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第196章 征討雲南(4k)

第196章 征討雲南(4k)

“蒙王殿下,是想詢問如何治理漠北草原?”楊憲看了朱棣一眼,開口問道。

雖然距離朱棣就藩還有幾年時間,可這些知識,提早了解終究是沒錯的。

朱棣點了點頭,開口道:“正是。”

楊憲開口笑道:“具體的大方針策略,我與皇上彙報過。畢竟事關蒙古人的歸附,是國策。”

“不過有些事情,殿下這邊可以提早落實。”

“還請楊國公教我。”朱棣誠心請教道。

楊憲開口道:“殿下這邊需要找一批精通畜牧經營的人才,提前在漠北草原那邊設立牧場。以後將不再有逐水草而居的牧民。所有畜牧都將在咱們設立好的牧場內進行。因此牧草種植,同樣是重中之重。”

“隨着這一個個國營牧場建立,大批的牧民,便有了家。他們不用再過原本漂泊不定的生活,只需要安心工作,便能夠換來充足的食物、食鹽、布匹以及酒。”

“其次就是元人的教化,那邊需要設立大量的學校。小學尤爲重要,所有元人的孩子,強制進入小學學習漢語漢字漢文化。這樣一來,新一代的草原人會打從心裡認可自己是大明國民的身份。三代以後,蒙古人的漢化以及認同歸屬問題便能夠徹底解決。”

“當然了,成年學校也必不可少,各大牧場內部就可以開設相關的講堂。所以有關這方面的人才,殿下也可以提早謀劃了。”

“最後便是城市規劃,雖然漠北草原地形特殊,可現代化建設必不可少。如今漠北草原只有寥寥幾座城,是完全不夠的,選址建城這些問題,就涉及專業性領域,一時半會兒也講不清。”

“殿下想辦法提前爲做好這三件事做好謀劃就行。”

至於其他的強制蒙漢通婚,這些國策,等到遼東和雲南北元殘存勢力徹底消滅後,朝廷方面就會立馬推動。

這些事情,完全用不着朱棣擔心。

對於漠北草原,朱棣的目光不應該放在眼前兩三年,而是應該放在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以後。

朱棣之後要拉着楊憲問了一下午,只覺得收穫滿滿,不虛此行。

在離開前,朱棣看到楊憲書桌上的書稿,臉上露出了好奇的神情,開口問道:“楊國公,這是……”

楊憲順着朱棣的視線看去,臉上露出了笑容,開口道:“這是一本小說的書稿《三國演義》。”

“小說?三國?”朱棣接着開口問道。“是寫有關三國那段歷史事情的故事嗎?”

楊憲點了點頭,開口道:“殿下要是感興趣的話,可以拿回去看一下。”

