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許行之死

楚國。

“燕王這樣也能忍?”熊槐聽到燕國主動請罪,甚至還主動送太子爲質的消息,不禁爲燕王的忍功大大的吃驚了一把。

之前,他派人鼓動燕國羣臣向燕王請戰,意圖讓燕國與齊國決裂,然後促使齊國伐燕,繼而散佈恐慌鼓動三晉救燕。

如此,只要三晉還有燕國與齊國反目成仇,那天下伐齊的大勢就形成了。而楚國也可以夥同秦國,聯合三晉燕國還有宋國一同伐齊。

但,他萬萬沒想到,燕王職堂堂一國之君,竟然這麼能忍。

現在,燕王這麼一忍,三晉驚慌之下紛紛入朝,齊國本來已經動搖的地位,瞬間又穩固了。

同時也宣告楚國的計劃也失敗了。

想着,熊槐憤憤不平道:“唉,燕王也實在是太窩囊了,若是齊國擅自處死寡人派去幫助齊國的大將,而且還是大將軍,那寡人絕對會不惜一切代價,與齊國決一死戰···”

就在熊槐噴着燕王職之時,前來稟報的鄧陵光,則一如之前,杵在哪一動不動,既不提建議,也發表看法。

熊槐噴了一陣後,想了想,自感現在還不到伐齊的時候,也只得暫時等待時機。

於是,熊槐吩咐道:“賢卿,再給廣信君送去萬金,讓他去三晉繼續散佈齊國威脅論,離間齊國與三晉的關係。”

“唯。”

另一邊,田文府上。

田文得到齊國的消息後,比起熊槐還要驚怒萬分:“好你個昏庸無能妒賢嫉能的暴君,我跟你勢不兩立。”

之前,田文本想趁齊國之敗,伺機拿下觸子,然後換上一個親近他的大將。

但不想,貶斥觸子的計劃卻被齊相周最破壞了。

本來,田文聽到這個消息後,只是一味周最與觸子蛇鼠一窩,狼狽爲奸,所以周最才力保觸子。

但就在剛剛,田文從他在宮中的內應哪裡得到消息,原來齊王地之所以輕饒觸子,並不是因爲周最的遊說,而是因爲齊王地知道他田文出手了。

齊王地一聽他暗中出手,就立即放過了觸子。

要知道,三十多萬聯軍爲十餘萬宋軍所破,這對齊國而言可是前所未有的奇恥大辱,就算殺了觸子,也不算暴虐。

就這,齊王地一聽他準備拿下觸子,就立即放過了觸子,並且還讓觸子擔任齊國主將。

這···這哪是放過觸子啊,這分明就是在想天下宣佈,不放過他田文啊!

哪怕是他田文已經跑到了楚國,已經在楚國擔任的楚國外相,也不準備放過他啊!

“可惡,暴君田地,我田文跟你勢不兩立····”

此時,田文氣極,然後大吼一聲,直接掀翻桌案。

而周圍的門客見此,無不噤若寒蟬,竟無一人開口相勸。

不久後,鄧陵光來,再次贈予田文萬金。

田文得金之後,立即進宮拜謝楚王,然後再次發動自己的影響力,讓在三晉到處散佈齊國的謠言。

與此同時,秦燕兩國派去三晉的人,也開始在三晉散佈各種謠言。

漸漸的,各種關於齊國不好的謠言,開始在三晉大肆傳播。

從朝中到地方,從貴族到平民,到處都是齊國不好的言論。

雖然三晉的謠言越來越多,越來越重,但隨着三晉入朝,天下的局勢慢慢的穩定了下來。

楚國壽春。

這一日,熊槐一如平常的起來,一如平常的逗了逗公子憲章,然後一如平常的看書,而後,午後,一個侍者匆匆來報:

“大王,江東守莊蹻急報,大司農許行在吳城府邸中亡故,江東百姓聞之,如悲親戚。”

熊槐聞之,腦袋一懵,愣了許久才反應過來。

之前,許行返回楚國後,曾上書提議在楚國江漢之間大修水渠,熊槐採納了這個提議。但是,因爲修建水渠乃是功在千秋的事情,所以,面對宗室的搶奪,熊槐將主持修建水渠的職務交給了當時的司空昭魚,而補償給許行左工一職。

其後,雖昭魚亡故,但主持修建水渠的職務始終沒有落到許行頭上,爲此,許行心中也多有怨言。

對此,熊槐雖然心中清楚,但面對勢力強大的宗室,也只能委屈了許行。

再後來,江東變法,面對江東濃厚的奴隸制生產關係,十分落後的的集體協作生產方式,爲穩定江東,熊槐便讓在民間聲名最好,號稱當世聖人的許行前往江東,並委任許行爲大司農。

