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氣溫對華夏曆史的驚人影響

第108章 氣溫對華夏曆史的驚人影響

密室裡,聽了這句話後。

朱高熾和夏原吉的神色變得無比凝重,而張天師的神色也跟着變得很凝重.他是裝的。

“大明持續數百年的小冰河期已經開始了?”朱高熾蹙眉,旋即喃喃自語,“那豈不是意味着,在未來,大明所面臨的局勢將會越來越糟糕?”

“不錯。”

夏原吉苦笑道:“如果姜師所言不假,未來數百年會越來越冷的話,那麼大明未來面對的情況,其實跟之前那節課,所模擬的元朝是一樣的。”

“你是說?”

朱高熾忍不住低聲發出驚呼。

雖然之前“貨幣遊戲:模擬元朝”的那節課,朱高熾因爲事務繁忙,並沒有來得及參加,但是課程的內容,事後他已經通過筆記了解了。

正是因爲了解當時近乎死循環的情況,朱高熾纔會有這種反應。

他的身體微顫,顯得十分激動.他是真的顯得很激動,由於實在太胖,只要稍微顫抖,甚至連臉頰上的肥肉,也跟着像是果凍一樣顫動起來。

“什麼?!”

這句話讓本來就很懵逼的朱高煦更加懵逼了起來。

姜星火笑着問道:“你們猜猜,發生了什麼?”

而如果大明的糧食總產量能穩定住,小冰河期,或許沒有那麼可怕。

姜星火繼續指着地圖講述着。

“氣候由氣溫和降水兩個要素組成,而這兩個要素中,氣溫對降水造成的影響非常巨大,甚至可以說是決定性的。”

“當然了。”

“正是吐蕃。”

姜星火在新歪脖子樹下的沙土地上,畫了一副簡單的文字地圖。

因爲只有滿足這最低限度的雨水,農耕民族耕種的莊稼才能正常生長。

你們是在玩腦筋急轉彎嗎?

如此一來,如果在理想狀態下一增一減維持住了平衡,那麼大明的糧食產量就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張天師的手指頭,在輕輕無聲敲擊扶手。

這一點倒不是朱高熾想不到,作爲資深政務專家,只需要給他一點時間,他就能想明白,只是姜星火開始繼續講課了,所以他的思路直接被帶跑偏了。

姜星火問道:“難道你沒有發現,吐蕃的崛起,跟唐朝,幾乎是同一時間嗎?而巧合的是,吐蕃的衰落,跟唐朝也幾乎是同步的。”

啥?

李景隆疑惑地看着朱高煦,又看了看姜星火。

漢中丨關中丨河南丨山東

雖然他張天師不認爲這件事會像是預言術一樣發生,但他的目光中依舊帶着沉思之色,彷彿在思索、並且推測接下來的形式。

“在接下來的課程裡,我會稱之爲‘農耕-遊牧降水分界線’。”

那就是能避免,大明挺不過未來的小冰河期最後導致的亡國!

“我記不清了。”李景隆搖搖頭,嘆氣道,“但肯定沒有我父輩那時候暖和就是了。”

西域丨沙漠丨草原丨遼東

姜星火道:“你的年齡最大,你仔細想想,你出生後,南方的溫度是什麼樣子的?”

李景隆幾乎是脫口而出:“北周滅北齊,隋代周,繼而一統天下!”

李景隆的心頭有些震動。

隴西丨河套丨山西丨河北

“那時候,北方的草原常年颳起暴風雪,根本無法再適宜人畜的生存,原本生活在北部草原和西部高原上的各民族,如匈奴、鮮卑、羯、羌、氐等族,紛紛內附中原王朝。”

李景隆陷入了大腦空白。

“因爲溫暖期已經結束了。”

聽到這裡,朱高煦也醒悟了過來。

簡單給他們講了講地理學原理,姜星火淺嘗輒止。

而聽完姜星火對於小冰河期的描述,朱高熾也明白了,姜星火所提出的這些東西的重要意義。

李景隆的瞳孔微微一縮,出聲說道:“你是說,吐蕃?!”