反正這份書稿並非原稿,楊憲想要看讓商行接着印刷就是了。

“那就多謝了。”朱棣拿起小說書稿,和楊憲告別。

這幾年他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要當好一個藩王,可不是僅僅會打仗就足夠了。

就在楊憲在揚州過着悠閒日子的時候。

京城,朝廷那邊卻因爲出征討伐遼東和雲南的名額,打破了腦袋。

可以說是人人奮勇。

漠北草原一戰,楊憲直接封了國公,四皇子朱棣則是封了親王。

無論對於那些武將還是皇子們,這個誘惑都實在是太大了。

而且在新的分封制度下,皇子們想要受封,那就必須要走這一步。

在他們看來,北元已經被滅國,剩下遼東和雲南那都是屬於秋後的螞蚱。

再加上他們如今也知道了大明的新式武器洪武步槍。

在有些人眼裡,有這樣的兵器在,閉着眼睛平推都能把遼東、雲南拿下。

他們認爲楊憲不過是佔了洪武步槍的便宜而已,卻不想想,這洪武步槍是誰發明製造出來的。

回到京城後。

朱棣立馬就開始着手,按照楊憲說的去做準備,忙了一天晚上回到王府裡。

這才得了空,翻開了《三國演義》的小說書稿。

一頁接着一頁。

朱棣發現自己好似根本停不下來。

很快便是被東漢末年,劉關張三兄弟初次相遇後,爲了光復漢室,桃園三結義的情節給吸引住了。

這種英雄之間的惺惺相惜。

這種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豪情。

看得朱棣是熱血沸騰。

小說裡的故事完全寫到了他的心坎裡。

雖然這本書裡頭很多故事情節,與他之前讀過的史書不相符。

可這畢竟只是小說。

裡面跌宕起伏的情節,特別是那些宏大的戰爭場景,只有真正經歷過沙場的人,才能夠體會得到。

不知不覺間,竟然就看到了深夜。

朱棣不僅不覺得累,反而是越看越興奮。

明記書肆之前出過一本《紅樓夢》,朱棣也看過,當時只是翻看了幾眼,便是隨意將其丟到了一旁。

在他看來這種脂粉氣如此重的書,沒甚意思。

朱棣這輩子的志向是在沙場,很顯然《三國演義》對上他胃口了。

董卓篡權,各地諸侯聯合起來討伐董卓,形成十八路諸侯聯軍之時,看得只叫人熱血沸騰。

朱棣恨不得扛着他心愛的洪武步槍,親赴前線,一槍將董賊的腦袋瓜子給崩開。

一直到第二天,天空微亮,魚肚泛白。

該到上早朝的時候。

朱棣這才猛然回過神來,像極了作者菌學生時代在宿舍躲被窩熬夜看了一宿小說的情況,那個時候鬥破剛出,正是網文的黃金時代。

朱棣趕忙讓下人們進來幫忙收拾朝服,然後就這樣直接頂着個熊貓眼,上朝去了。

奉天殿外。

羣臣早就依據品級排列好隊列。

“蒙王殿下!”

“拜見蒙王殿下!”

見到朱棣,臺階兩側的官員紛紛給朱棣請安,朱棣強撐着精神,一一回禮,有些恍惚地走到殿門口。

殿門口最前排,站着的是幾位皇子。

“老四,怎麼了,昨晚沒休息好嗎?氣色這麼難看。”朱標伸手拍了拍朱棣的肩膀,關心道。

“見過大哥。”

“見過二哥、三哥。”

朱棣擡起頭看着衆兄弟關心的目光,尷尬道:“沒事,剛從漠北迴來,還有些不適應,習慣半夜驚醒。過段時間就好了。”

總不好說他堂堂一個親王,是因爲通宵看一個話本小說,而導致沒休息好吧。

“等會兒,我讓張御醫去你府上看看,給開一些安神的藥。”朱標動作語氣,盡是大哥對弟弟的關切。

即便他這個弟弟如今已經成了親王,可就算朱棣日後成了雄踞一方的藩王,在朱標眼中仍舊是那個永遠沒長大的弟弟。

“開朝!”

太監唱喝聲從殿內響起時,奉天殿大門開啓。

在朱標的帶領下,所有人魚貫而入。

大殿上。 淮西武將們,一個個臉上均是露出期待的神色。

因爲他們知道,朱元璋將在此次朝會上,宣佈出征雲南和遼東的人選了。

朱元璋看着殿下衆人。

他這幫子老兄弟們心中在想些什麼,朱元璋再清楚不過。

“任命沐英爲徵南將軍,朱棡爲副將出徵雲南。”

