了一眼密信,就瞬間魂不守舍,一幅驚恐過度的樣子,立即連連出口叫喚。

“啊!”景缺聽到葉修的叫聲,心神這才重歸軀殼,接着愣愣的道:“大王知道了!”

葉修一怔,立即追問道:“司馬,大王知道了什麼?大王在信中說了什麼?司馬爲何如此失態?”

景缺聞言,看了葉修一眼,然後將手中的竹簡遞給葉修。

葉修接過一看,見大王送來的竹簡竟是自己在漢北郡收集的各地娶妻的情報,見此,他哪能不知道自己,不,是司馬景缺在漢北郡興風作浪的事情,已經大王知道了呢。

於是,葉修立即下拜請罪道:“臣行事不密,請司馬責罰。”

景缺聞言,看了看葉修,不禁搖頭一嘆。

事已至此,他還能怎麼辦,難道真的在這個時候,再將自己的左膀右臂驅逐出去麼?

想着,景缺嘆道:“不怪先生,先生早在魯陽時就提醒過本將,說本將正處在風口浪尖,冒然行動,容易被人查知,風險太大。怎奈何本將一意孤行,更沒料到陳軫對本將的防範已經嚴密到了這個程度。

以至於本將一動,便瞬間落入了有心人的眼中。”

說着,景缺滿臉苦惱與後悔的道:“只是事已至此,本將辜負了大王的信任,愧對大王的恩賞,甚是羞愧,已經沒臉再去見大王了!”

葉修聞言,頓時沉默了,他知道景缺的意思。

景缺在漢北雖有萬頃良田以及萬戶百姓,可百姓大部分都是趁國家危難籠絡過來的,而土地也不是景缺的封地,而是屬於楚王的荒地,景缺趁楚王不知道,便偷偷的開墾了出來,並且事後沒有上報,這就屬於欺瞞大王。

雖然景缺的操作都是貴族的正常操作,是所有貴族默認的潛規則,但說到底,那些土地與百姓,全都是見不得光的,全都不在國家的記錄上。

然後楚王沒有追究景缺的罪責,並通過分地的手段,讓百姓自發的逃離景缺的庇護,然後重歸楚王的治下。

面對楚王的正大光明的手段,景缺所有的潛規則全都上不了檯面,然後只能眼睜睜的看着百姓逃亡,最後又無奈的放棄了他在漢北郡的所有利益。

不過,即便如此,楚王最後還是給了景缺三千戶食邑做爲補償,可以說,楚王對景缺已經算是仁厚了。

萬頃土地,萬戶百姓,若是遇到殘暴刻薄之君,說不定景缺還沒出漢北郡,就已經身死族滅了。

只是,因爲萬戶百姓以及萬頃良田的絕對控制權,與三千戶食邑的差距實在太大了,所以景缺這才一時間接受不了。

現在楚王通過一封私信,將暗中的東西全都拿到檯面上來,事情一曝光,那景缺於國於法於情於理全都佔不到道理。

此時,景缺見葉修沉默,心中更慌了。

若是大王將事情全都公之於衆,那他景缺損公肥私,對大王不忠不義的事情傳出去,那他景缺就是聲名盡毀,被世人怎麼痛罵唾棄都不爲過了。

甚至···他景缺還有被景氏除名的風險。

此時,景缺越想越害怕,驚恐間,不禁六神無主的道:“大王先賜我豬肉三塊,現在又將這些信函交還於我,莫非在警告我,讓我體面的退下。”

說着,景缺頓時打了一個激靈,急忙開口道:“對,一定是這樣,大王這是要我自己主動請辭。”

說罷,景缺便三步並兩步,快步來到案前坐下,然後鋪開一卷空白的竹簡,拿起筆來就飛快的寫着。

此時,葉修本來聽到景缺的話就是已經大驚,接着又見景缺真的寫辭呈,頓時被嚇了一跳。

若是景缺真的遞上這份辭呈,那纔是真的惡了楚王。

現在正值楚王變法的前夕,這個時候,剛剛接替司馬一職的景氏景缺,毫無徵兆的突然請辭,這絕對會讓國中貴族議論紛紛。

然後,那些貴族無論是知道內情的,還是不知內情的,一定全都會以此爲藉口,紛紛上書大王。

那時,一個不好,夾在大王與貴族之間的景缺,就有身死族滅的憂患。

身爲門客,他不能看着主君向死路中走而不加勸誡。

想着,葉修連忙勸阻道:“司馬這是幹什麼。”

“當然是向大王請辭了,現在本將已經惡了大王,而且也沒臉再去見大王了。若是不主動辭歸,一旦惹得大王不喜,讓大王將我的罪行公開,那本將豈不是身敗名裂了。如此,本將寧可去死,也不願揹負罵名,更不願玷污了景氏的賢名。

所以,與其等大王動手,還不如現在體面的主動請辭。”

葉修見景缺已經羞愧難當,立即勸道:“司馬且慢,事情還沒有到那個地步,大王心胸開闊,豈會因爲區區小事而捨棄心腹大將。司馬難道忘記了將軍唐狡與司馬子反的舊事,先王連唐狡與子反都能容得下,難道大王就容不下司馬?司馬的罪責可比前面那兩人輕多了,大王不會因爲區區一點污點,就棄司馬而不用。

再說,若是大王真的有意要讓司馬請辭,那大王又何必大張旗鼓的向司馬賜肉,並且還將這兩份信函全都送還給司馬。大王如此,只不過是在告誡司馬而已。

而且,這兩份信函又算的了什麼罪證呢,不過是司馬心憂漢北,所以特意對漢北的事情多加關注罷了。

司馬坐鎮方城多年,關心漢北百姓的婚姻,糧食,氣候等等,難道不是司馬念舊的本性嗎?”