朱高煦又懵逼了:“大明的小冰河期都開始了?可我怎麼不知道?這些年也不冷啊。”

見兩人大略想清楚了。

雲南丨廣西丨廣東丨福建

“第一次小冰河期,到了東西魏的時候,開始漸漸結束,農耕最佳降水線從南向北移動,自蜀地-南陽-淮西-淮東一線,又一次移動到了漢中-關中-河南-山東一線。”

“關於氣溫,反應最敏感,最爲典型的一個動物,其實是大象。”

不僅朱高煦體會過現在大明的北方到底有多冷,李景隆當年帶着六十萬大軍圍攻北平的時候,也見過了燕軍潑水成冰一夜之間把北平打造成無法攀登的“冰城”是什麼樣子。

姜星火點頭予以承認。

“而且,要不停地面對財政和國運的艱難抉擇,而無論犧牲哪個,結局都不會太好。”

說實話,現在的北方,農業生產所種植的糧食產量,真的非常有限。

“府兵制、均田制當然重要,神武皇帝以後高家的那羣瘋子越來越差勁也是事實.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之所以北周能用短短几十年的時間就積蓄起了如此龐大的國力,最後甚至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跟關隴之地重新成爲沃野千里、王霸之基,是分不開關係的。”

李景隆嘗試着答道:“便是因爲姜郎所說的農耕最佳降水線,從兩淮回到了關隴河南一帶。”

蜀地丨南陽丨淮西丨淮東

巴地丨荊襄丨江西丨江南

然而,姜先生之前說了,化肥能讓農作物的畝產量翻倍,而他還有一個能憑空增加供養人口上限三成的辦法。

所以大明帝國的高層纔會堅持對江南產糧區課以重稅的決定。

姜星火接下來的問題卻讓越說越進入狀態的李景隆,猝不及防地停了下來。

姜星火發出了靈魂疑問:“爲什麼會有這種現象,似乎隋唐的時候,關隴重新恢復了秦漢時那種在中國版圖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可能是因爲熱吧。”朱高煦隨口說道。

姜星火說道:“其實對於現在和以前的中國來說,就是生產糧食的能力。有了糧食,才能養活更多的人口,有了更多的人口,纔有稅基、兵源!才能一統天下!”

爲什麼進山裡,因爲熱,那不是廢話嗎?

“就是因爲當時是溫暖期,所以氣溫高,而長安的夏天異常的炎熱,《新唐書》、《舊唐書》、《唐會要》裡面,曾經很多次記載,因爲夏日裡酷暑難耐,皇帝取消朝見的記錄。”

“注意,是農耕最佳降水線,不是農耕-遊牧分界線。”

從歷史經驗上看,恐怕正是如此!

原本停留在第一排和第二排之間的手指開始稍稍向下,姜星火說道:“劃分農耕-遊牧的降水線南移,意味着原來最適宜耕種的降水線,同樣開始南移。”

“而農耕-遊牧降水分界線的第一次大的變化,也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記載的小冰河期,開始於在魏晉之交的時候。”

一牆之隔,新歪脖子樹。

當然朱高熾下意識地忽略了一點.糧食產量增加,也會讓人口相應增加。

“呃……”姜星火想要解釋。

旋即姜星火緩緩說道:“氣溫之所以會對華夏曆史造成驚人的影響,便是因爲氣溫直接決定了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線的位置.這條線,就是滿足耕地最基礎需求降雨量的一條無形的線。”

被姜星火帶着繞了一圈,此時朱高熾才反應過來,一開始要講的,是如何大規模使用另一種化肥,以及怎麼才能憑空增加人口上限。

那是不是意味着,只要氣溫下降,天氣變得寒冷,北方不再適宜生存,遊牧民族就會一次又一次地向南方溫暖、適合放牧的地方遷徙進攻呢?

原來,五胡亂華竟然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你們知不知道,唐朝的時候,士人想要出名,都要隱居終南山裡積攢名望。”

頓時,整間房子裡鴉雀無聲,只剩下朱高熾急促的喘息聲。

姜星火指着第一排和第二排之間說道:“當年秦始皇修長城的時候,匈奴人南下牧馬的極限範圍,便是隴西-河套-山西-河北這一線,到了漢朝也是如此,所以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纔會在山西的最北部,如今九邊之一的大同鎮周圍的白登山被包圍。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農耕區的最北部了,匈奴很難繼續深入。”

“天氣寒冷會導致農業減產,百姓吃不飽肚子,國家也收不上來稅。一旦財政吃緊,那麼國家將無力供養更多的、必要的人員,也無力支付賑災、修理河道等工程,到時候,就必然會導致如流民、叛軍等揭竿而起,而有的時候,內憂對國家造成的困擾又會導致如北方遊牧民族這種外患的虎視眈眈.極容易形成惡性循環的,您之前已經瞭解過了。”

“這便是因爲,在溫暖期,高原的冰雪大片融化,出現了適宜耕作的土地,同時也有了更加充足的降水。”

畢竟,小冰河期雖然聽起來極爲嚇人。

“否則,爲什麼會在某些地區,除了這段特殊的溫暖期,都沒有誕生過強大的王國呢?”