對於這個旨意,那一衆淮西將領顯然是不滿的,可卻沒人開口。

因爲這旨意合情合理,挑不出絲毫毛病。

沐英確實有這個資格,他年少從軍,元至正二十二年,年僅十八歲的沐英便已經擔當軍事要任,先是當朱元璋的帳前都尉,後來又被提拔爲指揮使,守江西重鎮廣信。

之後又是經歷過大大小小的戰役無數。

大明建國後,洪武三年。

沐英被授鎮國將軍,任大都督府僉事,次年升大都督府同知。

要知道大都督府是明初軍事中樞,掌天下兵馬,天下初定府中積務繁積。沐英年紀雖輕,聰明敏悟,處事果斷,解決問題明快,毫無遺漏。

徐達、鄧愈這些老前輩,對他都是讚不絕口。

其餘人眼紅也沒用,沐英根腳硬的很。

可也正因爲如此,有人才會心生不滿。

可旨意已下。

因此衆人只能眼巴巴盯着,征討遼東的名額了。

可一直等到散朝,朱元璋都沒有宣佈征討遼東的事宜。

讓一衆淮西將領,空歡喜一場,臉上滿是失望之色,有些甚至是不滿。

散朝後。

朱元璋讓人叫住了朱標和朱棣。

回到御書房後。

朱元璋臉色立馬變得難看了起來,他開口道:“老大,方纔在大殿上,你看到那些人臉上的表情沒有。”

“真是奇了怪了,朕的這幫子老兄弟們,好像手裡頭不捏着兵權,不讓朕有所忌憚,就過不了踏心日子了。”

“他們越是戀棧手中的兵權,我就越不能輕易如他們願。”

朱標沒有開口搭腔。

因爲他知道朱元璋是在說氣話。

尤其是在看過那張世界地圖之後,朱標知道,日後朱元璋是不可能完全不用他的這幫子叔伯的。

這麼多皇子之中,真正有戰場經驗的人還是太少。

他的那些弟弟們尚需要時間成長。

等到朱元璋氣發得差不多了,轉頭看向朱棣,發現了他的黑眼圈,開口問道:“老四,你眼睛怎麼了?”

朱棣只能是將那番謊言又說了一遍。

朱元璋問起了朱棣揚州行的見聞,朱棣將楊憲和他講那番話一字不落複述了一遍,甚至連那本《三國演義》的小說書稿也沒落下。

聽了朱棣的話,朱元璋點了點頭道:“楊憲講的都是正理,伱按他說的去做沒錯。不過老四,你要記住一點,你纔是那個做決策的人。”

“兒臣明白。”

朱標和朱棣從御書房退出去後,朱標開口向朱棣討要了《三國演義》。

方纔朱元璋沒有注意到的細節,朱標注意到了,而有關楊憲的一切,朱標都是格外的關注。

在他看來,能夠出現在楊憲書案上的書稿,絕不僅僅只是一本普通的話本小說那麼簡單。

是夜。

東宮,側妃寢宮。

呂氏正坐在梳妝檯前,看着銅鏡裡的自己,臉上露出了笑容。

因爲今日是她侍寢的日子。

“娘娘這麼漂亮,我如果是太子殿下,肯定天天來。”貼身丫鬟紫夕一邊用梳子給呂氏梳頭,一邊開口笑道。

“口無遮攔,我什麼時候教你這麼沒規矩了,太子殿下也豈是你能置喙的。”呂氏責罵道,不過說這話時,她臉上是帶着笑意的。

顯然紫夕的話,讓她很是受用。

“娘娘。”

就在這時,一個內侍官站在屋外稟報道。

“是太子殿下要來了嗎?”呂氏開口問道。

貼身丫鬟紫夕打開了門。

“太子殿下,讓我來和娘娘您通傳一聲,讓你今晚不用等殿下了。殿下還有很多政務沒有處理完,今晚應該是要在書房過夜了。”屋外的內侍官躬身道。

“.知道了。”呂氏在聽到這消息的瞬間,臉上的笑容凝固,沉默了良久,這纔開口回道。

朱元璋這頭還在沉迷世界地圖。

朱標則是開始研究起了《三國演義》。

而一場悄無聲息的災難就這樣發生了。

楊憲發現大明寶鈔貶值了,而且貶值得厲害,已經貶值到了原本的三分之一,乃至更低。

已經出現崩盤前兆了,這比原時空要提早太多了。

之前吏治改革的時候,大大增加了國庫開銷。

朱元璋當時能夠想到的辦法,就是不斷加印大明寶鈔。

當時楊憲就發現事情有些不對頭,便已經對朱標講過此事,說加印一事不能再繼續了。

經過朱標的勸說,再加上琉璃生意的起色,漸漸填補了官員俸祿增加這塊空白。

原本加印工作已經停止了。

可之後爲了準備北伐,研發和製作軍火,需要投入大量財力。

當時朱元璋給朱標講的是“錢的事情,你不用擔心,你和楊憲講,讓他放手去幹。”