也多虧了許行的好名聲,以及許行率領其門下弟子深入民間,用他的聖賢的名聲安撫江東百姓,並教民衆以耕種事,這才讓因變法而不穩的江東穩定下來,並讓江東百姓快速從以村莊城區爲單位的集體耕種方式中走出,並快速適應了以家庭爲單位的生產方式。

而且,許行以自己名氣作保,在江東推行圓形方孔錢,並取代原本越國的貨幣,從而在日常生活中斬斷越國的殘留,這也是江東百姓快速忘記越國的重要原因。

可以說,江東變法能夠成功,甚至江東現在能融入楚國,許行是有大功的。

想着,熊槐哀嘆道:“許子亡故,此乃寡人之失,亦是我楚國的重大損失。”

“傳詔,追封大司農許行爲廣野侯,享食邑萬戶,以諸侯之禮相葬,讓其陪葬···”

說着,熊槐頓時停頓了一下。

他本想讓許行葬在自己陵寢之側,爲自己陪葬的。

但他想了想,覺得許行在江東的事蹟,讓許行給自己陪葬,似乎是委屈了許行。

許行生前已經倍受委屈了,若是讓他死後在受委屈,這就說不過去了。

於是,熊槐沉吟許久,才接着開口道:“讓廣野侯葬於會稽山,並在大禹宗廟之側,爲許行修建副廟,以供世人瞻仰。”

“傳詔,廣野侯病故,其爵位由其嫡長子繼承,爲廣野君,享食邑萬戶。凡廣野侯子嗣,許其等在會稽山爲廣野侯守孝三年,其後再行任用。”

“傳詔,廣野侯病故,寡人甚哀之,着令吳城掛白幡三月,以示哀悼,並准許百姓自行祭奠廣野侯。”

“傳詔,廣野侯病故,此楚國之傷,寡人決意在壽春城中掛白幡三日,並沐浴齋戒三日,暫停公事三日,以示哀悼之意。”

說着,熊槐想了想,又開口道:“傳詔,大司農病故,國事不能耽誤,是故,寡人決定以廣野侯弟子陳辛爲江東司農,繼續主持江東農事。

三日後,寡人將召集朝中重臣,衆議大司農人選。”

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奔齊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漸激烈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變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賣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亂心第九百八十四章 逃亡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韓結盟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師北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達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拒絕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六百一十五章 議宋第一千零七章 卒飄如風 上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七百三十四張 探索發現第九百七十章 啞口第九百四十五章 兩難抉擇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錢大錢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謠言再起第四百一十三章 貪婪與憂慮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學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君臣試探 下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四十四章 病來山倒第一百六十七章 封君上書第二十四章 昭氏內爭第五百二十八章 獻地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八百零二章 棄我去者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另有算盤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火起兮第六十一章 再議巴國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軍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緊鑼密鼓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百八十六章 廣陵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齊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降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齊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三百五十七章 徵糧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三百七十章 會師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趙雍求教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二百七十九章 任鄙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國攻城第五十六章 誘秦攻齊第六百七十二章 斷尾求生第三百一十三章 籠絡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七十八章 丹陽大營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拒絕參與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越之議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衆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觸手可及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八百五十七章 齊王崩中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八百四十五章 賞賜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四百一十八章 順勢而爲第九百九十二章 還有一招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求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軍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七百七十二章 馳援墊江第五十二章 鳥毛插冠
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奔齊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漸激烈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變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賣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亂心第九百八十四章 逃亡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韓結盟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師北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達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拒絕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六百一十五章 議宋第一千零七章 卒飄如風 上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七百三十四張 探索發現第九百七十章 啞口第九百四十五章 兩難抉擇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錢大錢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謠言再起第四百一十三章 貪婪與憂慮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學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君臣試探 下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四十四章 病來山倒第一百六十七章 封君上書第二十四章 昭氏內爭第五百二十八章 獻地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八百零二章 棄我去者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另有算盤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火起兮第六十一章 再議巴國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軍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緊鑼密鼓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百八十六章 廣陵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齊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降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齊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三百五十七章 徵糧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三百七十章 會師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趙雍求教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二百七十九章 任鄙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國攻城第五十六章 誘秦攻齊第六百七十二章 斷尾求生第三百一十三章 籠絡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七十八章 丹陽大營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拒絕參與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越之議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衆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觸手可及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八百五十七章 齊王崩中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八百四十五章 賞賜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四百一十八章 順勢而爲第九百九十二章 還有一招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求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軍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七百七十二章 馳援墊江第五十二章 鳥毛插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