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轉封 下

熊槐話音一落,一直在一旁靜觀封君表態的景鯉,一聽楚王心中冒出堅守淮北的心思,頓時心中一急,立即開口勸阻道:“大王,行軍作戰必先立於不敗,而後尋求可勝。若是意氣用事,棄守淮水而與各國在淮北決戰,此事萬萬不可。”

接着,事關切身利益的淮南的鐘離君等人跟着開口道:“大王,令尹所言極是,棄守淮水之事絕不可行。”

江漢的封君更加擔心一旦淮北失利,楚王會將江漢的兵力調往淮北,從而造成江漢空虛,給秦國以可乘之機。於是,以葉公爲首的封君們紛紛應道:“大王,臣亦以爲現在堅守淮北的策略爲佳,而在淮北與各國決戰十分不妥,請大王不必遲疑。”

隨着羣臣的開口,喬君與養陵頓時臉色變得蒼白,似乎他們已經被拋棄了。

此時,熊槐聽着羣臣的話,頓時點了點頭,無論喬君有什麼想法,但是羣臣開口之後,他們倆就與其他封君割裂開來。

現在,熊槐無論想做什麼,接下來,其他封君都無話可說。

想着,熊槐便重新看向下方面色蒼白的二人,緩緩開口道:“喬君,養陵君,寡人乃是楚國之君,不僅肩負着淮北百姓,同樣也肩負着淮南,江漢,以及江南。故而,寡人必須顧全大局,需要有所取捨。這次滅越各國來伐,算是寡人對不住二位賢卿。

但是,爲了做出補償,彌補二位賢卿盡忠職守,寡人有兩個選擇給二位賢卿,卿等可任選其一···”

頓了頓,熊槐在羣臣的注視中,緩緩開口道:“這第一個選擇,雖然二位賢卿的請求不合規矩,但是事權從急,寡人位置破例,也不無不可。故寡人可以答應二位賢卿的請求,只要二位賢卿忠於國事,一旦各國佔據淮北,寡人在此立誓,日後奪回喬地與養陵,必定將這二地交還給兩位之後。

若是二位擔心家族存亡,寡人可特准二位賢卿,提前派出一位年紀低於十四歲的子嗣前來郢都求學。”

說着,熊槐目不轉睛的盯着二人。

這的確是他這個楚王法外開恩了,各國邊境的封君,其中一個很重要作用,就是在國家危難之際,充當國家屏藩,一則消耗敵軍的士氣,二則給國家留下足夠的時間進行反應。

若是隻想要好處,而不像承擔責任,天下各國,全都沒有這種好事。

至於爲什麼不讓他們將家小放到郢都來,那是因爲按照規矩,身爲封君,必須向治下的軍民表明封君與他們同在,堅定百姓的抵抗決心,誓與城池共存亡,而不會見機不妙,就拍屁股走人。

至於爲什麼是十四歲以下的子嗣,那是因爲徵召百姓的最低年齡就是十四歲。

此時,喬君與養陵君對視一眼,同時點了點頭。

雖然楚王滅亡越國,引發各國來伐,淮北之地被楚王捨棄,這是楚王對不起淮北,但是楚王並沒有對不起他們。

他們身爲封君,享受楚國封賞,本來就守土有責,需要在楚國危難之際做出奉獻。

正如其他封君們所想,他們的悲慘遭遇,不是楚王刻薄,而是命不好。

現在,楚王主動讓他們留下一個後裔繼承封號,並且未來還能重獲封地,這就是楚王的莫大恩賜。

另一邊,熊槐說完後一直緊盯着他們二人,見二人點頭後,立即再次拋出一個思慮多年的建議:

“二位賢卿,封地雖然重要,但是百姓纔是根本。各國來伐,淮北的百姓必然流離失所,紛紛四散。

故,爲了避免二位賢卿空有封地,而無百姓的局面。寡人的第二個選擇就是,將二位賢卿轉爲食邑封君,並且因爲淮北即將失守的可能,爲了避免二位賢卿因失去封地而無法獲得稅賦,故而,寡人決定虛設食邑,不在從封地直接獲取稅賦,而是以二卿去年領地內的賦稅爲基礎,每年直接從太府中領取俸祿。

而且,爲了彌補二位賢卿的損失,寡人願將俸祿提升爲原來的一倍。

並且無論楚國的收成如何,無論二位賢卿的封地是否被他國攻取,都將獲得俸祿。從此以後,二位賢卿便是與國同休,楚國不滅,二位賢卿俸祿不絕,不知二位賢卿以爲如何?”

