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趙王調停

此時,肥義開口道:“大王,中山國自保有餘而進取不足,樓煩王與林胡王不過一夥強盜,這三方很容易就會退去。同時,臣以爲此時不能只看表面的這三方勢力。燕趙會盟沒多久,燕國才把軍隊調到南部沒多久,東胡人就大舉襲擊了燕國的北部,以致燕國北方的牧場全部淪陷,東胡人來的太快。

而且,樓煩王回到部落沒多久,中山國馬上就聯繫到樓煩王,說服樓煩王進攻代地,這速度太快了。臣擔心,中山國自從上次遭到趙燕兩國的攻擊後,是不是早就與北面的胡人有聯繫了呢?

還有,此事是否有其他國家在背後插手。”

說着,肥義猜測道:“其他國家難說,但是中山國出兵的事情,齊國肯定在背後推波助瀾了。”

趙王面色沉重的點了點頭。

不久前齊國遭到楚國的嚴重削弱,同時,趙國卻大勝秦國,這由不得齊國不緊張。如果說齊國暗中鼓動中山國攻擊趙國,趁機削弱趙國,趙王是相信的。

因爲齊國既有這種動機,也有這種實力。

不僅是齊國,趙王同樣也懷疑,魏國是不是也在背後扮演什麼骯髒的角色。

此時,樓緩長拜道:“大王,臣有罪。”

趙王一怔,急忙問道:“先生這是何意?”

樓緩解釋道:“大王,上次臣奉命出使樓煩王時,就已經發現樓煩王部落中的一些頭人,因爲我們趙國招募胡人作戰的緣故,導致他們實力大損,而對我們趙國抱有敵意。

但是,其後臣說服了樓煩王協助我們與與秦國作戰,而且樓煩王自己並非對趙國抱有敵意,爲了防止趙國與樓煩王的合作出現問題,臣隱瞞了一些頭人對趙國不滿的事情,打算等事後再提。結果,不想樓煩王因爲戰損較大,竟然悍然與趙國反目。”

趙王一僵,而後搖了搖頭。

樓煩王與林胡王的事情,他也有所耳聞。

胡人的財富,對比牧場與牲畜,人口才是最重用的。趙國招募胡人,這就是直接挖胡人部落的根基,尤其是靠近趙國的這些小部落。

想着,趙王寬慰道:“此事與先生無關。不僅是樓煩王的事情,對於林胡王,我們趙國同樣也有防備,他們本來已經答應出兵上郡相助寡人,而寡人在他們離去後立即就與秦國講和,不想還是慢了一步。”

此時,肥義拱手道:“大王,或許我們應該在攻打中山國之前,應該先解決掉樓煩王與林胡王了。我們以財物以及糧食爲餌,招募胡人作戰,普通的胡人經受不住引誘,紛紛拖家帶口倒向我們趙國,這對樓煩王他們來說,就是極大的損失,肯定是對我們不滿的。不是現在發作,就會在未來發作。

所以,爲了避免接下趙國對外作戰時,樓煩王與林胡王大舉進攻代地以對趙國報復,臣請大王先解決代地的後顧之憂。同時,壓服樓煩王與林胡王后,也可以從他們身上獲取精銳的騎卒。”

趙王一聽,肥義的話說到他心坎裡去了。

樓煩王與林胡王實力不弱,而且手中的戰士全是擅長騎射的騎卒,二者聯合,輕易能拿出數萬騎卒,這一股勢力,趙國肯定無法忽視。

若是能將他們爲趙所用,這對趙國來說,就是極大的臂助。

想着,趙王點頭道:“先生所言甚是。不過攻打樓煩王的事情,此時還不急,寡人現在想知道的事情是,如何將中山國他們趕出去。

寡人已經命令將軍牛翦率軍增援代地,但是面對中山國的進攻,恐怕也只能自保而已。”

趙文聞言應道:“大王,如今能救援軍援,只有我們趙國自己在上郡以及衛國的軍隊。但代地的禍患就在眼前,爲了防止秦國撕毀盟約,再度進攻上郡,臣請大王立即下令,命令大將軍趙成率軍前去代地增援。”

肥義接着道:“大王,此時調大將軍回國正是時候,正是我趙國不失信於楚魏兩國。”

趙王點了點頭。

眼下的局面,繼續讓趙成呆在衛國已經不合適,是時候退兵了。

只是,趙王心中還有一些擔憂。

若是趙國自己退兵,楚魏兩國會不會心生不快呢。

想着,趙王問道:“退兵之事勢在必行,但是楚魏兩國那邊如何解釋呢?”

