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

此刻秦國近二十萬大軍,再加上子蘭手中的五萬叛軍,正在在圍攻襄陽。現在,誰也不知道襄陽能堅守多少時間,一旦襄陽失守,子蘭在秦韓聯軍的護送下,一路殺到郢都,那麼大事皆休。

就算楚軍能守住襄陽或者鄢城,那麼能奪回失地嗎?

即便趙國已經出兵中山,面對數十萬秦韓聯軍,衆人心中都沒底。

即便不久後趙國出面調停,但是對於各國所立的子蘭,恐怕不僅不會讓楚王收回漢北,反而還會分裂楚國,讓子蘭在鄧宛葉另立楚國。

所以,交還封地的事情,衆人沒有多少期待。

見衆人沒有迴應,熊槐接着開口道:“寡人也知道,秦韓聯軍實力強大,短時間內難以收復失地。而且,即便寡人派出重臣去求和,不惜送出太子,齊魏兩國也遲遲不願接受寡人的求和,收回失地一事,困難重重。

故,寡人打算給諸位第二個選擇,那就是效法喬君。將封地轉爲食邑俸祿,以諸君之前平年上交的供奉爲標準,每年從太府中領取等額的俸祿。”

說着,熊槐看向衆人問道:“不知諸卿打算如何選擇?”

說完,熊槐便不再言語,靜靜的等着衆人回覆。

此時此刻,熊槐雖然給了封君們兩個選擇,但是,他們的選擇餘地很少。

目前的局勢來看,收回漢北幾乎已經不可能,封君是否願意放棄到手的俸祿,而去搏一搏十年、二十年、乃是數十年後的未知結果?

或許,有理智的人,不貪心的人,自然知道應該怎麼選擇。

就算真有人選擇要封地,熊槐對此毫不在意,畢竟作爲戰爭的戰場,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哪怕是出現無人區,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另一邊,殿中陰君想起漢北傳來的消息,秦韓聯軍攻破陰地,封地百姓已經離散,整個封地都已經殘破不堪。若是他今日選擇繼續保留封地,這消息傳到子蘭耳中,以子蘭的殘暴短視,肯定會在封地大肆報復。

如此一來,即便將來能重新獲取封地,若是封地沒人,那又有什麼用呢!

對封君來說,封地與百姓之間,還是百姓更加重要一些。楚王分封貴族,從來都是封的百姓戶數,用百姓的供奉來代替國家的俸祿,而封地地不過是依附百姓而存在的罷了。

雖然食邑封君無法役使百姓,但若是封地之中百姓不存,那這樣的封地要之何用?

還不如直接要俸祿呢!

況且···

陰君看了看王位上的楚王,楚王與他的年紀都不小了。

而楚國遭逢此敗,能否奪回漢北,陰君自己也看不清楚,弄不明白。

一旦楚王與他致死都未能奪回漢北,那麼下一任楚王會履行今天的承諾嗎?

想着,陰君暗暗一嘆:可惜了封地中那些投靠他的僕從,以及他們開墾出來的良田,這些,往年可從來沒有向楚王上交供奉。如此,未來的每年的俸祿要少近一半。

陰君又搖了搖頭,暗歎自己太貪心了,楚王能赦免他的罪責,並繼續發放俸祿,這已經是格外開恩,再多···

不能再多了!

想着,陰君臉上露出一絲堅定,接着,見其他人全都向他看過來,一副以他馬首是瞻的樣子。於是,率先行禮道:“大王仁義,不以臣無能而治臣的罪責,臣心中甚是感激。臣雖有心繼續爲大王鎮守地方,但是經此一敗,臣心中羞愧,無顏繼續享受陰地百姓的供奉。

故,臣願轉爲食邑封君!”

陰君說完,便長拜在地。

其他人見連陰君都選擇了俸祿,於是,紛紛應道:“大王,臣願爲示意封君。”

熊槐聞言,心中頓時驚喜交加。

這裡的十幾個封君全部轉爲食邑封君,然後再加上投靠子蘭的十四個封君,三天後再收拾掉幾個封君。那麼,漢北收回之後,整個漢北,將再無封君。

想着,熊槐再次鄭重的問道:“諸卿可曾考慮清楚了?”

衆人聞言,再拜道:“大王,願爲食邑封君。”

“好,準卿等所請!”熊槐看着殿中的封君,點了點頭,接着心中暗道:寡人可是給過你們選擇的。

三日後,朝議。

大殿中,衆多封君齊聚一堂,雖然楚王還沒有來,同樣也沒有令尹在,但是殿中羣臣卻無人說話,空氣中瀰漫着壓抑的氣氛。

當熊槐走入殿中之時,氣氛更加沉重了。

三天前,楚王召見了漢北封君,對爲國犧牲的封君多有賞賜,但是卻遺漏了幾個棄地而逃的封君。

連這次朝議,也不見他們前來參加!

