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遊說

唐昧見越王臉色一變,立即繼續道:“爲了避免越王白走一趟,寡君打算將淮北靠近越國的東邊五座城池割讓給越國。”

“五座城池!”越王聞言臉色稍稍好轉。

只是比起淮北,越王更在意淮南,現在越國的都城在江水以南的吳城,淮北有些遠了。更何況楚國的廣陵城,實在是讓越國難受。

更重要的是,這幾年楚國一直都在把淮北的百姓往淮南遷移,可以說,現在淮北各縣的百姓比起十年前,幾乎少了一半,尤其是楚國這兩年從齊國獲取的地方,基本已經被楚國遷空沒有多少人了。

比起富庶的薛地,淮北五城···

這代價不夠。

想着,越王爲難的搖了搖頭:“這···”

越蒙見狀,立即開口道:“唐子,楚王這是在看不起我們越國嗎?”

“誤會,這是天大的誤會!”唐昧矢口否認。

越蒙對此沒有理會,自顧自說道:“寡君之所以親自帶領越軍來此,乃是以爲楚王要爲天下百姓討一個公道,這纔出兵攻打倒行逆施的齊國。難道僅僅只是貪圖土地嗎?”

越蒙搖頭道:“不是,若是敝國貪圖土地,在去年齊國受難的時候就出兵了,何必等到現在。”

“···”唐昧無言。

莫非去年公師隅秘密訪楚的事情是一個錯覺?

“結果,寡君響應楚王的口號前來,楚王卻打算進攻薛地。薛地乃是薛公的地盤,雖然薛公附屬與齊國,但是終究不是齊王的地盤,攻打薛地如何能齊王屈服?”

“莫非楚王見齊軍堅守難以戰勝,且又貪圖薛地的富庶,憂心齊國的強大,而特意讓越國前來牽制齊國,以便讓楚國輕取薛地嗎?”

唐昧聽着便知越國對剛剛開出的條件不滿意。

於是拱手道:“大王,這是莫大的誤會啊。非是楚國貪圖薛地的財富,而不願攻打堅固的郯城,而是在爲楚越兩國考慮啊!”

“上次圍攻鍾吾城的事情,寡君一直耿耿於懷,深以爲恥,所以爲了避免重蹈覆轍,這才避開郯城,而攻打薛地。”

“對於薛地,寡君已經決定不要寸地,全部送與宋國,又怎麼會貪圖薛地的富庶呢!”

“什麼?”越王一驚,連忙開口道:“此言當真,楚王竟打算放棄薛地,將薛地全部交給宋國?”

越王與越蒙對視一眼,全都震驚了。

楚王不要薛地,然後又打算送越國五座城池,只爲越國能牽制齊軍。

這對楚國有什麼好處?

難道楚王真是當代好人嗎?

越王搖了搖頭,要是楚王是這等捨己爲人的人,他越王就直接退位好了。

想着,便向唐昧問道:“敢問其故?”

唐昧見越王詢問,當然不會告訴越國,楚國明年攻打越國,楚王擔心接下來守不住薛地,這纔打算以薛地爲餌,讓齊宋兩國不合。

而是解釋道:

“大王,兵法有云,先發制人,而不制於人。”

“如今齊國已在郯城做好準備,要想攻克郯城,楚越兩國要付出的代價太大,這是因爲受制於人的緣故。所以,爲楚國計爲越國計,莫不如避實擊虛,攻打薛地,攻其所必救,以調動齊軍。”

“如此,齊國東部空虛,這纔是我們楚越兩國的機會。”

越王愣了愣,接着遲疑道:“調動齊軍?”

“可是薛地又不是齊王的地盤,若是齊軍不爲所動,固守東部,則如何?”

唐昧笑道:“那當然是強攻薛地,只要拿下薛地,那麼魯國等國就是我們聯軍的囊中之物,屆時楚宋聯軍從薛地揮師東進,向魯國借道,直取莒城,那麼齊國部署在莒城以南的二十萬大軍,將會成爲無根之木,不攻自破。”

越王露出震驚之色,若是按照唐昧所說,那麼齊國將會元氣大傷,並且齊國長城以南的地盤,恐怕除了莒城,其他地方全都保不住。

頓了頓,越王想了又想,好像很好奇的樣子,開口道:“若是齊軍真的被調動,前去馳援薛地則如何?”

說實話,有那麼一瞬間,越王心動了。

話說越國是否可以全力以赴,將齊軍主力全部拖在東部,以便楚宋聯軍順利攻破薛城,然後揮師東進呢?