說着,熊槐再次看向二人,靜靜的等待着二人的選擇。

前一個選擇是喬君主動所提,爲二人留下一個後裔後,隨着楚國的反攻,他們還擁有重獲封地的可能。

而後一個條件,則是收回封地大權,轉爲食邑封君,直接將他們綁上楚國的戰車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這是熊槐一直都在謀算的事情,畢竟封君們的權力太大,成爲一個獨立王國,這對國家很不利。即便是按吳起的辦法,恢復原來的制度,封地只能傳承三代,就被國家收回,熊槐也很難接受。

若是平常十分,讓他們交出大權,自然是千難萬難,但是現在···

熊槐想看看,若是情況危急,封君們是否會有接受轉封的可能,以便爲接下來的行動提供一個參考,試一試封君的底線所在。

殿中,聽着楚王的話,養陵君沒有多加思索,立即應道:“大王,臣請大王派出令尹司馬助臣治理養陵。”

熊槐聞言不置可否,笑了笑應道:“好,那麼稍後請可派出一子前來郢都求學,無論嫡庶,寡人都可下詔恩准。”

養陵君一聽,立即心滿意足的拜道:“謝大王!”

喬君拜道:“臣願交出喬地,請求轉爲食邑封君,與國同休。”

同時,養陵君亦開口道:“大王,臣請讓將次子送回郢都,然後臣將率領舉族與養陵共存亡。”

“好!”熊槐點了點頭,然後將目光轉向喬君,問道:“喬君,不知賢卿打算如何選擇?”

喬君正在遲疑中,騶然聽到楚王的問話,擡頭看了楚王一眼,然後又向其他封君瞥了一眼,見他們態度冷漠,頓時心中一嘆。

他雖然也是楚國封君,但是他和養陵君等人,與其他封君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那就是領地不在楚國腹心之地,而在邊境。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舉借債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二百四十六章 周室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再訓太子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五百八十二章 動搖心志第九百九十二章 還有一招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持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約 上第二十七章 張儀歸秦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八百零五章 講和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錢大錢第四百六十三章 廣招胡人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魏國求和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崩塌第三百三十四章 搶功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七百五十五章 激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談中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議第七百三十七章 觀游到秦第八百五十七章 齊王崩中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二十三章 美人變法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以利服人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猶如此案第三百三十二章 難易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君擇臣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第六百零二章 殺機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軍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出面調停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三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四百七十章 趙王調停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財盡人散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連下三城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一千兩百零二章 君臣父子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論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結第一千兩百四十章 勝敗根源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東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觀望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韓結盟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七百三十八章 客星來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八百九十七章 對症下藥第二百六十六章 義渠求和第七百五十二章 兵戰貴速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秦使來楚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賣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田文之謀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難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漸進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來楚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六百一十三章 謠言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備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命第三十一章 連越抗齊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勢大轉第一百八十五章 莊蹻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舉借債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二百四十六章 周室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再訓太子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五百八十二章 動搖心志第九百九十二章 還有一招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持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約 上第二十七章 張儀歸秦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八百零五章 講和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錢大錢第四百六十三章 廣招胡人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魏國求和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崩塌第三百三十四章 搶功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七百五十五章 激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談中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議第七百三十七章 觀游到秦第八百五十七章 齊王崩中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二十三章 美人變法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以利服人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猶如此案第三百三十二章 難易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君擇臣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第六百零二章 殺機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軍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出面調停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三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四百七十章 趙王調停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財盡人散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連下三城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一千兩百零二章 君臣父子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論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結第一千兩百四十章 勝敗根源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東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觀望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韓結盟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七百三十八章 客星來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八百九十七章 對症下藥第二百六十六章 義渠求和第七百五十二章 兵戰貴速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秦使來楚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賣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田文之謀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難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漸進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來楚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六百一十三章 謠言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備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命第三十一章 連越抗齊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勢大轉第一百八十五章 莊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