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獨行之始

王蠋見陳舉詢問,立即舒了一口氣,笑道:“大夫,要營想救大王其實並不困難。此時此刻,連田甲自己都已經快窮途末路了,更何況他麾下的將領。

是故,現在,只需有一個德高望重的人出面,許諾他們,只要他們抓住田甲,然後跪地投降,便可免去他們一死。

誠如此,那麼,在下想來,應該會有許多人搶着反正的。”

陳舉一經王蠋提醒,立即反應過來。

田甲走到這一步,已經無路可走了,可是,他麾下的將領,卻並不會陪着田甲去死。

這個時候,只需要一個不是他們所針對的各國賓客以及學宮諸子的人,一個同時能跟齊王地以及稷下學宮說得上話的人,向叛軍保證,那麼叛軍就會立即倒戈。

而他陳舉,既是齊國宗室中人,又是朝中大夫,不僅跟叛軍中一些人有聯繫,還跟稷下學宮的諸子交好,他就是最合適的人。

想着,陳舉立即點頭道:“先生,吾知之矣,稍後,不,現在,在下現在就進宮遊說叛軍反正。”

“善。”王蠋大喜。

不久後,三更時分,陳舉來到王城之外,然後被人用竹筐拉了進去。

而後,陳舉便找到了田甲的副將孫榆,而後,早就想跳下田甲破船的孫榆,一聽陳舉保證他的性命,保證齊王以及學宮諸子不再追究他,當即詛咒起誓反正。

···

齊王地的寢宮,已經連續失眠三日的他,剛在王后的安慰下閉上眼睛,便聽到殿外有一陣甲士的聲音從遠處響起,而且越來越大,好像直奔他寢宮而來。

難道田甲想要弒君?

齊王地心中一驚。

“大王···”此時,齊王后也聽到了外面的動靜,頓時驚恐的抱住齊王地,接着恐懼的淚水直刷刷的往下流。

而齊王地猛然從牀上驚坐起,全然顧不上抱着他的王后,只是用絕望而陰鬱的目光,透過昏黃的燈光,心驚膽戰的向大門處看去。

此時,他冷汗都流出來了。

就在齊王地快嚇得魂飛魄散間,一個聲音突然在殿外響起:“大王,臣陳舉前來救駕,還請大王出來一見。”

“陳舉?!”齊王地一聽不是田甲,而且還是朝中大夫來此,心中一動。

陳舉來了,而不是田甲,這就說明宮中的叛亂開始平定了!

否則,田甲要殺他,根本用不着讓陳舉出面。

想着,齊王地立即長長的出了一口氣,然後就下牀要向外走。

“大王···儀容···”此時,同樣已經緩過神的齊王后,見齊王地要出門,立即扯住他的衣袖,然後又指了指他的睡袍。

齊王地得到王后的提醒,這才發現不僅他的衣襟全被汗水打溼了,甚至連臉上也全是汗水。

見此,齊王地立即拿起被子抹去臉上的汗水,然後再王后的幫助下快速披了一件外袍,然後走到寢宮門前,打開大門。

此時,陳舉孫榆等人一見寢宮大門開啓,立即拜道:“拜見大王。”

齊王地一打開大門,便見寢宮外跪倒了一片士卒,見此,他心中大安。

“諸將士免禮。”

“謝大王。”

陳舉起身後,先快速打量了一下齊王,見齊王四肢俱全,臉上無傷,除了神色疲憊緊張以及眼神有些陰鬱以外,其他的都很正常。

見此,陳舉微微鬆了一口氣。

還好,大王雖然受了些驚嚇,但並沒有大的問題。

此時,齊王地見衆人起身,立即問道:“叛逆田甲何在?”

“回大王。”陳舉立即應道:“宮中將士反正,臣等心繫大王安危,是以先來護衛大王,然後再請大王決斷。”

齊王地一聽,立即應道:“傳令,抓捕田甲。”

“唯。”

是夜,齊王宮部分將士反正救出齊王,其餘叛軍一聽齊王被救出,當即大亂,大部直接投降,少部逃亡,而逆首田甲被堵在宮中生擒活捉。

次日清晨,齊王地重新控制王城,並活捉田甲的消息一經傳開,臨淄瞬間變平息下來。

接着,齊王地召開朝議,羣臣齊聚宮中。

大殿中,齊王地坐在王位上,憤恨的道:“此次田文田甲爲亂,寡人被囚三日,恥之。”

羣臣聞言,全都低下頭顱。

齊國內亂,連齊王都失陷了,這種說出去無論齊王還是他們這些大臣,全都顏面無光,這可比楚國數十萬大軍內戰還要嚴重的多。

齊王地說着,見羣臣全都低頭,便繼續道:“田甲作亂,大逆不道,當誅族。傳詔,立即將田甲推出去,車裂,田甲所有族人,全部斬首示衆。”