兩個呼吸後,越王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十五萬越軍進攻二十多萬齊軍防守的城池,他腦子還沒有被驢給踢了。

再說,越國首先需要當心的問題,不是能否拖住齊軍的問題,而是萬一齊軍見越軍落單,打算先解決了勢力較小的越軍,越國如何自保的問題。

所以說,這是楚國的畫餅,這是楚國的誘餌,絕不能相信···

另一邊,聽到越王的詢問,唐昧笑了笑:“若是齊軍救援薛地,十萬以下,敝國就消滅掉,若是十五萬以下的齊軍,那麼我楚軍就先與來援的齊軍決戰。若是十五萬齊軍來援,那麼我楚軍便拖住這一部分齊軍。”

“那時···”唐昧意味深長的道:“正所謂虛而實之,實而虛之,虛虛實實,實實虛虛。若是十萬齊軍留在東部防守,那麼相必以大王之力,立即就可化虛爲實,向北奪取齊國的城池,這不就是手到擒來的嗎!”

越王一怔,沒有回答唐昧的問題,而是問道:“那麼楚國打算要什麼?”

唐昧正了正臉色,不容置疑的道:“寡君的條件是,三國盟誓,一同對抗齊國。事後,薛地歸宋,郯城莒城等城池,這是寡君的目標,至於東部的鄣城以及越國故都琅琊等地,全部交還給越國。而且,未來敝國攻打莒城時,越國宋國必需出兵相助,不知越王以爲如何?”

話音還未落下,那邊,唐昧對面的公子蹄眼中就閃過一絲火熱。

其他地方不說,琅琊城可是越國故都,要是這一戰能收復琅琊城,憑藉這樣的功勞,公子玉如何與他競爭。

想着,公子蹄的臉上瞬間涌現一股潮紅,激動不已的看向越王。

唐昧說話間一直注意着越國君臣的動靜,見公子蹄露出如此形態,心中大喜。接着,見越蒙沒有半分反應,便把目光看向越王。

而越王並沒有反應,正處在沉默之中。

琅琊城以前是越國都城,對於越國來說,這一直是心結所在。而薛城,這是宋國現在的心腹之患。至於郯城莒城,這是齊國最重要也是最富裕的地方。

三國各取所需,全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貌似完美···

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達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五十二章 鳥毛插冠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吳制越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氣鬱於內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百年韭菜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五百一十七章 佈局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九百六十二章 內訌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第一百一十四章 齊國戰敗第六百一十八章 宮中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三百八十二章 姦情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漸激烈第一百八十六章 廣陵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義第十二章 膾炙人口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寶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時候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齊 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軍成第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亂中有治第七百零六章 悵然淚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一百七十章 鐵劍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國慘敗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臨門第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一人抵萬軍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第六百八十章 爲人軟弱公子稷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越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反省宗廟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王孫乂歸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約 上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決心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一百六十七章 封君上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齊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終始第八百五十一章 頒佈爵位 上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陽君薨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八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一千兩百章 決意遷都第六百二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五百二十九章 會盟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國使者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憂思至今第八百五十一章 頒佈爵位 上第九十七章 風雨已至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一千兩百四十章 勝敗根源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後憂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三百章 會盟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枝疏葉枯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罰第五百八十二章 動搖心志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軍求和第九十三章 田氏之鑑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
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達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五十二章 鳥毛插冠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吳制越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氣鬱於內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百年韭菜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五百一十七章 佈局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九百六十二章 內訌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第一百一十四章 齊國戰敗第六百一十八章 宮中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三百八十二章 姦情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漸激烈第一百八十六章 廣陵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義第十二章 膾炙人口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寶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時候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齊 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軍成第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亂中有治第七百零六章 悵然淚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一百七十章 鐵劍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國慘敗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臨門第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一人抵萬軍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第六百八十章 爲人軟弱公子稷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越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反省宗廟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王孫乂歸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約 上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決心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一百六十七章 封君上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齊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終始第八百五十一章 頒佈爵位 上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陽君薨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八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一千兩百章 決意遷都第六百二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五百二十九章 會盟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國使者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憂思至今第八百五十一章 頒佈爵位 上第九十七章 風雨已至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一千兩百四十章 勝敗根源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後憂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三百章 會盟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枝疏葉枯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罰第五百八十二章 動搖心志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軍求和第九十三章 田氏之鑑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