而姜星火的應對辦法,就可以實現農業增產。

姜星火微笑着說道:“你們應當聽過曹衝稱象的故事,可在接下來的南北朝時,你們聽過有關於象的事情嗎?定然是沒有的,因爲氣溫下降大象已經不得不遷徙到如今的雲南布政使司地區了。而一直到了隋唐時期,長安的皇宮裡,才重新出現了大象這種動物。”

“所以說,在這個階段你們肯定是感受不到的。”姜星火寬慰他們說道,“畢竟伱們也活不了二百歲嘛。”

進入終南山,當然是爲了養望,可我怎麼知道他們爲什麼要進入終南山啊?

李景隆搖了搖頭,雖然他之前從未想過,可是經過姜星火這麼一說,他就意識到,這其中的關隘並不簡單,也絕非偶然。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這些雨水,那麼農耕民族就會自動向南尋找能耕種的土地,同時如果北面的水更少,遊牧民族也會來到這裡放牧牛羊,因爲畜牧業只需要草,水分的需求並沒有農耕灌溉需要的多。

“接下來”李景隆試着問道,“是一個比較溫暖的時期?或者說是兩個小冰河時期的中間階段。”

“其實你們也不用慌,氣溫是一個逐漸變冷的過程,怎麼還有個二百多年呢。”

“這”

姜星火話鋒一轉:“當然了,氣溫升高,對於農耕民族固然是好事,但也不完全是好事。”

“那麼我們試着繼續從溫度影響華夏曆史的角度出發,想想接下來發生了什麼?”

“不錯。”

“這種正向關係也傳導到了地表實際降水量和氣溫的關係上,同樣的大氣降溫幅度,氣溫高的大氣區域,降水量往往就多,最終地表實際的降水量與氣溫呈明顯的正向關係。”

“在西晉永嘉之亂後,即便是在孫吳時期依舊被視爲蠻荒之地的江南地區,也得到了極大的開發.究其原因,人口向南遷徙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江南地區本身開始適合農耕,甚至到了後來,乾脆成了魚米之鄉!”

姜星火肯定地說道:“這其中固然有着東西魏五次大戰,高王昏招不少,最後遺恨玉璧城,以一首《敕勒歌》斷了河北吞併關隴的念頭也一定是有着諸如宇文泰、獨孤信、李虎、李弼、韋孝寬這等英雄人物的努力。”

極爲通俗易懂。

當聽到姜星火的話語,李景隆整個人愣住了:“大明的小冰河期已經開啓了?”

聞言,隔壁密室的朱高熾的小眼睛裡,頓時眼神明亮了起來。

李景隆倒是比較冷靜,說道:“可是現在我們並沒有感覺到任何異常的寒冷啊,如何證明小冰河期已經開始了呢?”

如今仔細想一想,答案卻是昭然若揭。

講到這裡的時候,姜星火手指開始向下移動,移動到了巴地-荊襄-江西-江南一帶。

這或許就足以抵消小冰河期,對大明的糧食生產造成的影響了。

“正是如此。”

姜星火從容說道:“而這節課要說的,就是‘氣溫對華夏曆史的驚人影響’,也只有講清楚了這一點,你們才能明白,我所提出的應對方案,究竟有何意義。”

“由於農耕-遊牧降水分界線的南移,農耕民族的整體生存範圍也開始被向南推移,更重要的是,原本處於漢中-關中-河南-山東一線的農耕最佳降水線,同樣開始了南移,移動到了蜀地-南陽-淮西-淮東一線。”

“這便是小冰河期潛移默化的作用了。”

“那麼你們想想,爲什麼我會說,一條只能模糊畫出的降水量線,會成爲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的分界線呢?”