沒想到朱元璋口中的辦法,仍舊是讓寶鈔提舉司加印大明寶鈔。

現在征討雲南,又需要大量的錢財支撐。

朱元璋想到的,還是加印寶鈔。

敢情老朱是真的把自己當成印鈔機了。

如今量變,終於引起了質變。

民間甚至已經開始出現抵制收取大明寶鈔的情況了。

楊憲沒法子,只能給朱標寫了奏摺。

好在現在發現還不算太晚,還能挽救,要是再遲一些,怕是要直接廢除大明寶鈔了。

(本章完)

第91章 臣舉薦一人,可解災情第57章 洪武三年冬237.第235章 十八路“諸侯”第101章 幹得好啊233.第231章 挖山第46章 上京,賣菜!第351章 見雪是雪,是一種幸福(4k)第328章 你有免死鐵券,好,那我就殺你兩次第148章 大明第一任首富與最後一任首富的初240.第238章 大明軍神倒了279.第277章 黃桃罐頭(4k)第318章 駙馬府的管家打死人了(4k)第333章 島是寶島,但需要清清藤壺(4k)第373章 等水開第70章 且聽龍吟第78章 身心俱疲的朱標第336章 或許,我是說或許(4k)第358章 大明的衛生改革(4k)168.第168章 大明軍工廠第91章 臣舉薦一人,可解災情第302章 建立政務員體系(4k)150.第150章 有興趣做我們的代理商嗎第137章 縮影第393章 家天下242.第240章 失態的朱元璋218.第217章 光與暗第386章 潘多拉的魔盒第344章 求仁得仁 (4k)第45章 田園之樂213.第212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283.第280章 徐達的震撼(4k)第349章 完美的軍糧(4k)第57章 洪武三年冬第354章 女真滅族(4k)第139章 免費的東西往往是最貴的第390章 新大陸第375章 史書上不好寫154.第154章 丈量天地第358章 大明的衛生改革(4k)第65章 你管這叫還成?236.第234章 少女當家179.第179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176.第176章 朱棣的遠見第94章 災民還算人嗎?第24章 秋收第138章 殘次品第338章 古今第一太子(4k)第75章 有些相遇第348章 缺錢?找老楊啊!(4k)第364章 航海王(4k)第88章 欺君罔上?第60章 君子如玉第63章 失利!第337章 來,取朕甲冑來!(4k)211.第210章 兩個失意的人第392章 一起笑了第333章 島是寶島,但需要清清藤壺(4k)第82章 不敢貪 不能貪 不願貪277.第275章 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247.第245章 白銀帝國(第三更,求訂閱,求第142章 大明的神劍第341章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4k)237.第235章 十八路“諸侯”第381章 新的權力中心186.第186章 大捷!(4k)第340章 天意自古高難問(4k)第66章 新的可能270.第268章 不夠賣,根本不夠賣154.第154章 丈量天地第35章 紅樓問世285.第282章 楊國公爲國犧“身”(4k)第353章 各自的新年禮物(4k)第383章 咱既坐朝,也治國!150.第150章 有興趣做我們的代理商嗎第40章 京城紙貴163.第163章 奇怪的男人第134章 上山下鄉173.第173章 新稅的威力243.第241章 老哥哥,兄弟這回,怕是路走到175.第175章 勳貴們的掙扎第143章 沈家姐弟第372章 我要造反!172.第172章 我還不能享受享受了?第19章 外地來的土包子第145章 通往揚州的天字號車廂第299章 以爲我提不動刀了嗎?(4k)第136章 無垢琉璃珠第140章 窮病182.第182章 欺天了(4k)第108章 科舉改革第24章 秋收167.第167章 軍器局第一任局長260.第258章 開始將手伸向制度第143章 沈家姐弟第130章 一條鞭法157.第157章 壽宴第16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325章 這樣的人,不該死!(4k)第62章 大明之幸第331章 弟子不必不如師,兒子也不必不如老
