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

韓王幾瑟在私下裡許諾了楚國什麼條件,外人無從得知。

但是,韓國在秦趙兩國之君的見證下,宣誓繼續伐楚之後,頓時讓得到消息的齊魏宋三國大鬆一口氣。

魏國大梁。

魏王長長的出了一口氣,然後看着魏相翟強道:“太好了,之前寡人本來還擔心韓王駕崩後,韓國會因爲兩子爭立的問題,而爆發一場內亂。如此一來,寡人謀劃已久的弱楚計劃也會中斷。

幸賴秦王深明大義,毅然放棄了韓國的這個盟友,然後韓國投入趙國懷抱,這才換取了五國能繼續伐楚的大計。”

翟強點了點頭,又拱手道:“大王,雖然五國伐楚的大計得以延續,但是,現在韓國投入趙國那邊,而趙燕兩國的關係又非同一般,再加上趙國有剛剛吞併了中山國。

如此一來,趙國的實力暴漲,趙燕韓三國抱團,這一份力量足以讓趙國與秦齊兩國爭奪天下霸主的位置了。”

“不錯,相國言之有理。”魏王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然後開口道:“幾天前趙主父與秦王蕩在新鄭外會盟,然後兩國一同干預韓國王位,很難說他們是不是已經達成了什麼見不得人的勾當。

而且,秦國乃是虎狼之國,壓根就信不過。”

說到這,魏王遲疑了一下,又道:“上一次大戰時,楚國即將與秦國講和是,這事卻被寡人破壞了。而這次五國伐楚,我魏國又是其中的主力。

所以,如果寡人所料不錯的話,楚國那邊,想必楚國上下一定是將寡人狠的咬牙切齒。

如此一來,留給寡人的選擇餘地就不多了。”

說着,魏王沉吟了一下,有些心痛有些期待的道:“之前齊王派人要求寡人將濮水以西的兩縣以及衛國這個屬國,全都轉交給齊國,可是之前寡人因爲戰事還未結束,便將此事拖延了下來。

現在看來,將之前答應給齊國的土地是萬萬不能拖延的,只要寡人還有齊國爲援,只要齊魏宋三國也抱成一團,那寡人就無懼趙燕韓三國,也更加不懼秦楚兩國。

等寡人徹底將新得的淮北之地掌控,那時,我魏國就依然還可以爭一爭天下的霸主地位。”

“大王英明。”

魏王笑了笑道:“傳詔給將軍犀武以及將軍倪良,告訴他們,加緊對楚國的攻勢,寡人這一次要將楚國的勢力範圍徹底趕到淮南。”

“唯。”

“還有,告訴公孫喜,叫他不要讓寡人失望,同樣也不要負犀武之名。”

“唯。”

另一邊。

齊宋兩國得到韓國的消息後,同樣也下達了類似的命令,催促前線將領加緊對楚國的攻勢。

淮北巨陽齊軍大營。

齊將匡章,魏將公孫喜,宋將蘇賀,三人全都得到各自君王的詔令後,便再一次的聚在了一起。

此時,匡章看着面前的二將道:“兩位,想必你們也接到了國君催促戰事的命令了吧。”

蘇賀聞言,頓時面色變得僵硬起來。

他心中清楚,在場三人之中,他承受的壓力是最大的。不僅是爲了將楚國趕到淮南,以保住宋國新得的淮北之地,更重要的是,不久前楚國使者左成在宋國宮殿中獎宋王痛罵了一頓,所謂君辱臣死,現在他身上還肩負着爲君王洗刷恥辱的重任。

這無形的重擔已經壓得他喘不過氣來,而宋王隔三差五的送一份要求他儘快攻克巨陽的詔令,這些有形壓力更如一塊塊千鈞巨石一般狠狠的壓在他的心口。

想着,蘇賀立即應道:“不錯,如今我們攻打巨陽也有大半年了,結果我等卻遲遲沒有戰果,眼看漢北那邊,楚王都已經調用壯婦作戰了,而我們這邊,楚人卻連一隻援軍也沒有派來。

如此,難怪君王以爲我們作戰不力了。”

公孫喜聞言,右手憤然的向身前的桌案猛拍一下,發出“啪”的一聲巨響,見匡章與蘇賀全都看過來後,大怒道:“這哪是我們作戰不力,這分明是昭雎太狡猾,藉着熟悉地行以及河流,屢屢對我們發動突襲,以致我們根本就不能全力攻打巨陽城。”

說完,公孫喜又嘆道:“巨陽黃國已經是深入楚國國土數百里,這裡的地形我們根本就不熟,也無法料到昭雎會突然從什麼地方出現。即便現在我們來淮北近一年了,也依舊沒有搞清楚黃國那邊的地形,現在也僅僅只是大致摸清巨陽附近的地形。

但即便如此,對於巨陽這邊的一些小道小溪,我們也沒有徹底搞清楚。”

此時,匡章一聽二人的話,想起齊王要求他拖延下去,消耗秦魏韓楚四國實力的計劃,立即點頭道:“不錯,楚國在巨陽黃國兩地佈下了三十萬重兵,而昭雎又率精兵在外,時時侵擾我們後方,以致我們根本就無法全力攻城。

