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連越抗齊

昭滑再次搖了搖頭,道:“大王,我楚國和齊國爲爭取宋國充當自己的盟友,而進行過多次交鋒,只是最終鄙國不幸,敗給齊國,如今齊國更加強大了,恐怕說服宋國投靠鄙國,已經更加困難了。”

楚國這次和齊國絕交的目的不是極大的削弱齊國,而是爲了齊國把燕國從嘴裡吐出來,免得齊國太過強大。

要是楚國把宋國拉攏過來,齊國將會獨自面臨其他國家的圍攻,一旦戰敗,肯定會實力大減。

現在這情況,一個弱小的齊國,同樣不符合楚國的利益。

楚國需要齊國在東方牽制趙魏韓三個國家。

因此夾在齊楚之間的宋國,雖然是一顆牆頭草,同時和齊楚兩國交情不錯,楚國也可以以齊國威脅論逼迫宋國投向楚國,但是這不是楚國的利益。

魏王聞言嘆了口氣,齊國滅燕之初,趙魏韓三國也曾經向宋國派出使者,以齊國威脅論讓宋國和齊國絕交,但是被宋國拒絕了。

拒絕的原因也很簡單,宋國之所以和齊楚兩國結盟,是因爲宋國夾在齊楚魏三國中間,尤其是齊楚兩國之間。

宋國和那個國家結盟,十有八九不是看宋國自己的意願,而是看齊楚兩國的風向。

齊國強大,宋國就投靠齊國,楚國強大,宋國就投靠楚國。而且每次改換門庭,都是被另一個強大的國家用武力脅迫結盟的,就跟魏國被秦國脅迫結盟一樣。

因此,在齊楚聯盟沒有解除之前,各國要求宋國背叛齊國,被宋國一口拒絕了。

因爲一旦宋國脫離齊楚兩國,很有可能同時面對齊楚的夾擊,有滅國之憂。

想到這裡魏襄王心中一動,如今齊楚絕交,宋國成爲齊國唯一的盟友,倒是可以再次邀請宋國合縱抗齊。

當然,當務之急還是昭滑口中的盟友是誰。

“先生,既然不是楚宋,那麼天下還有那個國家可以和我魏國結盟,一同對抗齊國。天下有實力的諸國中,秦燕趙韓衛已經是我國的盟友,宋國是齊國的盟友,除此以外,寡人想不出還有那個國家,有此實力對抗齊國。”魏襄王不解問道。

昭滑笑了笑,對魏襄王道:“大王,天下諸國中還有一個對中原來說已經沉靜許久的國家,實力比宋國強大許多,而且對齊國十分敵視,還是霸主的遺業。”

魏襄王微微一愣,詫異道:“現在還有這樣的國家。”

“大王,這個國家不是其他國家,就是昔日在東南稱霸的越國,因爲越國內亂,而後被楚國齊國壓制的原因,如今已經很少到中原來了。”

“越國!”魏襄王反應過來,越國也是脫離中原太久,在魏王的腦海裡存在感太低,只是想了想,魏襄王問道:“先生,如今越國已經多年沒有涉足中原,而且北上的道路已經被齊楚宋三國阻斷,他們會和我魏國結盟,一同對抗齊國?”

昭滑解釋道:“大王,齊國的強大不僅僅對中原各國是威脅,對於越國來說,也是極大的威脅。越國和田齊之間,自田氏代齊起,就紛爭不斷,多有戰爭。要是越國知道齊國吞併了燕國之後,中原各國聯合對抗齊國,只有越國被孤立在外,齊國在和中原聯盟相持不下的情況,只會南下擴充實力,那麼越國必然會主動請求和魏國結盟,對抗齊國。”

“楚國雖然不能直接出兵齊國,但是願意放開越國北上的道路,讓越國能夠支援中原各國,一同對抗齊國。”

魏襄王聽到這裡,心中冒出一個疑問,楚國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對楚國有什麼好處,總不可能楚國是好人吧。

要是楚國真是好人,幾年前公孫衍和韓國,也不會被坑的那麼慘。

因爲魏國的智囊不再身邊,一時間想不透楚國的目的,魏襄王只好先避過此節,道:“聯合越國,對抗齊國,這是寡人的心願,也是魏國的榮幸,不知道先生需要我們魏國做些什麼?”