景缺一聽,心神微微安定,只是對大王是否有莊王的胸襟還有些遲疑,有些不自信的道:“本將雖然可以這麼解釋,可是大王與我全都心知肚明啊!”

“可是旁人不知道啊。無論是朝中大臣,還是各地貴族百姓,全都知道大王賞賜了娶妻的貴族,並大加讚賞了獨身的寡婦。現在司馬剛剛接受了大王的賞賜,就立即向大王請辭,不知司馬如何向國人說明呢?大王又如何服衆呢?

臣擔心有人會大肆宣揚司馬對大王的賞賜不滿啊!甚至是司馬對大王在漢北的舉動不滿,所以用請辭來反抗大王。”

“嘶~”景缺倒吸一口冷氣,心思瞬間活躍過來,已經意識到自己現在請辭的嚴重後果。

若是事情真的演變成這樣,那他自己慘死也算輕的,說不定會有滅族危機。

想着,景缺立即向葉修詢問道:“這···先生,我心已亂,不知現在我應該怎麼辦,如何才能讓大王滿意。”

“辭封!閉府!”葉修目光堅定的道:“所謂無功不受祿,司馬鎮守方城多年,累功升任司馬,既然功勳已經換了司馬一職,那麼現在再接受大王的重賞就不妥了。所以,臣希望司馬立即辭去大王賞賜的三千戶食邑,以向大王請罪。

同時閉府不出,以向大王表明自己的心跡,是真的在向大王懺悔。”

景缺一聽自己這到手的三千戶食邑也沒了,不禁有些心痛,但一時間他也沒有辦法,只好應道:“善,就按先生說的辦,本將現在立即上書辭封。還有,今夜請上大夫前來吃肉,待明日,本將就閉門不出。”

“司馬英明。”

另一邊,熊槐巡視完鄧縣,繼續往東來到舞陰縣,等他巡視完舞陰縣,還未離去便接到了景缺的上書。

熊槐看罷上書,然後遞給身側的陳軫道:“算他長眼,知道自己沒臉見人了,所以在郢都閉門不出了。”

陳軫見景缺的上書掃了一眼,笑了笑,問道:“大王,不知對司馬的辭封,大王打算怎麼處理。”

熊槐笑了笑道:“這個傢伙已經嚇得閉門不出了,若是現在寡人不答應他的辭封,他一定會疑神疑鬼,以爲寡人會返回郢都後秋後算賬。不過,若是寡人答應了他,那寡人的顏面還要不要了,總不可能寡人剛剛賞出去的東西,沒過幾天又收了回來。

不知道的人,還以爲寡人小氣,連區區三千戶食邑都捨不得。”

“那大王的意思是?”

“當然是答應他。”熊槐笑着道:“傳詔,既然司馬執意辭封,那寡人也不便勉強。不過,寡人爲嘉獎司馬的功勳,決定特意准許司馬出行可以採用諸侯的規格。

告訴司馬景缺,寡人希望他再接再厲,多立功勳,寡人期待國中再出現一位軍功侯爵,能與令尹比肩。”

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持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標 下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五十七章 逼迫秦國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錢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戰 三第八百二十章 時空錯亂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圍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浪洶涌第二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搏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齊國圖宋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拒絕參與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九十七章 風雨已至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觸手可及第九百七十九章 刺殺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君臣試探 上第七十二章 驚聞莊子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後追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賣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發現第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觸即潰第九百八十一章 太子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一千兩百二十章 請殺鄭袖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九百七十四章 欺詐第四百二十五章 衝鋒第八百七十一章 齊詭趙異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議分兵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謀上庸第三十六章 趙國齊國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憂第一千兩百二十章 請殺鄭袖第三百二十四 賞賜第四百五十二章 趙王之問第八百九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舉借債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五百五十七章 聲傳各國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第三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七百零一章 毫無退讓第七百一十八章 廣告與封神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九百九十四章 送禮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二百二十三章 麥君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緊逼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達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謀越國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兩國互市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國的破綻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宮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戰自崩第四百章 往燕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標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見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如同二君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七百一十五章 墾荒招安第六百一十七章 聲音第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俱備
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持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標 下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五十七章 逼迫秦國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錢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戰 三第八百二十章 時空錯亂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圍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浪洶涌第二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搏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齊國圖宋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拒絕參與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九十七章 風雨已至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觸手可及第九百七十九章 刺殺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君臣試探 上第七十二章 驚聞莊子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後追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賣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發現第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觸即潰第九百八十一章 太子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一千兩百二十章 請殺鄭袖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九百七十四章 欺詐第四百二十五章 衝鋒第八百七十一章 齊詭趙異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議分兵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謀上庸第三十六章 趙國齊國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憂第一千兩百二十章 請殺鄭袖第三百二十四 賞賜第四百五十二章 趙王之問第八百九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舉借債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五百五十七章 聲傳各國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第三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七百零一章 毫無退讓第七百一十八章 廣告與封神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九百九十四章 送禮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二百二十三章 麥君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緊逼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達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謀越國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兩國互市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國的破綻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宮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戰自崩第四百章 往燕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標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見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如同二君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七百一十五章 墾荒招安第六百一十七章 聲音第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俱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