故,本將的意思是,要破淮北先破巨陽,而要破巨陽則先破昭雎所部,只要昭雎所部一敗,則巨陽黃城必然震動,如此,我們再攻打巨陽城,那就容易多了,說不定,楚國驚懼之下,巨陽黃城也會被我們一舉而破。”

公孫喜聞言,想起不久前魏王的詔書中讓他不負犀武之名的言於,心中頓時生出一股對昭雎的恨意來。

想着,公孫喜立即應道:“不錯,要想攻克淮北,必先破昭雎。”

蘇賀一聽,想了想,發現自己也沒有好的辦法,只得附和道:“好,那就先破昭雎。”

匡章見二人同意後,立即開口道:“好,既然兩位將軍沒意見,那麼我接下來就佯攻巨陽,然後將大部的力量用着尋找昭雎所部上。

只要找到昭雎所部,那麼我們或在巨陽這邊設伏,或在黃城壽縣前來巨陽的地方設伏,或趁機截住昭雎與他正面對決,無論如何都要趁機擊敗昭雎。”

“善!”

······

方城。

熊槐看完陳軫傳來的情報,然後不動聲色將情報傳給了一側接子。

接子接過情報一看,頓時皺起眉頭:“果然不出所料,在秦趙兩國的逼迫下,即便韓王幾瑟心向楚國,也不能違抗秦趙兩國的意志。甚至,韓王幾瑟即位的一個重要條件,那就是答應秦趙兩國繼續伐楚。”

說到這,接子又看了看韓王幾瑟許諾的事情,同樣也充滿着心機。

什麼叫只要楚王還在,如今大王已經六十多了,能活到七十那也是長壽了,韓國這幾年之內不出兵伐楚,這個誓言充滿着敷衍。

不過此時他見楚王臉上充斥着欣喜之色,卻也沒將這話說出口。

而是隱晦的提醒道:“韓王幾瑟終究已經是韓王,他再也不是昔日的韓國人質公子蟣蝨了。”

熊槐聞言,無所謂的笑了笑道:“無妨,韓王在五國伐楚的關鍵時候病死,導致魏韓聯軍士氣大降,給了寡人十餘天的喘息之機,這就已經足夠了。

況且,韓王幾瑟還能記住寡人的恩惠,這便是額外之喜。寡人的要求也不多,寡人只希望韓王幾瑟能一直牢記寡人的恩情,能在未來關鍵時候,能助我楚國一臂之力,就跟他祖父在趙國關鍵時候,拉趙國一把一樣。

如此,寡人就心滿意足了。”

接子點了點頭,然後臉色又沉重的道:“不過,韓國宣佈繼續伐楚之後,我們接下來恐怕又將面臨血戰。”

“血戰?”熊槐想起這十天來各地援軍源源不斷抵達前線,此時方城這邊已經聚集了八萬勇士,連魯陽也有三萬勇士增援。

想到這,熊槐笑了笑道:“此戰寡人已經贏了,只是具體什麼時候會贏,那就要看天意了。”

說着,熊槐將目光投向南方,此刻他彷彿已經看到一場傾盆大雨正不斷的從南向北推進。

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浪洶涌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雪紛飛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九百八十一章 太子第八百一十七章 瘋癲若狂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則失其國第六十章 目標霸業第二百三十一章 強攻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緩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國叛齊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三百零六章 現情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辭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七百七十六章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東第七十七章 越國使者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別人的路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起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八百五十三章 頒佈爵位 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四十三章 昭陽和泥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六百零七章 戰和之辯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以利服人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縱聯盟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搶劫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四百三十五章 離心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二百四十六章 周室第六百三十九章 五鳳匯聚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枝疏葉枯第九百七十六章 謠言再起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齊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墊江第三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罷免田駢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一百一十二章 關虎進籠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八百二十章 時空錯亂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九百八十九章 請罪第一百三十四章 嚇暈太府第七百二十一章 免稅安民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六百章 心傷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風點火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謀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七百三十四張 探索發現第三百二十一章 離間第一百一十四章 齊國戰敗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捨第七百零七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師徒來楚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營丟失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八十三章 親自救援第七百一十五章 墾荒招安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四十七章 昭陽遺言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爭橫財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無雙至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師徒來楚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國第三百九十章 齊越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
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浪洶涌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雪紛飛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九百八十一章 太子第八百一十七章 瘋癲若狂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則失其國第六十章 目標霸業第二百三十一章 強攻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緩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國叛齊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三百零六章 現情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辭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七百七十六章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東第七十七章 越國使者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別人的路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起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八百五十三章 頒佈爵位 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四十三章 昭陽和泥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六百零七章 戰和之辯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以利服人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縱聯盟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搶劫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四百三十五章 離心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二百四十六章 周室第六百三十九章 五鳳匯聚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枝疏葉枯第九百七十六章 謠言再起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齊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墊江第三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罷免田駢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一百一十二章 關虎進籠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八百二十章 時空錯亂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九百八十九章 請罪第一百三十四章 嚇暈太府第七百二十一章 免稅安民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六百章 心傷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風點火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謀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七百三十四張 探索發現第三百二十一章 離間第一百一十四章 齊國戰敗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捨第七百零七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師徒來楚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營丟失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八十三章 親自救援第七百一十五章 墾荒招安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四十七章 昭陽遺言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爭橫財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無雙至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師徒來楚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國第三百九十章 齊越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