第91章 臣舉薦一人,可解災情第57章 洪武三年冬237.第235章 十八路“諸侯”第101章 幹得好啊233.第231章 挖山第46章 上京,賣菜!第351章 見雪是雪,是一種幸福(4k)第328章 你有免死鐵券,好,那我就殺你兩次第148章 大明第一任首富與最後一任首富的初240.第238章 大明軍神倒了279.第277章 黃桃罐頭(4k)第318章 駙馬府的管家打死人了(4k)第333章 島是寶島,但需要清清藤壺(4k)第373章 等水開第70章 且聽龍吟第78章 身心俱疲的朱標第336章 或許,我是說或許(4k)第358章 大明的衛生改革(4k)168.第168章 大明軍工廠第91章 臣舉薦一人,可解災情第302章 建立政務員體系(4k)150.第150章 有興趣做我們的代理商嗎第137章 縮影第393章 家天下242.第240章 失態的朱元璋218.第217章 光與暗第386章 潘多拉的魔盒第344章 求仁得仁 (4k)第45章 田園之樂213.第212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283.第280章 徐達的震撼(4k)第349章 完美的軍糧(4k)第57章 洪武三年冬第354章 女真滅族(4k)第139章 免費的東西往往是最貴的第390章 新大陸第375章 史書上不好寫154.第154章 丈量天地第358章 大明的衛生改革(4k)第65章 你管這叫還成?236.第234章 少女當家179.第179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176.第176章 朱棣的遠見第94章 災民還算人嗎?第24章 秋收第138章 殘次品第338章 古今第一太子(4k)第75章 有些相遇第348章 缺錢?找老楊啊!(4k)第364章 航海王(4k)第88章 欺君罔上?第60章 君子如玉第63章 失利!第337章 來,取朕甲冑來!(4k)211.第210章 兩個失意的人第392章 一起笑了第333章 島是寶島,但需要清清藤壺(4k)第82章 不敢貪 不能貪 不願貪277.第275章 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247.第245章 白銀帝國(第三更,求訂閱,求第142章 大明的神劍第341章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4k)237.第235章 十八路“諸侯”第381章 新的權力中心186.第186章 大捷!(4k)第340章 天意自古高難問(4k)第66章 新的可能270.第268章 不夠賣,根本不夠賣154.第154章 丈量天地第35章 紅樓問世285.第282章 楊國公爲國犧“身”(4k)第353章 各自的新年禮物(4k)第383章 咱既坐朝,也治國!150.第150章 有興趣做我們的代理商嗎第40章 京城紙貴163.第163章 奇怪的男人第134章 上山下鄉173.第173章 新稅的威力243.第241章 老哥哥,兄弟這回,怕是路走到175.第175章 勳貴們的掙扎第143章 沈家姐弟第372章 我要造反!172.第172章 我還不能享受享受了?第19章 外地來的土包子第145章 通往揚州的天字號車廂第299章 以爲我提不動刀了嗎?(4k)第136章 無垢琉璃珠第140章 窮病182.第182章 欺天了(4k)第108章 科舉改革第24章 秋收167.第167章 軍器局第一任局長260.第258章 開始將手伸向制度第143章 沈家姐弟第130章 一條鞭法157.第157章 壽宴第16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325章 這樣的人,不該死!(4k)第62章 大明之幸第331章 弟子不必不如師,兒子也不必不如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