“唯。”

“傳令,徹查在田甲作亂中,牽連其中的大臣。”

“唯。”

“左丞相田文,在大亂中不思報效國家,治暴平亂,解救寡人,反而出城逃亡,不知所蹤。此深負寡人之望,以田甲同黨論處。

傳詔,寡人決定免去田文孟嘗君之封號,收回薛地,並在全國緝拿田文及其族人。”

“唯~~”接到詔令的謁者小聲的應了一聲,然後呆在原地,不敢亂動。

此言一出,殿中羣臣立即便有許多人心中疙瘩一下。

田甲作亂沒錯,右丞相田文有罪也沒錯,可孟嘗君田文卻並未直接參與叛亂,否則,田文田甲合力,齊王就早被害死換人了。

而此時大王卻直接將田文也划進叛逆一黨,並還要捉拿田文全族。

這···這就有些嚴重了。

要知道,田文散盡家財供養賓客以及各地大賢,以百里薛地之富,加上他擔任丞相時的收益,再加上他到處放高利貸所得的收益,如此龐大的財富甩出去,田文的賢名早已傳唱天下,不僅齊國士人都很仰慕田文,而且各國賓客多有歸之。

別管田文的賢明是不是真的,可田文尊賢好士的名氣卻是實打實的,而且,田文的三千門客,絕對不是虛數。

現在,齊王不僅要緝拿田文,還要抓他全家,並收回封地,一副要搞死田文的樣子。

這事被各國的人知道了,他們會怎麼想。

他們一定不會認爲田文謀反是罪有應得,相反,他們一定會以爲齊王容不下田文,容不下虛心納賢的田文,容不下各國賢士。

一旦齊國這樣的形象在各國士人腦海中紮根,這可對齊國海納天下英才十分不利。

現在,正確的做法,應該罷黜田文的相位,重重的訓斥他作爲丞相失職,然後再免除他的罪責,安撫他,讓他回薛地繼續爲國發光發熱纔是。

而不是現在這樣,跟田文反目成仇。

甚至,大多數的羣臣都可以預料,以田文父子兩代在薛地的經營,這次大王派人去收回薛地的行動,一定會失敗,遭到薛地的人的拒絕。

而一旦被拒絕,那不僅會讓齊王難堪,也必將對齊王的威望造成嚴重的打擊,而且還會讓心有愧疚的田文心生怨恨。

更關鍵的是,那田文可不是一個心胸開闊的人,他一向都是睚眥必報,而且都是當場報,從不過夜的。

想着,許多人擡起頭來,就要勸諫···

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信第三百一十七章 圖趙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七百二十一章 免稅安民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田文獻薛第九百四十九章 齊魏會盟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崩塌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二十一章 國人逃亡(求推薦)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蠟第八百五十八章 齊王崩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軍第六百三十三章 凜冬將至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不居其華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導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二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搏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滿城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來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尾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漁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蠟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三十二章 田需之謀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遲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決心第二章 滿朝恭賀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再訓太子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王孫乂歸第一百八十七章 訪吳第五十一章 犀首遲疑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蘭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八百九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縱救韓第三百四十三章 借糧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七百六十七章 劍指水師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垂死掙扎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衆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薦)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謀上庸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六百三十二章 禍不單行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五百五十章 烹殺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羣臣請命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夜宴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標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國動向第七百三十章 舉薦何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田文獻薛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見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齊魏講和第二百九十章 遊說第四百五十三章 退兵之議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三百一十六章 議趙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勢大轉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氣鬱於內第七百四十四章 漢北三分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遲第七百五十七章 鼓聲震城第九章 目標巴蜀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劍的問題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猶如此案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
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信第三百一十七章 圖趙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七百二十一章 免稅安民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田文獻薛第九百四十九章 齊魏會盟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崩塌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二十一章 國人逃亡(求推薦)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蠟第八百五十八章 齊王崩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軍第六百三十三章 凜冬將至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不居其華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導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二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搏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滿城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來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尾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漁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蠟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三十二章 田需之謀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遲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決心第二章 滿朝恭賀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再訓太子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王孫乂歸第一百八十七章 訪吳第五十一章 犀首遲疑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蘭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八百九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縱救韓第三百四十三章 借糧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七百六十七章 劍指水師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垂死掙扎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衆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薦)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謀上庸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六百三十二章 禍不單行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五百五十章 烹殺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羣臣請命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夜宴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標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國動向第七百三十章 舉薦何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田文獻薛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見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齊魏講和第二百九十章 遊說第四百五十三章 退兵之議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三百一十六章 議趙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勢大轉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氣鬱於內第七百四十四章 漢北三分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遲第七百五十七章 鼓聲震城第九章 目標巴蜀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劍的問題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猶如此案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