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爲之奈何

在齊國攻下燕國的那一刻,楚國就陷入了被動,如果不是因爲楚國和秦國處在敵對交戰狀態,前任楚懷王早就殺向齊國了,就像他父親楚威王圍攻齊宣王父親齊威王一樣。

一方面自己正在與另一個大國對峙,輕易不能脫身。另一方面自己的盟友實在是太厲害,只要秦楚不插手,僅憑趙魏韓的力量,難以支持燕國復國。

一旦齊國將燕國內部的反抗勢力全部掃平,齊國的政權在燕國的土地上發揮效力,得到燕國的人力物力,十年之後,齊國再也沒有那個國家能單獨對抗。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秦國也不想再和楚國對持下去,想要出兵攻打齊國,張儀來到了楚國,開出商於之地六百里的代價,請求楚國和秦國講和,和齊國斷交,各國合力圍攻齊國。

秦國的這一舉動,立即與早就不想和秦國對持下去的楚國一拍即合,張儀沒有多費口舌,就將楚國上下說服。

畢竟敵人的壯大是我的不幸,原本比我弱小的盟友,一下子就強大起來,實力遠遠超過了自己,這也是不能接受的。

昔日魏國強大,齊楚秦趙四國聯合進攻魏國,終於把魏國打殘。

之前秦國強大起來,六國會盟,共同討伐秦國,只可惜齊國拖後腿了。

現在出現一個比秦國還要厲害的齊國,那麼該怎麼做,各國全都心照不宣,只是秦國和楚國還在對持,都不肯率先撤軍,才僵持下來。

現在楚國情況很微妙,一方面和齊國是盟友,如果出兵攻齊,一來屬於背信棄義,二來後面還有秦國虎視眈眈。如果繼續與齊國結盟,已經快忍不下去五國聯盟,極有可能率先攻打楚國,這個是更加不能接受的。

但是什麼也不做,貿然和齊國絕交,其他國家見齊楚全都被孤立,身爲盟主的秦國,先攻打楚國,還是先攻打齊國,這個賭局楚國賭不起。

如果楚國先與秦國求和,秦國態度不明不說,楚國身爲勝利國,面子很重要。因爲面子問題,齊威王稱王一事,楚威王還出兵伐齊,魏國竄梭五國相王,結果楚懷王攻取魏國重鎮襄陵,可見楚國對面子的重視。

好在趙武靈王的辦法,立即給了秦國一萬出兵齊國的理由,將秦國綁上戰車,於是秦國順着臺階,向楚國求和,代價就是商於之地六百里。

於是原本熊槐認爲應不應該和齊國絕交的問題,到了羣臣這裡,就變成了秦國可不可以信賴的問題,會不會在楚國和齊國斷交後,不給楚國地反而會偷襲楚國。

想通這一節,熊槐驚出一身冷汗,幸虧沒有腦子一發熱,根據後世的記憶,就直接拒絕了秦國的和談。

要是楚國再和秦國對持下去,那就是妥妥的爲齊國做嫁衣,一旦齊國強大,究竟是楚國先吃虧還是秦國先遭難,這結果不言而喻。誰讓楚國地盤大,大到同時和秦國齊國接壤。

齊國乃是老牌強國,底蘊實力都比秦國強大,尤其是齊威王變法之後,實力更加強大,再吞併燕國,那就是吊打六國一統天下的節奏。

面對這樣的齊國,就算秦國有函谷關守護,那也是心裡發毛,不能不害怕,更何況是其他四個國家。

所以和齊國絕交的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

熊槐看了看還在爭論的屈原和上官大夫,輕咳兩聲,打斷道:“諸位愛卿,現在燕國怎麼樣了?”

昭陽聞言,起身道:“回大王,據在趙國的昭滑彙報,齊王不久前已經將肆意縱兵劫掠的主將匡章調回齊國,但是趙國勢單力薄,魏國被削弱的厲害,趙魏聯軍依舊無法與齊國抗衡,趙王所立的燕公子職,一直滯留在趙國境內,無法突破齊軍的防線,回到燕國。”

熊槐繼續問道:“那麼如果我們不與齊國斷交,只是和秦國講和,將前線的軍隊撤回來,你們認爲秦國會因此進攻齊國嗎?”