昭滑向魏襄王道:“大王,我們楚國與越國有一些誤會,外臣想借魏國使者的身份,前往越國交涉,請魏國與越國結盟,共同對抗齊國。”

魏襄王想了想,越國離魏國很遠,中間隔着齊楚宋三國,合越國結盟一事,成固可喜敗亦無憂。

再加上未來說不定要有求於楚國。

於是魏襄王點頭道:“可以,寡人可以任命先生爲魏國的使者,出使越國,連越抗齊。”

“謝大王。”昭滑拜道。

魏襄王等昭滑離去後,立即吩咐道:“請相國來見寡人。”

頓了頓,想起公孫衍對時局的分析,再次道:“請犀首前來見寡人。”

田需和公孫衍到了魏宮後,魏襄王將昭滑請求出使越國的事情道出,問道:“兩位賢卿,不知此事如何?”

田需答道:“大王,越國出兵抗齊,對於我們魏國來說,完全是意外之喜,有利無害,臣以爲可以答應楚國。”

“那麼越國一事,對楚國有什麼好處呢?”魏襄王問道。

“大王,越國東面是大海,西面是楚國,北面是齊國,不是攻打齊國,就是攻打楚國。楚國將越國拉入戰局,既可以削弱齊越兩國,也可以讓楚國的東面安定一段時日。”田需頓了頓再次答道:

“恐怕楚國真正的目的是巴國,一旦越國攻打齊國,自然無力繼續騷擾楚國東部,到時楚國東部壓力大減。如果秦國不同意將巴國割讓給楚國,恐怕楚國將會出兵巴國,或者出兵秦國。”

“什麼?”魏襄王大驚失色,道:“如此一來,秦國豈不會再次被楚國牽制,各國伐齊一事,豈不會再次拖延,遙遙無期!”

公孫衍道:“大王,如果秦國無意和楚國講和,無論越國會不會出兵齊國,對秦楚而言都不會有任何影響,秦楚依舊還會對持下去。”

“但是越國和魏國結盟,出兵攻打齊國,對魏國而言有利無害。一旦秦國遲遲不出兵,那麼就是我們魏趙兩國對抗齊國,如果能夠獲得越國的支持,哪怕是越國在一旁牽制宋國,對魏國來說,都是莫大的助力,所以連越抗齊勢在必行。”

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三百一十六章 議趙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計重施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五百九十七章 請辭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君臣試探 上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託付後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稅收改革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國使者第二章 滿朝恭賀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四百七十三章 會盟韓國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三百二十一章 離間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戰 上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七百五十二章 兵戰貴速第一百八十八章 吳城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來楚 下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圍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五百三十三章 調將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第八百八十六章 樓緩使燕第一千零二章 大勢第九百零三章 啓用昭滑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六百零五章 備戰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一百章 一個機會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蘇代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出面調停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約 上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一百章 一個機會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八百五十九章 劍指宋國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質第一百八十四章 莊辛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強趙國第五百一十五章 將死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勢大轉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三百三十二章 難易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君臣試探 上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師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攻秦國第一百章 一個機會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三百六十二章 齊燕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壽縣第八百五十九章 劍指宋國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國三心第八百三十一章 謠言四起第八百九十七章 對症下藥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義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壓之下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二百七十九章 任鄙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動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陳軫之死 上第六百八十四章 聯姻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師北上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誘第五百零七章 南顧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
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三百一十六章 議趙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計重施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五百九十七章 請辭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君臣試探 上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託付後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稅收改革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國使者第二章 滿朝恭賀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四百七十三章 會盟韓國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三百二十一章 離間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戰 上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七百五十二章 兵戰貴速第一百八十八章 吳城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來楚 下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圍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五百三十三章 調將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第八百八十六章 樓緩使燕第一千零二章 大勢第九百零三章 啓用昭滑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六百零五章 備戰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一百章 一個機會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蘇代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出面調停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約 上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一百章 一個機會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八百五十九章 劍指宋國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質第一百八十四章 莊辛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強趙國第五百一十五章 將死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勢大轉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三百三十二章 難易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君臣試探 上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師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攻秦國第一百章 一個機會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三百六十二章 齊燕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壽縣第八百五十九章 劍指宋國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國三心第八百三十一章 謠言四起第八百九十七章 對症下藥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義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壓之下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二百七十九章 任鄙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動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陳軫之死 上第六百八十四章 聯姻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師北上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誘第五百零七章 南顧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