此刻,羣臣全都知道,今日的朝議,楚王恐怕會殺雞儆猴,用那幾個封君的人頭,來恐嚇其他三心二意的封君。

熊槐在王位做好後,銳利的目光掃視羣臣,但凡目光所及之處,羣臣紛紛低下頭。

見此,熊槐點了點頭,然後輕咳一聲,吸引了羣臣的注意力後,用略帶怒火的語氣大聲道:“衆卿,一個多月前,上將軍突然在軍中猝死,以致漢中爲秦軍所奪。令寡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召陵君盛君弋陽君三人竟然臨陣倒戈,以致有丹淅之敗。接着,叛逆子蘭入楚,導致一月之內,漢北之地盡數爲秦韓聯軍所奪。”

說到這,熊槐語氣變得略微輕鬆:“雖然楚國出了子蘭這樣叛逆,但是,在葉公陰君陽君等人的拼死阻截之下,嚴重阻礙了秦韓聯軍的行動,讓郢都的援軍得以在趕到鄢城固守,從而避免局勢大壞。

雖然葉公他們全都戰敗了,但是他們的功勳寡人不會忘記。雖然他們的封地全都被秦韓聯軍奪走了,但是寡人是不會讓我楚國的功臣,爲楚國流完鮮血之後,再次爲楚國流淚。

故,寡人決定每年從太府直接爲葉公等人發放俸祿,所有的俸祿,都以之前封地平年收穫相當。”

雖然這一消息三天前就傳遍了郢都,但是當此刻楚王在朝議中,當着羣臣的面,親口確認此事,還是令羣臣感動不已。

熊槐話音一落,羣臣立即拜道:“大王仁義,臣等感激肺腑!”

熊槐點了點頭,接着臉色一沉,語氣冰冷的道:“寡人一向賞罰分明,有功則賞,有過則罰。只要能積極爲國盡忠,抵抗他國入侵,哪怕舉族戰死,寡人也不會虧待他。

但是,國難當頭,不思爲國效力,不盡忠職守,面對入侵,不戰而逃。這種人,無論是誰,寡人都會以正國法。”

羣臣聞言,心中一冷,暗道:來了!

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縱救韓第六百三十九章 五鳳匯聚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標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另有算盤第三十八章 悲傷楚王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七百三十五章 應變之策第六百三十九章 五鳳匯聚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轍第三十三章 張壽被刺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九百九十六章 驅逐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降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二百九十四章 勒索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風點火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營第三百零六章 現情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九百四十五章 兩難抉擇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二百四十四章 齊策第六百一十七章 聲音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七百一十八章 廣告與封神第八百九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九十六章 申差和秦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五百零六章 維穩之策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七百三十五章 應變之策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齊第一千零一章 佈防第一百八十八章 吳城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寶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魚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齊 中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陽宛城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賢才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五百四十一章 惡戰第十三章 初見端倪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六百九十一章 強取強送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魚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六百零八章 宋國內爭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示警鄢陵第一千零一章 佈防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當其時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漁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齊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二百六十五章 軍成第七百四十六章 獲罪於天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獨行之始第三百一十三章 籠絡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風點火第二百六十九章 進言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一百七十章 鐵劍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八百四十五章 賞賜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第二百六十章 正式伐秦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七百五十四章 巴人攻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抵足而眠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詐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風雲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羣臣請命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謠言再起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會之變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觀望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八百九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獄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橋第二百零二章 秦齊聯盟
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縱救韓第六百三十九章 五鳳匯聚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標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另有算盤第三十八章 悲傷楚王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七百三十五章 應變之策第六百三十九章 五鳳匯聚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轍第三十三章 張壽被刺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九百九十六章 驅逐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降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二百九十四章 勒索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風點火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營第三百零六章 現情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九百四十五章 兩難抉擇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二百四十四章 齊策第六百一十七章 聲音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七百一十八章 廣告與封神第八百九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九十六章 申差和秦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五百零六章 維穩之策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七百三十五章 應變之策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齊第一千零一章 佈防第一百八十八章 吳城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寶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魚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齊 中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陽宛城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賢才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五百四十一章 惡戰第十三章 初見端倪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六百九十一章 強取強送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魚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六百零八章 宋國內爭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示警鄢陵第一千零一章 佈防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當其時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漁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齊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二百六十五章 軍成第七百四十六章 獲罪於天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獨行之始第三百一十三章 籠絡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風點火第二百六十九章 進言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一百七十章 鐵劍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八百四十五章 賞賜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第二百六十章 正式伐秦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七百五十四章 巴人攻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抵足而眠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詐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風雲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羣臣請命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謠言再起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會之變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觀望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八百九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獄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橋第二百零二章 秦齊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