“大王,秦王雖然已經老了,但是還不會那麼糊塗,要是等他們把軍隊派出去和齊國交戰,齊國向我們楚國求援,就算我們不出兵,他們也不會放心。”大將軍屈匄笑道。

熊槐聽到屈匄的笑聲,輕笑兩聲,繼續問道:“那麼我們楚國不與齊國絕交,將柱國景翠的軍隊調往東方,駐紮在齊國邊境,秦國會放心進攻齊國嗎?”

“可能會吧。”屈匄想了想,給了一個不確定的答案。

“大王,臣以爲不可,國無信則衰。且不說秦國會不會攻打齊國,只要我們楚國將主力調往齊國邊境,就是對齊國的挑釁,就是不宣而戰,屆時必將引起齊國大軍前來對持,如此一來,就是我楚國與齊國相爭,其他各國坐收漁翁之利。”

屈原聽楚王說完,急忙勸阻。

昭陽亦道:“大王,三閭大夫所言極是,一旦不宣而戰,那麼背信棄義的國家就是我們楚國,這比我們楚國直接與齊國斷交還要惡劣,事後,齊國無論有沒有從燕國撤軍,都會怨恨我們楚國。”

聽到屈原和昭陽的勸阻,熊槐立即知道自己想當然了。

“諸位愛卿,如果我們楚國從前線撤軍,並與齊國絕交,那麼秦國會不會攻打齊國。”

衆人齊聲道:“回大王,肯定會的。”

“那麼秦國會不會把商於之地讓給我們?”

“會。”

“不會。”

聽到大臣再次分成兩派,各持一詞,進入爭辯的模式,熊槐張了張嘴巴,好像又把問題拉到原處。

這個問題身爲穿越者,在熊槐這裡,已經不是問題,張儀這個騙子,可是讓楚懷王被嘲笑了兩千多年。

每當熊槐想到這個,心中就恨不得殺了張儀。

“咳咳。”熊槐再次打斷羣臣的爭議,道:“諸位愛卿,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事已經很明顯了。”

“那就是和齊國絕交,秦國要用商於之地來交換,換取我楚軍從前線撤軍。”

“如果秦國將土地割讓出來,自然一切皆休。但問題的關鍵是,秦國如果等我們和齊國絕交後,萬一不給我們土地怎麼辦?”

第七百零九章 揭開序幕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二百三十章 齊國援軍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三百二十四 賞賜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來楚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趙叛齊第七百七十六章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殺機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浪洶涌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營丟失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辭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拒絕參與第三百三十一章 質疑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戰 三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七百零六章 悵然淚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五百七十三章 秦帝楚王第六百二十二章 再次會盟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中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會之變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三百六十二章 齊燕第二百四十八章 劍指張儀第五百四十一章 惡戰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軍到來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請第三十一章 連越抗齊第二百四十七章 議分兵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七百九十二章 增兵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詔令第五百六十三章 方城之內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拒絕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爭結束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觸即潰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當其時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三百一十三章 籠絡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三百三十八章 迷信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備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形勢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六百九十八章 羣起圍攻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捨棄霸業第七百四十一章 薦賢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六十四章 魏國抉擇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三百三十八章 迷信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九百四十九章 齊魏會盟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九百零九章 鄒衍到楚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師徒來楚第二百五十章 牽線搭橋第五章 請誅屈原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五百六十三章 方城之內第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一人抵萬軍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
第七百零九章 揭開序幕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二百三十章 齊國援軍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三百二十四 賞賜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來楚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趙叛齊第七百七十六章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殺機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浪洶涌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營丟失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辭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拒絕參與第三百三十一章 質疑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戰 三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七百零六章 悵然淚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五百七十三章 秦帝楚王第六百二十二章 再次會盟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中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會之變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三百六十二章 齊燕第二百四十八章 劍指張儀第五百四十一章 惡戰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軍到來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請第三十一章 連越抗齊第二百四十七章 議分兵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七百九十二章 增兵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詔令第五百六十三章 方城之內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拒絕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爭結束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觸即潰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當其時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三百一十三章 籠絡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三百三十八章 迷信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備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形勢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六百九十八章 羣起圍攻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捨棄霸業第七百四十一章 薦賢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六十四章 魏國抉擇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三百三十八章 迷信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九百四十九章 齊魏會盟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九百零九章 鄒衍到楚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師徒來楚第二百五十章 牽線搭橋第五章 請誅屈原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五百六十三章 方城之內第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一人抵萬軍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