兩人同時皺起了眉頭,他們倒是知道歷史上諸如匈奴、鮮卑、契丹、女真、蒙古等遊牧民族,都是生活在北方,可爲什麼生活在北方,也只是覺得這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從來都沒有深思過。

“聰明,答案就是這麼簡單。”

可從根本上來說,小冰河期對國家造成的影響,其實主要集中在天災導致的農業減產方面。

“同時,長安的冬天也很熱,熱到本應下雪的季節,常常沒有任何一場雪降臨,唐朝的近三百年裡,光是長安地區有記錄的‘冬無雪’、‘無冰’,就超過了二十七次,不僅在次數上遠超其他定都長安的朝代,而且在頻率上,也到了幾乎十年一次的暖冬。”

李景隆點了點頭說道:“當然知道,在當時已經形成了一種風氣,有一個典故叫‘終南捷徑’,說的就是那些在終南山養望的人唐代的普通文人想要名揚天下受到賞識有三條路可以走,第一條路,老老實實地參加科舉考試跟門閥貴族競爭;第二條路,隱居終南山養望,等着有貴人前來尋訪;第三條路,給貴族世家投送文章,通過彰顯才華的手段,獲得上層社會的認可。”

“因爲對於一些半遊牧、半農耕的民族來說,他們也同樣具備了大量生產糧食,繼而支撐起一個輝煌文明的能力。”

“我來舉幾個例子,你們就知道爲什麼要這麼說了。”

朱高煦和李景隆對視了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神中的意思。

很明顯,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

換句話說,這裡面跟氣溫和降水,有着很大的關係。

也就意味着,大明的糧食產量,將變成之前的一倍多。

“那他們爲什麼要去終南山裡隱居呢?”

“哦?”

“殿下。”夏原吉又認真說道:“臣可以肯定地告訴您,如果這種小冰河期,持續的時間不是我們所設想了幾年,而是十幾年、幾十年、上百年,乃至更久——那麼大明的財政必然會陷入如同模擬遊戲裡的元朝那樣。”

“因爲降水的本質來源於氣溫的變化,是氣溫的降低促使空氣中的水汽冷凝致雨。這來源於空氣容納的水汽數量與氣溫有關,氣溫越高,天空的空氣和雲所容納的水汽就越多雖然天空中的空氣和雲並不常常是完全飽和的狀態,但是天空的空氣和雲實際水汽含量確實與氣溫呈明顯的正向關係。”

什麼叫我們也活不了二百歲?

合着姜先生您能活二百歲啊?

朱高熾想清楚了這些,終於放下心來,他喘了一口氣想到作爲“老祖宗”,爲後世的大明操心,可真是讓人心累啊。

“國力的本質是什麼?”

“氣溫升高,讓農耕帶來了足以養活更多人口去擴張的糧食,吐蕃因此崛起;氣溫下降,高原不再適宜農耕,吐蕃糧食人口銳減,隨之衰落。”

姜星火看着秋日萬里無雲的天空,緩緩說道。

“歷史的秘密,有很大一部分,就隱藏在氣溫和降水之中。”

“這就是地理的魅力。”

(本章完)