趙文無所謂道:“大王,趙國自顧不暇,此時退兵理所當然,只需派出使者通知楚魏兩國一聲,就算仁至義盡了。”

對於趙文的話,趙王沒有任何反應。

之前趙國爲了交好楚魏兩國,已經付出巨大的代價,現在退兵,楚魏或許會理解,但是,也僅此而已。

另一邊,肥義聞言開口道:“大王,若是我們趙國退兵,那麼楚國圍攻魏國的事情十有八九就會夭折,如此楚國心中必然會對趙國不滿。另外,魏國也會認爲趙國只是因爲自身的問題,這才主動退去,而不會對我趙國有太多的感激。

所以,依臣之見,何不一面下令撤退,一面派出使者前去各國調停。一旦調停成功,那麼魏國必然會對感激我們,韓國也會鬆了一口氣,不用擔心秦國在從上郡退兵後,會出兵攻打韓國,如此,趙國就能成爲三晉之首,魏韓兩國就會唯趙國馬首是瞻。若是接下來魏國想要出兵攻打趙國,也得仔細思量一二。”

趙王聞言臉色浮現出一絲笑意。

楚國雖強,但是也難以威脅趙國,楚國若是心中不快,趙國也無所謂,對於楚國,趙國就是能交好那就儘量交好。

魏國則不然,若能憑此時確立趙國在三晉中的地位,那就是一件大好事。

想着,趙王笑道:“先生之言甚合寡人之意。”

······

滕城外。

熊槐將趙國的事情告訴衆人,而後神色輕鬆的開口問道:“諸卿,趙國如今已經退兵,並且派來使者對各國進行調停,不知諸卿以爲如何。”

景翠率先開口道:“大王,我們早就應該回去了。”

唐昧應道:“大王,既然趙王出面調停,那麼我們就順勢退兵吧。”

感謝書友暮雲_遮的重賞,無以爲報,加更以謝!

第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漸激烈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一百一十一章 欲渡濮水第三百五十四章 出血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證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計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議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四十七章 昭陽遺言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宮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歸來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九百四十九章 齊魏會盟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七百七十六章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氣鬱於內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二百章 登門送禮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誅殺昭常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六百七十一章 斬將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達吳城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書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二百九十二章 佈局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媧皇紙第四十二章 初議軍功第七百四十六章 獲罪於天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齊相周最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韓憂來楚第七百二十一章 免稅安民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枝疏葉枯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一百六十章 魏國霸氣第八百零三章 調停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破鏡難圓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四百七十六章 景鯉使秦第七百零六章 悵然淚下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縱救韓第二百七十四章 破城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風潮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棄河東第七百四十一章 薦賢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廣信君田文第二百五十九章 義渠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宴羣臣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求變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戰起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敗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之前第四十二章 初議軍功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八百二十五章 當堂暈倒第一百九十九章 難題第九百三十八章 機會來了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賞賜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韓憂來楚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九百二十一章 年華易逝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晴天霹靂第九百九十六章 驅逐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七百零五章 黃泉路上等着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漸進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圍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十年樹人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殺機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屈署第三百二十七章 應變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一千兩百零二章 君臣父子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亂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
第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漸激烈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一百一十一章 欲渡濮水第三百五十四章 出血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證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計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議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四十七章 昭陽遺言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宮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歸來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九百四十九章 齊魏會盟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七百七十六章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氣鬱於內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二百章 登門送禮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誅殺昭常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六百七十一章 斬將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達吳城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書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二百九十二章 佈局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媧皇紙第四十二章 初議軍功第七百四十六章 獲罪於天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齊相周最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韓憂來楚第七百二十一章 免稅安民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枝疏葉枯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一百六十章 魏國霸氣第八百零三章 調停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破鏡難圓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四百七十六章 景鯉使秦第七百零六章 悵然淚下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縱救韓第二百七十四章 破城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風潮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棄河東第七百四十一章 薦賢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廣信君田文第二百五十九章 義渠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宴羣臣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求變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戰起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敗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之前第四十二章 初議軍功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八百二十五章 當堂暈倒第一百九十九章 難題第九百三十八章 機會來了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賞賜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韓憂來楚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九百二十一章 年華易逝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晴天霹靂第九百九十六章 驅逐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七百零五章 黃泉路上等着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漸進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圍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十年樹人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殺機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屈署第三百二十七章 應變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一千兩百零二章 君臣父子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亂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