第21章 生產力就是種植糧食的能力第101章 大軍出動,掃清江南第167章 你們是太陽,不是牛馬第477章 煤鐵第183章 受到啓發的朱棣第458章 假賬第483章 王制第508章 驗收第505章 裝備第164章 再來一次玄武門?第305章 二女第203章 可以燎原【求月票!】第266章 姜先生,朕是朱棣【求月票!】第84章 做夢都不敢想的操作第101章 大軍出動,掃清江南第385章 認負第477章 煤鐵第70章 二皇子怎麼看?第180章 《大國博弈學》第425章 登陸第526章 經學第526章 經學第525章 略懂第396章 暴昭第537章 告別第126章 不想去日本的李景隆第570章 換鈔第84章 做夢都不敢想的操作第525章 略懂第88章 詔獄驚變第505章 裝備第141章 收到女裝的足利義滿第482章 六經第549章 高煦第447章 吏治第22章 恐怖王朝成績彙報兼互動問答五月求票!第475章 比較第170章 搬屎還朝,獎勵入獄第275章 這日不落,我大明就做不得?【求月第52章 沒有吸血蟲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第72章 拜姜星火爲國師?第147章 我這倆學生到底什麼身份?第464章 會計第543章 場區第109章 比熱容讓蒙古人征服世界第497章 除夕第160章 巴羅-李嘉圖等價第311章 真兇第474章 求見劇情檢討兼3月爆更計劃第474章 求見第322章 民心第252章 六部尚書齊入獄【求月票!】第351章 戰後【7K二合一求月票!】第505章 裝備第309章 升官第392章 尋思第537章 告別第178章 皇帝與太子的分權第446章 京察第4章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第167章 你們是太陽,不是牛馬第349章 夜亂【74K二合一求月票!】第308章 一躍第281章 拜師【求月票!】第349章 夜亂【74K二合一求月票!】第565章 證券第171章 鄭和:馬爾代夫是哪?第259章 開門【求月票!】第25章 震撼無比的朱棣第99章 第一個開路的人第301章 科學第162章 一起改變世界吧,夏尚書!第373章 徐家第183章 受到啓發的朱棣第379章 揭曉第533章 託付第279章 解惑【第三更求月票!】第296章 叩闕第108章 氣溫對華夏曆史的驚人影響第176章 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第416章 命運【求月票!】第421章 開戰第398章 真實第126章 不想去日本的李景隆第557章 建交第425章 登陸第302章 軍校第435——436章 抉擇第525章 略懂第489章 捆綁第45章 徭役 糧食 耕牛與種子第300章 轉變第78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李景隆第347章 殺光【電子喜糖8K大章】第36章 血壓極速飆升的朱棣第538章 癥結第24章 什麼是王朝壽命
第21章 生產力就是種植糧食的能力第101章 大軍出動,掃清江南第167章 你們是太陽,不是牛馬第477章 煤鐵第183章 受到啓發的朱棣第458章 假賬第483章 王制第508章 驗收第505章 裝備第164章 再來一次玄武門?第305章 二女第203章 可以燎原【求月票!】第266章 姜先生,朕是朱棣【求月票!】第84章 做夢都不敢想的操作第101章 大軍出動,掃清江南第385章 認負第477章 煤鐵第70章 二皇子怎麼看?第180章 《大國博弈學》第425章 登陸第526章 經學第526章 經學第525章 略懂第396章 暴昭第537章 告別第126章 不想去日本的李景隆第570章 換鈔第84章 做夢都不敢想的操作第525章 略懂第88章 詔獄驚變第505章 裝備第141章 收到女裝的足利義滿第482章 六經第549章 高煦第447章 吏治第22章 恐怖王朝成績彙報兼互動問答五月求票!第475章 比較第170章 搬屎還朝,獎勵入獄第275章 這日不落,我大明就做不得?【求月第52章 沒有吸血蟲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第72章 拜姜星火爲國師?第147章 我這倆學生到底什麼身份?第464章 會計第543章 場區第109章 比熱容讓蒙古人征服世界第497章 除夕第160章 巴羅-李嘉圖等價第311章 真兇第474章 求見劇情檢討兼3月爆更計劃第474章 求見第322章 民心第252章 六部尚書齊入獄【求月票!】第351章 戰後【7K二合一求月票!】第505章 裝備第309章 升官第392章 尋思第537章 告別第178章 皇帝與太子的分權第446章 京察第4章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第167章 你們是太陽,不是牛馬第349章 夜亂【74K二合一求月票!】第308章 一躍第281章 拜師【求月票!】第349章 夜亂【74K二合一求月票!】第565章 證券第171章 鄭和:馬爾代夫是哪?第259章 開門【求月票!】第25章 震撼無比的朱棣第99章 第一個開路的人第301章 科學第162章 一起改變世界吧,夏尚書!第373章 徐家第183章 受到啓發的朱棣第379章 揭曉第533章 託付第279章 解惑【第三更求月票!】第296章 叩闕第108章 氣溫對華夏曆史的驚人影響第176章 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第416章 命運【求月票!】第421章 開戰第398章 真實第126章 不想去日本的李景隆第557章 建交第425章 登陸第302章 軍校第435——436章 抉擇第525章 略懂第489章 捆綁第45章 徭役 糧食 耕牛與種子第300章 轉變第78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李景隆第347章 殺光【電子喜糖8K大章】第36章 血壓極速飆升的朱棣第538章 癥結第24章 什麼是王朝壽命